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甲公司是原告
- B.A市环保部门是被告
- C.甲公司有具体的诉讼请求
- D.受诉人民法院对案件拥有管辖权
- A.1.5万元
- B.1.76万元
- C.8.5万元
- D.9.95万元
- A.A市环保部门可以采取简易程序对甲公司处以罚款
- B.A市环保部门可以向甲公司现场收缴5万元罚款
- C.A市环保部门对甲公司超标排放污染物的行为不能处以两次罚款
- D.甲公司不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罚款时,A市环保部门可以每日按照罚款数额的3%加收罚款
- A.内幕交易
- B.证券欺诈
- C.发布虚假信息
- D.操纵证券市场
- A.更换公司总经理
- B.更换公司财务负责人
- C.修改公司章程部分条款
- D.更换由职工代表担任的公司董事
- A.91万元
- B.106万元
- C.111万元
- D.150万元
- A.7.25万元
- B.10万元
- C.47.25万元
- D.50万元
- A.98万元
- B.114.66万元
- C.115万元
- D.117万元
- A.2320万元
- B.2321.44万元
- C.2400万元
- D.2401.44万元
- A.7.65%
- B.9.45%
- C.9.75%
- D.10.2%
- A.1年
- B.1.5年
- C.1.82年
- D.2年
- A.1.67
- B.1.875
- C.2.5
- D.3
- A.15000万元
- B.16500万元
- C.20000万元
- D.30000万元
- A.可以列赤字
- B.按照复式预算编制
- C.应当设立预算周转金
- D.预算收入应当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相适应
- E.应安排必要的资金扶助贫闲地区发展经济文化建设
- A.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 B.将本公司股份奖励给公司职工
- C.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
- D.股东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分立决议持异议,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
- E.股东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利润分配方案决议持异议,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
- A.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
- B.要求呗审计单位提供会计记录资料
- C.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
- D.通过收集原件,原物等方法取得证明材料
- E.对审计事项有关的会议和谈话内容作出记录。
- A.关税
- B.消费税
- C.房产税
- D.车船税
- E.车辆购置税
- A.应承担的重组义务
- B.尚未判决的违约诉讼
- C.为关联企业提供担保
- D.估计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 E.对销售产品提供质量保证
- A.显失公平的行为
- B.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 C.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
- D.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行为
- E.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行为
- A.吸收投资者的投资
- B.宣告发放股票股利
- C.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 D.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 E.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 A.收到现金返还
- B.用存货抵偿债务
- C.从银行提取现金
- D.以银行存款清偿债务
- E.以行存款购买两个月到期的国债
- A.收回应收账款
- B.用现金购买存货
- C.生产领用原材料
- D.用现金购买固定资产
- E.从银行取得长期借款
- A.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转入资本公积
- B.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转入营业外收入
- C.存在现金折扣情况下,应付账款采用净价法核算
- D.存在现金折扣的情况下.应付账款采用总价法核算
- E.应付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计入资产负债表中的预收款项
- A.存货
- B.应收账款
- C.固定资产
- D.无形资产
- E.长期股权投资
- A.税后利润应首先弥补以前的年度亏损
- B.法定公积金按当年税后利润的10%计提
- C.任意公积金的提取由股东大会决定
- D.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金额达到注册资本的30%,可以不再计提
- E.企业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润可以并入本年利润向投资者分配
- A.变动储存成本
- B.变动订货成本
- C.储存仓库的折旧费
- D.外设采购机构的固定经费
- E.存储仓库保管员固定工资
- A.资本预算
- B.经营预算
- C.预算利润表
- D.预算现金流量表
- E.预算资产负债表
- A.内部报酬率的计算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
- B.内部报酬率是使项目净现值为零时的折现率
- C.内部报酬率反映了投资项目实际可能达到的报酬率
- D.当投资项目的内部报酬率大于零时,项目投资可取
- E.项目内部报酬率的大小与所选的折现率的大小有关
- A.基础货币
- B.信用配额
- C.派生存款
- D.外汇储备
- E.国库券
- A.直接投资
- B.证券投资
- C.国际储备
- D.长期借款
- E.企业信贷
- A.扩张的财政政策
- B.紧缩的财政政策
- C.扩张的货币政策
- D.紧张的货币政策
- E.中性的财政货币政策
- A.价格控制
- B.政府管制
- C.行业国有化
- D.实行私有化
- E.反托拉斯法
- A.降低私人投资收益
- B.挤出私人投资
- C.提高国民收入
- D.增加货币需求
- E.推动利率上升
- A.15日
- B.30日
- C.45日
- D.60日
- A.纳税人用于集体福利的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
- B.纳税人在购进货物时,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 C.纳税人进口货物时,从海关取得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 D.纳税人购进免税农产品时,按照农产品收购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
- A.30日
- B.45日
- C.60日
- D.90日
- A.应当建立监事会
- B.股东仅限于自然人股东
- C.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10万元
- D.股东可以分期缴纳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额
- A.地震
- B.订立合同
- C.依法纳税
- D.解除收养关系
- A.借记“投资收益”,贷记“未分配利润”
- B.借记“未分配利润”,贷记“投资收益”
- C.借记“投资收益”,贷记“长期股权投资”
- D.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贷记“投资收益”
- A.交纳所得税
- B.报销差旅费
- C.购买固定资产
- D.支付现金股利
- A.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 B.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 C.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 D.收到投资者的投资
- A.子公司宣告分派股票股利
- B.子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
- C.联营企业宣告分派股票股利
- D.联营企业宣告分派现金股利
- A.发出商品时
- B.商品安装完毕时
- C.收到商品销售货款时
- D.商品运抵并开始安装时
- A.2011年2月1日至2012年5月15日
- B.2011年3月1日至2012年3月28日
- C.2011年5月10日至2012年3月28日
- D.2011年5月10日至2012年5月15日
- A.收益2000元
- B.损失2000元
- C.收益5000元
- D.损失5000元
- A.管理费用
- B.生产成本
- C.其他应付款
- D.应付职工薪酬
- A.100万元
- B.103万元
- C.117万元
- D.120万元
- A.重要性
- B.谨慎性
- C.可理解性
- D.实质重于形式
- 51
-
15、某企业2012年的销售收入为30000万元,销售毛利率为20%,年末流动资产为3000万元,流动负债为1000万元,速动比率为2,该企业2012年初存货为1400万元,则其存货周转次数为:
- A.20次
- B.24次
- C.25次
- D.30次
- A.剩余股利政策
- B.固定股利政策
- C.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 D.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 A.一鸟在手论
- B.信息传播论
- C.代理成本论
- D.股利无关论
- A.1
- B.4
- C.5
- D.6
- A.94000元
- B.95000元
- C.99500元
- D.100000元
- A.0
- B.1%
- C.18.18%
- D.36.36%
- A.20元
- B.21元
- C.40元
- D.42元
- A.4000万元
- B.4200万元
- C.8200万元
- D.10000万元
- A.盯住汇率制度
- B.固定汇率制度
- C.浮动汇率制度
- D.联合浮动汇率制度
- A.1997万元
- B.2156万元
- C.2356万元
- D.2497万元
- A.6.4%
- B.8.8%
- C.13.6%
- D.16%
- A.拆借市场
- B.贴现市场
- C.股票市场
- D.票据市场
- A.绝对优势学说
- B.后发优势学说
- C.比较优势学说
- D.要素禀赋学说
- A.国民收入
- B.个人收入
- C.国民生产净值
- D.个人可支配收入
- A.总供给
- B.总需求
- C.总产出
- D.总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