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如"星球一号"发射成功,发射国为技术保密可不向联合国办理登记
- B.因"星球一号"由甲国的非政府实体发射,甲国不承担国际责任
- C."星球一号"对甲国国民的损害不适用《责任公约》
- D.甲国和乙国对"星球一号"碎片造成的飞机损失承担绝对责任
- A. 王某
- B. 朱某
- C. 李某
- D. 周某
- A. 行政机关将行政许可申请书格式文本的费用由2元降为1元
- B. 行政机关安排工作人员主动为前来办事的人员提供咨询
- C. 工商局要求所属机构提高办事效率,将原20工作日办结事项减至15工作日办结
- D. 某区设立办事大厅,要求相关执法部门进驻并设立办事窗口
- A. 将张某列为监控对象的行为,是一种不影响其权利义务的非强制行为
- B. 对于张某在参军、招工、招干中遭受的损失,因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不予赔偿
- C. 对于张某提出的精神损失,公安局不承担金钱赔偿责任
- D. 对于张某为撤销错误监控打官司支付的2000元交通费损失,国家应予赔偿
- A. 犯罪嫌疑人
- B. 被害人
- C. 犯罪嫌疑人聘请的律师
- D. 被害人的近亲属
- A. 发现侦查人员杨某和耿某以欺骗的方法收集犯罪嫌疑人供述,立即提出纠正意见,同时要求侦查机关另行指派除杨某和耿某以外的侦查人员重新调查取证
- B. 发现侦查人员伍某等人以引诱的方法收集犯罪嫌疑人供述,只能要求侦查机关重新取证,不能自行取证
- C. 发现侦查人员邵某有刑讯逼供行为,且导致犯罪嫌疑人重伤,应当立案侦查
- D. 甲县检察院可派员参加甲县公安局对于重大案件的讨论,无权参与甲县公安局的其他侦查活动
- A. 应当裁定终止审理
- B. 根据已查明的案件事实和认定的证据,能够确认无罪的,应当判决宣告刘某无罪
- C. 根据刘某亲属要求,应当撤销终止审理的裁定,改判无罪
- D. 根据刘某亲属要求,应当以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理该案
- A. 应当单独询问黄某
- B. 应当单独询问刘某,但可以请黄某在现场对其哑语进行翻译
- C. 应当单独询问刘某,但应当另请懂哑语的人在现场对其哑语进行翻译
- D. 可以将黄某和刘某传唤到指定的某宾馆进行询问
- A.甲乙两国对卫星碎片造成的丙国行人的损害应承担绝对责任
- B.甲乙两国对卫星碎片带来的丙国飞机的损害应承担绝对责任
- C.对于卫星碎片造成的丙国飞机的坠落,甲乙丙三国应各自承担过错责任
- D.对于"雷公号"和"神眼号"的相撞,甲乙两国应根据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
- A. 应当在开庭审判3日以前公告不公开审理的理由
- B. 应当在开庭审理时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
- C. 应当公开宣告判决
- D. 不应当公开宣告判决
- A.乙国政府或黑鹰公司应将拟出口废料事项通知甲国政府,并得到甲国政府的书面准许,才能出口
- B.甲国政府必须证实黑鹰公司和白鹭公司对该废料已作出无害环境的处置安排,包括详尽的处置办法和相关合同,才有准许进口
- C.该种废料如果进行越境转移,必须有相关的保险或担保
- D.如果甲国退出了《巴塞尔公约》,这种废料就不得再由乙国向甲国出口
- A.丁国有关对油轮实行分道航行的规定是对"前进"号油轮的歧视
- B."阳光"号在丁国领海进行测量活动是违反无害通过的
- C."青田"号无须事先通知或征得丁国许可即可连续不断地通过丁国领海
- D.丁国可以对通过其领海的外国船舶征收费用
- A. 甲将2万元真币送给赵某,构成行贿罪
- B. 甲将10万假币冒充真币送给赵某,不构成诈骗罪
- C. 赵某收受甲的财物,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 D. 赵某被甲欺骗而订立合同,构成签订合同失职被骗罪
- A.甲河沿岸国对甲河流经本国的河段拥有主权
- B.甲河上游国家可对自己享有主权的河段进行改道工程,以解决自身缺水问题
- C.乙河对非沿岸国商船也开放
- D.乙河的国际河流性质决定了其属于人类共同的财产
- A. 丁某构成抢夺罪的教唆既遂
- B. 肖某构成转化型抢劫
- C. 对丁某教唆肖某犯罪的行为应当从重处罚
- D. 丁某与肖某之间不构成共同犯罪
- A.只要"踏浪号"向乙国有关部门提交适当保证书和担保,乙国必须迅速释放该船
- B.只要"踏浪号"向乙国有关部门提交适当保证书和担保,乙国必须迅速释放该船船员
- C.如果"踏浪号"未能向乙国有关部门及时提交适当担保,乙国有权对该船船长和船员处以3个月以下的监禁
- D.乙国有义务将该事项迅速通知甲国
- A.乙国飞机因接其侨民,得自行飞越丙国领空
- B.乙国飞机未经甲国许可,不得飞入甲国领空
- C.乙国飞机未经允许飞越丙国领空,丙国有权要求其在指定地点降落
- D.丙国军机有权在警告后将未经许可飞越丙国领空的乙国飞机击落
- A. 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前后反复且与其他证据矛盾
- B. 犯罪嫌疑人要求向检察机关当面陈述
- C. 侦查机关拘留犯罪嫌疑人36小时以后将其送交看守所羁押
- D. 犯罪嫌疑人是聋哑人
- A.在纳列温河甲国一侧修建抵近主航道的大型观光栈桥
- B.游客乘甲国的旅游船抵达乙国河岸停泊观光,但不上岸
- C.游客乘甲国渔船在整条河中进行垂钓和捕捞活动
- D.游客乘甲国游船在主航道上沿河航行游览
- A. 金某可以向某区人民政府申请复议
- B. 金某可以以某派出所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 C. 金某可以以某区公安分局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 D. 应当对某区公安分局相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 A.公海海底的开发制度
- B.甲国有关海洋采矿的国内法
- C.国际海底区域的开发制度
- D.公海自由制度
- A.根据实际统治原则,该岛在乙国占领50年后,其主权就归属乙国
- B.根据时效原则,该岛在乙国占领50年后,其主权将归属乙国
- C.根据实际统治和共管原则,乙国占领该岛50年后,该岛屿主权属于甲乙国共有
- D.根据领土主权原则,即使乙国占领该岛50年后,该岛屿主权仍然属于甲国
- A.该油田属于甲乙两国的共有物,其中任何一国无权单独进行勘探和开采
- B.该油田位于甲乙两国各自底土中的部分分属甲国、乙国各自所有
- C.该油田的开发应在联合国托管理事会监督下进行
- D.无论哪一方对该油田进行开发,都必须与另一方分享所获的油气收益
- A. 甲的身份状况
- B. 甲用柴刀砍乙颈部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
- C. 甲用柴刀砍乙颈部时精神失常
- D. 法院就甲乙两家宅基地纠纷所作出的裁判事项
- 25
-
甲公司因与乙公司合同纠纷起诉至法院,乙公司提出的管辖权异议被一审法院裁定驳回,乙公司不服提起上诉。在二审法院对此进行审理期间,甲公司向一审法院提出撤回起诉的申请。根据法律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应由二审法院裁定准予撤诉
- B. 应由二审法院先对被告乙关于驳回管辖权异议裁定的上诉作出裁定后,再由一审法院根据二审法院的裁定作出相应处理
- C. 应由一审法院裁定准予撤诉
- D. 若二审法院查明一审法院无管辖权,应直接裁定将案件移送到有管辖权的法院
- A.甲国无权通过书面声明排除公约强制程序的适用
- B.国际海洋法法庭对该争端没有管辖权
- C.无论三国选择与否,国际法院均对该争端有管辖权
- D.国际海洋法法庭的设立排除了国际法院对海洋争端的管辖权
- A.甲国必须停止排放,乙国可以继续排放,因为温室气体效应主要是由发达国家多年排放积累造成的
- B.甲国可以继续排放,乙国必须停止排放,因为乙国生产效率较低,并且对于环境治理的措施和水平远远低于甲国
- C.甲乙两国的排放必须同等地被限制,包括排放量、排放成份标准、停止排放时间等各方面
- D.甲乙两国在此问题上都承担责任,包括进行合作,但在具体排量标准,停止排放时间等方面承担的义务应有所区别
- A. 第三人可以委托一至二名代理人参加复议
- B. 第三人不参加行政复议,不影响复议案件的审理
- C. 复议机关应为第三人查阅有关材料提供必要条件
- D. 第三人与申请人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复议决定的强制执行制度不同
- A. 盗窃罪
- B. 侵占罪
- C. 抢夺罪
- D. 不构成犯罪
- A.该类契约规定的所有权,必须得到甲国国家的特别批准方能在国际法上成立
- B.该类契约可以构成甲国国家对月球相关部分主张主权的证据
- C.即使该类契约受甲国国内法的保护,该所有权在国际法上也不能成立
- D.该类契约必须在联合国外空委员会登记,以确立购买者在国际法上的所有权
- A. 2001年7月工商局的处罚决定违反了行政处罚法关于时效的规定
- B. 2002年4月工商局的处罚决定违反了一事不再罚原则
- C. 2004年6月工商局的处罚决定是对前两次处罚决定的补充和修改,属于合法的行政行为
- D. 对于万达公司拒绝纠正自己违法行为的情形,工商局可以违法行为处于持续状态为由作出处罚
- A.B舰不能继续A舰的紧追
- B.A舰应从毗连区开始紧追,而不应从领海开始紧追
- C.为了紧追成功,B舰不必发出信号即可对渔船实施紧追
- D.只要B舰发出信号,即可在公海继续对渔船紧追
- A. 有被害人血迹的匕首
- B. 证人看到甲身上有血迹,从现场走出的证言
- C. 匕首上留下的指印与甲的指纹同一的鉴定结论
- D. 乙对甲伤害自己过程的陈述
- A. 决定受理此案
- B. 要求原告将区公安分局列为共同被告
- C. 要求原告将被告变更为区公安分局
- D. 以被告不适格为由裁定不予受理
- A. 行政处罚
- B. 行政强制措施
- C. 行政行为的撤销
- D. 行政检查
- A. 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 B. 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 C. 张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 D. 张某和甲的行为均构成故意杀人罪
- A.甲国不能在该暗礁上修建人工岛屿
- B.甲国对建造和使用该人工岛屿拥有管辖权
- C.甲国对该人工岛屿拥有领土主权
- D.乙国不可在甲国专属经济区内铺设海底电缆
- A."翔飞号"是民航机,在顾及安全的情况下,可以自行飞入乙国领空
- B.乙国有权要求"翔飞号"立即离开乙国领空
- C.乙国无权要求位于其境内的"翔飞号"在其指定安全地点降落
- D.在"翔飞号"载客不明的情况下,乙国有权对其使用武器,将其击落
- A. B区行政机关应当在得到A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委托后依法对华某的违法行为予以处理
- B. B区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将案件移送A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处理
- C. 此案应由A、B区有关行政机关共同处理
- D. B区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将华某的违法事实和处理结果抄告A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机关
- A. 以制作、复制、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处罚
- B. 以组织播放淫秽音像制品罪从重处罚
- C. 以制作、复制、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和传播淫秽物品罪数罪并罚
- D. 以传播淫秽物品罪从重处罚
- A. 故意伤害罪
- B. 正当防卫
- C. 防卫不适时
- D. 民事侵权行为,不构成犯罪
- A. 裁定核准死刑立即执行
- B. 将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改判为死刑立即执行,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 C. 先依法裁定减刑,然后对所犯新罪另行审判
- D. 维持原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裁判,以观后效
- A.张某进入中国境内时,中国有关机关可依法将其拘捕
- B.中国对张某侵吞财产案没有管辖权
- C.张某乘甲国商船逃至公海时,中国有权派员在公海将其缉拿
- D.甲国有义务将张某引渡给中国
- A.他国船舶通过甲国的群岛水域均须经过甲国的许可
- B.甲国为连接其相距较远的两岛屿,其群岛基线可隔断乙国的专属经济区
- C.甲国因已划定了群岛水域,则不能再划定专属经济区
- D.甲国对其群岛水域包括上空和底土拥有主权
- A. 被害人
- B. 证人
- C. 见证人
- D. 既是被害人,又是证人
- A. 甲系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即便其在假释考验期内再犯新罪,也不构成累犯
- B. 乙系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对乙不能假释
- C. 丙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缓刑考验期满后,发现丙在缓刑考验期内的第七个月犯有抢劫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八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九年。丙服刑六年时,因有悔罪表现而被裁定假释
- D. 丁犯抢劫罪被判有期徒刑九年,犯寻衅滋事罪被判有期徒刑五年,数罪并罚后,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三年,对丁可以假释
- A. 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能申请行政复议
- B. 申请行政复议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 C. 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 D. 行政复议决定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 A.张某进入中国境内时,中国有关机关可依法将其拘捕
- B.中国对张某侵吞财产案没有管辖权
- C.张某乘甲国商船逃至公海时,中国有权派员在公海将其缉拿
- D.甲国有义务将张某引渡给中国
- A. 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理
- B. 直接改判两罪刑罚,分别为五年和八年,合并执行十二年
- C. 直接改判两罪刑罚,分别为五年和八年,合并执行仍为十一年
- D. 维持一审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