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投保人投保时
- B.受益人索赔时
- C.被保险人死亡时
- D.保险合同期满时
- A.银行及非金融机构
- B.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
- C.自由市场
- D.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
- A.现金返还
- B.每年分红
- C.把原保险单改为缴清保险单
- D.将原保险单改为展期保险单
- A.投资收益最大化
- B.人生收支在总量上的不一致和时间上的严重不匹配
- C.资产价值最大化
- D.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 A.Ⅱ、Ⅲ、Ⅳ
- B.Ⅰ、Ⅱ、Ⅳ
- C.Ⅰ、Ⅱ、Ⅲ
- D.Ⅱ、Ⅲ
- A.(1)(2)(3)
- B.(1)(2)(4)
- C.(2)(3)(4)
- D.(1)(2)(3)(4)
- A.一般附加险
- B.专门险
- C.特殊附加险
- D.特别附加险
- A.所属保险公司发放的《保险营销员展业证》
- B.中国保险学会颁发的《保险营销员展业证》
- C.中国保监会颁发的《保险营销员展业证》
- D.保险行业协会颁发的《保险营销员展业证》
- 10
-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题目:
如果某国公民詹姆斯当月的税前所得为8000元,假设该国税法规定的免征额为1500元,且纳税人适用的税率如表32-1所示。
全额累进税制下,詹姆斯本月应纳税额为( )元。
- A.650
- B.875
- C.975
- D.1200
- A.同方向但非线性
- B.反方向但非线性
- C.反方向线性
- D.同方向线性
- A.投保单
- B.暂保单
- C.保险凭证
- D.口头保险协议书
- A.公平交易权
- B.自主选择权
- C.受尊重权
- D.知情了解权
- A.职业规范
- B.职业道德
- C.社会公德
- D.职业操守
- A.损失控制包括损失预防和损失抑制
- B.损失预防侧重于降低损失发生的可能性
- C.损失抑制侧重于减少损失发生后的严重程度
- D.一般而言,损失控制措施不能同时涉及损失预防和损失抑制
- A.确认保证
- B.承诺保证
- C.明示保证
- D.默示保证
- A.P=60,Q=10
- B.P=10,Q=6
- C.P=40,Q=6
- D.P=20,Q=20
- A.经济衰退引起损失的可能
- B.海啸引起损失的可能
- C.地震引起损失的可能
- D.爆炸引起损失的可能
- A.以累计赔偿已达到保额为由解除该保单
- B.赔偿第三次损失30万元后立即终止该保单
- C.因每次赔偿额均未达到保额,保险人要继续承担赔偿责任50万元
- D.因每次赔偿额均未达到保额,保险人要继续承担赔偿责任且仍为80万元
- A.400
- B.450
- C.500
- D.550
- A.企业通过委托保险公司经办,签订团险合同,使用团体保单,团体核保,灵活性强,采用经验费率,实现低成本运作
- B.企业虽然成本较高,但是由于企业力量较为强大,大大增强了与保险公司讨价还价的能力
- C.雇员通过参与集体谈判,加入团体保险合同,可以避免个人承保时相对保险公司的弱势地位,加强逆选择
- D.保险公司虽然增加了人力成本,但是可以针对每个企业的实际需要设计灵活产品,改善服务
- A.最后12个月平均
- B.最后12个月任意月份
- C.最后6个月平均
- D.最后6个月任意月份
- A.分红保险
- B.投资连结保险
- C.万能保险
- D.变额寿险
- A.筹集养老金
- B.筹集医疗费
- C.购买退休住房
- D.养老金投资
- A.10日
- B.20日
- C.30日
- D.2个月
- A.2.50%
- B.2.00%
- C.2.20%
- D.2.55%
- A.绝对较多
- B.相对较多
- C.绝对较少
- D.相对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