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A.进口货物的收货人
- B.出口货物的发货人
- C.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
- D.推定为进出境物品所有人的人
- E.进口货物的发货人
- A.在中国境内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或经济组织中任职、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
- B.在中国境内提供各种劳务而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
- C.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取得的所得
- D.个人出租的财产,被承租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财产租赁所得
- E.转让中国境内的房屋、建筑物、土地使用权,以及在中国境内转让其他财产而取得的财产转让所得
- A.国家机关、人民主团休、军队自用的车船
- B.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自用的车船
- C.载重量不超过1吨的渔船
- D.专供上下客货及存货用的浮桥用船
- E.各种消防车船、洒水车、囚车、警车、防疫车、救护车船、垃圾车船、港作车船、工程船
- A.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军队自用的办公用房和公务用房
- B.事业单位自用的房产自实行自收自支的年度起,免征房产税2年
- C.宗教寺庙、公园、名胜古迹的非营业用房产免征房产税
- D.个人所有营业用的房产免征房产税
- E.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本身业务范围内使用的房产免征房产税、
- A.个人所有的居住房屋
- B.个人所有的院落用地
- C.免税单位职工家属的宿舍用地
- D.集体办的各类学校、医院、托儿所、幼儿园用地
- E.个人办的各类学校、医院、托儿所、幼儿园用地
- A.成本
- B.费用
- C.税金
- D.损失
- E.罚款
- A.外籍个人以非现金的形式或实报实销形式取得的住房补贴、伙食补帖、搬迁费、洗衣费
- B.外籍个人按合理标准取得的境内、外出差补贴
- C.外籍个人探亲费、语言训练费、子女教育费等,经当地税务机关审核批准为合理的部分
- D.外籍个人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
- E.个人举报、协查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而获得的奖金
- A.资源税
- B.城镇土地使用税
- C.车船使用税
- D.个人所得税
- E.消费税
- A.企业所得税
- B.个人所得税
- C.社会保险税
- D.城市维护建设税
- E.车船使用税
- A.工资
- B.稿酬
- C.劳务报酬
- D.安家费
- A.多缴税款申请退还权
- B.延期纳税权
- C.依法申请减免税权
- D.申请复议权
- E.提起诉讼权
- A.0.3‰
- B.0.4‰
- C.0.5‰
- D.0.6‰
- A.15%
- B.10%
- C.12%
- D.8%
- A.全部费用
- B.所有费用
- C.合理费用
- D.其他费用
- A.25
- B.250
- C.375
- D.355
- A.10%
- B.20%
- C.5%
- D.15%
- A.增加
- B.减少
- C.改变
- D.不变
- A.按标准进行扣除的办法
- B.按费用类别据实扣除
- C.允许纳税人在两种办法之间自由选择
- D.采用其他的方法扣除
- A.95%
- B.85%
- C.75%
- D.80%
- A.定额税率
- B.比例税率
- C.累进税率
- D.差别税率
- A.包装;进出口
- B.加工;进口
- C.加工;出口
- D.装配;进出口
- A.债务重组收入
- B.补贴收入
- C.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 D.软件企业收到的即征即退的增值税用于扩大再生产
- A.全额征收营业税
- B.减半征收营业税
- C.免营业税
- D.优惠征收营业税
- A.财产转让所得
- B.财产租赁所得
- C.其他收入所得
- D.偶然收入所得
- 30
-
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动车辆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地区、贫困地区损赠,损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的( )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 A.50%
- B.60%
- C.30%
- D.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