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保险合同不成立
- B.保险合同被解除
- C.保险合同中止
- D.保险合同不生效
- A.公平性原则
- B.稳定性原则
- C.弹性原则
- D.合理性原则
- A.保险咨询师
- B.保险经纪人
- C.保险公估人
- D.保险营销员
- A.自愿、诚实信用和客户至上
- B.诚实信用、客户至上和遵纪守法
- C.客户至上、遵纪守法和公平竞争
- D.自愿、诚实信用和公平竞争
- A.2008年10月1日
- B.2008年12月1日
- C.2009年10月1日
- D.2009年12月1日
- A.保险合同主体变更
- B.保险合同内容变更
- C.保险合同客体变更
- D.保险合同效力变更
- A.前1年内每年接受后续教育情况的有关证明
- B.前3年内每年接受后续教育情况的有关证明
- C.前5年内每年接受后续教育情况的有关证明
- D.前7年内每年接受后续教育情况的有关证明
- A.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
- B.在账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
- C.以明示方式给对方折扣
- D.擅自在出售商品上打上名优标志
- A.商业保险
- B.自愿保险
- C.强制保险
- D.普通保险
- A.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 B.三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 C.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 D.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 A.机动车辆本身及机动车辆的第三者责任
- B.城乡居民的有形财产
- C.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
- D.各种运输工具运输过程中的货物
- A.银行
- B.保险中介
- C.保险人
- D.保险代理人
- A.正常承保
- B.优惠承保
- C.条件承保
- D.折扣承保
- A.初始费用,即保费进入个人账户之前所扣除的费用;风险保险费,即保单风险保额的保障成本
- B.保单管理费,即为了维持保险合同有效而向投保人收取的服务管理费;手续费,即保险公司在提供部分领取等服务时收取的相关管理费用
- C.买入卖出差价,即投保人买入和卖出投资单位的价格之间的差价
- D.退保费用,即在保单中途退保或部分领取时保险公司收取的用于弥补尚未摊销的保单成本费用
- A.预定风险率和预定利率
- B.预定死亡率和预定利率
- C.预定收益率和预定利率
- D.预定死亡率和预定风险率
- A.地域性
- B.政策性
- C.连续性
- D.分散性
- A.合同内容变更服务
- B.行使合同权益服务
- C.续期收费服务
- D.保险关系转移服务
- A.借助行政力量进行竞争
- B.业务竞争
- C.向客户给予保险合同以外的经济利益
- D.向客户承诺最低的投资回报率
- A.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
- B.机动车辆损失强制保险
- C.车上人员与货物责任强制保险
- D.无过错损失强制保险
- A.“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证书换发申请表”
- B.前2年内每年接受后续教育情况的有关证明
- C.前3年内每年接受后续教育情况的有关证明
- D.最近3个月正面免冠小两寸彩色照片张
- A.认定单位具有从事保险营销活动资格
- B.认定个人具有从事保险营销活动资格
- C.认定单位具有从事保险经营活动资格
- D.认定个人具有从事保险经营活动资格
- A.正常承保
- B.优惠承保
- C.附条件承保
- D.特约承保
- A.中国保险学会
- B.中国保险行业协会
- C.中国保监会
- D.中国保险精算学会
- 34
-
保险合同的客体是( )。
- A.保险利益
- B.保险标的
- C.投保人
- D.受益人
- A.财产保险
- B.意外伤害险
- C.失业保险
- D.雇主责任保险
- A.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
- B.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
- C.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 D.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 A.五年
- B.十年
- C.十五年
- D.二十年
- A.出立暂保单
- B.代收保险费
- C.协助理算赔案
- D.代理人收缴第一期保费
- A.医疗费用
- B.有关诉讼费用
- C.雇主自身伤亡的相关费用
- D.以上所有费用
- A.做虚假或者误导性说明、宣传
- B.擅自印制、发放、传播保险产品宣传材料
- C.对不同保险产品内容做公平或者完全比较
- D.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
- A.200元以上500元以下
- B.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
- C.200元以上l500元以下
- D.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
- A.固定资产
- B.专项资产
- C.原材料
- D.流动资产
- A.保单数量
- B.保险核保
- C.制单技术
- D.销售品种
- A.经营主体
- B.费率厘定的数理基础
- C.实施方式
- D.适用原则
- A.洪水
- B.暴雨
- C.战争
- D.伤残
- A.营业保费法
- B.营业保费等价公式法
- C.积累公式法
- D.根据利润指标进行定价
- 47
-
某银行开展住房抵押贷款,向某贷款人贷出款额30万元,同时,抵押的房屋投保了30万元的1年期房屋火险按照约定,贷款人半年后偿还了10万元不久,该保险房屋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则银行可以得到的赔偿金额是( )
- A.10万元
- B.20万元
- C.30万元
- D.15万元
- A.王某16岁的女儿
- B.王某所在地的居委会
- C.王某患有老年痴呆的父亲
- D.王某的新邻居
- A.前1年内每年接受后续教育情况的有关证明
- B.前3年内每年接受后续教育情况的有关证明
- C.前5年内每年接受后续教育情况的有关证明
- D.前7年内每年接受后续教育情况的有关证明
- A.售货商店
- B.工商局
- C.中国消费者协会
- D.生产厂家
- A.不确定性
- B.普遍性
- C.可测定性
- D.客观性
- A.1992
- B.1993
- C.1994
- D.1995
- A.“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证书换发申请表”
- B.前2年内每年接受后续教育情况的有关证明
- C.前3年内每年接受后续教育情况的有关证明
- D.最近3个月正面免冠小两寸彩色照片张
- 54
-
保险利益的载体是( )
- A.保险标的
- B.保险价值
- C.保险金额
- D.被保险人
- A.超市降价销售新鲜海产
- B.商场反季服装打折
- C.企业转产,清仓处理产品
- D.抽奖时的有奖销售,最高奖金超过5000元
- A.5年以上
- B.4年以上
- C.3年以上
- D.2年以上
- A.保险合同被变更
- B.保险合同无效
- C.保险合同被解除
- D.保险合同终止
- A.分设帐户,独立核算
- B.分设帐户,统一核算
- C.统一帐户,合并核算
- D.统一帐户,分项核算
- A.中国保监会给予警告
- B.保险行业协会给予记过
- C.消费者协会给予警告
- D.保险公司给予记过
- A.经营主体不同
- B.保险对象完全不同
- C.自然前提不同
- D.数理基础不同
- A.收获期养殖保险
- B.收获期林木保险
- C.收获期果木保险
- D.收获期农作物保险
- A.保险财产的占用性质
- B.投保人的各种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情况
- C.投保标的物所处的环境
- D.投保标的风险防范情况
- A.退保费用
- B.手续费
- C.风险保险费
- D.保单管理费
- A.一倍以上十倍以下
- B.一倍以上五倍以下
- C.一倍以上三倍以下
- D.二倍以上三倍以下
- A.保单管理费
- B.初始费用
- C.风险保险费
- D.手续费
- 66
-
年金制度最早出现在( )
- A.法国
- B.意大利
- C.英国
- D.埃及
- A.缺氧浮头死亡
- B.捕捞引起的死亡
- C.病虫害引起的死亡
- D.不明原因引起的死亡
- A.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 B.三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 C.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 D.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 A.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 B.诉讼时效中止
- C.诉讼时效终止
- D.诉讼时效重新计算
- A.销售人员
- B.理赔人员
- C.保费收据
- D.投保单
- A.产品过失责任
- B.产品侵权责任
- C.产品违约责任
- D.产品间接责任
- A.调解
- B.协商
- C.仲裁
- D.诉讼
- A.可保财产
- B.不可保财产
- C.加费特约可保财产
- D.不加费特约可保财产
- A.企业财产保险
- B.利润损失保险
- C.工程保险
- D.特殊风险保险
- A.风险是指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
- B.风险是指损失发生的必然性
- C.风险是指损失发生的偶然性
- D.风险是指损失发生的意外性
- A.强制性
- B.独特性
- C.针对性
- D.专业性
- A.甲在乙不知情的情况下,向丙提供了附有乙的合同专用章的空白合同书而订立的合同
- B.乙知道甲以自己的名义与丙签订合同而不做否认表示
- C.乙知道甲以自己的名义与丙签订合同后,对甲的行为予以追认,并授予甲该事项的代理权
- D.丙知道甲没有乙的授权,依然根据合同向乙发货,被乙拒绝
- A.一年
- B.二年
- C.四年
- D.二十年
- A.投保人
- B.被保险人
- C.监护人
- D.受益人
- A.一年或者一年以内
- B.承保风险的时间限制
- C.承保风险的空间限制
- D.承保风险的区间限制
- A.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权利
- B.公平交易权
- C.知悉真情权
- D.依法求偿权
- A.1990
- B.1993
- C.1995
- D.1998
- A.支付业务费用
- B.支付经营费用
- C.给付保险金
- D.即支付业务费用又给付保险金
- A.代理人提供的风险分析报告
- B.投保人填写的询问回答书
- C.医生提供的体检报告
- D.保险人提供的保单
- A.就投保人的主观状态而言
- B.就保险人的主观状态而言
- C.就受益人的主观状态而言
- D.就被保险人的主观状态而言
- A.保险人
- B.投保人
- C.承保人
- D.被保险人
- A.权利人的债权
- B.被保证人的债务
- C.被保证人的商业信用
- D.权利人的商业信用
- A.一年
- B.二年
- C.四年
- D.二十年
- A.保单持有人享受经营成果
- B.客户不承担投资风险
- C.定价的精算假设比较保守
- D.保险给付、退保金中含有红利
- A.产生的原因
- B.作用的对象
- C.具有的性质
- D.所在的环境
- A.间接约束作用
- B.直接约束作用
- C.无限约束作用
- D.有限约束作用
- A.期交年金
- B.趸交年金
- C.最后生存者年金
- D.联合年金
- A.1979年
- B.1980年
- C.1985年
- D.1988年
- A.被保险人
- B.投保人
- C.保险代理人
- D.保险公司
- A.质押
- B.抵押
- C.典当
- D.赎回
- A.经营性经济实体
- B.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行政性组织
- C.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社会团体
- D.与消费者协调而成立的中介机构
- A.保险人
- B.投保人
- C.受益人
- D.被保险人
- A.被保险人
- B.投保人
- C.受益人
- D.要保人
- A.弹性原则
- B.合理性原则
- C.稳定性原则
- D.适度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