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16
-
证券公司经营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其他证券业务等业务之一的,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经营证券经纪业务,同时经营上述证券业务之一的,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1亿元。( )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41
-
国债承销团包括( )。
- A.凭证式国债承销团
- B.记账式国债承销团
- C.转账式国债承销团
- D.其他国债承销团
- A.发行人住所
- B.拟上市证券交易所
- C.保荐人住所
- D.主承销商和其他承销机构的住所
- A.金融
- B.服务业
- C.外贸
- D.房地产
- A.具备股票主承销商资格且信誉良好
- B.具有交易所会员资格
- C.最近1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 D.负责推荐工作的所有业务人员熟悉交易所章程及相关业务规则
- A.公开发行的债券应当申请在证券交易所挂牌集中竞价交易
- B. 合格投资者只能使用在登记结算公司注册的证券账户进行债券的申购、受让等投资活动,并填制债券的认购表或受让表
- C.证券公司债券只能由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登记、托管和结算
- D. 上市的证券公司债券到期前1个月终止上市交易,由发行人办理兑付事宜
- A.发行人律师
- B.主承销商
- C.发行人审计机构
- D.发行人董事会
- A.在选择和推荐企业方面,由保荐人培育、选择和推荐企业
- B.办事效率高
- C.在企业发行股票的规模上,由企业根据资本运营的需要进行选择,以适应企业按市场规律持续成长的需要
- D.审核的成本降低
- A.商业银行
- B.证券公司
- C.保险公司
- D.信托投资公司
- A.利润分配表
- B.费用表
- C.资产负债表
- D.财产清单
- A.期初末售出数
- B.本期承购或代销数
- C.本期转出数
- D.本期转人数
- A.次募集资金的方式
- B.前次募集资金的到位时间
- C.前次募集资金数额,前次募集资金时承诺的资金用途与实际运用情况的比较说明
- D.验资机构名称
- A.总经理秘书
- B.公司经理
- C.董事会秘书
- D.监事会成员
- A.将公司的资金借贷给关联方
- B.接受他们与公司交易的佣金并归自己所有
- C.没有经过股东大会批准直接和本公司交易
- D.擅自引用公司公开的信息
- A.法律意见书
- B.《招股意向书》
- C.《网上、网下发行公告》
- D.主承销商的推荐函
- A.整合风险
- B.市场风险
- C.运营风险
- D.反收购风险
- A.改制设立的股份公司,其主要产品或经营业务重组进入股份公司的,其主要产品或经营业务使用的商标权须进入股份公司
- B.定向募集公司应按上述要求对商标权的处置方式予以规范
- C.拟上市公司应在批准发行后将商标权处置相关的手续办理完毕
- D.对商标权以外的其他知识产权处置方式,应比照商标权的上述要求进行处理
- A.融资最大化原则
- B.公开、公平、公正
- C.高效原则
- D.经济原则
- A.推荐公司董事会候选人
- B.起草公司章程
- C.公司成立后享受公司股东的权利
- D.公司不能成立时,不用承担任何费用
- A.改制后的会计制度是否符合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的要求
- B.进行规范化股份制改造是否已满一年
- C.人员、资产和财务是否与集团公司分开
- D.是否已经建立健全规范化的法人治理结构
- A.未按期募足股份
- B.发起人未按期召开创立大会
- C.公司章程未经创立大会通过
- D.创立大会决议不设立公司
- A.重大担保
- B.重大诉讼
- C.其他或有事项
- D.重大期后事项
- A.投资者为上市公司持股50%以上的控股股东
- B.投资者通过实际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能够决定公司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选任
- C.投资者以其可实际支配的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足以对公司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
- D.投资者以其可实际支配上市公司的股份表决权超过30%
- A.中国证监会
- B.公司住所地的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
- C.中国证券业协会
- D.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
- A.承诺真实、准确、完整、公允和及时地公布定期报告,披露所有对投资者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并接受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的监督管理
- B.承诺发行人在知悉可能对股票价格产生误导性影响的任何公共传播媒介中出现的消息后,将及时予以公开澄清
- C.发行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将认真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和批评,不利用已获得的内幕消息和其他不正当手段直接或间接从事发行人股票的买卖活动
- D.发行人没有无记录的负债
- A.保荐代表人数量少于两名
- B.公司治理结构存在重大缺陷,风险控制制度不健全或者未有效执行
- C.最近两年未担任主承销商
- D.注册资本低于人民币2亿元
- A.收购人与出让人能证明本次转让未导致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 B.上市公司面临严重的财务困难,收购人提出的挽救公司的重组方案获得该公司股东大会批准且收购人承诺3年内不转让其在该公司中所拥有的权益
- C.经上市公司股东大会非关联股东批准,收购人取得上市公司向其发行的新股,导致其在该上市公司拥有的权益超过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0%
- D.中国证监会为适应证券市场的变化和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需要而认定的其他情况
- A.横向收购
- B.纵向收购
- C.混合收购
- D.协议收购
- A.勤勉尽责
- B.公平、公正、公开
- C.诚实信用
- D.公开透明
- A.挪用托管客户金融债券
- B.债券登记错误或遗失
- C.发布虚假信息
- D.泄露非公开信息
- A.证券上市当年主营业务利润比上年下滑50%以上
- B.公开发行募集文件等申请文件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 C.证券上市当年即盈利
- D.持续督导期间信息披露文件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 A.有效实现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
- B.优化资源配置
- C.筹集资金
- D.上市
- A.经济风险
- B.法律风险
- C.财务风险
- D.道德风险
- A.信用增级可以有内部信用增级和外部信用增级
- B.金融机构提供的信用增级应在相关法律文件中明确规定信用增级的条件、保护程度及期限
- C.金融机构应当在法律行政许可的范围内提供信用增级
- D.商业银行禁止提供信用增级
- A.集合资金性
- B.开放性
- C.设立程序复杂性
- D.公司盈利能力强
- A.证券交易所
- B.主承销商
- C.股东大会
- D.发行人
- A.会议召开的时间
- B.会议召开的地点
- C.审议事项
- D.参与人员的数量
- A.取消承销业务资格
- B.没收非法所得
- C.罚款
- D.暂停承销业务资格
- A.个别机器设备的评估
- B.有收益企业的整体评估
- C.无形资产评估
- D.负债的评估
- A.公司债券可以任意转让
- B.公司债券持有人有权利参加股东大会,记名公司债券在转让时,只要交易双方办理交付即可
- C.同一公司同次发行的公司债券的偿还期可以不同
- D.持有人将可转换债券转换成公司股份后,身份相应由债权人变成股东
- A.促进辅导机构之间形成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状态
- B.促进公司的董事会、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全面理解发行上市的有关法律、法规
- C.促进辅导机构对象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
- D.促进辅导机构及参与辅导工作的其他中介机构履行勤勉尽责的义务
- 81
-
股东大会决议分为( )。
- A.普通决议
- B.特别决议
- C.定期决议
- D.临时决议
- A.作为主承销商,对发行人信息的披露是否真实、准确和完整
- B.在首次发行、配股、增发和国有股转让中承担的承销风险大小
- C.担任主承销商时,是否对公司的内幕信息进行泄露
- D.是否按规定接受包销或承销金额
- A.赎回日期
- B.赎回价格
- C.赎回的程序
- D.付款的方法
- A.董事人数不足法定人数或公司章程所定人数的2/3时
- B.公司未弥补的亏损达到股本总额的1/3时
- C.持有公司股份10%以上的股东书面请求时
- D.监事会提议召开时
- A.地方政府或中央企业主管部门关于公司增资发行B股申请出具的文件
- B.本次增资B股东授权文件及附件
- C.资金运用的可行性说明材料
- D.国际承销协议
- A.经营范围发生变化
- B.总经理发生变动
- C.住所从甲地移往乙地
- D.增加注册资本或注销部分股份
- A.证监会
- B.主承销商
- C.发行人的董事
- D.其他与发行、上市有关的中介机构
- A.发行公告是承销商对公众投资人做出的事实通知
- B.在股票发行获得核准后,承销商应当在公开发行前2~5个工作日内将发行公告并登在至少一种由中国证监会指定的全国性报刊上
- C.发行公告应当于承销期内将该发行公告在各发售网点全文张贴
- D.发行公告是招股说明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A.真实性
- B.准确性
- C.合理性
- D.完整性
- A.0.1%
- B.0.01%
- C.0.5%
- D.在当期国债发行文件中另行规定
- A.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不得转让
- B.公司不能成立时,对认股人已缴纳的股款,负返还本息的连带责任
- C.公司不能成立时,对设立行为所产生的债务和费用负连带责任
- D.在公司设立过程中,因发起人的过失致使公司利益受到损害的,应对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 A.资产总额
- B.注册资本
- C.总股本
- D.净资产
- A.采取整体改制的方式
- B.进行资产和业务的剥离
- C.在人员机构方面与原企业分开
- D.是主要以股权出资组建的投资公司
- A.自董事会通过决议之日起至实施购买、出售、置换资产方案完毕之日止
- B.自董事会公告决议之日起至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提出审核意见止
- C.自董事会通过决议之日起至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提出审核意见止
- D.自董事会公告决议之日起至实施购买、出售、置换资产方案完毕之日止
- A.定价方式
- B.价格区间
- C.发行对象的具体名单
- D.募集资金用途
- A.专项偿债账户的有关情况
- B.债券所剩余资金额
- C.债券的发行价格
- D.债券的代理人情况
- A.总资产额
- B.净资产额
- C.总股本
- D.利润总额
- A.20%
- B.25%
- C.30%
- D.35%
- A.企业股份制改组的目的之一是建立规范的法人财产权
- B.法人财产权从法律意义上回答了资产归属问题,同时,从经济意义上回答了资产的经营问题
- C.法人财产权与企业财产所有权是同一概念
- D.公司的出资者都是公司的内部成员,因此,出资者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相互独立运作
- A.3%
- B.5%
- C.6%
- D.10%
- A.询价
- B.与外商协商定价
- C.公开竞价
- D.中国证监会规定价格
- A.5000
- B.4000
- C.3000
- D.6000
- A.12
- B.24
- C.36
- D.48
- A.1
- B.2
- C.3
- D.5
- A.3
- B.4
- C.1
- D.2
- A.发行种类和发行规模
- B.发行规模和发行企业数量
- C.发行种类和发行企业数量
- D.发行速度和发行企业规模
- A.持股量列最大10名的自然人及其在发行人单位任职
- B.发行人执行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改革、医疗制度改革
- C.内部职工股发生过转移或交易的情况
- D.内部职工股的审批及发行情况
- A.证券交易所系统
- B.托管证券公司
- C.债权代理人
- D.可交换公司债券发行人
- A.5000万元
- B.6000万元
- C.7000万元
- D.8000万元
- A.1
- B.2
- C.3
- D.4
- A.全体董事
- B.全体高级管理人员
- C.发行人董事长和财务负责人
- D.发行人董事长和总经理
- A.1000万元
- B.2000万元
- C.5000万元
- D.1亿元
- A.完整性
- B.有效性
- C.合理性
- D.及时性
- A.特别程序
- B.一般程序
- C.普通程序
- D.二级程序
- A.会计师
- B.注册会计师
- C.审计师
- D.评估师
- A.100万元以上;100万元
- B.300万元以上;300万元
- C.500万元以上;500万元
- D.800万元以上;800万元
- 117
-
股东权益不包括( )。
- A.资本公积金
- B.盈余公积金
- C.职工工资
- D.未分配利润
- A.1
- B.2
- C.3
- D.4
- A.2005年10月27
- B.2005年12月27 日
- C.2006年1月1日
- D.2006年3月1日
- A.20;20%
- B.40;20%
- C.20;25%
- D.40;25%
- A.1年
- B.6个月
- C.2年
- D.3个月
- A.发行审核委员会
- B.证监会
- C.并购重组委员会
- D.证券交易所
- A.24;30%
- B.12;50%
- C.24;50%
- D.125;30%
- A.1/2的
- B.2/3的
- C.3/4的
- D.全体
- A.3000万;6000万
- B.6000万;3000万
- C.6000万;6000万
- D.3000万;3000万
- 126
-
( )是我国的公司登记机关。
- A.财政部门
- B.中国证监会
- C.各地计委
- D.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 A.不低于5年(包括5年)
- B.不低于3年(包括3年)
- C.不低于5年(不包括5年)
- D.不低于3年(不包括3年)
- A.5000万元
- B.1亿元
- C.2亿元
- D.8000万元
- A.每季度
- B.每半年
- C.每年
- D.每月
- A.国有法人股
- B.出租
- C.国家股
- D.社会公众股
- A.诚实信用
- B.责任明确
- C.透明
- D.审慎
- A.30%
- B.50%
- C.70%
- D.90%
- A.4人
- B.5人
- C.6人
- D.7人
- A.重置成本法
- B.收益现值法
- C.清算价格法
- D.现行市值法
- A.个人专利
- B.信用
- C.劳务
- D.商誉
- A.5
- B.6
- C.7
- D.8
- A.100
- B.500
- C.1000
- D.5000
- A.3
- B.6
- C.9
- D.12
- A.承销团
- B.发行人的董事会秘书
- C.发行人的授权代表
- D.主承销商的授权代表
- A.T+1
- B.T+2
- C.T+3
- D.T+4
- A.担保机构
- B.债券持有人
- C.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人
- D.证券交易所
- A.整改
- B.分配收益
- C.资产清查
- D.清算活动
- A.可转换公司债券期满后3个工作日内
- B.可转换公司债券期满后4个工作日内
- C.可转换公司债券期满后5个工作日内
- D.可转换公司债券期满后10个工作日内
- A.最短期限为1年,无最长期限限制
- B.最短期限为1年,最长期限为6年
- C.最短期限为2年,无最长期限限制
- D.最短期限为2年,最长期限为6年
- A.A股承销
- B.B股承销
- C.A股和B股承销
- D.A股或B股承销
- A.不少于5 000万港元
- B.不少于1亿港元
- C.不少于1.5亿港元
- D.不少于2亿港元
- A.重置成本法
- B.收益现值法
- C.清算价格法
- D.现行市价法
- A.参考性
- B.合法性
- C.结论性
- D.指导性
- A.1至3个工作日
- B.2至5个工作日
- C.3至5个工作日
- D.3至6个工作日
- A.800万
- B.1 000万
- C.250万
- D.5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