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34.1%
- B.43.1%
- C.53%
- D.23.2%
- A.38‰
- B.28.2‰
- C.43.3‰
- D.40‰
- A.36%
- B.30%
- C.36.3%
- D.35.1%
- A.50万吨
- B.59万吨
- C.60万吨
- D.61万吨
- A.0.22
- B.0.78
- C.1.78
- D.1.21
- A.9.76‰
- B.10‰
- C.9.52‰
- D.4.88‰
- A.1.5
- B.0.22
- C.1.22
- D.0.45
- A.0.66
- B.0.33
- C.1.33
- D.1.66
- A.0.45
- B.0.55
- C.1.83
- D.1.5
- A.35年
- B.3.5年
- C.10年
- D.5年
- A.1.1%
- B.1.05%
- C.1.08%
- D.1.02%
- A.243750元
- B.240000元
- C.288000元
- D.252000元
- A.50万元
- B.120万元
- C.150万元
- D.41万元
- A.31.58%
- B.68.42%
- C.64%
- D.24%
- 正确
- 错误
- A.130万元
- B.105万元
- C.35万元
- D.41万元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县及县以上各部门所属的国有独立核算的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
- B.科技信息机构
- C.教育部所属的全日制普通高校
- D.科技文献机构
- E.其他企事业单位
- 正确
- 错误
- A.单位名称
- B.机构代码
- C.表号、制表机关
- D.批准机关
- E.批准或备案文号
- A.独立门店
- B.连锁总店
- C.直营连锁门店
- D.加盟连锁门店
- E.其他方式
- A.纯农业户
- B.农业兼业户
- C.农村中从事二、三产业的非农户中的常住人口
- D.主要收入带回农村家中的在外务工人员
- E.生活与农村家庭连成一体的国家职工和退休人员
- 40
-
固定资产的特点包括( )
- A.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
- B.使用期限在两年以上
- C.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
- D.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的物质形态
- E.在使用过程中物质形态发生变化
- A.非金融企业部门
- B.金融企业部门
- C.产业部门
- D.政府部门
- E.住户部门
- A.原始表
- B.汇总表
- C.基层表
- D.综合表
- E.基础表
- A.表号
- B.制表机关
- C.填表人
- D.实际报出日期
- E.批准或备案文号
- A.应付和预收款项
- B.应付债券
- C.应缴税金
- D.应付工资
- E.应付股利
- A.买入汇率
- B.卖出汇率
- C.中间汇率
- D.现钞汇率
- E.现汇汇率
- 46
-
耕地面积包括( )
- A.熟地
- B.当年新开荒地
- C.连续撂荒未满三年的耕地
- D.当年的休闲地
- E.专业性的果园、林地
- A.前期准备
- B.设计
- C.施工建设
- D.收尾移交
- E.销售或出租
- A.家庭成员为亲友购商品的各种暂付款
- B.亲友委托家庭成员代购商品所交给的现金
- C.好友送给孩子的压岁钱
- D.因公外出从工作单位借入的旅差费
- E.送出的礼金
- A.零星
- B.批量
- C.特许
- D.重点
- 50
-
铁路运输业包括( )
- A.铁路客运
- B.铁路货运
- C.调度、信号
- D.机车、车辆
- E.检修、工务
- 51
-
能源消费可以分为( )
- A.加工消费
- B.转换消费
- C.终端消费
- D.原材料消费
- E.中间产品消费
- A.资产等于负债
- B.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
- C.所有者权益=负债
- 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A.国内生产总值
- B.国内生产净值
- C.国民总收入
- D.国民可支配总收入
- A.农民生产自用的粮食、蔬菜
- B.雇佣的家庭保姆提供的服务
- C.专职家庭主妇为本家庭提供的服务
- D.企业为自身需要制造的工具设备等
- A.通过市场交易的实际价格
- B.预算价格
- C.协议价格
- D.既定价格
- A.投资活动的规模
- B.投资活动的成果
- C.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 D.投资活动的综合效益
- A.电力生产系数
- B.电力消费系数
- C.电力生产弹性系数
- D.电力消费弹性系数
- A.合作社
- B.集体所有制
- C.股份制
- D.全民所有制
- A.参加R&D项目人员的全时当量
- B.分摊在参加R&D项目的管理和直接服务人员的全时当量
- C.参加R&D项目人员的全时当量和分摊在参加R&D项目的管理和直接服务人员的全时当量之和
- D.参加R&D项目人员的全时当量和分摊在参加R&D项目的管理和直接服务人员的全时当量之差
- A.生产能力利用率
- B.单位生产能力投资
- C.投资回收年限
- D.投资回收率
- A.外商经济
- B.国有经济
- C.港澳台经济
- D.合资经济
- A.2500亿元
- B.400亿元
- C.900亿元
- D.500亿元
- A.只统计在编人员
- B.只统计在本单位工作的人员
- C.只统计本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人员
- D.只统计出勤人员
- 64
-
经济普查的对象是( )
- A.从事第一产业活动的单位和农户
- B.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企事业组织、机关团体和个体工商户
- C.具有中国国籍并在境内常住的自然人
- D.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 A.工业企业
- B.每个工业企业
- C.所有工业企业产业活动单位
- D.所有规模以上工业法人企业
- A.机构单位是法人单位的一部分
- B.一个机构单位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产业活动单位
- C.一个产业活动单位一定隶属于一个法人单位
- D.产业活动单位相当于基层单位
- A.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
- B.国民生产总值
- C.国民可支配总收入
- D.财政收入
- A.劳动者报酬
- B.生产税与生产补贴
- C.所得税
- D.财产收入
- A.控制国(境)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权
- B.获取利润
- C.增加就业
- D.输出技术
- A.实际价格
- B.预算价格
- C.经验价格
- D.协议价格
- A.服务的进口
- B.对外金融资产的减少
- C.对外提供无偿援助
- D.对外金融负债的减少
- A.报告期实际完成投资除以报告期新增固定资产
- B.报告期新增固定资产除以报告期实际完成投资
- C.建设项目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额除以建设项目投产后平均利税率
- D.建设项目投产后平均利税率除以建设项目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额
- A.大中型企业的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及成果应用
- B.技术开发
- C.基础研究
- D.科技服务
- A.按营业(或业务)总收入计算
- B.按销售价值减去购进价值计算
- C.按服务收入减去相关支出和费用提取计算
- D.按各种经常性费用支出加固定资产折旧计算
- A.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 B.投入产出核算
- C.资金流量核算
- D.资产负债核算
- A.统计部门
- B.各项社会事业主管部门
- C.文化部门
- D.综合管理部门
- A.我国在国外投资的企业
- B.我国驻外援助机构
- C.外国驻华使领馆
- D.短期来我国访问、旅游的人员
- A.收入=费用-利润(亏损)
- B.收入+费用=利润(亏损)
- C.收入-费用=利润(亏损)
- D.收入-利润(亏损)=成本
- A.居民
- B.政府
- C.该机构单位
- D.金融机构
- A.财政收支差额
- B.财政收支差率
- C.国家财力集中程度
- D.财政支出占GDP比重
- 81
-
增值税的课税对象是( )
- A.产品销售成本
- B.产品销售利润
- C.法定增值额
- D.法定工资额
- A.典型调查
- B.抽样调查
- C.重点调查
- D.全面调查
- A.抽样调查
- B.重点调查
- C.典型调查
- D.全面调查
- A.网上商店
- B.谷物、种子等生产资料的销售
- C.零售单位所在地的物业管理
- D.汽车修理单位销售汽车零件
- A.生产税
- B.生产补贴
- C.营业盈余
- D.社会补助
- A.长期投资
- B.应交税金
- C.应付债券
- D.本年折旧
- A.100%
- B.50%
- C.20%
- D.10%
- A.省、地、县
- B.省、地、县、乡
- C.省、地、县、乡、居委会
- D.省、地、县、乡、居委会和村委会
- A.平均工资指数
- B.平均实际工资指数
- C.实际工资指数
- D.报告期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90
-
统计用区划代码( )。
- A.第一段为3位数字
- B.第二段为2位数字
- C.第三段为6位数字
- D.第一段为6位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