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变更业务范围
- B.变更主要股东
- C.变更公司形式
- D.公司合并、分立
- 正确
- 错误
- A.证监会依法核准发行的债券
- B.证监会依法核准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
- C.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债券
- D.证券的发行人、上市公司、非上市公众公司、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
- A.银行储蓄网点
- B.财政部门国债服务部
- C.证券公司营业部
- D.邮政储蓄网点
- A.券商对投资者的融资、融券
- B.金融机构对券商对融资、融券
- C.央行对银行的融资、融券
- D.银行对投资者的融资、融券
- A.发行上市制度
- B.市场设立制度
- C.上市公司质量
- D.股票价格因素
- A.有一定的上市交易时间
- B.有一定的上市规模
- C.交易活跃
- D.公司的行业代表性及所属行业发展前景
- A.证券账户的开立
- B.证券帐户挂失补办
- C.证券帐户合并
- D.非交易过户
- A.资产收益
- B.对公司财产的直接支配处理
- C.重大决策
- D.选择管理者
- A.技术风险
- B.合规风险
- C.管理风险
- D.信用风险
- A.上证综合指数
- B.上证180指数
- C.上证50指数
- D.深圳成分股指数
- A.基金
- B.国债
- C.企业债
- D.可转债
- A.重点防范因管理不善、权责不明、未勤勉尽责等原因导致的法律风险、财务风险及道德风险
- B.建立投资银行项目管理制度,完善各类投资银行项目的业务流程、作业标准和风险控制措施
- C.加强投资银行项目的内核工作和质量控制
- D.加强证券发行中的定价和配售等关键环节的决策管理
- A.委托手续费
- B.佣金
- C.过户费
- D.印花税
- A.发起人股份,包括国家持有股份、境内法人持有股份、境外法人持有股份及其他
- B.募集法人股份,即在《公司法》实施之前成立的定向募集公司所发行的、发起人以外的法人认购的股份
- C.内部职工股,即在《公司法》实施之前成立的定向募集公司所发行的、在报告时尚未上市的内部职工股
- D.优先股或其他,即上市公司发行的优先股或无法计入其他类别的股份
- A.在发行主体上,突破了大型国有企业的限制
- B.在发债募集资金的用途上,改变了以往仅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或技改项目上,开始用于替代发行主体的银团贷款
- C.在债券发行方式上,将符合国际惯例的路演询价方式引入企业债券二级市场
- D.在期限结构上,推出了我国超长期、固定利率企业债券
- A.宏观经济风险
- B.政策风险
- C.上市公司经营风险
- D.技术风险
- A.会计价值通常反映的是历史成本或者按某种规则计算的公允价值,并不等于公司资产的实际价格
- B.账面价值的计算要扣除优先股的股本总额
- C.虽然会计价值往往与公司资产的实际价格相等,但账面价值的计算需考虑公司的负债总额
- D.账面价值并不反映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
- A.国债
- B.企业债
- C.股票
- D.基金
- A.证券名称
- B.价格幅度
- C.买卖数量
- D.出价方式
- A.现在定约成交
- B.将来交割
- C.非标准化
- D.在场外市场进行
- A.到期兑付
- B.承兑
- C.贴现
- D.转让
- A.行情监控,对交易行情进行实时监控,观察股票价格、股价指数,成交量等的变化情况,如果出现异常波动,监控人员可立即掌握情况,做出判断
- B.交易监控,对异常交易进行跟踪调查,如果是由违规引起,则对违规者进行处罚
- C.人员监控,对证券交易所交易平台登陆人员情况进行监控,超过一定人数,将做出限定
- D.资金监控,对证券交易和新股发行的资金进行监控。若证券商未及时补足清算头寸,监控系统可及时发现,做出判断
- A.风险收益对称型金融衍生工具
- B.货币衍生工具
- C.金融互换
- D.风险收益不对称型金融衍生工具
- A.合并
- B.分立
- C.经营
- D.解散
- A.股份有限公司
- B.有限责任公司
- C.外资公司
- D.中外合资公司
- A.是一个高度组织化、制度化的市场
- B.组织方式采取做市商制
- C.是一个分散的无形市场
- D.是一个拥有众多证券种类的市场
- A.网络公示制度
- B.发行审核制度
- C.保荐人制度
- D.连带责任制度
- A.总部式
- B.分公司式
- C.单一式
- D.结合式
- A.活期存款
- B.定期存款
- C.储蓄存款
- D.长期贷款
- A.股权联结型产品
- B.汇率联结型产品
- C.利率联结型产品
- D.商品联结型产品
- A.必须与其他业务严格分离
- B.资金的出入必须以公司的名义进行
- C.必须通过专用的自营席位进行
- D.投资决策、投资操作、风险监控的机构和职能必须相互独立
- A.存券银行是ADR的发行人
- B.在ADR交易过程中,存券银行负责ADR的注册和过户
- C.存券银行负责ADR的保管和清算
- D.存券银行为ADR持有者和基础证券发行人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
- A.发行规模大幅增长
- B.发行主体增多
- C.机构投资者范围增加
- D.二级市场交易十分活跃
- A.证券发行信息
- B.每日报告
- C.定期报告
- D.临时报告
- A.董事人数不足法定人数或公司章程所定人数的2/3时
- B.公司未弥补的亏损达股本总额1/3时
- C.持有公司股份10%以上的股东请求时
- D.董事会认为必要时
- A.目前创新类证券公司创设的权证均为备兑权证
- B.是按基础资产来源划分的类别
- C.备兑权证所认兑的股票是新发行的股票
- D.备兑权证不会增加股份公司的股本
- A.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 B.证券交易所
- C.证券业协会
- D.证券公司
- A.结算所是期货交易的专门清算机构
- B.逐日盯市制度能及时调整保证金账户,控制市场风险
- C.结算所是交易所的下属机构
- D.结算所实行无负债的每日结算制度,又称逐日盯市制度
- A.制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方案
- B.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 C.执行股东大会的决议
- D.对公司增发新股作出决定
- A.股票和债券的承销
- B.股票和债券的包销
- C.股票的经纪和自营
- D.债券的经纪和自营
- A.两者的发行时间相同
- B.持有者都有权利而无义务
- C.两者都有杠杆效应
- D.两者的价格波动幅度都大于股票
- A.结算方式不同
- B.交易对象不同
- C.交易价格不同
- D.交易目的不同
- A.公司财务状况
- B.市值规模
- C.交易活跃程度
- D.行业代表性
- A.偿还能力
- B.资金使用方向
- C.市场利率变化
- D.债券变现能力
- A.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
- B.加权股价平均数
- C.修正股价平均数
- D.指数平均数
- A.根据选择权的不同可以把期权划分为买入期权和卖出期权
- B.交易者买入看跌期权,是因为他预期该项金融工具的价格在近期内将会下跌
- C.买入期权又称看跌期权或认沽期权
- D.买入期权和卖出期权交易双方都有损失,且都有无穷大的可能
- A.百慕大期权
- B.利率期权
- C.平均期权
- D.障碍期权
- A.人民币普通股票
- B.可转换公司债券
- C.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品种
- D.任何有价证券
- A.公司股票交易发生异常波动
- B.有投资者发出收购该公司股票的公开要约
- C.上市公司依据上市协议提出停牌申请
- D.中国证监会依法做出暂停股票交易的决定时以及证券交易所认为必要时
- A.选择样本股
- B.选定基期并计算基期平均股价
- C.计算计算期平均股价并作必要修正
- D.指数化
- A.基金已订立契约但尚未履行的资产
- B.基金拥有的未上市的国债、公司债、金融债券等债券
- C.基金所拥有的短期票据
- D.基金有可能无法全部收回的资产及或有负债所提留的准备金
- 112
-
70.认股权证的要素有( )。
- A.认股数量
- B.认股地点
- C.认股期限
- D.认股价格
- A.20世纪70年代,金融衍生工具为规避市场风险而产生
- B.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金融自由化进一步推动了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
- C.金融机构的利润驱动是金融衍生工具产生和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 D.新技术革命为金融衍生工具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与手段
- A.法律上的限制
- B.公司的经营环境
- C.公司对现金的需要
- D.公司进入资本市场获得资金的能力
- 115
-
66.股票收益的特点是( )。
- A.股息的来源是公司的税前利润
- B.股票收益具有不确定性
- C.股息的具体形式有多种
- D.通常来说,股票的收益越高时风险也越高
- A.证券承销与保荐
- B.证券自营
- C.证券资产管理
- D.证券经纪
- A.基金管理公司提供投资咨询服务需报经中国证监会审批
- B.基金管理公司可以直接向境内保险公司提供投资咨询服务
- C.基金管理公司向特定对象提供咨询服务时,不得有侵害基金份额持有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
- D.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对象提供投资咨询服务时,应先与投资咨询客户约定分享投资收益
- A.溢价越低,杠杆作用就越高
- B.可用普通股的市场价格与认股权证的市场价格的比率表示
- C.认股权证价格要比其正股价格的上涨或下跌的速度快得多
- D.认股权证价格要比其正股价格的上涨或下跌的速度慢得多
- A.利率
- B.汇率
- C.股价
- D.利率政策
- A.针对机构投资者
- B.不记名,可以流通
- C.采用电子方式记录债券
- D.免交利息税
- A.证券化的基础资产不同
- B.证券化产品的金融属性不同
- C.资产证券化发起人、发行人和投资者的公司类型不同
- D.资产证券化发起人、发行人和投资者所属地域不同
- A.5
- B.10
- C.20
- D.50
- A.证券投资基金的募集与管理
- B.资产管理业务
- C.投资咨询服务
- D.信托投资管理业务
- A.期限性
- B.收益性
- C.流通性
- D.风险性
- 125
-
57.股票发行价格是指( )。
- A.股票在二级市场交易时的价格
- B.股票在二级市场开盘交易时的价格
- C.投资者认购新发行的股票时实际支付的价格
- D.发行人路演时提出的价格
- A.将资产分别投资于两种以上不同特性的证券上
- B.在以取得收入为目的的债券及优先股和以资本增值为目的的普通股之间进行平衡
- C.一般250/0—500/0的资产投资于债券及优先股,其余的投资于普通股
- D.特点是风险比较低,缺点是成长的潜力不大
- A.清算费用、缴纳所欠税款、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清偿公司债务
- B.清算费用、缴纳所欠税款、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职工的工资、清偿公司债务
- C.清算费用、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缴纳所欠税款、清偿公司债务
- D.清算费用、职工的工资、缴纳所欠税款、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清偿公司债务
- A.配股
- B.转配股
- C.除权股
- D.除息股
- A.1998年12月29日
- B.1995年7月1日
- C.1998年1月1日
- D.1998年7月1日
- 130
-
52.现存最早的ETF是( )。
- A.我国香港地区推出的盈富基金
- B.加拿大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于1991年推出的指数参与份额( TIPs)
- C.美国证券交易所( AMEX)于1993年推出的标准普尔存托凭证(SPDRs)
- D.上证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A.1年以上10年以下
- B.5年以上
- C.3年以上
- D.10年或者10年以上
- A.防止信息滥用
- B.有利于价值判断
- C.降低证券市场效率
- D.防止不正当竞争
- A.当日证券市场上各种金融资产的开盘价
- B.当日证券市场上各种金融资产的收盘价
- C.下一个交易日证券市场上各种金融资产的开盘价
- D.下一个交易日证券市场上各种金融资产的收盘价
- A.当价格指数上升时,基金收益增加;反之,收益减少
- B.始终保持即期的市场平均收益水平,因而收益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
- C.收益随着即期的价格指数上下波动,因而收益波动很大,往往落差很大
- D.投资组合模仿某一股价指数或债券指数,收益随着即期的价格指数上下波动
- A.高于
- B.低于
- C.等于
- D.无关于
- A.具有价值
- B.具有使用价值
- C.代表着一定量的财产权利
- D.具有交换价值
- A.资产总值
- B.资产净值
- C.市场价值
- D.票面价值
- A.少
- B.多
- C.等于
- D.无法比较
- A.介绍客户给经纪商
- B.财务顾问
- C.证券承销与保荐
- D.资产评估
- A.按照ADR持有人的要求领取红利或利息,用于再投资或汇回ADR发行国
- B.负责ADR的注册和过户
- C.负责保管ADR所代表的基础证券
- D.负责对公司管理监督
- A.单利债券
- B.复利债券
- C.贴现债券
- D.累进利率债券
- A. 10%
- B.5%
- C.15%
- D.10.05%
- A.可交换债券和可转换债券的发债主体和偿债主体不同,前者是上市公司的股东,通常是大股东,后者是上市公司本身
- B.可交换债券在国外有股票、现金和混合3种交割方式,可转换债券一般采用股票交割
- C.两者所换股份的来源是相同的
- D.可交换债券一般不设置转股价向下修正条款,可转换债券一般附有转股价向下修正条款
- A.现值
- B.期值
- C.贴现值
- D.复利值
- A.融资融券业务
- B.证券自营业务
- C.证券经纪业务
- D.资产管理业务
- A. 2000
- B.1995
- C.1998
- D.1994
- A.简单算术平均法
- B.加权股价平均法
- C.修正平均股价法
- D.加权股价指数法
- A.基金托管人
- B.基金管理人
- C.基金份额持有人
- D.证监会
- A.债券交易期限
- B.债券发行期限
- C.利息偿还期限
- D.债券到期期限
- A.两地上市
- B.第二上市
- C.二次上市
- D.重复上市
- A.会员大会
- B.理事会
- C.董事会
- D.监察委员会
- A.集中竞价
- B.抽签
- C.公开投标
- D.事先定价
- A.财政部和中国证监会
- B.国有资产管理局和中国证监会
- C.司法部和中国证监会
- D.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
- A.2
- B.3
- C.5
- D.7
- A.上证综合指数
- B.上证180指数
- C.上证30指数
- D.上证红利指数
- A.修正的美式期权
- B.互换期权
- C.奇异期权
- D.买入期权
- A.国有资产经营
- B.中央财政
- C.地方财政
- D.国有资产管理
- A.基金投资者
- B.基金管理人
- C.基金托管人
- D.基金监管人
- A.芝加哥商业交易所
- B.芝加哥期货交易所
- C.纽约证券交易所
- D.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
- A.政府债券、公司债券、金融债券
- B.金融债券、公司债券、政府债券
- C.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
- D.金融债券、政府债券、公司债券
- A. 1989
- B.1990
- C.1991
- D.1992
- A。外国债券
- B.欧洲债券
- C.龙债券
- D.扬基债券
- A.政策风险
- B.经济周期波动风险
- C.利率风险
- D.系统风险
- A.1
- B.2
- C.3
- D.0.5
- A.股票的有效期与股份公司的存续期间相联系,两者是并存的关系
- B.永久性是指股票所载有权利的有效性是始终不变的
- C.股票持有者可以出售股票而转让其股东身份
- D.对于股东公司来说,由于股东不能要求退股,所以通过发行股票募集到的资金,在公司存续期间是一笔稳定的借贷资本
- A.认股权证也称为股本权证
- B.认股权证一般由基础证券的发行人发行
- C.行权时不会增加股份公司的股本
- D.我国证券市场曾经出现过的认股权证以及配股权证、转配股权证都属于认股权证
- A.以募满发行额为止所有投标者的最高中标价格作为最后中标价格
- B.全体中标者的中标价格是单一的
- C.以募满发行额为止中标者各自的投标价格作为各中标者的最终中标价
- D.各中标者的认购价格是不相同的
- A.上涨
- B.下跌
- C.不变
- D.无法确定
- A.3
- B.6
- C.12
- D.24
- A.无担保的存托凭证
- B.一级存托凭证
- C.二级存托凭证
- D.三级存托凭证
- A.政府债券
- B.公募证券
- C.公司债券
- D.金融债券
- A.一年
- B.两年
- C.三年
- D.五年
- A.会员大会
- B.理事会
- C.股东大会
- D.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
- A.供求关系
- B.公司经营状况
- C.宏观经济因素
- D.政治因素
- A.上证30指数
- B.深圳综合指数
- C.上证综合指数
- D.深圳成分股指数
- A.50%
- B.60%
- C.80%
- D.90%
- 177
-
4.中国证券业协会于( )成立。
- A.1990年12月
- B.1991年7月
- C.1991年8月
- D.1993年5月
- A.信用风险
- B.通胀风险
- C.利率风险
- D.经营风险
- A.监管人
- B.评审人
- C.担保人
- D.保荐人
- A.5%
- B.10%
- C.150/0
- D.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