中级经济师考试公路运输经济临考预测试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该公司提高车辆生产效率的主要途径有(  )。 查看材料

  • A.提高积载水平
  • B.加强货源组织,降低车辆空驶
  • C.提高车辆工作率
  • D.提高车辆技术速度
6

该公司2013年履行运输合同时,若车辆运用效率水平与2012年相同,则需(  )才能完成合同运输任务。 查看材料

  • A.提高实载率10个百分点以上
  • B.提高工作率10个百分点
  • C.增加238.56万吨公里运输能力
  • D.增加269.56万吨公里运输能力
7

该公司与生产企业签定的运输合同属于(  )。 查看材料

  • A.零担货物运输合同
  • B.集装箱汽车货物运输合同
  • C.整批货物运输合同
  • D.危险货物运输合同
8

该公司与生产企业签定的运输合同的标的是(  )。 查看材料

  • A.运送货物所提供的运输行为
  • B.被运送货物的距离
  • C.被运送货物的速度
  • D.被运送货物的时间
10

在该项业务中,影响车辆技术速度的因素有(  )。 查看材料

  • A.汽车的速度性能
  • B.驾驶员操作水平
  • C.架驶员休息时间
  • D.道路条件
13

该企业要提高平均车日行程,应采用的方法是(  )。 查看材料

  • A.提高技术速度
  • B.由单班制改为双班制
  • C.提高出车时间利用系数
  • D.提高车辆工作率
14

为了扩大业务以更好地满足货运需求,该公司决定提高平均车日行程,可采取的措施包括(  )。 查看材料

  • A.单班制改为双班制
  • B.提高车辆技术速度
  • C.增加车辆的完好车日数
  • D.提高车辆营运速度
  • E.提高车辆拖挂率
19

该公司车辆2010年的总行程为(  )公里。 查看材料

  • A.9753000
  • B.9307500
  • C.7509300
  • D.7309500
  • E.7208600
20

从事(  )业务的客运车辆,其车辆类型等级应当达到行业标准《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JT/T325)规定的中级以上。

  • A.高速公路客运
  • B.旅游客运
  • C.公共交通运输
  • D.营运线路长度在400公里以上的客运车辆
  • E.营运线路长度在800公里以上的客运车辆
22

旅客可以在(  )办理道路客运车票退票。

  • A.当次班车开车时间两小时前
  • B.当次班车开车时
  • C.当次班车开车后一小时内
  • D.当次班车开车后一个半小时内
  • E.运输途中随时
23

城乡道路客运政策保障一体化具体包括(  )。

  • A.统一车辆人员配置
  • B.统一政策管理技术规范
  • C.统一交通税费
  • D.统一站务费标准
  • E.统一法规条例
24

道路货物运输的质量指标主要有(  )。

  • A.重大质量事故次数
  • B.货主满意率
  • C.行车责任死亡频率
  • D.货运事故赔偿率
  • E.投诉率
25

反映车辆速度利用程度的指标有(  )。

  • A.车辆工作率
  • B.技术速度
  • C.营运速度
  • D.出车时间利用系数
  • E.平均车日行程
26

从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分析,道路客运质量包括(  )几个互相联系的方面。

  • A.运输过程质量
  • B.运输环境质量
  • C.运输工作质量
  • D.运输服务质量
  • E.市场管理质量
27

下列关于二级道路旅客运输企业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在运输能力方面,企业在上一年度完成客运量100万人次,或客运周转量10000万人公里以上
  • B.在资产规模方面,企业净资产4000万元以上,客运资产净值3000万元以上
  • C.在车辆条件方面,企业自有营运客车100辆以上、客位3000个以上且高级客车在30辆以上、客位900个以上,或拥有高级营运客车40辆以上、客位1200个以上
  • D.在经营业绩方面,上一年度总营业收入4000万元以上,其中客运营业收入3000万元以上
  • E.在安全状况方面,上一年度行车责任安全事故率不高于0.1次/车,责任安全事故死亡率不高于0.02人/车,责任安全事故伤人率不高于0.05人/车
28

下列属于中外合资运输企业模式确立双方地位原则的有(  )。

  • A.共同投资
  • B.共同经营
  • C.共担风险
  • D.共负盈亏
  • E.平等互利
29

软件公司协助运输企业进行的软件运行维护工作有(  )。

  • A.检验测试
  • B.技术支持
  • C.改进优化
  • D.清洁保养
  • E.需求变更
30

与其它公共交通线网相比,放射型线网具有(  )等优点。

  • A.有可能为任何地区组织方便的公交服务,各区居民能直达地往返于市中心地区
  • B.使边远地区的居民不须换车就一次乘车到达市中心
  • C.具有较高的通行能力
  • D.市中心区与各区以及市区与郊区之间联系方便、直接
  • E.线路两端(始末站)基本上都在城市的边缘地区,用地容易,征地方便
31

影响运输需求的因素有(  )。

  • A.运量结构
  • B.经济因素
  • C.政策因素
  • D.价格因素
  • E.运输业发展因素
32

特大行车责任事故次数是衡量道路货物运输安全性的指标之一,特大行车事故是指(  )的重大事故。

  • A.一次造成死亡5人及以上
  • B.一次造成重伤10人及以上
  • C.一次造成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及以上
  • D.一次造成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及以上
  • E.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折款10万元及以上
33

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航空运输的主要优点是(  )。

  • A.速度快
  • B.机动性大
  • C.舒适、安全
  • D.基本建设周期短、投资少
  • E.运输能力强
34

营运速度受(  )的限制和影响。

  • A.平均车日行程
  • B.技术速度
  • C.出车时间利用系数
  • D.总行程
  • E.平均速度
36

计算运输网密度的恩格尔系数时,需要考虑的指标有(  )。

  • A.人均运输网密度
  • B.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运输网密度
  • C.单位面积运输网密度
  • D.运输通道网密度
  • E.运输干道网密度
37

运输企业在计算车辆新度系数时,应主要考虑(  )等指标。

  • A.车辆购置费用
  • B.车辆折旧费用
  • C.车辆固定资产净值
  • D.车辆固定资产原值
  • E.车辆全部资产值
38

客票发售方式主要有(  )。

  • A.固定窗口售票
  • B.车上售票
  • C.电话或信函订票
  • D.候车室内流动售票
  • E.银行代售票
39

确定行车频率时,应当处理的问题有(  )。

  • A.确定最大行车频率不得超过线路的最大通行能力
  • B.高峰小时的行车频率应与配车的最大周转能力相适应
  • C.时间分组上的行车频率在满载程度允许的范围内,应始终与行车人员的作息时间取得平衡
  • D.在同一时间内,断面上具有两种以上的行车频率时,其频率数最好形成整数的倍数
  • E.最小行车频率应保证服务质量要求
40

供求规律对运输市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

  • A.运输供求决定运输价格
  • B.运输价格又调节运输供求
  • C.运输供给曲线和运输需求曲线的交叉点,决定了运输供需的平衡点
  • D.运输供给量和运输需求量相等时,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有惟一均衡运价
  • E.均衡点会随着影响运输供求的因素的变化发生变化移动
43

(  )是行政机构设立的核心问题,也是评价行政机构合理化的标准。

  • A.集中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 B.精简和效能原则
  • C.责权一致的原则
  • D.沟通与协调原则
45

在定价理论中,劳动价值论的主要依据是(  )。

  • A.边际成本论
  • B.供求平衡论
  • C.市场竞争论
  • D.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46

(  )结构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始发和终到作业费用约占运输成本的18%左右。

  • A.内河货运成本
  • B.公路货运成本
  • C.铁路货运成本
  • D.航空货运成本
49

公路路政管理的主体是县以上人民政府(  ),其主要任务是保护公路路产、维护公路秩序等。

  • A.道路安全管理部门
  • B.交通主管部门
  • C.道路运输管理部门
  • D.交通建设部门
50

物流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  )。

  • A.德国
  • B.美国
  • C.英国
  • D.法国
51

(  )是指在运输工具纯运行时间内平均每小时行驶的公里数。

  • A.营运速度
  • B.技术速度
  • C.运送速度
  • D.平均速度
52

衡量道路货物运输服务性的指标主要有货主满意率和(  )。

  • A.货运及时率
  • B.货主意见处理率
  • C.货运质量事故频率
  • D.货运合同履约率
53

汽车运输车站按其服务方式的不同,分为(  )。

  • A.营运性和服务性车站
  • B.综合性和专业性车站
  • C.公用型和自用型车站
  • D.大型和小型车站
54

(  )是指一辆营运货车的一个额定吨位在一定时期内所完成的换算周转量。

  • A.车吨期产量
  • B.车座期产量
  • C.单车期产量
  • D.车公里产量
55

在道路运输合同执行过程中,当货物起运后,在可能条件下,允许变更的项目是(  )。

  • A.货物托运的数量
  • B.货物到达地点、收货人
  • C.货物起讫地点
  • D.运输价格
58

适应大型道路运输企业经营管理的组织结构的是(  )。

  • A.直线制
  • B.职能制
  • C.直线—职能制
  • D.事业部制
59

汽车货运成本由成本较高的可变成本和(  )两部分构成。

  • A.成本较高的固定成本
  • B.成本较低的可变成本
  • C.成本较低的固定成本
  • D.成本较低的公共成本
60

道路货物运输合同的承运人必须是具有承运能力的(  )。

  • A.社会组织
  • B.公民个人
  • C.合法经营者
  • D.任何企业
62

道路旅客运输合同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

  • A.车票
  • B.行车路单
  • C.客运量
  • D.行包托运单
63

下列各项属于按照托运货物的数量划分的类型为(  )。

  • A.整车货物
  • B.零担货物
  • C.集装箱货物
  • D.大批量货物
64

道路运输企业的领导决策信息主要来自(  )。

  • A.企业外部的不确定性信息和企业内部的确定性信息
  • B.企业内部和各生产要素信息
  • C.企业日常运输生产活动的信息
  • D.企业内部的确定性信息和不确定性信息
67

公路货流在时间上的不平衡性,一般用(  )指标来衡量。

  • A.载运系数
  • B.运量不平衡系数
  • C.回运系数
  • D.产品运输系数
69

由运价以外的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运输需求曲线的移动,称为(  )。

  • A.运输需求变动
  • B.运输需求量变动
  • C.运输供给量变动
  • D.运输供给变动
70

交通噪声治理的控制方法不包括(  )。

  • A.在传播途中减低噪声
  • B.淘汰落后的车辆
  • C.安装消声器
  • D.在人耳处戴耳罩
72

下列对重点货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在运输时间上没有特殊要求
  • B.在运输时间上对国民经济、人民生活等宏观效益方面有重要影响
  • C.价值贵重,在运输过程中承运人员须承担重大运输责任
  • D.在托运时,要求承运方必须提供保证货物运输安全的特殊设施、工具和方式方法
73

运输供给价格弹性系数采用(  )之比来计算。

  • A.运输供给量与运输需求量
  • B.运输供给量增加量与运输价格增长值
  • C.运输供给量与运输价格水平
  • D.运输供给量变化率与运输价格变化率
78

由于边际效益递减的作用,运输需求价格一般表现为(  )。

  • A.随着运量的增加而递减
  • B.随着周转量的增加而递减
  • C.随着成本的增加而递减
  • D.随着费用的增加而递减
79

下列公式属于成本型运价确定方法的是(  )。

  • A.运价=运输成本+运输业职工的工资平均工资利润率
  • B.运价=运输成本+运输成本×社会平均成本盈利率
  • C.运价=运输成本+单位运输产品占用资金量×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
  • D.运价=运输成本+运输费用
81

通常情况下,运输产品(  )。

  • A.是可以触摸的
  • B.是可以用肉眼观察的
  • C.是具有实物形态的
  • D.具有无形性
83

运输市场客体表现为运输市场关系中的(  )。

  • A.物质内容
  • B.市场行为
  • C.运输工具
  • D.输运供给
85

在车辆运行组织方式中,将客车安排在营运区域内多条线路上顺序轮流运行的组织方式属于(  )。

  • A.小循环运行方式
  • B.大循环运行方式
  • C.定线运行方式
  • D.不定线运行方式
86

关于道路运输行政管理的性质,下列各项不正确的是(  )。

  • A.道路运输行政管理具有政府行政管理的基本属性
  • B.道路运输行政管理是专业部门的经济行政管理
  • C.道路运输行政管理具有阶级性
  • D.道路运输行政管理不属于上层建筑范畴
88

运输产品的生产和消费(  )。

  • A.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同一过程
  • B.在时间和空间上不是同一过程
  • C.在时间上是先生产后消费
  • D.在时间上是先消费后生产
91

道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费用应为上年经营收入的(  )。

  • A.0.3%~0.8%
  • B.0.2%~0.5%
  • C.0.5%~l.0%
  • D.0.8%~l.2%
92

运输布局主要研究的是(  )的合理分布和合理配备。

  • A.各种运输方式
  • B.各类运输线路
  • C.各类运输枢纽
  • D.各种运输工具
96

运输需求替代性的强弱可以用(  )反映。

  • A.运输需求交叉弹性
  • B.运输需求派生弹性
  • C.运输需求价格弹性
  • D.运输需求收入弹性
99

一般情况下,运输市场上供大于求时,运价(  )。

  • A.不受影响
  • B.忽高忽低
  • C.会上升
  • D.会下降
100

下列各项不属于广义运输合同的是(  )。

  • A.货物运输合同
  • B.旅客运输合同
  • C.通信运输合同
  • D.电力运输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