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本国进口商
- B.本国出口商
- C.外国进口商
- D.外国出口商
- A.小麦种植保险
- B.苹果种植保险
- C.烟叶种植保险
- D.玉米种植保险
- A.运输方式
- B.运输工具
- C.货物的性质
- D.运输时间
- A.国家公务人员
- B.企业会计师
- C.私营饭店经理
- D.学校校长
- A.强制保险
- B.社会保险
- C.自愿保险
- D.互助保险
- A.保险期限必须满1年
- B.在保险期限内无任何保险事故
- C.在保险期限内无任何赔款
- D.保险期满前必须续保
- A.比例责任赔偿方式
- B.限额责任赔偿方式
- C.顺序责任赔偿方式
- D.第一危险赔偿方式
- A.机器设备
- B.原材料
- C.流动资产
- D.建筑物
- A.不属于一般性的生产资料或商品
- B.缺乏价值依据或很难鉴定其价值
- C.承保后会产生不良社会影响
- D.应投保其他险钟
- A.售前
- B.售中
- C.售后
- D.理赔
- A.自然灾害
- B.意外事故
- C.刑事责任
- D.信用行为
- A.重合同、守信用
- B.主动迅速 准确合理
- C.实事求是
- D.有利于被保险人
- A.影响死亡率的要素和非影响死亡率的要素
- B.年龄要素和性别要素
- C.职业要素和习惯要素
- D.身体要素和年龄要素
- A.缮制单证
- B.复核签章
- C.收取保费
- D.核保
- A.高额损失优先原则
- B.客户利益之上
- C.量身定做
- D.最大诚信原则
- A.中介销售渠道和无中介销售渠道
- B.直接销售渠道和间接销售渠道
- C.代理人销售渠道和经纪人销售渠道
- D.保险公司销售渠道和代理公司销售渠道
- A.消费者导向性
- B.服务导向性
- C.营销导向性
- D.一人为众 众为一人
- A.默示保证等同于明示保证
- B.默示保证大于明示保证
- C.默示保证小于明示保证
- D.以明示保证为主,默示保证为辅
- A.1000元
- B.1400元
- C.400元
- D.0
- A.被保险人必须在投保时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
- B.被保险人必须在承保时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
- C.被保险人必须在索赔时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
- D.被保险人必须在运输时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
- A.100 万元
- B.80 万元
- C.70 万元
- D.50 万元
- A.甲公司赔付2万元,乙公司赔付3万元
- B.甲公司赔付2.22万元,乙公司赔付2.78万元
- C.甲公司赔付3万元,乙公司赔付2万元
- D.甲公司赔付5万元,乙公司赔付0万元
- A.10万
- B.6万
- C.4万
- D.16万
- A.保险人
- B.保险代理人
- C.保险经纪人
- D.被保险人
- A.赔付海水浸泡的损失
- B.不赔付损失
- C.全部赔付损失
- D.赔付雨淋的损失
- A.保险人
- B.受益人
- C.被保险人
- D.代理人
- A.家庭财产保险合同
- B.机动车辆保险合同
- C.货物运输保险合同
- D.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合同
- A.调解
- B.协商
- C.仲裁
- D.诉讼
- A.保险合同已经成立
- B.保险合同已经生效
- C.保险合同已经有效
- D.保险合同已无法变更
- 30
-
保险合同的客体是( )。
- A.保险利益
- B.保险标的本身
- C.保险标的价值
- D.保险金额
- A.特定式保险合同
- B.单一风险合同
- C.个别式保险合同
- D.特约式保险合同
- A.双方的权利
- B.双方的责任和期间
- C.双方的义务
- D.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 A.公平性原则
- B.合理性原则
- C.适度性原则
- D.稳定性原则
- E.弹性原则
- A.经济性
- B.互助性
- C.科学性
- D.商品性
- E.法律性
- A.实施方式
- B.投保方式
- C.保险金给付方式
- D.保单利益的归属
- A.避免
- B.预防
- C.抑制
- D.自留
- A.少量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可能
- B.少量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必然
- C.大量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可能
- D.大量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必然
- A.减小事故发生机会
- B.预防潜在的损失发生
- C.及时提供经济补偿
- D.减轻对风险及潜在损失的烦恼和忧虑
- A.丧失所有权
- B.预期利益
- C.承担责任
- D.折旧
- A.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经营者的商品
- B.创造条件促进其销售商之间的竞争程度
- C.根据生产需要对原料的采购进行限制
- D.举报从事相同商品经营的违法个体
- A.不轨企图
- B.心存侥幸
- C.不关心
- D.不注意
- A.保护消费者的所有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健康发展
- B.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经营者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健康发展
- C.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健康发展
- D.保护消费者的所有权益、维护经营者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健康发展
- A.自担损失
- B.要求广告的经营者予以赔偿
- C.要求经营者和广告的经营者同时予以赔偿
- D.要求经营者予以赔偿,并请求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惩处广告经营者
- A.追缴双方取得财产,收归国家所有
- B.追缴双方取得财产,收归集体所有
- C.追缴双方取得财产,归收缴机构所有
- D.追缴双方取得财产,收归第三人所有
- A.从行为开始时无效
- B.从行为人请求撤消时无效
- C.从行为被撤消时无效
- D.从判决生效时无效
- A.主管机关
- B.人民法院或仲裁机关
- C.民政部门
- D.民事行为人
- A.从被发现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 B.从符合条件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 C.从行动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 D.从产生结果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 A.200万元
- B.300万元
- C.400万元
- D.500万元
- A.5
- B.10
- C.20
- D.30
- A.保监会 保险公司 保监会
- B.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
- C.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 保监会
- D.保险会 代理人 保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