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20%
- B.50%
- C.80%
- D.100%
- A.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
- B.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
- C.市场纪律
- D.外部监督
- A.4%
- B.5%
- C.10%
- D.20%
- A.核心资本
- B.一级资本
- C.二级资本
- D.附属资本
- A.买入200亿元国债是回笼货币
- B.买入200亿元国债是投放货币
- C.购回300亿元央行票据是回笼货币
- D.购回300亿元央行票据是投放货币
- A.100
- B.200
- C.300
- D.500
- A.500
- B.2500
- C.2575
- D.3030
- A.5
- B.5.15
- C.6.06
- D.20
- A.外债总量适度,不超过债务国的吸收能力
- B.外债结构合理
- C.外债总量与一国GDP的一定比例相适应
- D.保持较少的负债率
- A.负债能力
- B.经济运行能力
- C.经济增长率
- D.偿债能力
- A.由商业银行转化而来的中央银行
- B.专门设置的中央银行
- C.由综合型银行改革为单一职能的中央银行
- D.由政策性银行改制而来的中央银行
- A.8.1%
- B.7.3%
- C.4.1%
- D.5.2%
- A.10%
- B.15%
- C.25%
- D.20%
- A.存款准备金政策
- B.再贴现政策
- C.公开市场操作
- D.税收政策
- A.中央银行持有相当数量的有价证券
- B.证券公司持有相当数量的有价证券
- C.具有比较发达的金融市场
- D.信用制度健全
- A.冻结存款
- B.废除旧币
- C.发行新币
- D.提高利率
- E.变更钞票面值
- A.两者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凯恩斯强调利率的主导作用
- B.凯恩斯主义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变量是利率
- C.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变量是货币供应量
- D.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量一般情况下是稳定的、可以预测的
- E.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量受未来利率不确定性的影响,因而不稳定
- A.固定资金折旧
- B.无形资产摊销
- C.递延资产摊销
- D.业务招待费
- E.保险费
- A.保险公司
- B.退休养老基金
- C.投资银行
- D.投资基金
- E.信用合作社
- A.吸收储蓄存款
- B.股东缴纳的资本金
- C.不超过两个做行业金融机构的融人资金
- D.买卖政府债券
- E.捐赠资
- A.股指期货市场
- B.股指期权市场
- C.主板市场
- D.中小企业板市场
- E.创业板市场
- A.基金募集
- B.资产保管
- C.资金清算
- D.资产核算
- E.投资运作监督
- A.降低再贴现利率
- B.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 C.在公于市场上买进证券
- D.道义劝告
- E.社会总供求平衡状况
- A.流动性越强风险越小安全性越好
- B.流动性越强安全性越好效益性越低
- C.保证安全性和流动性的目的就是为了盈利
- D.流动性越强效益性越高安全性越好
- E.流动性与安全性成反比
- 26
-
流动性风险指标包括()。
- A.资产利润率
- B.不良贷款率
- C.流动性覆盖率
- D.流动性比例
- E.正常贷款迁徙率
- A.罚没收入
- B.出纳长款收入
- C.教育费附加返还款
- D.购买有价证券所获得的收益
- E.抵债资产处置超过抵债金额部分
- A.每一交易日股票基金只有一个价格
- B.股票基金份额净值会由于买卖数量或申购、赎回数量的多少而受到影响
- C.股票基金净值在每一交易日内始终处于变动之中
- D.股票基金的投资风险低于单一股票的投资风险
- E.对股票基金份额净值高低进行合理与否的判断没有意义
- A.欧洲型中心
- B.伦敦型中心
- C.纽约型中心
- D.避税港型中心
- E.德国型中心
- A.居民储蓄存款
- B.单位活期存款
- C.流通中现金
- D.单位定期存款
- E.商业票据
- A.新型金融工具的设计和创造
- B.创新性金融过程的设计和开发
- C.针对企业整体金融问题的创造性解决方略
- D.创新性金融结果的核实和验证
- E.金融风险的规避和分散
- A.信用借贷制度
- B.部分准备金制度
- C.全额准备金制度
- D.非全额现金结算制度
- E.全额现金结算制度
- A.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 B.经理国库
- C.包销国债
- D.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 E.向政府提供贷款
- A.交换发盘
- B.转为非上市公司
- C.管理层收购
- D.代表权争夺
- E.杠杆收购
- A.概率分析法
- B.积木
- C.加权平均法
- D.套利
- E.风险中性定价法
- A.稳定物价
- B.充分就业
- C.经济增长
- D.国际收支平衡
- A.短期利率的预期值是相同的
- B.长期利率的波动小于短期利率的波动
- C.不同期限的利率波动幅度相同
- D.短期债券的利率一定高于长期利率
- E.长期债券的利率等于预期的短期利率的平均值
- A.可调整的无明确汇率波动幅度限制的固定汇率制
- B.人为的不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 C.自发的不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 D.可调整的有明确汇率波动幅度限制的固定汇率制
- A.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 B.刺激出口和进口
- C.限制出口和进口
- D.出口增加、限制进口
- A.出售有价证券
- B.购入有价证券
- C.投放货币
- D.降低利率
- A.单一银行制度
- B.分支银行制度
- C.持股公司制度
- D.连锁银行制度
- A.商业票据
- B.期货合约
- C.期权合约
- D.互换合约
- A.60%
- B.50%
- C.40%
- D.55%
- A.久期分析
- B.压力测试
- C.缺口分析
- D.敏感性分析
- A.10%
- B.6%
- C.5%
- D.8%
- A.基础货币
- B.派生存款
- C.高能货币
- D.货币供给
- A.市场风险
- B.信用风险
- C.国家风险
- D.操作风险
- A.非枯值型理财产品
- B.保本型理财产品
- C.预期收益率型理财产品
- D.净值型理财产品
- A.10%
- B.20%
- C.30%
- D.40%
- A.国际收支状况
- B.国家法定
- C.外汇市场上外汇供求变动
- D.一国国际地位
- A.金融远期
- B.金融互换
- C.股票
- D.金融期权
- A.短期利率较低
- B.短期利率较高
- C.长期利率较低
- D.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相等
- A.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多的商品
- B.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
- C.过少的货币追求过多的商品
- D.过少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
- A.货币供给
- B.利率水平
- C.收入水平
- D.商品价格
- A.发放企业贷款
- B.发放涉外贷款
- C.吸收公众存款
- D.从商业银行融入资金
- A.信用风险
- B.市场风险
- C.操作风险
- D.流动性风险
- A.直接标价法
- B.间接标价法
- C.交叉标价法
- D.双向标价法
- A.基金运营服务
- B.投资咨询服务
- C.基金募集与销
- D.基金的投资管理
- A.公共利益论
- B.特殊利益论
- C.社会选择论
- D.经济监管论
- A.5
- B.10
- C.50
- D.100
- A.机构监管
- B.系统监管
- C.功能监管
- D.目标监管
- A.反映货币购买力的物价水平变动
- B.外汇市场供求关系
- C.一国的国际地位
- D.进出口贸易程度
- A.50万
- B.100万
- C.200万
- D.300万
- A.欧洲债券
- B.外国债券
- C.扬基债券
- D.武士债券
- A.市场利率
- B.官方利率
- C.长期利率
- D.法定利率
- A.20
- B.30
- C.40
- D.50
- A.3%
- B.6%
- C.9.6%
- D.6.6%
- A.对信托财产进行消费
- B.对信托财产进行转让
- C.对信托财产进行清算
- D.对信托财产进行管理
- A.融券
- B.融资
- C.卖空
- D.交割
- A.不应低于60%
- B.不应低于25%
- C.不应低于-10%
- D.不应低于0.6%
- A.弱式有效市场
- B.半强式有效市场
- C.强式有效市场
- D.半弱式有效市场
- A.金融产品
- B.货币和信用
- C.有价证券
- D.存贷款人
- A.现值
- B.终值
- C.本利和
- D.利息额
- A.20
- B.10
- C.15
- D.25
- A.94.98
- B.105.43
- C.103
- D.100
- A.外汇升值,本币升值
- B.外汇贬值,本币贬值
- C.外汇升值,本币贬值
- D.外汇贬值,本币升值
- A.5%以上
- B.8%以上
- C.2位数以上
- D.3位数以上
- A.50%
- B.75%
- C.100%
- D.150%
- A.中国银行
- B.中国证监会
- C.中国银监会
- D.中国保监会
- A.1
- B.2
- C.5
- D.10
- A.流通中的现金和单位活期存款
- B.流通中的现金、单位活期存款、个人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和其他存款
- C.流通中的现金、单位活期存款、个人储蓄存款和单位定期存款
- D.流通中的现金、单位活期存款、个人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和其他存款、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 A.质押式回购
- B.反向式回购
- C.抵押式回购
- D.买断式回购
- A.流通市场
- B.发行市场
- C.外汇市场
- D.债券市场
- A.中央银行
- B.中国证监会
- C.中国银监会
- D.中国保监会
- A.资产转移理论
- B.商业性贷款理论
- C.预期收入理论
- D.流动性偏好理论
- A.小额贷款公司
- B.金融租借公司
- C.汽车金融公司
- D.财务公司
- A.145元
- B.1145元
- C.140元
- D.1140元
- A.买入看涨期权
- B.卖出看跌期权
- C.卖出看涨期权
- D.买入看跌期权
- A.以盈利为经营目标
- B.进行金融监管
- C.提供金融服务
- D.吸收活期存款,创造信用货币
- A.经济监管论
- B.公共利益论
- C.社会选择论
- D.特殊利益论
- A.外国债券
- B.欧洲债券
- C.扬基债券
- D.武士债券
- A.选择性职能
- B.倡导性职能
- C.补充性职能
- D.监督性职能
- A.证券买卖
- B.商业贷款
- C.短期质押融资
- D.信用贷款
- A.垄断发行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
- B.代理国库
- C.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充当最后贷款人
- D.实施货币政策,制定金融法规
- A.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非常重视利率的主导作用
- B.弗里得曼强调恒常收入对货币需求量的影响
- C.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量是稳定的
- D.弗里得曼认为利率对货币需求量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 A.中国证监会
- B.中国人民银行
- C.中国证券业协会
- D.中国期货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