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郑某向市社保局提出的复议申请已超过申请期限
- B.区社保局所在地的法院和市社保局所在地的法院对本案均有管辖权
- C.郑某的起诉属重复起诉
- D.如郑某对告知书不服直接向法院起诉,法院可以被诉行为系重复处理行为为由不受理郑某的起诉
- A.甲将公款挪用给乙使用的行为属于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
- B.甲不知道乙将公款用于犯罪活动,所以甲乙不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
- C.甲携带30万元公款潜逃的行为构成贪污罪
- D.对甲的行为应以挪用公款罪、受贿罪、贪污罪实行并罚
- A.判决只有经过法定上诉、抗诉期限才能发生法律效力
- B.裁定一经作出立即发生法律效力
- C.有些决定可以申请复议,复议期间不影响决定的效力
- D.法院减刑、假释裁定的法律效力并不最终确定,检察院认为不当而提出纠正意见的,法院应当重新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作出最终裁定
- A.不构成犯罪
- B.与甲构成绑架罪的共犯
- C.可以按照丙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
- D.应当按照丙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
- A.犯罪嫌疑人应当如实回答侦查人员的提问,承担证明自己无罪的责任
- B.自诉人对其控诉承担提供证据予以证明的责任
- C.律师进行无罪辩护时必须承担提供证据证明其主张成立的责任
- D.在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中,检察机关应当证明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明显超过合法收入且差额巨大这一事实的存在
- A.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或者剥夺其辩护权
- B.辩护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最基本的诉讼权利,有关机关应当为每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免费提供律师帮助
- C.为保障辩护权,任何机关都有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辩护帮助的义务
- D.辩护不应当仅是形式上的,而且应当是实质意义上的
- A.绑架罪
- B.拐骗儿童罪
- C.拐卖儿童罪
- D.非法拘禁罪
- A.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 B.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应当并处没收财产
- C.处死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 D.处死刑,应当并处没收财产
- A.犯罪嫌疑人甲,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
- B.犯罪嫌疑人乙,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
- C.犯罪嫌疑人丙已死亡
- D.犯罪嫌疑人丁是聋哑入
- A.绑架罪
- B.故意杀人罪
- C.拐骗儿童罪
- D.敲诈勒索罪
- A.抢劫罪
- B.敲诈勒索罪
- C.招摇撞骗罪
- D.强迫交易罪
- A.甲具有法定从重处罚情节
- B.甲不构成累犯
- C.对甲的盗窃罪不能适用缓刑
- D.对甲应当数罪并罚
- A.王某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公司、企业等单位,利用该单位实施犯罪的,不成立单位犯罪
- B.甲、乙、丙三人成立某文化传播公司后,合法经营获利1万元,实施诈骗行为获款190万元,不成立单位犯罪
- C.钱某和李某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钱某和李某私分的,不成立单位犯罪
- D.单位实施的贷款诈骗行为,不能构成贷款诈骗罪,可以按合同诈骗罪定罪
- A.甲自动投案后,如实交代自己的杀人行为,但拒绝说明凶器藏匿地点的,不成立自首
- B.乙犯有故意伤害罪、抢夺罪,自动投案后,仅如实供述抢夺行为,对伤害行为一直主张自己是正当防卫的,仍然可以成立自首
- C.丙虽未自动投案,但办案机关所掌握线索针对的贪污事实不成立,在此范围外丙交代贪污罪行的,应当成立自首
- D.丁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但在二审判决前又如实供述的,应当认定为自首
- A.该企业有权以县地质矿产局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 B.该企业有权以县地质矿产局和市地质矿产局为共同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 C.该企业有权仅以市地质矿产局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 D.该企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必须以市地质矿产局为被申请人
- A.脱逃罪的犯罪主体仅包括已决犯,不包括未决犯
- B.虐待被监管人罪的犯罪对象,包括刑事案件中的已决犯和未决犯,但是不包括被行政拘留、劳动教养的人员
- C.破坏监管秩序罪的犯罪主体,包括刑事案件中的已决犯和未决犯
- D.单位不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 A.不能适用简易程序
- B.在法庭上,必要时才对未成年被告人使用戒具
- C.休庭时,可以允许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成年近亲属、教师会见未成年被告人
- D.对未成年人案件,宣告判决应当公开进行
- A.赵某因故意杀人罪和贩毒罪分别被判处死刑,最高法院对案件进行复核时,认为赵某贩毒罪的死刑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程序合法,但故意杀人罪的死刑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遂对全案裁定不予核准,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 B.钱某因绑架罪和抢劫罪分别被判处死刑,最高法院在对案件进行复核时,发现钱某绑架罪的死刑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诉讼程序合法,抢劫罪的死刑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遂对绑架罪作出核准死刑的判决,对抢劫罪的死刑判决予以改判
- C.孙某伙同李某持枪抢劫银行被分别判处死刑,最高法院进行复核时发现孙某的死刑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程序合法,李某的死刑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遂对全案裁定不予核准
- D.周某伙同吴某劫持航空器致人重伤被分别判处死刑,最高法院在复核时发现周某的死刑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程序合法,吴某的死刑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遂对周某作出核准死刑的判决,对吴某的死刑判决予以改判
- A.司法工作人员甲在刑事诉讼中因收受贿赂而枉法裁判,对于甲应当以受贿罪和徇私枉法罪实行数罪并罚
- B.司法工作人员乙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对于乙应当从重处罚
- C.在民事、行政审判中负有审判职责的工作人员,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只有情节严重,才构成犯罪
- D.在民事、行政审判中负有审判职责的工作人员因收受贿赂而枉法裁判的,构成受贿罪与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实行数罪并罚
- A.犯罪分子非法处置被害人财产而使其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 B.因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 C.依法判决后,查明被告人确实没有财产可供执行的,应当裁定中止或者终结执行
- D.被告人已经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的,法院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
- A.甲应当对这种行为负刑事责任
- B.对甲应当以绑架罪定罪处罚
- C.对甲应当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 D.对甲应当处死刑
- A.甲以银饰为诱饵,诱骗13岁的女孩李某与其发生性关系,后甲因强奸罪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由于甲的行为得到了被害人李某的同意,而被害人的承诺是刑法中的违法性阻却事由,故甲的行为不成立强奸罪
- B.张某意欲自杀,但因害怕总下不了手,遂请好友乙帮忙,要求乙将自己勒死。乙害怕自己被追究刑事责任,执意不肯。张某遂为乙写F“证明”一份,写下:自己系“厌倦红尘,不愿继续苟活于世”,“乙系看朋友之面方答应帮忙将自己勒死”,“司法机关勿需追究乙之刑事责任”等语。此后,乙如张某之愿,将张某勒死。因有张某的承诺,故司法机关对乙的杀人行为不能追究刑事责任
- C.钱某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公安机关逮捕,公安人员丙对钱某的妻子王某说,只要与其发生性关系即可将其夫放出。王某救夫心切,遂以此为条件与丙发生性关系。但发生性关系后,丙并没有释放其丈夫。此种情况下,被害人王某的承诺不再具有法律上的效力,公安人员丙成立强奸罪
- D.丁深夜冒充周女的丈夫,爬至周女床上与其发生性关系,后事情败露。但因发生性关系系周女自愿,根据被害人承诺阻却刑事违法性的原理,丁的行为不成立强奸罪
- A.金某可以向某区人民政府申请复议
- B.金某可以以某派出所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 C.金某可以以某区公安分局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 D.应当对某区公安分局相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 A.请求事项不属于行政审判权限范围的
- B.起诉人错列被告且拒绝变更的
- C.由诉讼代理人代为起诉,其代理不符合法定要求的
- D.已撤回起诉,无正当理由再行起诉的
- A.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中的“贩卖”是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淫秽物品”是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 B.贩卖毒品罪中的“贩卖”是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毒品”是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 C.强制猥亵妇女罪中的“妇女”是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猥亵”是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 D.抢劫罪的客观构成要件要素是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非法占有目的”是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
- A.未经法院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 B.未经公安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
- C.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 D.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 A.法院可以决定直接变更为普通程序审理,不需要将案件退回检察院
- B.对于自诉案件由简易程序变更为普通程序的,按照自诉案件程序审理
- C.自诉案件由简易程序转化为普通程序时原起诉仍然有效,自诉人不必另行起诉
- D.在适用普通程序后又发现可适用简易程序时,可以再次变更为简易程序
- A.甲违反国家规定,擅自经营国际电信业务,扰乱电信市场秩序,情节严重
- B.乙非法组织传销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
- C.丙买卖国家机关颁发的野生动物进出口许可证
- D.丁复制、发行盗版的《国家计算机纲》
- A.偷盗婴幼儿,以出卖为目的的,成立拐卖儿童罪
- B.偷盗婴幼儿,以勒索钱财为目的的,成立绑架罪
- C.偷盗婴幼儿,以自己收养为目的的,成立拐骗儿童罪
- D.偷盗婴幼儿,以自己收养为目的的,成立偷盗婴儿罪
- A.甲乙丙三人装扮成尼姑,路上拦住老妇丁,称丁面有凶兆,其子定有大灾,丁惶恐;并称她们均有特异功能,若丁能拿出2万元,她们便告知丁避免灾害的方法。甲乙丙构成敲诈勒索罪
- B.甲为实施其他犯罪,盗窃机动车作为犯罪工具使用,应以盗窃罪和其他犯罪并罚
- C.甲在一年多时期间里使用假的军车号牌、驾驶证骗取养路费、过路费、过桥费达5万元,甲构成诈骗罪
- D.甲发现自己新买的一辆摩托车被邻村的乙偷走卖掉,甲佯装不知;趁乙不在家时到乙家将乙的液晶电视机偷去卖掉,甲构成盗窃罪
- A.李某可向B市公安局申请行政复议
- B.对扣留汽车行为,李某可向甲区人民法院起诉
- C.李某应先申请复议,方能提起行政诉讼
- D.范某可向乙区人民法院起诉
- A.私营矿主甲以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强迫农民工从事危重矿井作业,并雇用打手对农民工进行殴打致多人伤残。甲的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与故意伤害罪,应当实行并罚
- B.砖窑主乙长期非法雇佣多名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超强度体力劳动,并严重忽视生产作业安 全,致使一名未成年人因堆砌的成品砖倒塌而被砸死。对乙的行为应以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 从重处罚
- C.丙以介绍高薪工作的名义从外地将多名成年男性农民工骗至砖窑主王某的砖窑场,以每人1000元 的价格卖给王某从事强迫劳动。由于《刑法》仅规定了拐卖妇女、儿童罪,所以,对于丙的行为, 无法以犯罪论处
- D.拘留所的监管人员对被监管人进行体罚虐待,致人死亡的,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不实行数罪并罚
- A.5000元的购买设备贷款利息
- B.设备被扣押期间2万元的企业利润损失
- C.800元的运输、装卸费
- D.900元的看管费
- A.黎某持有某外国护照
- B.黎某犯数罪
- C.黎某可能被判处死刑
- D.黎某所犯数罪中有的有重大社会影响
- A.甲冬日深夜抢劫王某财物,为压制王某的反抗将其刺成重伤并取财后离去。三小时后,王某被冻死
- B.乙抢劫妇女高某财物,路人曾某上前制止,乙用自制火药枪将曾某打死
- C.丙和贺某共同抢劫严某财物,严某边呼救边激烈反抗。丙拔刀刺向严某,严某躲闪,丙将同伙贺某刺死
- D.丁盗窃邱某家财物准备驾车离开时被邱某发现,邱某站在车前阻止丁离开,丁开车将邱某撞死后逃跑
- A.某区工商局私分实施行政许可依法收取的费用,应当对其直接责任人以行政处分
- B.医生张某死亡,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注销其医师资格
- C.某高校教师李某的出国护照的审批不适用行政许可法
- D.某企业通过欺骗手段取得的烟花生产许可证被撤销后,在三年之内不得再申请该项许可
- A.本案的被告应当是镇土地管理所
- B.本案的被告应当是镇政府
- C.镇土地管理所出具抵押证明的行为是超越职权的行为
- D.法院应当判决确认抵押证明违法
- A.法院应判决房屋登记部门撤销颁发给吴某的房屋所有权证
- B.吴某是善意第三人,房屋登记部门不应当撤销给吴某颁发的房屋所有权证
- C.江某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才能向法院起诉
- D.江某提起行政诉讼最长期限是20年,自房屋登记机关作出过户登记之日起计算
- A.总是与一定的积极诉讼主张相联系,否认一方不负证明责任
- B.总是与一定的不利诉讼后果相联系,受到不利裁判的不一定承担证明责任
- C.是提出证据责任与说服责任的统一,提出证据并非完全履行了证明责任
- D.是专属于控诉方独自承担的责任,具有一定的责任排他性
- A.我国境内的A机构资助我国境外的B组织对我国实施分裂国家罪,A机构的直接责任人员构成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
- B.美国境内的一个组织资助我国公民肖某实施叛逃罪,该组织的直接责任人员构成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
- C.德国人里杰霍夫秘密资助一个家住北京的我国公民何某实施背叛国家罪,里杰霍夫构成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
- D.我国公民李某家住上海,长期资助其邻居法国人比克从事为境外某机构窃取、收买国家秘密的活动,李某构成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
- A.肖某须先申请复议,方能提起行政诉讼
- B.肖某申请行政复议,复议机关为县政府的上一级政府
- C.肖某申请行政复议,应当自签收批件之起60日内提出复议申请
- D.肖某提起行政诉讼,县政府是被告,乡政府为第三人
- A.第①句正确,第②③④句错误
- B.第①②句正确,第③④句错误
- C.第①③句正确,第②④句错误
- D.第①③④句正确,第②句错误
- A.犯罪嫌疑人甲和被害人乙在审查起诉阶段就赔偿达成协议,被害人乙要求不追究甲刑事责任
- B.甲侵占案,被害人乙没有起诉
- C.高某犯罪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不大
- D.犯罪嫌疑人白某在被抓获前自杀身亡
- A.该处罚决定无效,王某可以拒绝
- B.该处罚决定不成立,王某可以拒绝
- C.该处罚决定不成立,王某可以在缴纳罚款后提起复议
- D.该处罚决定违法,王某可以拒绝
- A.骗取出口退税案
- B.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案
- C.隐瞒境外存款案
- D.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案
- A.对缴纳税款和罚款决定,李某应当先申请复议,再提起诉讼
- B.李某对上述三行为不服申请复议,应向某县国税局的上一级国税局申请
- C.对扣押行为不服,李某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 D.该国税局扣押李某中巴车的措施,可以交由县交通局采取
- A.现场录像原则上应当提供原始载体
- B.现场笔录必须有执法人员和陈某的签名
- C.林某的证词有林某的签字后,即可作为证人证言使用
- D.法院收到县工商局提供的证据应当出具收据,由经办人员签名或盖章
- A.县公安局法制科科员李某因2002年和2004年年度考核不称职被辞退
- B.小王2004年7月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市法制办工作,因表现突出于2005年1月转正
- C.办事员张某辞职离开县政府,单位要求他在离职前办理公务交接手续
- D.县财政局办事员田某对单位的开除决定不服向县人事局申诉,在申诉期间财政局应当保留田某的工作
- A.法定代理人基于法律规定或法定程序产生,诉讼代理人基于被代理人委托产生
- B.法定代理人的权利源于法律授权,诉讼代理人的权利源于委托协议授权
- C.法定代理人可以违背被代理人的意志进行诉讼活动,诉讼代理人的代理活动不得违背被代理人的意志。
- D.法定代理人可以代替被代理人陈述案情,诉讼代理人不能代替被代理人陈述案情
- A.甲的邻居是养鱼专业户,效益很好,甲心里嫉妒不已。某日甲趁其邻居进城采购鱼料之际,将其邻居养鱼的网箱剪破,把鱼放归大海,致使甲的邻居损失5万元
- B.某村有一个养马专业户,由于资金短缺,马棚用土坯临时搭建。某日,同村的乙想去偷马,但是马棚正门上锁,且灯火通明。乙于是绕到马棚的后面,开始在马棚上钻洞。不料,乙挖到一半,马棚支撑不住而倒塌,将数十匹马砸死,乙慌忙逃走
- C.丙某日去同事家赴宴,丙的同事高某十分热情,并拿出自用的一套名贵餐具招待丙,该餐具价值2万元。岂料,席间二人因琐事发生激烈争执,丙一气之下,把该套餐具扔入牛粪池中。后该餐具被打捞清洗之后,没有发现残缺,但是高某心生嫌恶,无法继续使用该餐具
- D.某县发生地震,丁带领自己的一帮“兄弟”冲进一家瓷器店“打砸抢”。但是因瓷器不方便携带,丁与其“兄弟们”将完好的数千件瓷器全部砸碎后扬长而去
- A.争议土地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 B.争议土地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
- C.市政府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 D.省政府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
- A.甲15周岁时携带凶器抢夺他人财物价值3万元;17周岁时抢劫他人财物价值2万元。甲的犯罪数额是5万元
- B.乙收受贿赂15万元,将其中3万元作为单位招待费使用。乙的犯罪数额是12万元
- C.丙第一次诈骗6万元,第二次诈骗12万元,但用其中6万元补偿第一次诈骗行为被害人的全部损失。丙的犯罪数额是6万元
- D.丁盗窃他人价值6,000元的手机,在销赃时夸大手机功能将其以1万元卖出。丁除成立盗窃罪外,还成立诈骗罪,诈骗数额是1万元
- A.建议检察机关补充侦查
- B.建议检察机关变更起诉
- C.建议检察机关撤回起诉
- D.应当自行补充侦查
- A.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理
- B.直接改判两罪刑罚,分别为5年和8年,合并执行12年
- C.直接改判两罪刑罚,分别为5年和8年,合并执行仍为11年
- D.维持一审判决
- A.某高速人口有一块牌子,上写“6:00—21:00,非机动车辆不得上高速”,落款为该市公安局
- B.某公安局对违反规定驾驶电动三轮车载客的人员处以50元的罚款
- C.某劳动局规定,本辖区内企业与员工间的劳动合同应报经本局鉴证
- D.某市政府作出在市区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决定
- A.驳回抗诉
- B.中止审理
- C.终止审理
- D.裁定维持原判
- A.法院可以变更处罚内容,但只能减轻而不得加重对甲的处罚
- B.法院可以变更处罚内容,亦可以加重对甲的处罚
- C.法院不能变更处罚内容,应当驳回起诉
- D.法院不能变更处罚内容,只能撤销原处罚行为
- A.关押期间人工流产的,属于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
- B.关押期间自然流产的,属于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
- C.不适用死刑,是指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但可适用死缓
- D.不适用死刑,既包括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也包括不适用死缓
- A.盗窃罪
- B.诈骗罪
- C.侵占罪
- D.不是犯罪
- A.由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
- B.由省人民检察院提起审判监督程序
- C.由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提交本院审判委员会处理
- D.由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提交本院审判委员会处理
- A.甲绑架并伤害被绑架人致其残疾的
- B.乙杀死人质后隐瞒事实真相向人质亲友勒索赎金10万元的
- C.丙绑架人质后害怕罪行败露杀人灭口的
- D.丁控制人质时因捆绑太紧过失致被害人死亡的
- 62
-
国家工作人员曹刚丰被人民法院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8年,以受贿罪判处5年,合并执行刑期共12年。后经申诉再审,其贪污罪改判5年,其受贿罪不成立。如其原12年刑期已全部执行完毕,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国家不负任何赔偿责任,因为曹某并非无罪
- B.国家对其被多执行的4年承担赔偿责任(12年减去原判贪污罪8年)
- C.国家对其受贿罪的5年承担赔偿责任
- D.国家对其被多执行的7年承担赔偿责任(12年减去改判贪污罪5年)
- a.甲成立正当防卫
- b.甲不成立正当防卫就上述案情,观点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哪一选项?( )
- A.观点①观点②与a结论对应;观点③观点④与b结论对应
- B.观点①观点③与a结论对应;观点②观点④与b结论对应
- C.观点②观点③与a结论对应;观点①观点④与b结论对应
- D.观点①观点④与a结论对应;观点②观点③与b结论对应
- A.下级法院接到最高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执行前发现具有法定停止执行情形的,应当暂停执行并直接将请求停止执行报告及相关材料报最高法院
- B.最高法院审查下级法院报送的停止执行死刑报告后,应当作出下级法院停止或继续执行死刑的裁定
- C.下级法院停止执行后,可以自行调查核实,也可以与有关部门一同对相关情况进行调查核实
- D.下级法院停止执行并会同有关部门调查或自行调查后,应当迅速将调查结果直接报最高法院
- A.不构成犯罪
- B.构成受贿罪
- C.构成诈骗罪
- D.构成贪污罪的共犯
- A.王某可以口头提出自行回避的申请
- B.作出回避决定以前,王某不能停止案件的侦查工作
- C.王某的回避由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
- D.如甲的回避申请被驳回,甲有权申请复议一次
- A.甲警察接到报案:有歹徒正在杀害其妻。甲立即前往现场,但只是站在现场观看,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此时,县卫生局副局长刘某路过现场,也未救助被害妇女。结果,歹徒杀害了其妻。甲和刘某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都没有履行救助义务,均应成立渎职罪
- B.甲非常讨厌其侄子乙(6岁)。某日,甲携乙外出时,张三酒后驾车撞伤了乙并迅速逃逸。乙躺在血泊中。甲心想,反正事故不是自己造成的,于是离开了现场。乙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由于张三负有救助义务,所以甲不构成不作为犯罪
- C.甲下班回家后,发现自家门前放着一包来历不明、类似面粉的东西。甲第二天上班时拿到实验室化验,发现是海洛因,于是立即倒入厕所马桶冲入下水道。甲虽然没有将毒品上交公安部门,但不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 D.《消防法》规定,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必须立即报警。过路人甲发现火灾后没有及时报警,导致火灾蔓延。甲的行为成立不作为的放火罪
- A.某公司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作为该公司诉讼代表人而拒不出庭的高某
- B.抢夺案中非在押的被告人陈某
- C.盗窃案中非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卢某
- D.贿赂案中拒不出庭的证人李某
- A.甲欲强奸某妇女遭到激烈反抗,一怒之下卡住该妇女喉咙,致其死亡后实施奸淫行为。甲的行为构成强奸罪的结果加重犯
- B.乙为迫使妇女王某卖淫而将王某强奸,对乙的行为应以强奸罪与强迫卖淫罪实行数罪并罚
- C.丙在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过程中,强奸了被组织的妇女李某。丙的行为虽然触犯了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与强奸罪,但只能以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定罪量刑
- D.丁在拐卖妇女的过程中,强行奸淫了该妇女。丁的行为虽然触犯了拐卖妇女罪与强奸罪,但根据刑法规定,只能以拐卖妇女罪定罪量刑
- A.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 B.有权申请回避
- C.无权参与刑事部分的法庭调查和辩论,只能参加附带民事诉讼部分的审理活动
- D.对刑事判决部分不能提起上诉
- A.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
- B.视听资料
- C.书证
- D.物证
- A.自诉人高某的法定代理人有独立上诉权
- B.被告人李某的法定代理人有独立上诉权
- C.被害人方某的法定代理人有独立上诉权
- D.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吴某的法定代理人对附带民事部分有独立上诉权
- A.在走私货物、物品的过程中,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按照走私物品涉及的相关罪从重处罚
- B.与走私罪犯通谋,为其提供运输、保管、邮寄或者其他方便的,以走私罪的共犯论处
- C.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国家禁止进口物品的,以走私罪论处
- D.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放纵走私的,以放纵走私罪论处
- A.驳回原告起诉
- B.审理变更后的处罚决定
- C.审理原处罚决定
- D.中止诉讼
- 75
-
辛某到县公安机关报案称其被陈某强奸,公安机关传讯了陈某,陈某称他与辛某是恋爱关系。公安机关遂作出不立案决定,并向辛某送达了不立案通知书。辛某对不立案决定不服而采取的哪一项措施不 符合法律规定?( )
- A.向该公安机关申请复议
- B.要求县检察院撤销该不立案决定
- C.请求该县检察院进行立案监督
- D.向该县法院提起自诉
- A.故意杀人罪
- B.危险驾驶罪
- C.破坏交通工具罪
- D.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的想象竞合犯
- A.甲因故意伤害罪被判七年有期徒刑,刑期自1990年8月30日至1997年8月29日止。甲于1995年 5月20日被假释,于1996年8月25日犯交通肇事罪。甲构成累犯
- B.乙因盗窃罪被判三年有期徒刑,2002年3月25日刑满释放,2007年3月20日因犯盗窃罪被判有期徒刑四年。乙构成累犯
- C.丙因危害国家安全罪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1996年4月21日刑满释放,2006年4月20日再犯同罪。丙不构成累犯
- D.丁因失火罪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刑期自1995年5月15日至1998年5月14日。丁于1998年5月 15日在出狱回家途中犯故意伤害罪。丁构成累犯
- A.裁定驳回起诉
- B.裁定终止审理
- C.进行作出无罪判决
- D.以侵占罪作出有罪判决
- A.移送法院以便审理附带民事诉讼部分
- B.撤销案件
- C.决定不起诉
- D.决定不起诉并对民事部分一并作出处理
- A.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作出最终裁决
- B.不同行政法规的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
- C.地方政府规章内容不适当的,国务院应当予以改变或者撤销
- D.凡被授权机关制定的法规违背授权目的的,授权和所制定的法规应当一并被撤销
- A.二审法院应当裁定撤销一审判决
- B.二审法院应当裁定发回一审法院重审,一审法院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 C.在二审法院审理过程中,公安局可以改变原不作为的行政行为
- D.在二审法院审理过程中,公安局不可以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
- A.海关无权对甲公司缴纳的保证金抵缴部分罚款
- B.海关只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其处罚决定
- C.海关应当自甲公司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180日内提出行政强制执行申请
- D.海关申请强制执行其处罚决定,应当由海关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执行
- A.可能是过失致人死亡罪或者意外事件
- B.可能是故意杀人罪或者意外事件
- C.可能是故意杀人罪或者防卫过当
- D.可能过失致人死亡罪或者防卫过当
- A.因被告人脱逃而中止审理的期间,计入审理期限
- B.法院对提起公诉案件进行审查的期限,不计入审理期限
- C.被告人要求法院通知法律援助机构另行指派律师为其辩护的,自合议庭同意而宣布延期审理之日起至第10日止准备辩护的时间,计入审理期限
- D.因当事人和辩护人申请调取新的证据而延期审理期限,不计入审理期限
- A.补充侦查完毕后的审查起诉期限
- B.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后的侦查羁押期限
- C.处理当事人回避申请后的法庭审理期限
- D.检察院补充侦查完毕移送法院继续审理的审理期限
- A.公安机关
- B.检察机关
- C.国家安全机关
- D.军队保卫部门
- A.侵占罪
- D.非法侵入住宅罪
- C.盗窃罪
- D.抢劫罪
- A.私分国有资产罪
- B.贪污罪
- C.侵占罪
- D.挪用公款罪
- A.判决解决案件的实体问题,裁定解决案件的程序问题
- B.一案中只能有一个判决,裁定可以有若干个
- C.判决只能以书面的形式表现,裁定只以口头作出
- D.不服判决与不服裁定的上诉、抗诉期限不同
- A.符合通缉条件,由该市公安机关作出通缉的决定
- B.符合通缉条件,由该市检察院报请有决定权的上级检察院作出通缉决定
- C.符合通缉条件,由该市检察院报请上一级检察院发布通缉令
- D.不符合通缉条件,检察院发布协查通报
- 9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冒充妇女的丈夫实施奸淫行为时,黑夜中的该妇女以为甲是自己的丈夫而同意发生性关系的,甲不成立强奸罪
- B.乙女身材高大,谎报年龄,甲确实不知道乙女不满14周岁,在乙女的主动要求下双方自愿发生性关系,甲成立强奸罪
- C.甲女以为和狱警乙发生性关系,乙便可以将其丈夫从监狱释放,但发生性关系后,乙并没有释放其丈夫。乙成立强奸罪
- D.甲(厂长)利用职权对该厂职工乙女说,如不和自己发生关系将丢掉工作,乙女怕失去工作不敢反抗,被迫与甲发生关系,甲成立强奸罪
- A.非法组织卖血致人重伤的,构成故意伤害罪
- B.伪造货币后又运输该伪造的货币的,构成伪造货币罪与运输假币罪,实行数罪并罚
- C.监管人员对被监管人员进行体罚虐待致人死亡的,属于结果加重犯
- D.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又使用暴力抗拒缉查的,属于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与妨害公务罪的想象竞合犯,择一重处罚
- A.原始证据、直接证据
- B.传来证据、间接证据
- C.实物证据、直接证据
- D.原始证据、间接证据
- A.应当由省级医院进行
- B.精神病鉴定结论应加盖医院公章
- C.精神病鉴定的时间计人办案期限
- D.作为证据的精神病鉴定结论,告知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
- A.张某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缓刑期满后的第3年又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 B.李某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刑满释放后的第4年,又犯妨害公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
- C.王某犯抢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执行3年后被假释,于假释期满后的第5年又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 D.田某犯叛逃罪被判处管制2年,管制期满后20年又犯为境外刺探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拘役6个月
- A.故意杀人罪未遂
- B.故意杀人罪既遂
- C.过失致人死亡罪和帮助毁灭证据罪,属于想象竞合犯,从-重罪处罚
- D.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数罪并罚
- A.裁定驳回起诉
- B.裁定终止审理
- C.径行作出无罪判决
- D.以侵占罪作出有罪判决
- A.按诈骗罪和侵犯著作权罪,数罪并罚
- B.按侵犯著作权罪处罚
- C.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处罚
- D.按非法经营罪处罚
- A.甲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5年后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对甲可以适用假释
- B.乙是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对乙不能假释
- C.丙因贪污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在服刑10年时,因有悔改表现而被裁定假释
- D.丁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执行4年后被假释,假释考验期满1年后发现丁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对丁应当撤销假释
- A.乙某构成妨害作证罪和非法拘禁罪,数罪并罚
- B.乙某构成伪证罪和非法拘禁罪,数罪并罚
- C.乙某构成伪证罪和非法拘禁罪,属牵连犯,择-重罪处理
- D.乙某构成妨害作证罪和非法拘禁罪,属牵连犯,择-重罪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