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资产负债率
- B.流动比率
- C.资产周转率
- D.市盈率
- A.第1年的现金净流量为20万元
- B.第2年的现金净流量为20万元
- C.第4年的现金净流量为50万元
- D.第5年的现金净流量为60万元
- A.它介于银行借款和债券资金成本之间
- B.它是一种机会成本
- C.它取决于股东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
- D.它可以采用现金流量折现法计算
- A.净现值法
- B.投资收益率法
- C.内含收益率法
- D.盈利指数法
- E.投资回收期法
- A.公司股东权益内部结构发生变化
- B.公司股东权益总额发生变化
- C.公司每股利润下降
- D.公司股份总额发生变化
- E.导致资产流出
- A.降低企业资金成本
- B.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 C.加大企业财务风险
- D.提高企业经营能力
- E.降低企业经营能力
- A.银行本票存款
- B.银行汇票存款
- C.支票存款
- D.收到的商业汇票
- E.存出投资款
- A.结构性失业
- B.自愿性失业
- C.非自愿性失业
- D.周期性失业
- E.摩擦性失业
- A.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 B.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 C.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 D.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 E.资产的账面价值等于其计税基础
- A.资产支出已经发生
- B.借款费用已经发生
- C.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生产活动已经批准并即将开始
- D.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
- E.资产支出预计将要发生
- A.如果与销售商品相关的成本不能可靠计量,不能确认该项销售商品收入
- B.企业提供的劳务在资产负债表日能够对该项交易的结果进行可靠的估计,应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 C.如果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估计全部不能得到补偿,则不能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 D.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应在商品发出时确认收入
- E.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不是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条件
- A.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 B.发放股票股利
- C.注销本公司股票
- D.发放现金股利
- E.确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
- A.42120
- B.46800
- C.41400
- D.36000
- A.3次
- B.3.4次
- C.2.9次
- D.3.2次
- A.12
- B.6
- C.3
- D.4
- A.10%
- B.14%
- C.15%
- D.20%
- A.11%
- B.10%
- C.9%
- D.12%
- A.50000元
- B.5000元
- C.2500元
- D.500元
- A.经济衰退时,增加政府开支,消减税收
- B.经济高涨时,增加政府开支,消减税收
- C.经济高涨时,增加政府开支,提高税收
- D.经济衰退时,减少政府开支,消减税收
- A.溢出效应
- B.回波效应
- C.木桶效应
- D.挤出效应
- A.被消费者视为牛排替代品的某一商品的价格下跌了。
- B.国家降低了对牛排的消费税额。
- C.牛排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
- D.牛排生产者通过广告广泛宣传其产品。
- A.金额
- B.付款人名称
- C.出票日期
- D.出票人签章
- A.大于
- B.小于
- C.等于
- D.上述三种都有可能
- A.县级人民代表大会
- B.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C.县级人民政府
- D.县级财政部门
- A.人民法院作出民事判决
- B.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
- C.企业制造假冒伪劣产品
- D.公司之间依法订立合同
- 26
-
审计决定生效日是:
- A.审计决定作出之日
- B.审计决定送达之日
- C.审计结果通报之日
- D.审计结果公布之日
- A.应当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合并范围
- B.经营业务性质特殊的子公司不纳入合并范围
- C.在确定能否控制被投资企业时应当考虑潜在表决权因素
- D.小规模的子公司也应纳入合并范围
- A.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
- B.取得短期借款收到的现金
- C.采购商品支付的增值税
- D.收到的税费返还
- A.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了以前年度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
- B.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巨额亏损
- C.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企业合并或处置子公司
- D.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重大诉讼、仲裁、承诺
- A.500万元
- B.440万元
- C.425万元
- D.340万元
- A.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减去应摊销的折价
- B.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加上应摊销的折价
- C.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减去应摊销的折价
- D.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加上应摊销的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