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模拟试题2(历年经典)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两企业工人平均月产量标准差分别为( )

  • A.σ甲=14.07件 σ乙=11.24件
  • B.σ甲=12.24件 σ乙=14.07件
  • C.σ甲=11.24件 σ乙=12.24件
  • D.σ甲=14.07件 σ乙=12.24件
2

两企业工人平均月产量标准差系数分别为( )

  • A.V甲=20% V乙=17%
  • B.V甲=21% V乙=17%
  • C.V甲=20% V乙=21%
  • D.V甲=21% V乙=18%
3

对比两企业工人平均月产量代表性,则正确的选项有( )

  • A.甲大乙小
  • B.乙大甲小
  • C.无法判断
  • D.代表性相同
5

两企业工人平均月产量为( )

  • A.甲企业72件 乙企业67件
  • B.甲企业67件 乙企业70件
  • C.甲企业75件 乙企业85件
  • D.甲企业67件 乙企业72件
14

第二产业包括( )

  • A.采矿业
  • B.交通运输业
  • C.制造业
  • D.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
  • E.建筑业
16

第一产业包括( )

  • A.农业
  • B.林业
  • C.牧业
  • D.渔业
  • E.采矿业
17

在对工业和建筑企业划分规模时所依据的指标有( )

  • A.从业人员数
  • B.资金利税率
  • C.销售额
  • D.资产负责率
  • E.资产总额
18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我国习惯上所称的工业包括的行业门类有( )

  • A.建筑业
  • B.房地产业
  • C.采矿业
  • D.制造业
  • E.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9

下列行业中属于第三产业的有( )

  • A.批发和零售业
  • B.金融业
  • C.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D.住宿和餐饮业
  • E.国际组织
20

工业总产出按( )来计算。

  • A.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 B.产品销售总量
  • C.产品库存总量
  • D.产品消耗总量
21

计算工厂总产出一般采用( )。

  • A.成本法
  • B.产品法
  • C.要素收入法
  • D.工厂法
22

运输业总产出是指各类运输企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 )的总体。

  • A.营运收入和服务收入
  • B.旅客和货物运输收入
  • C.旅客、货物运输和管道输油收入
  • D.旅客、货物运输、通用航空、地面服务收入
23

计算农林牧渔业总产出一般采用( )。

  • A.工业法
  • B.产业法
  • C.要素收入法
  • D.成本法
24

收入法增加值的构成包括( )。

  • A.固定资产折旧和劳动者报酬
  • B.国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
  • C.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
  • D.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
25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产业活动单位组成的法人单位称为( )。

  • A.单产业法人单位
  • B.单产业基本产业
  • C.多产业法人单位
  • D.多产业基本产业
28

按照《三次产业划分规则》,房地产业属于( )

  • A.第一产业
  • B.第二产业
  • C.第三产业
  • D.附加产业
29

按照《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全部企业划分为( )

  • A.3个大类,6个中类
  • B.3个大类,16个中类
  • C.6个大类,6个中类
  • D.6个大类,16个中类
30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现行周期性普查项目的是( )。

  • A.基本单位普查
  • B.经济普查
  • C.人口普查
  • D.农业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