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甲企业标准差160元,乙企业标准差170.5元
- B.甲企业标准差大于乙企业标准差,甲企业平均工资代表性大
- C.甲企业标准差162.96元,乙企业标准差175.19元
- D.平均指标不相同的总体,可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动度的大小
- E.甲企业离散系数为19.78%,乙企业离散系数为20.89%,甲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大
- A.甲823.74元 乙832.74元
- B.甲838.66元 乙823.74元
- C.甲823.74元 乙838.66元
- D.甲838.66元 乙832.74元
- A.简单算术平均
- B.调和平均
- C.加权算术平均
- D.几何平均
- A.400 500 700 900 1100
- B.200 400 600 800 1200
- C.400 600 800 1000 1200
- D.300 500 700 900 1100
- 正确
- 错误
- A.产量销售量指数
- B.产品成本指数
- C.工业总产出指数
- D.零售物价指数
- E.劳动生产率指数
- A.指数化指标
- B.同度量因素
- C.数量化指标
- D.指标间的数量关系
- E.以上都是
- 10
-
编制总指数的方法有()
- A.综合指数法
- B.平均指数法
- C.数量指标指数法
- D.质量指标指数法
- E.因素指数法
- A.在根据指数的经济内容来决定
- B.在计算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
- C.在计算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
- D.在实际应用中,可将不变价格作为同度量因素
- E.应根据基期或报告期资料是否全面来决定
- 12
-
平均指数()
- A.是个体指数的加权平均数
- B.是计算总指数的唯一形式
- C.是计算总指数的一种形式
- D.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指数形式
- E.可作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形式来使用
- A.指标数值所属的总体范围应该一致
- B.指标的经济涵义应该相同
- C.指标数值的计算方法应该一致
- D.指标数值的计算价格和计量单位应该一致
- E.指标数值所属的时期长短或时间间隔应该一致
- 14
-
综合指数()
- A.是总指数的一种形式
- B.可变形为平均指数
- C.是由两个总指标对比而形成的指数
- D.是由两个平均指标对比而得到的指数
- E.是对个体指数进行加权平均而得到的总指数
- 15
-
定期增长速度( )。
- A.累计增长量除以基期水平
- B.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 C.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减1
- D.定期发展速度减1
- E.逐期增长量分别除以基期水平
- A.长期趋势
- B.季节变动
- C.不规则变动
- D.随机变动
- E.循环变动
- A.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 B.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 C.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比
- D.基期发展水平与报告期发展水平之比
- E.总速度
- A.总体单位的分布
- B.总体单位的个数
- C.时间期限
- D.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
- A.平均发展速度
- B.平均发展水平
- C.定基发展速度
- D.逐期增长量
- E.累计增长量
- A.简单随机抽样
- B.系统随机抽样
- C.分层随机抽样
- D.整群抽样
- A.整群抽样
- B.分成抽样
- C.多阶段抽样
- D.简单随机抽样
- A.按指数所反映的对象的范围不同
- B.按指数所的现象特征不同
- C.按总指数编制方法不同
- D.按确定同度量因素原则的不同
- A.志愿者抽样
- B.判断抽样
- C.随意抽样
- D.简单随机抽样
- A.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
- B.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
- C.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 D.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