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建立保荐人和保荐代表人的注册登记管理制度
- B.明确保荐期限
- C.确立保荐责任
- D.引进持续信用监管和“冷淡对待”的监管措施
- A.法律意见书
- B.律师工作报告
- C.证券发行保荐书
- D.保荐人尽职调查报告
- A.内容准则
- B.编报规则
- C.个案意见与案例分析
- D.格式准则
- A.历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B.本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C.募集资金投向产生的关联交易
- D.募集资金投向与未来发展目标
- A.具有证券从业资格、取得执业证书
- B.参加中国证监会认可的保荐代表人胜任能力考试且成绩合格
- C.所任职保荐机构出具由董事长或者总经理签名的推荐函
- D.具有从事证券业务的注册会计师或律师资格
- A.市盈率法
- B.市净率法
- C.现金分红折现法
- D.贴现现金流量法
- A.公司董事长
- B.公司副经理
- C.公司财务总监
- D.公司所在市的总工会副主席
- A.其股息不能到期兑现不会引发公司的破产
- B.增强筹资能力,可获得更大的负债额
- C.股息可以冲抵税前利润
- D.优先股筹资成本比债券高
- A.资产评估报告
- B.盈利预测审核报告
- C.审计报告
- D.资信评级报告
- A.单项包销金额不得超过其净资本的30%
- B.单项包销金额最高不超过3亿元人民币
- C.包销金额不得超过其净资本的60%
- D.包销金额不得超过其总资本的30%
- A.尽职调查
- B.持续督导
- C.信息披露
- D.监督管理
- A.现金收购
- B.用股票收购
- C.非货币交易
- D.承担债务式收购
- A.招股说明书
- B.认购申请书
- C.董事及监事声明
- D.物业评估报告
- A.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起机构将实施资产证券化的信贷资产信托予受托机构时,双方签订的信托合同
- B.受托机构委托贷款服务机构管理信贷资产时,双方签订的委托管理合同
- C.受托机构发售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以及投资者买卖信贷资产支持证券
- D.发起机构、受托机构因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而专门设立的资金账簿
- A.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的40qo
- B.最近2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2年的利息
- C.筹集的资金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 D.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额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
- A.销售利润率
- B.投资盈利率
- C.资金周转率
- D.利息支付能力
- A.政策性银行
- B.商业银行
- C.企业集团财务公司
- D.地方政府
- A.平衡财政预算
- B.扩大政府投资
- C.解决政府临时性资金需要
- D.归还债务本息
- A.股东必须亲自参加公司的股东大会
- B.股东可以指派代表人参加股东大会,但代表人必须出示本人身份证明、持股证明和授权证明
- C.无记名股参加股东大会时,应当与召开会议5日前至股东大会闭幕时将股票存于公司
- D.无记名股不需要出示证件,只要持股证明即可
- A.资本总额
- B.注册资本
- C.固定资本总额
- D.流动资本总额
- A.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
- B.发行公司债券
- C.公司章程的修改
- D.董事会拟订的亏损弥补方案
- A.承销未经核准的证券
- B.提前泄露证券发行信息
- C.在承销过程中披露的信息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 D.在承销过程中,进行虚假或误导投资者的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推介活动,以不正当手段诱使他人申购股票
- A.拟发行上市公司不得为控股股东及其下属单位、其他关联企业提供担保,或将以拟发行上市公司名义的借款转借给股东单位所用
- B.发起人或股东将经营业务纳入拟发行上市公司的,该经营业务所必需的商标不可进入公司
- C.《证券法》对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股票上市要求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
- D.拟发行上市公司应拥有独立于股东单位或其他关联方的员工,并在有关社会保障、工资薪酬等方面分账独立管理
- A.董事长
- B.财务负责人
- C.总经理
- D.工会领导
- A.某上市公司的股本总额为20000万股,甲持有2万股
- B.为某上市公司的附属企业提供财务服务的人员
- C.某上市公司前15名股东中的自然人股东的直系亲属
- D.某上市公司前10名股东中的自然人股东的直系亲属
- A.董事会提案中有关所属企业境外上市方案
- B.所属企业最近1年的审计会计报表
- C.董事会提案中上市公司维持独立上市地位及持续盈利能力的说明与前景
- D.所属企业获准境外发行上市的申请
- A.持有人姓名
- B.近3年所持股份的增减变动情况
- C.近2年所持股份的增减变动情况
- D.所持股份的质押或冻结情况
- A.赎回期限越长
- B.转换比率越低
- C.赎回价格越低
- D.赎回期限越短
- A.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出现
- B.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 C.股东大会决议解散
- D.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 A.经批准募集的证券投资基金
- B.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 C.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管理的证券投资账户
- D.证券公司证券自营账户
- A.对公司增加注册资本作出决议
- B.审议股权激励计划
- C.拟订公司重大收购、回购本公司股票方案
- D.制定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 A.申购日后的第3天,对未中签部分的申购款予以解冻
- B.申购日后的第3天,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配合上证所指定的具备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申购资金进行验资
- C.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于T+4日根据中签结果进行新股认购中签清算
- D.申购日后的第2天,由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将申购资金冻结
- A.申购单位数量不同
- B.深圳证券交易所规定,每一证券账户只能申购一次,同一证券账户的多次申购委托(包括在不同的营业网点各进行一次申购的情况),除第一次申购外均视为无效申购
- C.放宽投资者申购上限
- D.以上都正确
- A.或有损失是指由某一特定的经济业务所造成的,将来可能会发生,并要由被审计单位承担的潜在损失
- B.国债承销团成员资格有效期为5年,期满后成员资格依照规定必须再次审批
- C.内部融资的成本主要是直接的财务成本
- D.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对企业债券上市实行上市推荐人制度
- A.上市公司发行证券前发生重大事项的,应暂缓发行,并及时报告中国证监会
- B.自中国证监会核准发行之日起,上市公司应在3个月内发行证券
- C.证券发行申请未获核准的上市公司,自中国证监会作出不予核准的决定之日起3个月后,可再次提出证券发行申请
- D.自中国证监会核准发行之日起超过6个月未发行的,核准文件失效,须重新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后方可发行
- A.保证方式
- B.抵押方式
- C.质押方式
- D.留置方式
- A.本次发行申请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 B.上市公司最近24个月内受到过证券交易所的公开谴责
- C.擅自改变前次公开发行证券募集资金的用途而未作纠正
- D.上市公司或其现任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因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涉嫌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 A.T-2日,招股意向书摘要、网上网下发行公告、网上路演公告见报
- B.T-l日,进行网上路演
- C.T+2日,主承销商联系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网下申购定金验资
- D.T+4日,网上未获售股票的资金解冻,网下发行申购资金验资,发行结束
- A.上市地点、上市时间、股票简称、股票代码
- B.发行前股东所持股份流通限制及期限
- C.发行前股东对所持股份自愿锁定的承诺
- D.上市保荐人
- A.设立方式
- B.发起人
- C.发行人成立时拥有的主要资产和实际从事的主要业务
- D.发起人出资资产的产权变更手续办理情况
- A.职能部门
- B.分公司
- C.控股子公司
- D.参股予公司
- A.招股说明书
- B.招股意向书
- C.上市公告书
- D.招股说明书摘要
- A.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8000万元
- B.股票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已向社会公开发行
- C.开业时间在3年以上,最近3年连续盈利
- D.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
- A.本次证券发行基本情况
- B.保荐机构承诺事项
- C.对本次证券发行的推荐意见
- D.项目运作流程
- A.有关国有股权无偿划转或者重组等属于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整体性调整,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按照相关程序决策通过,且发行人能够提供有关决策或者批复文件
- B.发行人与原控股股东不存在同业竞争或者大量的关联交易,不存在故意规避《首发办法》规定的其他发行条件的情形
- C.按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整体性调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直属国有企业与地方国有企业之间无偿划转国有股权或者重组等导致发行人控股股东发生变更的
- D.有关国有股权无偿划转或者重组等对发行人的经营管理层、主营业务和独立性没有重大不利影响
- A.发行债券
- B.发行认股权证
- C.发行股票
- D.留存收益融资
- A.企业的价值是由它的实际资产决定的,取决于这些资产的取得形式
- B.不论企业是否有负债,其价值等于公司所有资产的预期收益额除以适于该公司风险等级的报酬率
- C.企业的价值与资本结构无关
- D.用一个适合于企业风险等级的综合资本成本率,将企业的息税前利润( EBIT)资本化,可以确定企业的价值
- A.突出公司主营业务,形成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 B.按照《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的要求独立经营,运作规范
- C.有效避免同业竞争,减少和规范关联交易
- D.先发行上市,后改制运行
- A.单项资产评估
- B.部分资产评估
- C.整体资产评估
- D.完全资产评估
- A.发行的股票
- B.公司的赊购
- C.偿还期在2年以后的银行贷款
- D.离偿还期还有6个月的银行贷款
- A.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工作报告
- B.公司年度报告
- C.公司年度预算方案和决算方案
- D.回购本公司股票
- A.为上市公司或者其附属企业提供财务、法律、咨询等服务的人员
- B.上市公司子公司的管理人员
- C.直接或间接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l%以上的股东
- D.陈律师,其妻子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0%
- A.股份的平等性
- B.股份的不可分性
- C.股份的金额性
- D.股份的可转让性
- A.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应当符合《公司法》规定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条件
- B.折合的股份总额应当等于原公司的注册资本
- C.若原公司股东不足2人,必须找足2个以上的发起人
- D.公司变更前的债权、债务由变更前的公司承继
- A.内部控制制度未有效执行
- B.尽职调查制度、内部核查制度、持续督导制度、保荐工作底稿制度未有效执行
- C.保荐工作底稿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 D.通过从事保荐业务谋取不正当利益
- A.商业银行
- B.证券公司
- C.保险公司
- D.信托投资公司
- A.未完成或者未参加辅导工作
- B.尽职调查工作日志缺失或者遗漏、隐瞒重要问题
- C.未参加持续督导工作,或者持续督导工作未勤勉尽责
- D.唆使、协助或者参与发行人干扰中国证监会及其发行审核委员会的审核工作
- A.由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发起机构
- B.是指将信贷资产信托给受托机构,由受托机构发行的、以该财产所产生的现金支付其收益的受益证券
- C.受托机构以信托财产为限向投资机构承担支付资产支持证券收益的义务
- D.我国目前还没有资产证券化产品
- A.甲类承销团
- B.凭证式国债承销团
- C.乙类承销团
- D.记账式国债承销团
- A.看涨期权
- B.看跌期权
- C.平价期权
- D.以上都不对
- A.地方企业债券
- B.重点公司企业债券
- C.国家投资债券
- D.公司债券
- A.待偿还短期融资券余额不超过企业净资产的30%
- B.近3年内进行过信用评级并有跟踪评级安排的上市公司可以豁免信用评级
- C.短期融资券对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机构投资人发行,只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
- D.短期融资券不对社会公众发行
- A.3/4
- B.1/3
- C.1/4
- D.2/3
- A.累计询价
- B.公告招股说明书
- C.询价
- D.首次发行
- A.20
- B.15
- C.10
- D.30
- A.1个月
- B.7个工作日
- C.10个工作日
- D.15个工作日
- A.平均值
- B.上限
- C.以外的范围
- D.下限
- A.临时决议
- B.普通决议
- C.特别决议
- D.一般决议
- A. 50%
- B. 30%
- C.35%
- D.55%
- A.30%
- B.90%
- C.70%
- D.50%
- A.委托商
- B.主承销商
- C.证券交易所
- D.发行人
- A.筹资弹性大
- B.筹资费用大
- C.筹资弹性小
- D.债务利息高
- A.缴纳所欠税款 支付清算费用. 职工工资 社会保险费用 法定补偿金 按股东所持有股份比例分配剩余财产
- B.支付清算费用 职工工资 法定补偿金 社会保险费用 缴纳所欠税款 按股东所持有股份比例分配剩余财产
- C.支付清算费用 职工工资 社会保险费用斗法定补偿金 缴纳所欠税款 按股东所持有股份比例分配剩余财产
- D.职工工资 支付清算费用 社会保险费用 法定补偿金 缴纳所欠税款 按股东所持有股份比例分配剩余财产
- A.必须最近2年连续盈利,最近2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
- B.最近2年连续盈利,最近2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或者最近1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1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2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
- C.最近1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
- D.最近1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1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2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
- A.备用信用证
- B.资产支持证券分层结构
- C.现金抵押账户
- D.超额抵押
- A.从严
- B.公平
- C.实事求是
- D.合理
- A.1
- B.4
- C.2
- D.3
- A.2/3
- B.1/2
- C.1/4
- D.3/4
- A.保密性
- B.防火墙
- C.条块管理
- D.业务控制
- A.2
- B.3
- C.1
- D.4
- A.1000
- B.3000
- C.5000
- D.8000
- A.10
- B.15
- C.5
- D.3
- A.半
- B.3
- C.5
- D.1
- A.保留意见
- B.否定意见
- C.无法表示意见
- D.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
- A.扩大公司经营
- B.弥补公司亏损
- C.转增公司资本
- D.改善职工福利
- A.10%~20%
- B.10%~25%
- C.15%~25%
- D.15%~30%
- A.1
- B.3
- C.5
- D.7
- A.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
- B.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
- C.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 D.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 A.1/2
- B.1/3
- C.1/4
- D.1/5
- A.承购包销
- B.行政分配
- C.承购代销
- D.公开招标
- A. 10
- B.100
- C.1000
- D.10000
- A.中国工商银行
- B.中国农业银行
- C.海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 D.邮政储汇局
- A.1
- B.3
- C.5
- D.10
- A.20%
- B.400/0
- C.500/0
- D.70%
- A.30天
- B.60天
- C.6个月
- D.1年
- A.1
- B.2
- C.3
- D.4
- A.公司持有金额较大的交易性金融资产
- B.保证人或者担保物发生重大变化
- C.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低予6%
- D.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 A.3
- B.5
- C.10
- D.15
- A.50
- B.100
- C.500
- D.1000
- A.发行人的概况
- B.申请上市股票的发行情况
- C.上市费用
- D.保荐人是否存在可能影响其公正履行保荐职责的情形的说明
- A.中国证监会
- B.保荐人
- C.中国证券业协会
- D.主承销商和发行人协商
- A.3
- B.6
- C.9
- D.12
- A.保荐人应当对发行人的成长性进行尽职调查和审慎判断并出具专项意见
- B.发行人应当自中国证监会核准之日起6个月内发行股票
- C.中国证监会收到申请文件后,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 D.股票发行申请未获核准的,发行人可自中国证监会作出不予核准决定之日起3个月后再次提出股票发行申请
- A.0.174
- B.0.179
- C.0.236
- D.0.243
- A.1年
- B.2年
- C.证券上市当年剩余时间及其后1个完整会计年度
- D.证券上市当年剩余时间及其后2个完整会计年度
- A.发行优先股
- B.发行普通股
- C.发行可转换证券
- D.发行债券
- A.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 B.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
- C.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
- D.短期融资与长期融资
- A.该理论假定,不管企业财务杠杆多大,债务融资成本和企业融资总成本是不变的
- B.企业增加债务融资时,股票融资的成本上升的原因在于股票融资的增加会由于额外负债的增加,使企业风险增大,促使股东要求更高的回报
- C.企业可以通过增加成本较低的负债融资而抵消成本较高的股权融资的影响,以减少融资的成本和风险
- D.融资总成本随融资结构的变化而变化
- A.净收入理论
- B.净经营收入理论
- C.传统折中理论
- D.净经营理论
- A.10%
- B.15%
- C.20%
- D.25%
- A.10
- B.15
- C.20
- D.30
- A.网上竞价发行
- B.网上定价发行
- C.法人配售方式
- D.认购证方式
- A.清算组的决定
- B.股东持有的股份
- C.股东出资比例
- D.浮动认缴的股份
- A.近10天
- B.近15天
- C.近1个月
- D.近3个月
- A.经营权和执行权
- B.选举权和审批权
- C.决定权和审批权
- D.聘用权和解聘权
- A.最近2年实现的平均分配利润的20%
- B.最近2年实现的平均分配利润的30%
- C.最近3年实现的平均分配利润的20%
- D.最近3年实现的平均分配利润的30%
- A.4
- B.5
- C.6
- D.7
- A.公开招标
- B.承销包销
- C.行政分配
- D.都不是
- A.5
- B.4
- C.6
- 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