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在做出投资建议和操作时,应注意适宜性
- B.合理的分析和表述
- C.信息披露
- D.保存客户机密、资金以及证券
- A.教育委员会
- B.公共关系委员会
- C.倡议委员会
- D.会员大会
- A.当天该股票组合最大损失超过1 000元的概率为95%
- B.明天该股票组合可有95%的把握保证,其最大损失不会超过1 000元
- C.当天该股票组合有5%的把握,且最大损失不会超过1000元
- D.明天该股票组合最大损失超过1000元只有5%的可能
- A.美国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的中国股指期货
- B.NSDAQ中国企业指数期货
- C.新加坡新华富时中国50指数期货
- D.香港以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为标的的期货合约
- A.“垃圾”债券
- B.货币互换
- C.桥式融资
- D.回购交易
- A.分解
- B.组合
- C.分化
- D.整合
- A.水平分析
- B.纵向分析
- C.债券掉换
- D.骑乘收益率曲线
- A.詹森指数是1969年由詹森提出的
- B.指数值实际上就是证券组合的实际平均收益率与由证券市场线所给出的该证券组合的期望收益率之间的差
- C.詹森指数就是证券组合所获得的高于市场的那部分风险溢价
- D.詹森指数值代表证券组合与证券市场线之间的落差
- A.确定证券投资政策
- B.进行证券投资分析
- C.构建证券投资组合
- D.投资组合的修正
- A.WMS值越大,当日股价相对位置越低
- B.WMS值越小,当日股价相对位置越低
- C.WMS值越大,当日股价相对位置越高
- D.WMS值越小,当日股价相对位置越高
- A.今日OBV=昨日OBV+Sgn×今日成交量
- B.OBV常被用来判断股价走势是否发生反转
- C.股价与OBV指标同时上升表明股价继续上升的可能性较大
- D.技术分析中的形态理论也适用于OBV指标
- A.8.09
- B.1.91
- C.6.18
- D.3.82
- A.其参数为天数,一般有5日、9日、14日等
- B.短期RSI<长期RSI,则属空头市场
- C.RSI的计算只涉及到开盘价
- D.RSI的取值介于0—100之间
- A.股价走势所形成的形态
- B.股价走势图中各个高点和低点所处的相对位置
- C.波浪移动的级别
- D.完成某个形态所经历的时间长短
- A.圆弧形态又称碟形
- B.在圆弧形态形成的过程中,成交量的变化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特征
- C.圆弧形态预示的股价翻转幅度较大
- D.圆弧形态形成所需时间较长
- A.“┸”字形态
- B.“十”字形态
- C.“之”字形态
- D.“一”字形态
- A.MA
- B.MACD
- C.WMS
- D.RSI
- A.投资者的筹码分布
- B.持有成本
- C.投资者的心理因素
- D.机构主力的斗争
- A.企业资产的整合
- B.人力资源配置
- C.企业文化的融合
- D.企业组织的重构
- A.资本化率
- B.每股收益
- C.市盈率
- D.存货周转率
- A.每股市价
- B.每股收益
- C.年末净资产
- D.发行在外的年末普通股股数
- A.产品的市场需求弹性
- B.产品覆盖的地区与市场占有率
- C.顾客满意度和购买力
- D.销售成本与费用控制
- A.上下游产业的市场前景和供需状况
- B.影响产业增长和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
- C.公司的主要产品和利润的主要来源
- D.政府对产业的支持和管制
- A.区位内的自然条件
- B.区位内的基础条件
- C.区位内的政府产业政策
- D.区位内的经济特色
- A.行业综合排序
- B.公司利润水平
- C.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 D.产品在消费者当中的认知度
- A.实现规模经济
- B.专业化分工与协作
- C.提高产业集中度
- D.促进技术进步和有效竞争
- A.历史资料研究法
- B.归纳与演绎法
- C.比较研究法
- D.数理统计法
- A.潜在进入者
- B.供应方
- C.买方
- D.替代产品
- A.技术的进步
- B.新产品推出
- C.政府的扶持
- D.更优质的服务
- A.规定利率限额与信用配额
- B.信用条件限制
- C.规定金融机构流动性比率
- D.窗口指导
- A.国家预算
- B.税收
- C.公开市场业务
- D.转移支付制度
- 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 B.再贴现政策
- C.直接信用控制
- D.公开市场业务
- A.企业挖潜改造资金
- B.科技三项费用
- C.行政管理费
- D.价格补贴支出
- A.零售物价指数
- B.批发物价指数
- C.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
- D.原材料物价指数
- A.标的股票的价格
- B.权证的行权价格
- C.无风险利率
- D.股价的波动率
- A.实值期权
- B.虚值期权
- C.平价期权
- D.看涨期权
- A.回归分析法得出的有关市盈率估计方程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 B.尚有该模型没有捕捉到的其他重要因素
- C.当市场兴趣发生变化时,表示各变量权重的那些系数将有所变化
- D.能成功地解释较长时间内市场的复杂变化
- A.增资减资
- B.资产重组情况
- C.公司盈利水平
- D.公司股利政策
- A.投资中风险、中收益证券,如稳健型投资基金、指数型投资基金等
- B.投资高风险、高收益证券,主要包括市场相关性较小的股票
- C.投资无风险、低收益证券,如国债和国债回购
- D.投资低风险、低收益证券,如企业债券、金融债券和可转换债券
- A.弱势有效市场
- B.强势有效市场
- C.半强势有效市场
- D.半弱势有效市场
- A.300万元,150万元
- B.500万元,300万元
- C.500万元,250万元
- D.500万元,150万元
- A.2000年1月
- B.2000年11月
- C.2001年1月
- D.2001年11月
- A.1个月内
- B.2个月内
- C.3个月内
- D.6个月内
- A.必要收益
- B.市场平均收益
- C.Alpha
- D.无风险利率
- A.5%
- B.10%
- C.15%
- D.20%
- A.持有期和标准差
- B.持有期和置信度
- C.标准差和置信度
- D.标准差和期望收益率
- A.针对性和固定性
- B.灵活、多变和应用面广
- C.步骤的科学性
- D.成熟、稳定
- 108
-
54. ( )又被称为跨期套利。
- A.市场内价差套利
- B.市场间价差套利
- C.期现套利
- D.跨品种价差套利
- A.5%,6.25%
- B.6%,25%
- C.6%,6.25%
- D.5%,25%
- A.詹森
- B.特雷诺
- C.夏普
- D.马柯威茨
- A.1948年
- B.1950年
- C.1952年
- D.1955年
- A.凸性
- B.到期期限
- C.久期
- D.获利期
- 113
-
49. 特雷诺指数是( )。
- A.连接证券组合与无风险资产的直线的斜率
- B.连接证券组合与无风险证券的直线的斜率
- C.证券组合所获得的高于市场的那部分风险溢价
- D.连接证券组合与最优风险证券组合的直线的斜率
- A.股价高低
- B.股价形态
- C.多空双方力量大小
- D.股价趋势的变动
- A.CSI数值越高股票投资价值越小
- B.CSI可单独使用
- C.CSI指标向上交叉其N日平均线时,表示该股票的投资利润较高
- D.CSI指标向下交叉其N日平均线时,表示该股票的投资价值较高
- A.两个低点
- B.两个高点
- C.一个低点、一个高点
- D.任意两点
- A.价格将反转向上
- B.价格将反转向下
- C.价格呈横向盘整
- D.无法预测价格走势
- A.MACD
- B.RSI
- C.KDJ
- D.WRS
- A.股价会上升
- B.股价走势将反转
- C.股价会下阵
- D.股价走势将加速
- A.主要趋势
- B.次要趋势
- C.长期趋势
- D.短暂趋势
- A.有上下影线的阳线,说明多空双方争斗激烈,到了收尾时,空方勉强占优势
- B.一般来说,上影线越长,阳线实体越短,越有利于空方占优
- C.十字星的出现表明多空双方力量暂时平衡,使市场暂时失去方向
- D.小十字星表明窄幅盘整,交易清淡
- A.5∶3∶2
- B.2∶5∶3
- C.3∶5∶2
- D.3∶2∶5
- A.成交量
- B.时间
- C.比例
- D.形态
- A.公司盈利状况
- B.公司资本结构
- C.公司偿债能力
- D.公司资本化程度
- A.净利润
- B.年末净资产
- C.股息发放率
- D.速动比率
- A.销售收入
- B.平均资产总额
- C.年末固定资产
- D.销售成本
- A.资产负债率
- B.产权比率
- C.有形资产净值债务率
- D.已获利息倍数
- A.速动比率大于1
- B.营运资金大于零
- C.资产负债率大于1
- D.短期偿债能力绝对有保障
- A.1.60次
- B.2.5次
- C.3.03次
- D.1.74次
- A.速动比率
- B.已获利息倍数
- C.有形资产净值债务率
- D.资产负债率
- A.不能反映行业近期发展状况
- B.不能预测行业未来发展状况
- C.缺乏客观性
- D.只能囿于现有资料开展研究
- A.同经济周期及其振幅密切相关
- B.同经济周期及其振幅并不紧密相关
- C.大致上与经济周期的波动同步
- D.有时候相关,有时候不相关
- A.商业
- B.房地产业
- C.公用事业
- D.家电业
- A.耐用消用品
- B.信息产业
- C.生活必需品
- D.公用事业
- A.幼稚期
- B.成长期
- C.成熟期
- D.衰退期
- A.自然衰退
- B.偶然衰退
- C.绝对衰退
- D.相对衰退
- A.钢铁、汽车等重工业
- B.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品
- C.少数储量集中的矿产品
- D.公用事业如发电厂、煤气公司、自来水公司
- A.6
- B.10
- C.13
- D.20
- A.人力资源
- B.设备
- C.市场营销
- D.R&D
- A.信用条件限制
- B.规定金融机构流动性比率
- C.窗口指导
- D.规定信用配额
- A.10%以下
- B.两位数
- C.三位数以上
- D.四位数以上
- A.企业投资
- B.政府投资
- C.固定资产投资
- D.外商投资
- A.法定存款准备率
- B.存款准备金率
- C.超额准备金率
- D.再贴现率
- A.基准利率
- B.回购协议利率
- C.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利率
- D.债务票面利率
- 145
-
15. 可变增长模型中计算内部收益率用股票的市场价格代替股票期初的内在价值,估计的内部收益率代替实际内部收益率,同样可以计算出内部收益率。不过由于此模型较复杂,主要采用( )来计算内部收益率。
- A.回归调整法
- B.直接计算法
- C.试错法
- D.趋势调整法
- A.快
- B.慢
- C.同步
- D.不确定
- A.每基金单位资产净值及其变动情况
- B.基金管理人的管理水平以及政府有关基金的政策
- C.市场供求关系、宏观经济状况、证券市场状况
- D.每基金单位费用水平及其变动情况
- A.货币政策
- B.财政政策
- C.收入分配政策
- D.产业政策
- A.现金流贴现模型
- B.零增长模型
- C.不变增长模塑
- D.市盈率估价模型
- A.零增长模型
- B.不变增长模墨
- C.二元增长模型
- D.可变增长模型
- A.当前收益率
- B.到期收益率
- C.持有期收益率
- D.赎回收益率
- A.效率市场理论
- B.股票的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 C.股票价值决定其价格
- D.按照投资风险水平选择投资对象
- A.强势有效市场
- B.弱势有效市场
- C.半强势有效市场
- D.半弱势有效市场
- A.12%
- B.13.33%
- C.8%
- D.11.11%
- A.政府部门
- B.证券交易所
- C.上市公司
- D.中介机构
- A.价格随机波动
- B.市场行为涵盖一切信息
- C.价格沿趋势移动
- D.历史会重复
- A.无效市场
- B.弱式有效市场
- C.半强式有效市场
- D.强式有效市场
- A.对价格与价值间偏离的调整
- B.对市场供求均衡状态偏离的调整
- C.对市场心理平衡状态偏离的调整
- D.对价格与所反映信息内容偏离的调整
- A.战胜市场
- B.长期持有
- C.收益最大化
- D.风险最小化
- A.弱势有效市场
- B.强势有效市场
- C.半强势有效市场
- D.半弱势有效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