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固定资产投资
- B.收购产权
- C.弥补亏损
- D.调整债务结构
- A.收购人负有数额较大债务,到期未清偿,且处于持续经营状态
- B.收购人最近有重大人事变动
- C.收购人最近2年有重大违法行为或涉嫌有重大违规行为
- D.收购人为自然人,存在《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情形
- 正确
- 错误
- A.上交所债券市场
- B.深交所债券市场
- C.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
- D.同业拆借市场
- A.董事人数不足法定人数或公司章程所定人数的2/3时
- B.公司未弥补的亏损达到股本总额的1/3时
- C.持有公司股份10%以上的股东书面请求时
- D.监事会提议召开时
- A.内部职工股的审批及发行情况
- B.本次发行前的内部职工股托管情况
- C.发生过的违法违规情况
- D.尚存在内部职工股潜在问题的承担主体
- A.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工作报告
- B.公司章程的修改
- C.公司董事会拟定的利润分配方案
- D.公司的年度报告
- A.股东会
- B.股东大会
- C.人民法院
- D.中国证监会
- A.中国证监会
- B.中国证券业协会
- C.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
- D.沪、深证券交易所
- A.收购要约约定的收购期限不得少于15日,并不得超过30日,但出现竞争要约的除外
- B.在收购要约约定的收购期限内,收购人不得撤销其收购要约
- C.采取要约收购方式的,收购人发出公告后至收购要约期届满前,不得卖出被收购公司的股票,也不得采取要约收购规定以外的形式和超出要约的条件买入被收购要约公司的股票
- D.收购要约期届满前15日内,收购人不得更改收购要约条件,但是出现竞争要约的除外
- A.资产转让、置换
- B.以非货币资产对外投资
- C.合并、分立、破产、解散
- D.产权转让
- A.3年以上保荐业务从业经历
- B.近3年内在境内证券发行项目中担任过协办人
- C.通过保荐代表人胜任能力考试,成绩合格
- D.最近3年未因不诚信等受中国证监会行政惩罚
- A.向社会公众发行股份
- B.向现有股东配售股份
- C.向现有股东派送红股
- D.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 A.直接作为投资折股,产权归上市公司
- B.产权归上市公司,但允许控股公司或者其他关联公司有偿或无偿使用该无形资产
- C.无形资产产权由上市公司的控股公司掌握,上市公司可有偿或无偿使用
- D.由上市公司出资取得无形资产的产权
- A.整合风险
- B.市场风险
- C.运营风险
- D.反收购风险
- A.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 B.送股
- C.分红
- D.派息
- A.资本确定原则
- B.资本维持原则
- C.资本不变原则
- D.资本增长原则
- A.关注上市公司核心资产与业务的持续经营能力
- B.关注上市公司核心资产与业务的独立经营状况
- C.关注所属企业重大资产、财务状况变化
- D.报送“持续上市总结报告书”
- A.发起机构转让信贷资产取得的收益应按企业所得税的政策规定计算缴纳
- B.发起机构与受托机构在新的资产转让、赎回以及置换过程中应当按照独立企业之问的业务往来支付
- C.对信托项目取得的收益在信托环节征收所得税
- D.在所得收益年末并未向投资者分配部分不交企业所得税
- A.中国证监会
- B.财务顾问
- C.证券登记结算机构
- D.证券交易所
- 60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回售期限越长,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价值越大
- B.赎回期限越长,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价值越大
- C.股票波动率越大,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价值越高
- D.票面利率越高,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价值越低
- A.会议召开的时间
- B.会议召开的地点
- C.审议事项
- D.参与人员的数量
- 62
-
股份的特点一般有( )。
- A.金额性
- B.平等性
- C.不可分性
- D.可转让性
- A.充分了解发行人的经营情况及面临的风险和问题
- B.有充分理由确信发行人符合《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及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发行条件
- C.确信发行人申请文件和公开募集文件真实、准确、完整
- D.保证发行人能达到盈利预测的盈利水平
- A.未提出对价格的真实看法
- B.不再符合《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规定的条件
- C.最近一年被监管谈话2次
- D.最近12个月被监管谈话5次
- A.中国证监会
- B.主承销商
- C.发行人的董事
- D.其他与发行、上市有关的中介机构
- A.及时性
- B.准确性
- C.完整性
- D.真实性
- A.《经营外资股业务资格申请表》
- B.《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副本)
- C.经核准的公司章程
- D.《经营外汇业务许可证》(副本)
- A.保荐代表人数量少于两名
- B.公司治理结构存在重大缺陷,风险控制制度不健全或者未有效执行
- C.最近两年未担任主承销商
- D.注册资本低于人民币2亿元
- A.信息披露相关文件
- B.确定披露标准
- C.明确应当披露的信息
- D.未公开信息的保密措施
- A.发行环节多
- B.认股成本高
- C.社会工作量大
- D.效率低
- A.赎回日期
- B.赎回价格
- C.赎回的程序
- D.付款的方法
- A.未按期募足股份
- B.发起人未按期召开创立大会
- C.公司章程未经创立大会通过
- D.创立大会决议不设立公司
- A.清算公司财产分别编制现金流量表和财产清单
- B.通知、公告债权人
- C.处理与清算有关的公司未了结的业务
- D.代表公司参与刑事诉讼活动
- A.公司的新上任的CEO,但是此人原来是某清算的上市公司的经理,且该清算公司没有超过3年
- B.某人有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清偿
- C.个人所担任某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但是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未满2年
- D.某人因曾经侵占、挪用原公司的财产,但执行期已过5年
- A.定价
- B.发行承销方式
- C.竞价
- D.申购方式
- A.发行人律师
- B.主承销商
- C.发行人审计机构
- D.发行人董事会
- A.债权人
- B.债务人
- C.人民法院
- D.工商登记部门
- A.公司最近两年连续亏损
- B.公司有重大违法行为
- C.公司营业额下降
- D.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所募集的资金不按照核准的用途使用
- A.一个普通债券
- B.一个普通股票
- C.一个对公司股票的看涨期权
- D.一个普通股票的未来收益
- A.因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而发行的新股数
- B.从集中竞价市场上购买的发行人股份数及平均价
- C.发行人历次筹资数量
- D.本次发行的总费用
- A.公司章程合法有效,董事会、监事会和独立董事组织健全,能够依法有效履行职责
- B.现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具备任职资格,符合《公司法》相关规定,且最近24个月内未受到过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
- C.上市公司与控制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人员、资产、财务分开,机构、业务独立,能够自主经营管理
- D.最近12个月内不存在违规对外提供担保的行为
- A.最终的国有控股主体
- B.国外投资者
- C.自然人
- D.机构投资者
- 8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公司单笔担保额超过最近1期经审计净资产10%的担保属于公司股东大会特别职权
- B.公司1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或者担保金额超过公司最近1期经审计后总资产的30%的,须有股东大会2/3以上通过
- C.股东大会审批变更募集资金用途事项属于股东大会一般职权
- D.股东大会审批股权激励计划属于股东大会的特别职权
- A.发行价格及其确定依据
- B.对应摊薄前后的市盈率
- C.对应摊薄前后的市净率
- D.初步询价的基本情况
- A.同业拆借中心
- B.中国证监会
- C.国债登记结算公司
- D.中国人民银行
- 86
-
企业可发行( )。
- A.无担保信用债券
- B.资产抵押债券
- C.第三方担保债券
- D.混合债券
- A.询价推介时间
- B.定价公告刊登日期
- C.申购日期和缴款日期
- D.股票上市日期
- A.信用等级
- B.风险程度
- C.市场供求状况
- D.企业债券利率管理的有关规定
- A.白衣骑士策略
- B.金降落伞策略
- C.银降落伞策略
- D.推动股东进行反收购
- A.主承销商
- B.国际协调人
- C.律师
- D.估值师
- 91
-
2011年8月30日,某股份有限公司上网定价发行6000万股,公司注册股本为5000万股,2011年盈利预测中的利润总额为9000万元,净利润为7000万元,那么,加权平均法下的每股收益为( )元。
- A.1.10
- B.0.72
- C.1
- D.0.91
- A.50
- B.100
- C.150
- D.200
- A.50%
- B.60%
- C.70%
- D.80%
- 94
-
H股的发行方式是( )。
- A.网上竞价
- B.网下定价
- C.配售
- D.公开发行加国际配售
- A.1周1周
- B.1周半个月
- C.半个月1周
- D.半个月6个月
- A.1020
- B.1030
- C.2030
- D.1530
- A.1985年
- B.1982年
- C.1983年
- D.1994-年
- A.1
- B.2
- C.3
- D.5
- A.1
- B.2
- C.3
- D.4
- A.投资必须完全投入,不得分期进行
- B.涉及上市公司国有股股东的,应符合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
- C.法律规定对外商投资有规定的应符合相关法规
- D.以协议转让、上市公司定向发行新股方式以及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
- A.大股东
- B.少数股东
- C.控股股东
- D.全部股东
- A.3005%
- B.20010%
- C.5005%
- D.50010%
- A.无保留意见
- B.保留意见
- C.否定意见
- D.无法表示意见
- A.注册
- B.准则
- C.协议
- D.登记
- A.3000
- B.4000
- C.5000
- D.6000
- A.评价目标公司和它的组成业务,为目标公司提供对要约价格是否公平的建议
- B.帮助准备要约文件、股东通知和收购公告,确保准确无误
- C.发现“白马骑士”
- D.制订有效的收购防御政策
- A.12
- B.24
- C.36
- D.6
- A.20%
- B.50%
- C.80%
- D.40%
- A.参考性
- B.合法性
- C.结论性
- D.指导性
- A.1~3
- B.2~5
- C.3~5
- D.1~5
- A.70%
- B.80%
- C.90%
- D.95%
- A.权证
- B.债券
- C.股票
- D.可转换公司债券
- A.每季度
- B.每半年
- C.每年
- D.每月
- A.2
- B.3
- C.5
- D.6
- A.4%
- B.5%
- C.8%
- D.10%
- A.5%
- B.1%
- C.10%
- D.15%
- A.5%
- B.10%
- C.30%
- D.49%
- A.1
- B.2
- C.3
- D.4
- A.机构投资者
- B.一般法人投资者
- C.战略投资者
- D.战术投资者
- A.清算组的决定
- B.股东持有的股份
- C.股东出资比例
- D.浮动认缴的股份
- A.整体或者部分改建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 B.以非货币资产对外投资
- C.经各级人民政府或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对企业整体或者部分资产实施无偿划转的国有资产
- D.合并、分立、破产、解散
- A.126
- B.2412
- C.3612
- D.3624
- A.2
- B.3
- C.4
- D.5
- A.3
- B.4
- C.5
- D.6
- A.5
- B.10
- C.15
- D.20
- A.收益现值法
- B.重值成本法
- C.现行市价法
- D.清算价格法
- A.低
- B.高
- C.不能确定
- D.先高后低
- A.1
- B.2
- C.3
- D.5
- A.30%及50%
- B.35%及40%
- C.35%及50%
- D.30%及40%
- A.40%
- B.50%
- C.60%
- D.70%
- A.100%
- B.80%
- C.70%
- D.90%
- A.T+1
- B.T+2
- C.T+3
- D.T+4
- A.5
- B.10
- C.15
- D.20
- A.6020
- B.9030
- C.3010
- D.5010
- A.2
- B.3
- C.4
- D.5
- A.30%
- B.40%
- C.50%
- D.60%
- A.债权人会议
- B.破产企业
- C.破产企业的主管部门
- D.人民法院
- A.A
- B.B
- C.C
- A.合同书
- B.保证书
- C.责任书
- D.承销协议
- A.3
- B.4
- C.5
- D.6
- A.1/3
- B.1/2
- C.2/3
- D.3/4
- A.全体董事
- B.全体高级管理人员
- C.发行人董事长和财务负责人
- D.发行人董事长和总经理
- A.10%
- B.20%
- C.30%
- D.25%
- A.6
- B.12
- C.24
- D.36
- A.总经理
- B.董事长
- C.股东代表
- D.首席执行官
- 146
-
在创业板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要求现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具备任职资格,能够忠实勤勉地履行职责,最近( )年内未受到过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或者最近( )年内未受到过证券交易所的公开谴责。
- A.21
- B.32
- C.31
- D.22
- A.取消承销业务资格
- B.没收非法所得
- C.罚款
- D.暂停承销业务资格
- A.封面
- B.前言
- C.扉页
- D.正文
- A.金降落伞策略
- B.银降落伞策略
- C.复合降落伞策略
- D.毒丸策略
- A.3月31日
- B.4月30日
- C.5月31日
- D.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