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收购人与出让人能证明本次转让未导致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 B.上市公司面临严重的财务困难,收购人提出的挽救公司的重组方案获得该公司股东大会批准且收购人承诺3年内不转让其在该公司中所拥有的权益
- C.经上市公司股东大会非关联股东批准,收购人取得上市公司向其发行的新股,导致其在该上市公司拥有的权益超过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0%
- D.中国证监会为适应证券市场的变化和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需要而认定的其他情况
- A.交易价格及定价依据
- B.交易标的的交付状态
- C.合同的生效条件
- D.支付方式
- A.公司章程的修改
- B.公司增资
- C.任免董事会成员
- D.公司的合并
- A.前10名股东
- B.前20名自然人股东
- C.前10名自然人股东
- D.各股东间的关联关系
- A.募集资金总额
- B.发行费用总额及项目
- C.按发起人股、社会公众股等披露股权结构
- D.发行数量、发行方式
- A.证券上市当年主营业务利润比上年下滑50%以上
- B.公开发行募集文件等申请文件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 C.证券上市当年即盈利
- D.持续督导期问信息披露文件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 A.应具备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
- B.盈利能力应具有可持续性
- C.财务状况良好
- D.财务会计文件无虚假记载且无重大违法行为
- A.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应由上市公司自行销售
- B.上市公司增发可采用网上定价发行与网下询价配售相结合的方式
- C.上市公司发行股票,应当由证券公司承销
- D.上市公司增发可采用网上网下同时定价发行的方式
- A.承诺真实、准确、完整、公允和及时地公布定期报告,披露所有对投资者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并接受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的监督管理
- B.承诺发行人在知悉可能对股票价格产生误导性影响的任何公共传播媒介中出现的消息后,将及时予以公开澄清
- C.发行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将认真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和批评,不利用已获得的内幕消息和其他不正当手段直接或间接从事发行人股票的买卖活动
- D.发行人没有无记录的负债
- A.银行
- B.非银行金融机构
- C.非金融机构
- D.所有机构
- A.研究董事、经理人员的选择标准和程序,并提出建议
- B.广泛搜寻合格的董事和经理人员的人选
- C.对董事候选人和经理人选进行审查,并提出建议
- D.审查公司的内控制度
- A.所属企业到境外上市的董事会、股东大会决议
- B.所属企业最近一年的审计会计报表
- C.所属企业向中国证监会提交的境外上市申请获得受理
- D.所属企业获准境外发行上市
- A.公司章程
- B.招股说明书
- C.资金运用的可行性分析
- D.发行方案
- A.上市公司应当在可转换公司债券约定的付息日前3~5个交易日内披露付息公告
- B.上市公司应当在可转换公司债券约定的付息日前3个交易日内披露付息公告
- C.上市公司应当在可转换公司债券约定的付息日前5个交易日内披露付息公告
- D.上市公司应当在每一季度结束后及时披露因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股份所引起的股份变动情况
- A.事先预防策略
- B.金降落伞策略
- C.保持公司控制权策略
- D.毒丸策略
- A.公司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
- B.董事会的工作报告
- C.公司年度预算方案
- D.公司的合并、分立
- A.聘任或解聘高级管理人员
- B.上市公司的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企业对上市公司现有或新发生的总额高于500万元或高于上市公司最近经审计净资产值的3%的借款或其他资金往来,以及公司是否采取有效措施回收欠款
- C.认为可能损害中小股东权益的事项
- D.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
- A.依法设立的法人或投资组织
- B.按照规定和章程可从事债券投资
- C.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或者经审计的净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
- D.注册资本在2000万元以上或者经审计的净资产在2000万元以上
- A.发起人资格及发起协议的合法性
- B.发起人投资行为和资产状况的合法性
- C.无形资产权利的有效性和处理的合法性
- D.原企业重大变更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 A.进一步完善报价申购的配售约束机制
- B.扩大询价对象范围,充实网下机构投资者
- C.对网上单个申购账户设定上限
- D.增强定价信息透明度
- A.账务清理
- B.资产清查
- C.价值重估
- D.损益认定
- A.中小企业板块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中设立的一个运行独立、监察独立、代码独立、指数独立的板块
- B.其适用的基本制度规范与现有市场完全相同,但适用的发行上市标准与现有主板不尽相同
- C.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试行弹性保荐制度
- D.中小企业板块集中安排符合主板上市发行条件的企业中规模较小的企业上市
- A.基本情况
- B.交易价格
- C.定价依据
- D.是否与公司股东存在利害关系
- A.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完成重新登记3年以上
- B.注册资本不低于5亿元人民币
- C.注册资本不低于2亿元人民币
- D.最近3年年末的净资产不低于5亿元人民币
- A.对会计报表的数据进行实质性测试
- B.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 C.与被审计单位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 D.分析审计风险
- A.最近一次募集资金被擅自改变用途而未按规定加以纠正的
- B.成长性差,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的
- C.最近3年内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
- D.信息披露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的
- A.注册会计师
- B.资产评估人员
- C.资信评级人员
- D.保荐机构
- A.市场占有率下降
- B.内部控制有效性不足导致的风险
- C.现金流状况不佳
- D.技术不成熟
- A.认缴出资额已经缴足
- B.已经完成原审批项目
- C.已经开始缴纳企业所得税
- D.已经开始缴纳营业税
- A.会计师事务所
- B.资产评估机构
- C.律师事务所
- D.财务顾问机构
- A.可转换公司债的期限为1年以上
- B.申请上市时仍符合法定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条件
- C.可转换公司债券实际发行额不少于3000万元人民币
- D.可转换公司债券实际发行额不少于5000万元人民币
- A.公司的股东权利如果滥用并对公司造成损失的,应依法赔偿
- B.如果股东利用公司独立法人的地位逃避债务,则应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 C.股东可以延期缴纳股款
- D.股东拥有超额表决权
- A.前次募集资金的方式
- B.前次募集资金的到位时间
- C.前次募集资金数额,前次募集资金时承诺的资金用途与实际运用情况的比较说明
- D.验资机构名称
- A.资本总额
- B.注册资本
- C.固定资本总额
- D.流动资本总额、法定资本
- A.发行人上一年度的经营情况说明
- B.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财务报告
- C.涉及的重大诉讼事项
- D.注册资本情况
- A.以不正当手段诱使他人申购股票
- B.提前泄露证券发行信息
- C.以不正当竞争手段招揽承销业务
- D.在承销过程中不按规定披露信息
- A.首次公开发行债券
- B.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
- C.在原有基础上增股
- D.上市公司发行新股
- A.承销业务的基本情况
- B.合规性自查
- C.存在的问题分析
- D.内部管理措施
- A.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 B.政府主管部门
- C.证券管理部门
- D.工商部门
- A.证券公司的年度报告
- B.董事会报告
- C.财务报表附注
- D.与承销业务有关的自查内容
- 81
-
公司的净资产包括( )。
- A.股东对公司投入的资本
- B.未分配利润
- C.盈余公积金
- D.资本公积金
- A.清理公司财产,分别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 B.通知、公告债权人
- C.处理与清算有关的公司未了结的业务
- D.清缴所欠税款以及清算过程中产生的税款
- A.申请报告
- B.公司设立批准文件
- C.营业执照复印件
- D.证券公司指定联络人的说明
- A.公司在章程中要规定资本总额
- B.公司在登记设立前认购或募集资金已足
- C.公司在登记设立前必须认购股份完毕
- D.资本确定原则只是针对股份有限公司
- A.发起人的出资总额不少于1亿元
- B.符合国家有关利用外资的规定
- C.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总额达到公司拟发行股本总额的25%
- D.发起人的出资总额不少于1.5亿元人民币
- A.市场利率下降,就限制了承销商确定销售价格的空间;市场利率上升,就为承销商确定销售价格拓宽了空间
- B.国债销售价格一般不应低于承销商与发行人的结算价格,否则就有可能亏损
- C.如果国债承销价格定价过高,投资者就会倾向于在二级市场上购买已经流通的国债
- D.降低销售价格,承销商的分销过程会缩短,资金的回收速度会加快,承销商可以通过获取这部分资金,占用其中的利息收入来降低总成本,提高收益
- A.配股
- B.增发
- C.送股
- D.派息
- A.横向收购
- B.要约收购
- C.纵向收购
- D.混合收购
- A.本次发行证券的种类和数量
- B.本次发行证券的发行方式
- C.本次发行证券的发行对象
- D.募集资金用途
- A.向公司提供有关企业重组、发行的法律顾问
- B.协助完成股份制改组,起草与发行有关的重要合同
- C.调查收集企业的各个方面资料
- D.出具外资股发行法律意见书
- A.20%
- B.30%
- C.50%
- D.70%
- A.国家发改委
- B.中国人民银行
- C.中国证监会
- D.中国银监会
- A.10%
- B.20%
- C.15%
- D.25%
- A.负债毒丸计划
- B.金降落伞策略
- C.白衣骑士策略
- D.股票交易策略
- A.上市报告书
- B.公司章程
- C.上市保荐书
- D.上市公告书
- A.1/2半数
- B.2/3半数
- C.1/2过半数
- D.2/3过半数
- A.1
- B.25
- C.16
- D.27
- A.收益现值法
- B.重置成本法
- C.现行市价法
- D.清算价格法
- A.15%
- B.20%
- C.25%
- D.50%
- A.100
- B.150
- C.200
- D.250
- A.10%
- B.20%
- C.30%
- D.40%
- A.20%
- B.25%
- C.30%
- D.35%
- A.2004年2月1日
- B.2003年12月28日
- C.2003年2月1日
- D.2004年12月28日
- A.前20个交易日70%
- B.前15个交易日60%
- C.前10个交易日70%
- D.前5个交易日60%
- A.20003000
- B.30005000
- C.30006000
- D.50006000
- A.担保机构
- B.债券持有人
- C.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人
- D.证券交易所
- A.1/2以上
- B.2/3以上
- C.1/3以上
- D.全体
- A.法律意见书
- B.律师工作报告
- C.核查意见
- D.推荐函
- A.T+1
- B.T+2
- C.T+3
- D.T+4
- A.承担连带责任
- B.不承担责任
- C.应代其缴纳
- D.应将该发起人除名
- A.212
- B.312
- C.224
- D.324
- A.50万元以上
- B.100万元以上
- C.150万元以上
- D.180万元以上
- A.发展战略
- B.技术开发计划
- C.人员扩充计划
- D.预计新股上市后的二级市场走势
- A.40002
- B.50003
- C.46005
- D.50005
- A.10%
- B.20%
- C.15%
- D.25%
- A.1
- B.2
- C.3
- D.5
- A.股票交易策略
- B.毒丸计划
- C.金降落伞策略
- D.白衣骑士策略
- A.10
- B.8
- C.5
- D.3
- A.6个月24个月
- B.6个月12个月
- C.12个月12个月
- D.12个月6个月
- A.临时决议
- B.普通决议
- C.特别决议
- D.一般决议
- A.证券公司
- B.中国证监会
- C.一般企业
- D.银行业金融机构
- A.收益现值法
- B.重置成本法
- C.现行市价法
- D.清算价格法
- 124
-
发行新股时的律师费用属于( )。
- A.发行费用
- B.承销费用
- C.发行手续费用
- D.评估费用
- A.3
- B.6
- C.9
- D.12
- A.5
- B.10
- C.15
- D.20
- A.4
- B.3
- C.2
- D.1
- A.20%
- B.25%
- C.30%
- D.35%
- A.1
- B.2
- C.3
- D.4
- A.招股说明书
- B.股票发行公告
- C.招股说明书摘要
- D.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报告
- 131
-
审计报告日期是指( )。
- A.注册会计师完成审计工作的日期
- B.注册会计师完成审计报告的日期
- C.注册会计师开始外勤审计工作的日期
- D.注册会计师开始审计撰写报告的日期
- A.改组部分业务
- B.改组业务环节
- C.整体改制
- D.改组非经营性资产
- A.账务清理
- B.资产清查
- C.价值重估
- D.损益认定
- A.40
- B.50
- C.60
- D.70
- A.1
- B.2
- C.3
- D.4
- A.中国人民银行
- B.国债登记结算公司
- C.交易所
- D.证监会
- A.1
- B.2
- C.3
- D.4
- A.在债券存续期间,发行人应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之日后4个月内向持有债券的合格投资者披露年度报告,并报中国证监会备案
- B.发行人向合格投资者提供募集说明书及其他债券发行的相关信息,应以公开的方式披露
- C.在债券存续期间,披露半年度报告的,发行人应在每个会计年度的上半年结束之日后两个月内,向持有债券的合格投资者披露半年度报告,并报中国证监会备案
- D.发行人向合格投资者补充与定向发行债券相关的信息,应确保所有参与认购的合格投资者有同等机会获取
- A.负债
- B.股份
- C.股权
- D.资本
- A.控制风险
- B.固有风险
- C.检查风险
- D.疏忽风险
- A.1
- B.3
- C.6
- D.12
- A.5050
- B.10050
- C.50100
- D.100100
- A.10%3000
- B.15%3000
- C.15%5000
- D.10%5000
- A.5%
- B.10%
- C.15%
- D.20%
- A.55000
- B.46000
- C.3500
- D.2600
- A.主承销商
- B.会计师事务所
- C.信用评级机构
- D.具备资格的律师
- A.10%以上
- B.15%以上
- C.20%以上
- D.25%以上
- A.2
- B.3
- C.4
- D.5
- A.1530
- B.3030
- C.1515
- D.3015
- A.1000
- B.15000
- C.2000
- D.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