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资本市场线反映有效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和风险之间的均衡关系
- B.资本市场线说明有效组合的期望收益率由对延迟消费的补偿和对承担风险的补偿两部分构成
- C.资本市场线给出任意证券或组合的收益风险均衡关系
- D.资本市场线与证券市场线的差别就在于后者不反映有效组合的收益风险均衡关系
- E.由资本市场线所反映的关系可以看出,在均衡状态下,市场对有效组合的风险(标准差)提供补偿
- 正确
- 错误
- A.单因素模型
- B.多因素模型
- C.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 D.套利定价理论
- E.无套利定价技术
- A.高收益,高风险
- B.收入增长率非常稳定
- C.高派息
- D.高预期收益
- A.认同程度小,成交量小
- B.认同程度小,成交量大
- C.价升量减,价跌量升
- D.量增价升,量减价跌
- A.预测市场或个别证券走势
- B.分析投资证券的可行性
- C.担任上市公司财务顾问
- D.为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 A.先行性指标
- B.同步性指标
- C.滞后性指标
- D.超前性指标
- A.三角形
- B.喇叭形
- C.楔形
- D.圆形
- A.ADR
- B.ADL
- C.KDJ
- D.WMS
- A.对称三角形
- B.等边三角形
- C.上升三角形
- D.下降三角形
- A.实现规模经济
- B.构筑产业赶超效应
- C.提高产业集中度
- D.专业化分工与协作
- A.在理想市场中的风险与收益是否具有负相关关系
- B.理论上风险与收益是否具有正相关关系
- C.是否还有更合理的度量工具用以解释不同证券的收益差别
- D.现实市场中的风险与收益是否具有正相关关系
- A.超级趋势
- B.主要趋势
- C.次要趋势
- D.短暂趋势
- A.BIAS参数
- B.当时的股价
- C.所选股票的性质
- D.分析时所处的时期
- A.问卷调查
- B.电话访问
- C.实地调研
- D.深度访谈
- A.证券业从业人员
- B.投资顾问
- C.银行工作人员
- D.企业战略分析师
- A.所有投资者都具有相同的有效边界
- B.允许卖空
- C.投资者以期望收益率来衡量未来实际收益率的总体水平,以收益率方差来衡量收益率的不确定性
- D.不允许卖空
- A.煤炭开采
- B.石油冶炼
- C.自行车
- D.电力行业
- A.固定资产净值率
- B.资产负债率
- C.股东权益比率
- D.资本化比率
- A.债券的税收待遇
- B.通货膨胀水平
- C.债券的流动性
- D.债券的票面利率
- A.水平掉换
- B.替代掉换
- C.市场内部价差掉换
- D.利率预期掉换
- E.纯收益率掉换
- A.滞后性
- B.追踪趋势
- C.助涨助跌性
- D.支撑线和压力线的特性
- A.收购股份
- B.合资
- C.购买资产
- D.联营
- E.公司合并
- A.调节货币供应量
- B.调控货币流通量
- C.调控信贷方向和数量
- D.调控利息率
- A.风险
- B.收益
- C.证券投资的资金数量
- D.投资的证券品种
- A.原材料周转率
- B.产品周转率
- C.某种存货的周转率
- D.采购周转率
- A.在加入WTO时开放B股业务.外资证券商可直接从事B股业务,无须通过国内证券商与之合作
- B.在中国加入WT0 3年后,外国证券商、投资银行可与中国证券经营机构合资成立外资股份不超过33%的证券经营机构,从事A股、B股和H股以及政府债券的承销服务
- C.合资证券公司可承销、自营和代理外币债券和股票,可承销本币证券
- D.中国加入WTO后,外资证券经营机构可与中国证券经营机构成立合资资产管理公司,外资股份不超过33 010,3年后外资股份上限提高到49%
- A.平均线从下降开始走平,股价从下上穿平均线
- B.股价跌破平均线,但平均线呈上升态势
- C.股价连续上升远离平均线,突然下跌,但在平均线附近再度上升
- D.股价跌破平均线,并连续暴跌,远离平均线
- E.股价向上突破平均线,但又立刻向平均线回跌,此时平均线仍持续下降
- A.利率水平
- B.企业投资规模
- C.个人收入
- D.失业率
- A.短期偿债能力增强
- B.收账费用减少
- C.收账迅速,账龄较短
- D.销售成本降低
- A.现金满足投资比率等于近5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除以近5年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
- B.现金满足投资比率越小,说明资金自给率越高
- C.现金满足投资比率达到1时,说明公司可以用经营活动获取的现金满足扩充所需资金
- D.现金满足投资比率若小于l,则说明公司是靠外部融资来补充
- A.金融分析师联盟
- B.欧洲证券分析师公会
- C.特许金融分析师认证机构
- D.亚洲证券分析师联合会
- E.北美分析师联盟
- A.喇叭形形态
- B.楔形形态
- C.V形形态
- D.旗形形态
- A.降低利率
- B.增加货币供应量
- C.提高利率
- D.放松信贷控制
- E.降低税率
- A.多空双方力量对比大小
- B.多空双方所占优势的大小
- C.宏观经济的走势
- D.股票或交量的大小
- A.平底(顶)
- B.双重底(顶)
- C.三角形底(顶)
- D.头肩形底(顶)
- A.政策风险
- B.市场风险
- C.操作风险
- D.资金风险
- E.利率风险
- A.资本市场线仅仅揭示了有效组合的收益与风险的关系
- B.证券市场线对证券组合的收益与风险的讨论扩展到了任意证券或组合
- C.两条线都将证券或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分解成无风险收益率和风险溢价
- D.两条线的斜率都量度了所承担风险的大小
- A.在持续的涨势中,DIF为正,绝对值越来越大
- B.在持续的涨势中,DIF为负,绝对值越来越大
- C.在持续的跌势中,DIF为负,绝对值越来越大
- D.在持续的跌势中,DIF为正,绝对值越来越大
- E.在行情开始回转时,正或负的DIF绝对值会缩小
- A.规避利率风险
- B.通过组合管理鉴别出非正确定价的债券,以获得资本收益
- C.规避市场风险
- D.在不同的证券中套利获利
- A. 1/2
- B. 1/3
- C. 2/3
- D. 3/4
- A.城镇居民储蓄存款
- B.农民个人储蓄存款
- C.居民手中持有的现金
- D.工矿企业、部队、机关和团体等单位的存款
- A.成本优势
- B.技术优势
- C.质量优势
- D.己位优势
- A.预算控制
- B.税收控制
- C.补贴调控
- D.调控信贷方向
- A.规范的股权结构
- B.有效的股东大会制度
- C.优秀的职业经理层
- D.监事会的独立性和监督责任
- E.完善的独立董事制度
- A.联盟会员
- B.合同会员
- C.融资会员
- D.联系会员
- E.团体会员
- A.在区域内停留的时间越长,影响越大
- B.在这个区域内成交量越大,影响越大
- C.在区域内发生的时间距离当前这个时期越远,影响越大
- D.在区域内发生的时间距离当前这个时期越近,影响越大
- A.公开市场业务
- B.直接信用控制
- C.间接信用指导
- D.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 A.计算机
- B.复印机
- C.消费品
- D.食品
- E.公用事业
- A.流通中的现金
- B.狭义货币供应量
- C.广义货币供应量
- D.准货币
- A.市场利率
- B.预期通货膨胀率
- C.保证金要求
- D.期货合约的有效期
- E.期货合约的流动性
- A.趋势外推法
- B.移动平均预测法
- C.指数平滑法
- D.线性回归法
- A.NOPAT
- B.资本
- C.资本成本率
- D.无风险利率
- E.净利润
- A.财务报表数据的准确性
- B.财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
- C.财务分析结果的预测性调整
- D.公司增资对财务结构的影响
- A.前者与现货没有必然联系,后者与现货有实质性联系
- B.后者与现货没有必然联系,前者与现货有实质性联系
- C.前者为了获利,后者为了避险
- D.后者为了获利,前者为了避险
- E.操作方式及价位观不同
- A.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 B.通过调控税率,调节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投资需求
- C.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总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
- D.引导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 E.通过转移支付,实现二次分配公平
- A.具有更高一层次的调节功能
- B.具有较低一层次的调节功能
- C.能够调节货币供应量
- D.制约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方向和作用力度
- A.所在证券、期货咨询机构的名称
- B.个人真实姓名
- C.联系电话
- D.对投资风险作充分说明
- 118
-
63.心理线指标是( ).
- A.以50为中心位置
- B.在50以上是多方市场
- C.在50以上是空方市场
- D.一般进入高位区至少两次,其所发出的买进信号才更可靠
- A.外汇储备
- B.黄金储备
- C.特别提款权
- D.IMF的储备头寸
- A.主要趋势
- B.次要趋势
- C.长期趋势
- D.短暂趋势
- 122
-
61.经济政策包括( ).
- A.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 B.信贷政策债务政策
- C.税收政策产业政策
- D.汇率政策利率政策
- A.完全竞争
- B.不完全竞争
- C.寡头垄断
- D.完全垄断
- A.大得多
- B.小得多
- C.差不多
- D.小
- A.普通缺口
- B.持续性缺口
- C.突破缺口
- D.消耗性缺口
- A.收入和增长混合型
- B.指数化型
- C.收入型
- D.货币市场型
- A.底背离
- B.顶背离
- C.双重底
- D.双重顶
- A.持有一直到交割
- B.交割前了结
- C.展期为下一最近交割的期货合约
- D.以上全对
- A.市场预期理论
- B.市场分割理论
- C.“无偏预期”理论
- D.流动性偏好理论
- A.高于5%
- B.低于10%
- C.两位数
- D.三位数
- A.高收益的普通股
- B.、高收益的债券
- C.高派息、高风险的普通股
- D.低派息、股价涨幅较大的普通股
- A.政府部门
- B.高等院校
- C.专业媒介
- D.实地调研
- A.11%
- B.10%
- C.12%
- D.11. 5%
- A.对数学计算的广泛运用
- B.对成交量的重视程度更高
- C.未充分重视图形的运用
- D.重视数形结合实际
- A.严重的通货膨胀是很危险的
- B.通货膨胀时期,所有价格和工资都按同一比率变动
- C.通货膨胀有时能够刺激股价上升
- D.通货膨胀使得各种商品价格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
- A.避税型
- B.收入型
- C.增长型
- D.收入和增长的混合型
- A一正向的
- B.相反的
- C.水平的
- D.拱形的
- A.需要调整
- B.是短期转势的警告讯号
- C.要看慢线的位置
- D.不说明问题
- A.15
- B.30
- C.60
- D.100
- A.2006年
- B.2007年
- C.2008年
- D.2009年
- A.现金流贴现模型
- B.零增长模型
- C.不变增长模型
- D.市盈率估价模型
- A.切线理论
- B.形态理论
- C.波浪理论
- D.K线理论
- A.OBOS
- B.OBV
- C.BIAS
- D.RSI
- A.道氏理论
- B.切线理论
- C.波浪理论
- D.K线理论
- A.6. 30
- B.6.50
- C.6.72
- D.6.21
- A.外汇储备
- B.黄金储备
- C.国际储备
- D.特别提款权
- A.该指标不能用于不同行业公司的比较,成长性好的新兴行业的市盈率普遍较高,而传统行业的市盈率普遍较低,这并不说明后者的股票没有投资价值
- B.在每股收益很小或亏损时,公司的市盈率很高,如此情况高市盈率说明市场对公司的未来看好
- C.在市价确定的情况下,每股收益越高,市盈率越低,投资风险越小;反之则反是
- D.该指标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反映投资者对每一元净利润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可以用来估计公司股票的投资报酬和风险,是市场对公司的共同期望指标
- A.英国
- B.巴西
- C.美国
- D.瑞士
- A.2005年7月21日
- B.2005年7月22日
- C.2006年5月15日
- D.2008年3月27日
- A.规范的股权结构
- B.建立有效的股东大会制度
- C.董事会权力的合理界定与约束
- D.完善的独立董事制度
- A.总量分析和结构分析是互不相干的
- B.总量分析侧重于对一定时期经济整体中各组成部分相互关系的动态研究
- C.结构分析侧重于对经济指标速度的考察
- D.总量分析比结构分析更重要
- A.99% 10
- B.95% 10
- C.95% 30
- D.99% 30
- A.30
- B.31. 50
- C.32
- D.32. 50
- A.期货合约的理论价格是确定的
- B.在期货市场上,金融期货的市场价格与其理论价格完全一致
- C.影响期货价格的主要因素是持有现货的成本和时间价值
- D.影响期货价格的因素比影响现货价格的因素要少
- A.市场没有摩擦
- B.投资者以收益率均值来衡量未来实际收益率的总体水平,以收益率的标准差来衡量收益率的不确定性
- C.投资者总是希望期望收益率越高越好;投资者既可以是厌恶风险的人,也可以是喜好风险的人
- D.投资者对证券的收益和风险有相同的预期
- A.收入政策是在分配方面制定的原则和方针
- B.收入政策目标包括收入总量目标和收入结构目标
- C.收入政策制约财政、货币政策的作用方向和力度
- D.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最终通过收入政策来实现
- A.太阳能行业
- B.遗传工程行业
- C.超级市场行业
- D.自行车制造行业
- A.普通缺口
- B.突破缺口
- C.持续性缺口
- D.消耗性缺口
- A.正常的
- B.反向的
- C.双曲线
- D.拱形的
- A.T+0
- B.T+1
- C.T+2
- D.T+5
- A.11.24%
- B.12. 67%
- C.10. 68%
- D.13. 18%
- A.普通
- B.突破
- C.持续性
- D.消耗性
- A.松
- B.紧
- C.中性
- D.稳健
- A.应收账款周转率
- B.流动资产周转率
- C.利息保障倍数
- D.流动比率
- A.规模经济
- B.专用技术
- C.优惠的原材料
- D.科学的管理
- A.资产负债率
- B.产权比率
- C.有形净值债务率
- D.已获利息倍数
- A.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B.中国人民银行
- C.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D.商务部
- A.无效市场
- B.弱式有效市场
- C.半强式有效市场
- D.强式有效市场
- A.中国人民银行
- B.国务院
- C.商业银行
- D.货币政策委员会
- A.半弱式有效市场
- B.弱式有效市场
- C.半强式有效市场
- D.强式有效市场
- A.宏观经济状况
- B.市场供求关系
- C.基金单位资产净值
- D.证券市场状况
- A.利用历史数据进行估计
- B.市场决定法
- C.回归估计法
- D.市场归类决定法
- A.800元
- B.1243元
- C.946元
- D.760元
- A.总资产
- B.净资产
- C.固定资产
- D.主营业务收入
- A.可有可无
- B.有
- C.没有
- D.条件不够,无法确定
- A.12
- B.13
- C.14
- D.15
- A.0<I rl≤0.3
- B.0.3<l r l≤0.5
- C.0.5<f rl≤0.8
- D.0.8<I rl≤1
- 179
-
2.五大类技术分析方法( ).
- A.都有相当坚实的理论基础
- B.没有明显的理论基础
- C.都注重价格的相对位置
- D.有些有相当坚实的理论基础
- A.1610. 51元
- B.1514.1元
- C.1464.1元
- D.14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