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二职业资格鉴定模拟考核(专练)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关于故意的认识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甲明知自己的财物处于国家机关管理之中,但不知此时的个人财物应以公共财产论而窃回。甲缺乏成立盗窃罪所必须的对客观事实的认识,故不成立盗窃罪
  • B.乙以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窃取军人的手提包时。明知手提包内可能有枪支仍然窃取,该手提包中果然有一支手枪。乙没有非法占有枪支的目的,故不成立盗窃枪支罪
  • C.成立猥亵儿童罪,要求行为人知道被害人是或者可能是不满14周岁的儿童
  • D.成立贩卖毒品罪,不仅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自己贩卖的是毒品,而且要求行为人认识到所贩卖的毒品种类
3

关于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

  • A.甲开枪射击乙,乙迅速躲闪,子弹击中乙身后的丙。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
  • B.甲追赶小偷乙,乙慌忙中撞上疾驶汽车身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 C.甲、乙没有意思联络,碰巧同时向丙开枪。且均打中了丙的心脏。甲、乙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
  • D.甲以杀人故意向乙的食物中投放了足以致死的毒药,但在该毒药起作用前,丙开枪杀死了乙。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
4

某国有公司出纳甲意图非法占有本人保管的公共财物,但不使用自己手中的钥匙和所知道的密码,而是使用铁棍将自己保管的保险柜打开并取走现金3万元。之后,甲伪追作案现场,声称失窃。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甲虽然是国家工作人员,但没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应认定为盗窃罪
  • B.甲虽然没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但也不属于将他人占有的财物转移为自己占有,故应认定为侵占罪
  • C.甲将自己基于职务保管的财物据为己有,应成立贪污罪
  • D.甲实际上是通过欺骗手段获得财物的,应认定为诈骗罪
5

下列哪一情形不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 A.国家工作人员甲,将公款借给其弟炒股
  • 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以个人名义将公款借给原工作过的国有企业使用
  • C.某县工商局长甲,以单位名义将公款借给某公司使用
  • D.某国有公司总经理甲,擅自决定以本公司名义将公款借给某国有事业单位使用,以安排其子在该单位就业
8

在罗某放火案中,钱某、孙某和吴某3家房屋均被烧毁。一审时,钱某和孙某提起要求罗某赔偿损失的附带民事诉讼,吴某未主张。一审判决宣告后,吴某欲让罗某赔偿财产损失。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吴某可另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 B.吴某不得再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可在刑事判决生效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 C.吴某可提出上诉,请求法院在二审程序中判令罗某予以赔偿
  • D.吴某既可另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也可单独提起民事诉讼
9

被告人甲犯数罪被判死刑,甲向辩护人咨询死刑复核程序的有关情况,辩护人对此作出的下列哪一答复符合法律及司法解释的规定?

  • A.应当调查甲的人际关系
  • B.应当为甲指定辩护人
  • C.应当审查甲犯罪的情节、后果及危害程度
  • D.应当开庭审理并通知检察院派员出庭
10

被害人对于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不服而在7日内提出申诉时,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由作出决定的检察院受理被害人的申诉
  • B.由与作出决定的检察院相对应的法院受理被害人的申诉
  • C.被害人提出申诉同时又向法院起诉的.法院应裁定驳回起诉
  • D.被害人提出申诉后又撤回的,仍可向法院起诉
12

下列哪一做法不属于公务员交流制度?

  • A.沈某系某高校副校长,调入国务院某部任副司长
  • B.刘某系某高校行政人员,被聘为某区法院书记员
  • C.吴某系某国有企业经理,调入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任处长
  • D.郑某系某部人事司副处长,到某市挂职担任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13

关于证据的审查判断,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被害人有生理缺陷,对案件事实的认知和表达存在一定困难,故其陈述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采信
  • B.与被告人有利害冲突的证人提供的对被告人不利的证言,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采信
  • C.公安机关制作的放火案的勘验、检查笔录没有见证人签名,一律不得采信
  • D.搜查获得的杀人案凶器,来附搜查笔录,不能证明该凶器来源,一律不得采信
14

关于生效裁判申诉的审查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赵某强奸案的申诉,由上级法院转交下级法院审查处理,不立申诉卷
  • B.二审法院将不服本院裁判的刘某抢劫案的申诉交一审法院审查,一审法院审查后直接作出处理
  • C.李某对最高法院核准死刑的案件的申诉,最高法院可以直接处理,也可以交原审法院审查,交原审法院审查的,原审法院应当写出审查报告,提出处理意见,逐级报最高法院审定
  • D.高某受贿案的申诉,经两级法院处理后不服又申诉,法院不再受理
15

关于自诉案件,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法院都可以进行调解
  • B.当事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自行和解
  • C.被告人在诉讼过程中可以提起反诉
  • D.只能由被害人亲自告诉
16

关于期间的计算,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因被告人脱逃而中止审理的期间,计入审理期限
  • B.法院对提起公诉案件进行审查的期限,不计入审理期限
  • C.被告人要求法院另行指定辩护律师,自合议庭同意而宣布延期审理之日起至第10日止准备辩护的时间,计入审理期限
  • D.因当事人和辩护人申请调取新的证据而延期审理期限,不计入审理期限
17

某市检察院对卢某涉嫌贿赂案进行立案侦查。掌握有关证据后,检察院决定依法对卢某进行传唤。卢某闻讯逃匿,去向不明。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符合通缉条件,由该市公安机关作出通缉的决定
  • B.符合通缉条件,由该市检察院报请有决定权的上级检察院作出通缉决定
  • C.符合通缉条件,由该市检察院报请上一级检察院发布通缉令
  • D.不符合通缉条件,检察院发布协查通报
18

在罗某放火案中,钱某、孙某和吴某3家房屋均被烧毁。一审时,钱某和孙某提起要求罗某赔偿损失的附带民事诉讼,吴某未主张。一审判决宣告后,吴某欲让罗某赔偿财产损失。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吴某可另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 B.吴某不得再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可在刑事判决生效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 C.吴某可提出上诉,请求法院在二审程序中判令罗某予以赔偿
  • D.吴某既可另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也可单独提起民事诉讼
19

“证人猜测性、评论性、推断性的证言,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系下列哪一证据规则的要求?

  • A.传闻证据规则
  • B.意见证据规则
  • C.补强证据规则
  • D.最佳证据规则
20

关于证据的审查判断,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被害人有生理缺陷,对案件事实的认知和表达存在一定困难,故其陈述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采信
  • B.与被告人有利害冲突的证人提供的对被告人不利的证言,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采信
  • C.公安机关制作的放火案的勘验、检查笔录没有见证人签名,一律不得采信
  • D.搜查获得的杀人案凶器,未附搜查笔录,不能证明该凶器来源,一律不得采信
22

张某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案的下列哪一证据既属于言词证据,又属于间接证据?

  • A.用于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设备、工具
  • B.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
  • C.张某关于实施伪造、变造行为的供述
  • D.判别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真伪的鉴定结论
23

关于法定代理人对法院一审判决、裁定的上诉权,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 A.自诉人高某的法定代理人有独立上诉权
  • B.被告人李某的法定代理人有独立上诉权
  • C.被害人方某的法定代理人有独立上诉权
  • D.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吴某的法定代理人对附带民事部分有独立上诉权
24

美国人杰克与香港居民赵某在内地私藏枪支、弹药,公安人员查缉枪支、弹药时,赵某以暴力方法阻碍公安人员依法执行职务。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全案由犯罪地的基层法院审判,因为私藏枪支、弹药罪和妨碍公务罪都不属于可能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案件
  • B.杰克由犯罪地中级法院审判,赵某由犯罪地的基层法院审判
  • C.杰克由犯罪地中级法院审判,赵某由中级法院根据具体案件情况而决定是否交由基层法院审判
  • D.全案由犯罪地的中级法院审判
28

下列哪一选项的行为应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论处?

  • A.甲用受贿所得1000万元购买了一处别墅
  • B.乙明知是他人用于抢劫的汽车而更改车身颜色
  • C.丙与抢劫犯事前通谋后代为销售抢劫财物
  • D.丁明知是他人盗窃的汽车而为其提供伪造的机动车来历凭证
29

关于非法持有毒品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非法持有毒品的,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 B.持有毒品不限于本人持有,包括通过他人持有
  • C.持有毒品者而非所有者时,必须知道谁是所有者
  • D.因贩卖而持有毒品的,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30

关于盗窃罪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扒窃成立盗窃罪的,以携带凶器为前提
  • B.扒窃仅限于窃取他人衣服口袋内体积较小的财物
  • C.扒窃时无论窃取数额大小,即使窃得一张白纸,也成立盗窃罪既遂
  • D.入户盗窃成立盗窃罪的,既不要求数额较大,也不要求多次盗窃
32

关于自伤,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军人在战时自伤身体、逃避军事义务的,成立战时自伤罪
  • B.帮助有责任能力成年人自伤的,不成立故意伤害罪
  • C.受益人唆使60周岁的被保险人自伤、骗取保险金的,成立故意伤害罪与保险诈骗罪
  • D.父母故意不救助自伤的12周岁儿子而致其死亡的,视具体情形成立故意杀人罪或者遗弃罪
33

关于洗钱罪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虽未明文规定侵犯财产罪是洗钱罪的上游犯罪,但是,黑社会性质组织实施的侵犯财产罪,依然是洗钱罪的上游犯罪
  • B.将上游的毒品犯罪所得误认为是贪污犯罪所得而实施洗钱行为的,不影响洗钱罪的成立
  • C.上游犯罪事实上可以确认,因上游犯罪人死亡依法不能追究刑事责任的,不影响洗钱罪的认定
  • D.单位贷款诈骗应以合同诈骗罪论处,合同诈骗罪不是洗钱罪的上游犯罪。为单位贷款诈骗所得实施洗钱行为的,不成立洗钱罪
34

关于故意伤害罪与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非法经营尸体器官买卖的,成立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
  • B.医生明知是未成年人,虽征得其同意而摘取其器官的,成立故意伤害罪
  • C.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并不从中牟利的,不成立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
  • D.组织者出卖一个肾脏获15万元,欺骗提供者说只卖了5万元的,应认定为故意伤害罪
35

关于走私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甲误将淫秽光盘当作普通光盘走私入境。虽不构成走私淫秽物品罪,但如按照普通光盘计算,其偷逃应缴税额较大时,应认定为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 B.乙走私大量弹头、弹壳。由于弹头、弹壳不等于弹药,故乙不成立走私弹药罪
  • C.丙走私枪支入境后非法出卖。此情形属于吸收犯,按重罪吸收轻罪的原则论处
  • D.丁走私武器时以暴力抗拒缉私。此情形属于牵连犯,从一重罪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