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11%
- B.11.3%
- C.6%
- D.5%
- A.养老保险基金的价值增幅水平应该不低于物价水平
- B.养老保险基金的价值不低于其开始投资的价值
- C.养老保险基金的价值应该不低于银行同期利率水平
- D.养老保险基金的价值应该不低于股票市场综合指数的增长幅度
-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A.养老保险金支付金额的大小
- B.养老保险金支付时间的长短
- C.退休收入与在职职工平均收入的比率
- D.退休年龄
- A.正确
- B.错误
- A.不会造成同代人之间的收入再分配不公平
- B.不会造成不同代人(即代际)之间的收入再分配
- C.不会造成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问题
- D.不会造成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二元结构问题
- A.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
- B.按照国际标准,基尼系数低于0.2,表示收入高度不平等
- C.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不平等
- D.按照国际标准,基尼系数高于0.5以上,表示收入高度平等
- A.正确
- B.错误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A.增加
- B.减少
- C.不受影响
- D.无法确定
- A.正确
- B.错误
- A.我国社会保险缴费已形成企业较重的负担,因此降低缴费水平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进而促进经济发展
- B.从微观经济的角度讲,经济发展主要是通过影响企业发展状况从而影响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因此当经济状况处于非景气时期,养老保险的缴费制度应该具有灵活性
- C.灵活的缴费方式是对我国养老保险强制费率制度的改革
- D.增强国民的消费需求,以此拉动内需
- A.目前重点是发展城镇养老保险,农村的经济条件决定了农村还不能发展农村养老保险体系
- B.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特征,决定我国目前必然还存在着农村与城镇两套养老保险体系
- C.目前已经形成城乡统筹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体系
- D.农村养老保险观念落后,国家应该把主要精力更多在放在城镇养老保险体系上
- A.养老保险制度的调整与改革应该以是否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作为重要出发点
- B.只有在宏观经济稳定时期才适合建立和发展养老保险制度
- C.养老保险的持续发展可以促进宏观经济的稳定
- D.宏观经济稳定性是养老基金走进资本市场的首要条件
- A.养老基金影响金融市场的结构
- B.养老基金对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与推动作用
- C.养老基金影响金融市场创新
- D.养老基金促进金融机构的发展与竞争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A.统一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养老保险制度体系
- B.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 C.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 D.重点依靠农村家庭养老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A.(2000+2500)/2
- B.(2000+2500)/2*(20*1%)
- C.2000/2
- D.2500/2
- A.开展企业年金和团体福利计划等业务,为企业提供独立运作、专业化管理和适度保障的全程服务
- B.参与社会保险日常管理,为社会保险提供技术和管理支持,提高保障机制运行效率
- C.商业保险发挥主导作用,提供更多的保障产品和更高的保障程度
- D.弥补社会保险供给的不足,丰富和发展整个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发挥商业保险的主导作用
- 31
-
按照199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的规定,如果老王退休时其个人账户的累积存储额为24000元,则其个人账户所给予的月养老金额度为()元。
- A.960
- B.200
- C.2000
- D.240
- A.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规模为本人缴费工资11%,其中8%由个人缴纳
- B.从2006年1月1日开始,个人账户制度开始引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
- C.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决定
- D.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
- A.可以享受基础养老金,但不能享受过渡养老金
- B.不可以享受基础养老金,但可以享受过渡养老金
- C.不能享受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存储额可一次性地支付给本人
- D.可以享受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存储额可一次性地支付给本人
- A.从旧的现收现付制度向新的现收现付制度的转变
- B.从现收现付制向完全的个人账户基金制的转变
- C.由现收现付制度向部分积累制度的转变
- D.由单位化向社会化的转变
- A.《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
- B.《劳动事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 C.《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 D.《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
- A.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责
- B.财务模式采用基金积累制
- C.经营中具有较强的单位化色彩
- D.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A.保护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公平,重点关注养老保险与经济发展的互动
- B.克服现收现付制缺陷的方法不应该以私营基金积累的养老保险制度加以替代,而是进行结构性调整
- C.完全不同意世界银行提出的三支柱模式
- D.保护老年人并促进经济增长
- A.保护社会弱者,维护社会公平
- B.保护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公平
- C.保护老年人
- D.保护老年人并促进经济增长
-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A.现收现付制难以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 B.可能导致提前退休普遍,造成熟练劳动力供给减少,特别是养老基金收入减少
- C.现收现付制有更多的手段可以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必要时可以采取统筹积累的方法
- D.导致失去增加长期储蓄的机会
- A.对既有的现收现付制度模式进行进一步完善
- B.对既有的完全积累制度模式进行进一步完善
- C.从现收现付制度向完全基金积累制度模式进行转型
- D.仿效新加坡建立政府集中管理的公积金制度
- A.完全基金制是养老保险制度的最优制度模式选择
- B.智利养老保险制度2008年改革放弃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效率,而关注公平
- C.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应该是效率与公平相互协调的制度体系
- D.智利1981年养老保险制度的效率目标将被其后的社会公平目标完全替代
-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A.收入关联的现收现付制
- B.最低养老金制度
- C.完全积累的个人账户计划
- D.自愿储蓄计划
- A.都完全抛弃了原有的现收现付制
- B.大都建立了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
- C.对政府的职能和作用进行了较大的调整
- D.许多国家引入了基金积累制
- A.现收现付制
- B.基金积累制
- C.完全积累的个人账户计划
- D.半基金制
- A.完全积累制度
- B.名义账户制度
- C.混合制度
- D.部分基金制
-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A.个人账户制
- B.完全积累制
- C.部分积累制
- D.现收现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