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甲、乙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
- B.甲、乙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共同犯罪
- C.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 D.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诈骗罪
- A.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因为对精神病人的不法侵害也可以进行正当防卫
- B.甲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因为“不法”必须是主客观相统一的行为,而精神病人没有责任能力,其客观侵害行为不属于“不法”侵害,故只能进行紧急避险
- C.甲的行为属于自救行为,因为甲当时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救济自己的法益
- D.甲的行为既不是正当防卫,也不是紧急避险,因为甲当时正在进行不法侵害,精神病人丙的行为客观上阻止了甲的不法行为,甲不得针对丙再进行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
- A.受贿罪
- B.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
- C.受贿罪和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数罪并罚
- D.受贿罪和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择-重罪定罪处罚
- A.可以对乙作出批准逮捕的决定
- B.可以直接建议公安机关对乙取保候审
- C.对证据有疑问的,可以决定另行侦查
- D.认为需要补充侦查的,应当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同时通知公安机关100.关于检察院对丙审查批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市检察院认为不需要逮捕的,可以自行作出决定
- B.市检察院认为需要逮捕的,报省检察院审查
- C.省检察院征求同级政府外事部门的意见后,决定批准逮捕
- D.省检察院批准逮捕的,应同时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 A.在一个案件中,可以有多个判决
- B.在一个案件中,可以有多个裁定
- C.在一个案件中,可以有多个决定
- D.在一个案件中,可以只有决定,而没有判决或裁定
- A.判决只有经过法定上诉、抗诉期限才能发生法律效力
- B.裁定一经作出立即发生法律效力
- C.有些决定可以申请复议,复议期间不影响决定的效力
- D.法院减刑、假释裁定的法律效力并不最终确定,检察院认为不当而提出纠正意见的,法院应当重新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作出最终裁定
- A.判决不适用于解决案件的程序问题
- B.裁定不适用于解决案件的实体问题
- C.决定只适用于解决案件的程序问题
- D.解决案件的程序问题只能用决定
- A.二审法院应当裁定撤销一审判决
- B.二审法院应当维持一审判决
- C.二审法院可以裁定发回一审法院重审
- D.二审法院应当裁定发回一审法院重审,一审法院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 A.甲构成贪污罪,数额是20万元;行贿罪与贪污罪之间是牵连关系,不再单独定罪
- B.甲构成贪污罪、行贿罪,数罪并罚,贪污数额是5万元,行贿15万元
- C.甲构成贪污罪、行贿罪,数罪并罚,贪污数额是20万元,行贿15万元
- D.甲对乙说过要“去把公司钱款补上”,应当构成挪用公款罪,数额是20万元,再与行贿罪并罚
- A.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
- B.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
- C.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
- D.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死亡的已满75周岁的人
- A.附带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同时提出,或者在一审结束前提出
- B.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之间要具有关联性或者两种请求具有关联性
- C.应以行政诉讼成立为前提
- D.可以由行政诉讼案件的被告主动提出
- A.在审判员不能参加合议庭时,经院长指定,助理审判员可以临时代行审判员职务担任审判长
- B.开庭审理和评议案件,必须由同一合议庭进行
- C.合议庭成员如有意见分歧,应当按照2/3以上多数作出决定
- D.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案件,合议庭有不同意见时,可以建议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复议
- A.单位犯罪既可以由故意构成,又可以由过失构成
- B.单位犯罪主体不区分所有制性质
- C.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依照刑法有关单位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 D.单位犯罪后被撤销、注销、吊销营业执照或者宣告破产的,对实施犯罪行为的该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对该单位不再追诉
- A.某市环保局通过调查公司向前来查询环保数据的企业收取每次100元的信息费
- B.公民有权要求对涉及自身不准确政府信息记录予以更正
- C.如公民知情权被侵犯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提起行政诉讼
- D.扶贫、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情况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
- A.以非法销售为目的,制造无号、假号的枪支
- B.以非法销售为目的,不按照规定的品种制造、配售枪支
- C.在境内销售为出口制造的枪支
- D.超过限额制造枪支
- A.若袁某对县政府未作出复议决定不服,可以县政府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 B.此案应由原告所在乡人民法庭管辖
- C.若袁某以县土地局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则本案中可以成为第三人的为村委会、乡政府、县政府、县土地局的上级主管机关
- D.在以县土地局为被告的诉讼中,有权提起上诉的为土地局、袁某、乡政府、村委会
- A.陈某散布刘某生活作风不好,刘某当面找陈某对质,陈某承认自己没有凭证
- B.张某与赵某争执,并把赵某商店的柜台砸毁,造成1000元的损失
- C.王某怀疑李某偷拿商店物品,并将其带到办公室扣留、盘问近1小时,但并无证据表明李某偷拿了物品
- D.孙某在其经营的商店中出售假烟、假酒,销售额近1万元
- A.《刑法》规定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 B.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 C.检察院决定不起诉后被害人提起自诉的案件
- D.刑事诉讼中的附带民事诉讼案件.
- A.由正在审查起诉的检察院暂扣其交纳的保证金
- B.由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暂扣其交纳的保证金
- C.由正在审查起诉的检察院没收其交纳的保证金
- D.由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没收其交纳的保证金
- A.甲因爆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在服刑13年时,因有悔改表现而被裁定假释
- B.乙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犯嫖宿幼女罪判8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15年。在服刑13年时,因有悔改表现而被裁定假释
- C.丙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刑罚执行7年后假释。假释考验期内第2年,丙犯抢劫罪,应当判9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10年。在服刑7年时,因有悔改表现而被裁定假释
- D.丁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经过缓刑考验期后,发现丁在缓刑考验期内的第2年,犯故意伤害罪,应判9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10年。在服刑7年时,因丁有悔改表现而被裁定假释
- A.甲使用暴力强迫赵某与自己进行商品交易,造成赵某重伤。对甲的行为应以故意伤害罪与强迫交易罪实行并罚
- B.乙借用李某的摩托车后藏匿不想归还。李某要求归还时,乙谎称摩托车被盗。乙欺骗李某的行为不单独构成诈骗罪
- C.丙为杀人而盗窃枪支,未及实施杀人行为而被抓获,丙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预备)罪与盗窃枪支罪的想象竞合犯
- D.丁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属于盗窃罪与信用卡诈骗罪的吸收犯
- A.甲收买1名儿童打算日后卖出。次日,看到拐卖儿童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的新闻,偷偷将儿童送回家
- B.乙使用暴力绑架被害人后,被害人反复向乙求情,乙释放了被害人
- C.丙加入某恐怖组织并参与了一次恐怖活动,后经家人规劝退出该组织
- D.丁为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3万元用于孩子学费,4个月后主动归还
- A.公安局副局长甲收受犯罪嫌疑人家属10万元现金,允诺释放犯罪嫌疑人,因为局长不同意未成。由于甲并没有为他人谋取利益,所以不构成受贿罪
- 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乙在退休前利用职务便利为钱某谋取了不正当利益,退休后收受了钱某10万元。尽管乙与钱某事前并无约定,仍应以受贿罪论处
- C.基层法院法官丙受被告人孙某家属之托,请中级法院承办法官李某对孙某减轻处罚,并无减轻情节的孙某因此被减轻处罚。事后,丙收受孙某家属10万元现金。丙不具有制约李某的职权与地位,不成立受贿罪
- D.海关工作人员丁收受10万元贿赂后徇私舞弊,放纵走私,触犯受贿罪和放纵走私罪。由于具有牵连关系,应从一重罪论处
- A.犯罪嫌疑人甲和被害人乙在审查起诉阶段就赔偿达成协议,被害人乙要求不追究甲刑事责任
- B.甲侵占案,被害人乙没有起诉
- C.高某犯罪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不大
- D.犯罪嫌疑人自某在被抓获前自杀身亡
- A.某鉴定机构的3名鉴定人共同对某杀人案进行法医类鉴定,这3名鉴定人依照诉讼法律规定实行回避
- B.某鉴定机构的鉴定人钱某对某盗窃案进行了声像资料鉴定,该司法鉴定应由钱某负责
- C.当事人对鉴定人胡某的鉴定意见有异议,经法院通知,胡某应当出庭作证
- D.鉴定人刘某、廖某、徐某共同对被告人的精神状况进行了鉴定,刘某和廖某意见一致,但徐某有不同意见,应当按照刘某和廖某的意见作出结论
- A.鉴定人王某在民事诉讼中做出虚假的鉴定,使被害人丧失一千万元的财产,构成伪证罪
- B.甲将盗来的汽车交给乙,说“这是我今晚偷来的,你帮我开去交给张三”,乙把车交给张三后立即回家睡觉,未获取任何报酬。乙不构成犯罪
- C.在法警将被告人刘某从看守所押到法庭受审的途中,被告人家属纠集多人手持凶器将刘某抢走,构成聚众持械劫狱罪
- D.郑某帮助当事人毁灭证据的,构成包庇罪
- A.应当讯问被告人,听取被告人的上诉理由或者辩解
- B.应当听取辩护人的意见
- C.应当询问证人
- D.可以听取被害人的意见
- A.发现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
- B.发现遗漏罪行、遗漏同案犯罪嫌疑人,需要补充侦查或者补充提供证据的
- C.发现遗漏罪行或者遗漏同案犯罪嫌疑人,虽不需要补充侦查和补充提供证据,但需要提出追加或者变更起诉的
- D.需要通知开庭前未向人民法院提供名单的证人、鉴定人或者经人民法院通知而未到庭的证人出庭陈述的
- A.使用伪造或作废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 B.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 C.恶意透支的
- D.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
- A.乙厂具有原告资格
- B.乙厂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的时效为自该强制拆除行为被确认违法之日起两年
- C.因乙厂被拆房屋为违法建筑,乙厂的请求不成立
- D.因甲县人民政府的拆除行为只存在程序违法,乙厂的请求不成立
- A.法定代理人基于法律规定或法定程序产生,诉讼代理人基于被代理人委托产生
- B.法定代理人的权利源于法律授权,诉讼代理人的权利源于委托协议授权
- C.法定代理人可以违背被代理人的意志进行诉讼活动,诉讼代理人的代理活动不得违背被代理人的意
- D.法定代理人可以代替被代理人陈述案情,诉讼代理人不能代替被代理人陈述案情
- A.以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被告,由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 B.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被告,由其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 C.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被告,由该药品生产企业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 D.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被告,由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所在地的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 A.赔偿决定
- B.履行决定
- C.确认决定
- D.撤销决定
- A.集资诈骗罪
- B.诈骗罪
- C.非法经营罪
- D.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 A.使用假币罪
- B.信用卡诈骗罪
- C.盗窃罪
- D.以假币换取货币罪
- A.赵某要求另行委托辩护人时,应当同意,并宣布延期审理
- B.赵某要求另行指定辩护律师时,应当同意,并宣布延期审理
- C.赵某要求另行指定辩护律师时,不应当同意,并宣布继续审理
- D.赵某另行委托辩护人的,自宣布延期审理之日起奎第十日止,准备辩护时间不计入审限
- A.樊某与市城建局之间没有行政法律关系,无原告资格
- B.樊某应当首先向城建局提起复议
- C.樊某具有原告资格
- D.只有当薛某开始建房后,并影响樊某采光后,樊某才有原告资格
- A.若银鑫公司申请撤诉,裁定中止审理
- B.建议银鑫公司申请撤诉
- C.若银鑫公司不申请撤诉,及时作出裁判
- D.若银鑫公司申请撤诉,且工商局已将营业执照办理完毕,可以裁定准许撤诉
- A.延期审理适用于法庭审理过程中,中止审理适用于法院受理案件后至作出判决前
- B.导致延期审理的原因是庭审自身出现障碍,因而不停止法庭审理以外的诉讼活动,导致中止审理的原因是出现了不能抗拒的情况,使诉讼活动无法正常进行,因而暂停诉讼活动
- C.延期审理的案件再行开庭的时间具有可预见性,中止审理的案件再行开庭的时间往往无法预见
- D.不论延期审理还是中止审理,其时间都计入审理期限
- A.有权要求不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行为
- B.如公安机关不立案,有权要求告知不立案的原因
- C.作为证据使用的鉴定意见,经申请可以补充或者重新鉴定
- D.如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自诉
- A.所在区基层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
- B.所在市中级法院审理的一审案件
- C.所在市中级法院审理的二审案件
- D.所在省高级法院审理的一审案件
- A.1998年5月,甲因犯叛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刑满释放后甲整天无所事事。2011年5月,甲又积极地参加了某黑社会组织,从事犯罪活动。甲的行为属于特别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 B.乙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缓刑。在缓刑考验期内,如果乙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就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 C.丙犯罪较轻并有重大立功表现,对于丙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D.我国公民丁参与了一起颠覆国家政权的活动,对其无论在何种情形下,均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 A.发现关键定罪证据可能是刑讯逼供所得
- B.判决书认定的年龄错误,实际年龄未满18周岁
- C.提供一重大银行抢劫案线索,经查证属实
- D.罪犯正在怀孕
- A.犯罪嫌疑人甲,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犯罪情节轻微
- B.犯罪嫌疑人乙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缺乏足够的证据予以证明
- C.犯罪嫌疑人丙又聋又哑,且犯罪情节轻微
- D.犯罪嫌疑人丁已死亡
- A.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已经发生
- B.有证据证明的犯罪事实应当是主要犯罪事实
- C.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 D.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的
- A.王某与刘某是夫妻关系,王某在国务院某部担任行政司副司长,则刘某不得再在该司中任职
- B.张某与赵某为同楼居住的邻居,张某为某国家机关行政人员,奉命办理涉及赵某利害关系的行政事务,则张某必须回避
- C.晓华系吴老之女,吴老为某行政机关副局长,则晓华不能担任该局的会计
- D.韦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某苗族自治县人,则其一般不得担任该苗族自治县县长
- A.甲乘坐公交车时和司机章某发生争吵,狠狠踹了章某后背一脚。章某返身打甲时,公交车失控,冲向自行车道,撞死了骑车人程某。甲的行为与程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 B.乙以杀人故意瞄准李某的头部开枪,但打中了李某的胸部<未打中心脏)。由于李某是血友病患者,最后流血不止而死亡。乙的行为与李某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 C.丙与同伙经预谋后同时向王某开枪,同伙射击的子弹打中王某的心脏,致王某死亡。由于丙射击的子弹没有打中王某,故丙的行为与王某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 D.丁以杀人故意对赵某实施暴力,导致赵某遭受濒临死亡的重伤。赵某在医院接受治疗时,医生存在一定过失,未能挽救赵某的生命。丁的行为与赵某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 A.审查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投毒案,发现犯罪嫌疑人周某根本没有作案时间,遂书面说明理由将案卷退回公安机关并建议公安机关重新侦查
- B.审查吴某、郑某共同抢劫案的过程中,吴某在押但郑某潜逃,遂全案申止审查起诉
- C.甲县公安局将蔡某抢劫案移送甲县检察院审查起诉,甲县检察院审查认为蔡某可能会被判处死刑,遂将案件退回
- D.甲县检察院受理移送起诉的谭某诈骗案,认为应当由谭某居住地的乙县检察院起诉,遂将案卷材 料移送乙县检察院审查起诉,但未通知甲县公安局
- A.梁某占有财物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 B.梁某占有财物的行为构成侵占罪
- C.梁某对强某的死亡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 D.梁某对强某的死亡不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 A.因某企业排污影响李某的鱼塘,李某要求某环保局履行监督职责,遭拒绝后向法院起诉
- B.某市政府发出通知,要求非本地生产乳制品须经本市技术监督部门检验合格方可在本地销售,违者予以处罚。某外地乳制品企业对通知提起诉讼
- C.刘某与某公司签订房屋预售合同,某区房管局对此进行预售预购登记。后刘某了解到某公司向其销售的房屋系超出规划面积和预售面积房屋,遂以某区房管局违法办理登记为由提起诉讼
- D.《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规定,设立公司应当先向工商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名称预先核准。张某对名称预先核准决定不服提起诉讼
- A.乙构成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
- B.乙的行为不构成犯罪,但是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 C.乙构成诈骗罪
- D.乙与B公司成立共同犯罪
- A.审判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不适用刑事诉讼法
- B.尽管在侦查阶段孙、李已就赔偿达成协议且孙已给付,法院仍然可以受理李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
- C.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由检察机关决定查封被告人财产
- D.如果调解达成协议,不论是否当庭执行完毕,审判人员都必须制作调解书
- A.在复杂的共同犯罪中,实行犯单独中止的,其效果不及于帮助犯或者教唆犯
- B.在复杂的共同犯罪中,如果实行犯的犯罪行为归于未遂的,则帮助犯或者教唆犯也成立未遂
- C.在复杂的共同犯罪中,如果实行犯中止的,帮助犯或者教唆犯也必定成立中
- D.聚众犯罪属于共同犯罪
- A.徐某构成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 B.对于徐某,不能适用死刑
- C.徐某犯绑架罪并致使被绑架人死亡,应当判处死刑
- D.徐某若被判处无期徒刑,实际执行1 3年以上的,可以被假释
- A.甲地刘某所在地的基层法院
- B.乙地黄某所在地基层法院.
- C.丙地铁路公安分局所在地的铁路法院
- D.市公安局所在地的基层法院。
- A.银行工作人员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自己掌握的本行信用卡客户信息资料非法提供给他人
- B.乙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数量较大
- C.丙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来的信用卡在商场疯狂刷卡消费,消费金额达10万元之巨
- D.丁伪造大量信用卡
- A.甲的行为成立行贿罪
- B.乙的行为不构成受贿罪
- C.认定甲构成行贿罪与乙不构成受贿罪不矛盾
- D.保姆的行为成立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 A.甲的身份状况
- B.甲用柴刀砍乙颈部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
- C.甲用柴刀砍乙颈部时精神失常
- D.法院就甲乙两家宅基地纠纷所作出的裁判事项
- A.抢劫罪
- B.盗窃罪和妨害公务罪
- C.盗窃罪和故意伤害罪
- D.职务侵占罪和妨害公务罪
- A.法院可以自行执行逮捕
- B.异地执行逮捕的,可以由当地公安机关负责执行
- C.执行逮捕后,应当由法院负责对某甲进行讯问
- D.执行逮捕后,应当由公安机关负责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或所在单位
- A.涉嫌强奸罪的被告人的父亲
- B.抢劫案的被害人的胞妹
- C.伤害案中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胞弟
- D.虐待案自诉人的胞妹
- A.甲某构成贪污罪、乙某构成贪污罪的共犯
- B.甲乙构成盗窃军用物资罪
- C.甲某构成贪污罪、乙某构成盗窃军用物资罪
- D.甲某构成盗窃军用物资罪,乙某构成盗窃
- A.李某的处罚应当适用一般处罚程序,至少应当是2人在场
- B.李某当场收缴罚款的行为是合法的
- C.李某对周某加罚10元的行为是违法的
- D.李某的处罚行为及其适用的处罚程序是合法的
- A.四方贸易股份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股东大会、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均可以企业名义提起行政复议
- B.如果行政复议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表述不清楚的,行政复议机关应驳回复议申请
- C.行政复议人员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取证时,行政复议人员不得少于3人
- D.申请人在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前可迳行撤回申请,无需行政复议机关同意
- A.甲潜入乙家,搬走乙家1台价值2000元的彩电,走到门口,被乙5岁的女儿丙看到。丙问甲为什么搬我家的彩电,乙谎称是其父亲让他来搬的。丙信以为真,让甲将彩电搬走。甲的行为属于诈骗
- B.甲在柜台假装购买金项链,让售货员乙拿出3条进行挑选,甲看后表示对3条金项链均不满意,让乙再拿2条。甲趁乙弯腰取金项链时,将柜台上的1条金项链装入口袋。乙拿出2条金项链让甲看,甲看后表示不满意,将金项链归还给乙。乙看少了1条,便隔着柜台一把抓住甲的手不让走,甲猛地甩开乙的手逃走。甲的行为属于抢夺
- C.甲在柜台购买2条中华香烟,在售货员乙拿给甲2条中华香烟后,甲又让乙再拿1瓶五粮液酒。趁乙转身时,甲用事先准备好的2条假中华香烟与柜台上的中华香烟对调。等乙拿出五粮液酒后,甲将烟酒又看了看,以烟酒有假为由没有买。甲的行为属于盗窃
- D.甲与乙进行私下外汇交易。乙给甲1万美元,甲在清点时趁乙不注意,抽出10张100元面值的美元,以10张10元面值的美元顶替。清点完成后,甲将总面额8.3万元的假人民币交给乙,被乙识破。乙要回1万美元,经清点仍是100张,拿回家后才发现美元被调换。甲的行为属于诈骗
- A.因被告人脱逃而中止审理的期间,计入审理期限
- B.法院对提起公诉案仕进行审查的期限,不计入审理期限
- C.被告人要求法院另行指定辩护律师,自合议庭同意而宣布延期审理之日起至第10日止准备辩护的时间,计人审理期限
- D.因当事人和辩护人申请调取新的证据而延期审理期限,不计入审理期限
- A.甲贪图便宜,从李某处进来一批影碟机销售,在得知李某的影碟机系盗窃所得后,仍继续从李某 处进货并销售
- B.乙系个体商贩,某日,曾与其一起服过刑的唐某找到他,说其最近一直在从事贩毒生意,现在外面风声很紧,可否将贩毒所得的80万现金代其保存一下。出于哥们儿义气,乙将唐某贩毒所得的80万元藏匿在自己家中
- C.某日,抢劫犯丙抢得奔驰车一辆,销赃后得款人民币50万元
- D.丁系银行工作人员,明知官员张某的4000万元系受贿所得,仍协助张某将资金汇往境外
- A.甲市法院
- B.乙市法院
- C.丙市法院
- D.丁市法院
- A.移送法院以便审理附带民事诉讼部分
- B.撤销案件
- C.决定不起诉
- D.决定不起诉并对民事部分一并作出处理
- A.故意杀人罪
- B.交通肇事罪
- C.破坏交通工具罪
- D.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的想象竞合犯
- A.将盗窃罪对象的“公私财物”解释为“他人的财物”,属于缩小解释
- B.将《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出售假币罪中的“出售”解释为“购买和销售”,属于当然解释
- C.对随身携带枪支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以外的其他器械进行抢夺的,解释为以抢劫罪定罪,属于扩张解释
- D.将信用卡诈骗罪中的“信用卡”解释为“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属于类推解释
- A.行政法规可以设定劳动教养的处罚
- B.部门规章送审稿,由国务院法制机构统一审查
- C.有规章制定权的地方政府可以直接依据法律制定规章
- D.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法制办裁决
- A.以原告未经行政复议程序为由裁定不予受理
- B.通知原告变更诉讼被告,原告拒绝变更的,应当驳回诉讼请求
- C.通知原告变更诉讼请求,原告拒绝变更的,裁定不予受理
- D.予以受理
- A.赵某强奸案的申诉,由上级法院转交下级法院审查处理,不立申诉卷
- B.二审法院将不服本院裁判的刘某抢劫案的串诉交一审法院审查,一审法院审查后直接作出处理
- C.李某对最高法院核准死刑的案件的申诉,最高法院可以直接处理,也可以交原审法院审查。交原审法院审查的,原审法院应当写出审查报告,提出处理意见,逐级报最高法院审定
- D.高某受贿案的申诉,经两级法院处理后不服又申诉,法院不再受理
- A.中国公民刘某去美国留学,在美国盗窃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按照我国刑法应当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B.福建省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周某因探亲去日本,在日本诈骗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按照我国刑法应当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C.我国解放军某部队军人张某因公务出国在菲律宾,偶生邪念,抢夺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按照我国刑法应当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D.美国公民罗斯在美国将代为保管的我国公民赵某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按照我国刑法应当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 A.我确实参加了抢劫银行
- B.李某逼我去抢的
- C.李某策划了整个抢劫,抢的钱他拿走了一大半
- D.李某在这次抢劫前还杀了赵某
- A.甲、乙构成高利转贷罪,丙无罪
- B.甲、乙构成骗取贷款罪,丙无罪
- C.甲、乙构成高利转贷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丙构成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 D.甲、乙构成骗取贷款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丙构成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 A.甲明知自己的财物处于国家机关管理之中,但不知此时的个人财物应以公共财产论而窃回。甲缺乏成立盗窃罪所必须的对客观事实的认识,故不成立盗窃罪
- B.乙以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窃取军人的手提包时,明知手提包内可能有枪支仍然窃取,该手提包中果然有一支手枪。乙没有非法占有枪支的目的,故不成立盗窃枪支罪
- C.成立猥亵儿童罪,要求行为人知道被害人是或者可能是不满14周岁的儿童
- D.成立贩卖毒品罪,不仅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自己贩卖的是毒品,而且要求行为人认识到所贩卖的毒品种类
- A.正当防卫
- B.防卫过当
- C.故意杀人罪
- D.过失致人死亡罪
- A.以变造金融票证罪和金融凭证诈骗罪数罪并罚
- B.以金融凭证诈骗罪一罪定罪处罚
- C.以变造金融票证罪和票据诈骗罪数罪并罚
- D.以票据诈骗罪一定罪处罚
- A.甲将被害人衣服点燃,被害人跳河灭火而溺亡。甲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 B.乙在被害人住宅放火,被害人为救婴儿冲入宅内被烧死。乙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 C.丙在高速路将被害人推下车,被害人被后面车辆轧死。丙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 D.丁毁坏被害人面容,被害人感觉无法见人而自杀。丁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 A.私分罚没财物罪
- B.贪污罪
- C.职务侵占罪
- D.私分国有资产罪
- A.甲唆使不满16周岁的乙强奸妇女丙,但乙只是抢夺了丙的财物一万元后即离开现场,甲应成立强奸罪、抢夺罪的教唆犯
- B.教唆犯不可能是实行犯,但可能是帮助犯
- C.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成立吸食、注射毒品罪的教唆犯
- D.有的教唆犯是主犯,但所有的帮助犯都是从犯
- A.言词证据、原始证据、直接证据、有罪证据
- B.言词证据、传来证据、真接证据、有罪证据
- C.言词证据、原始证据、间接证据、无罪证据
- D.实物证据、传来证据、直接证据、有罪证据
- A.以合伙企业作为申请人,高某可以作为第三人
- B.张某、王某作为申请人,高某可以作为第三人
- C.张某作为申请人,高某和王某可以作为第三人
- D.张某作为申请人,高某可以作为第三人
- A.赵某强奸案的申诉,由上级法院转交下级法院审查处理,不立申诉卷
- B.二审法院将不服本院裁判的刘某抢劫案的申诉交一审法院审查,一审法院审查后直接作出处理
- C.李某对最高法院核准死刑的案件的申诉,最高法院可以直接处理,也可以交原审法院审查。交原审法院审查的,原审法院应当写出审查报告,提出处理意见,逐级报最高法院审定
- D.高某受贿案的申诉,经两级法院处理后不服又申诉,法院不再受理
- A.可以发回一审法院重审
- B.二审法院可以开庭审理此案
- C.如无特殊情况,二审法院应当在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
- D.二审法院只能发回一审法院重审
- A.请求人民法院审查人民检察院的决定
- B.请求上一级公安机关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 C.提请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复议
- D.要求作出决定的人民检察院复议,意见不被接受时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核
- A.信用卡诈骗罪
- B.侵占罪
- C.诈骗罪
- D.盗窃罪
- A.甲的行为属于盗窃中止
- B.甲的行为属于盗窃预备
- C.甲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
- D.甲与乙构成盗窃罪(既遂)的共犯
- A.诈骗罪
- B.盗窃罪
- C.侵占罪
- D.职务侵占罪
- 9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期4年执行,缓刑考验期满2年后,又犯诈骗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对甲不能适用缓刑
- B.76岁的乙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对于乙应当宣告缓刑
- C.16周岁的丙因犯盗窃罪、故意伤害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2年,数罪并罚法院决定合并执行3年,对丙应当宣告缓刑
- D.丁是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但只要其宣告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就可以适用缓刑
- A.骗取出口退税案
- B.受贿案
- C.私分国有资产案
- D.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案
- A.甲供认自己强奸了乙,乙否认,该案没有其他证据
- B.甲指认乙强奸了自己,乙坚决否认,该案没有其他证据
- C.某单位资金30万元去向不明,会计说局长用了,局长说会计用了,该案没有其他证据
- D.甲乙二人没有通谋,各自埋伏,几乎同时向丙开枪,后查明丙身中一弹,甲乙对各自犯罪行为供认不讳,但收集到的证据无法查明这一枪到底是谁打中的
- A.只有实际发生危害结果时,才成立过失犯
- B.认识到可能发生危害结果,但结果的发生违背行为人意志的,成立过失犯
- C.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这里的“法律”不限于刑事法律
- D.过失犯的刑事责任一般轻于与之对应的故意犯的刑事责任
- 97
-
辛某到县公安机关报案称其被陈某强奸,公安机关传讯了陈某,陈某称他与辛某是恋爱关系。公安机关遂作出不立案决定,并向辛某送达了不立案通知书。辛某对不立案决定不服而采取的哪一项措施不符合法律规定?( )
- A.向该公安机关申请复议
- B.要求县检察院撤销该不立案决定
- C.请求该县检察院进行立案监督
- D.向该县法院提起自诉
- A.对于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通知检察院撤回起诉
- B.对于被告入不在案的,应当决定退回检察院
- C.法院裁定准许撤诉的案件,没有新的事实、证据,检察院重新起诉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
- D.法院作出了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的案件,检察院依据新的事实、证据材料重新起诉的,法院应当根据禁止重复追诉原则不予受理
- A.抢劫罪和绑架罪并罚
- B.以故意杀人罪、盗窃罪和绑架罪并罚
- C.以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并罚
- D.以故意杀人罪、侵占罪和敲诈勒索罪并罚
- A.自诉案件是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 B.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是自诉案件
- C.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与自诉案件,只是说法不同,含义相同
- D.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与自诉案件二者之间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