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所有权发生转移
- B.登记内容变更
- C.用作抵押或报废
- D.以上都是
- A.美国
- B.日本
- C.德国
- D.韩国
- A.保险标的的位置
- B.保险价值的依据
- C.保险有效期内保险财产是否发生价值等变化
- D.保险条款的制定
- A.第三人
- B.第三人或债务人
- C.债务人
- D.第三人和债务人连带
- A.保险公司的要求
- B.公估人员的资历
- C.公估人员的级别
- D.公估案件的需要
- A.5日
- B.10日
- C.15日
- D.20日
- A.检察院
- B.法院
- C.公安机关执行紧急公务的警察
- D.都不可以
- A.讨论
- B.了解
- C.备案
- D.审批
- A.合作企业
- B.有限责任公司
- C.股份有限公司
- D.合伙制企业
- A.字画、古玩
- B.银行存款
- C.买卖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有价证券
- D.投资不动产
- A.被代理人承担
- B.代理人承担
- C.被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 D.行为责任方承担
- A.仅限于寿险公司
- B.仅限于财险公司
- C.仅限于非寿险公司
- D.寿险公司和非寿险公司均可
- A.技术合同
- B.开发合同
- C.转让合同
- D.咨询合同
- A.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
- B.权利被侵害时
- C.被告知权利被侵害时
- D.提起诉讼之日
- A.由侵害人承担赔偿责任
- B.由受益人承担赔偿责任
- C.侵害人应给予适当的补偿
- D.侵害人承担部分赔偿责任
- A.保险责任
- B.坐落地点、出险时间
- C.索赔资格
- D.保险金额大小
- A.保险公估从业人员不得借助行政力量
- B.保险公估从业人员向客户给予利益承诺
- C.保险公估从业人员负面评价保险中介机构
- D.保险公估从业人员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关系
- A.抵押权随之消灭
- B.抵押权不受影响,债权人以等价物代替
- C.抵押权受到影响,债权人以抵押金代替
- D.抵押权随之消灭,债务人要以其他船舶继续抵押
- A.“现场查勘记录”
- B.“索赔清单”
- C.“项目调查记录”
- D.“标的查勘记录”
- A.社会保险
- B.商业保险
- C.国家保险
- D.企业保险
- A.在订立合同时基本公平的
- B.因协商一致订立的合同
- C.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 D.自愿订立的合同
- A.保险代理人
- B.保险经纪人
- C.保险公估人
- D.保险受益人
- A.承运人
- B.托运人
- C.收货人
- D.装运人
- A.由保证人履行或者承担连带责任
- B.保证人负责敦促债务人偿还债务
- C.保证人履行债务后,无权向债务人追偿
- D.保证人不负连带责任
- A.保险公估人和保险代理人、保险经济师
- B.保险公证人和保险理算人、保险经纪人
- C.保险公估人和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
- D.保险监督官和保险代理人、保险公正行
- A.性质和种类
- B.顺序和种类
- C.性质和范围
- D.种类和范围
- A.所迟延交付的货物的市场价值
- B.所迟延交付的货物的实际价值
- C.所迟延交付的货物的生产成本
- D.所迟延交付的货物的运费数额
- A.造成意外伤害的原因
- B.保险人除外责任的范围
- C.被保险人伤残程度的确定
- D.免赔额度的高低
- A.双方约定于同日履行义务,甲带款提货时,因乙没有交货,甲拒绝付款
- B.双方约定甲先付款,乙再交货。甲没有按时付款,乙拒绝到期交货
- C.双方约定甲先付款,乙再发货。甲仅支付部分货款,乙所交货物存在缺陷
- D.双方约定甲先付款,乙再交货。甲支付50%货款,乙也交付了50%的货物。
- A.保险利益
- B.投保利益
- C.经济利益
- D.社会利益
- A.丧失效力
- B.效力待定
- C.仍然有效
- D.部分无效
- A.15公里
- B.20公里
- C.25公里
- D.50公里
- A.促进会员交流
- B.维护行业利益
- C.加大对外宣传
- D.做好各方协调
- A.重承保规模的扩张、轻资产规模的扩大
- B.重承保数目的扩张、轻理赔质量的提高
- C.重承保规模的扩张、轻承保质量的提高
- D.轻承保规模的扩张、重承保质量的提高
- A.国家保险监管机构颁布的相关规章制度
- B.保险法律、保险有关条款以及双方其他契约
- C.保险公估机构出具的相关文件
- D.保险公估公司与委托人签订的业务委托合同
- A.被保险人
- B.保险人
- C.代理人
- D.经纪人
- A.获救方可自行将获救的船舶和其他财产从救助作业完成后最初到达的港口或者地点移走
- B.获救方将获救的船舶和其他财产从救助作业完成后最初到达的港口或者地点移走后,要尽量通知救助方
- C.经船舶及船上财产所有方同意,可将获救的船舶和其他财产从救助作业完成后最初到达的港口或者地点移走
- D.未经救助方同意,不得将获救的船舶和其他财产从救助作业完成后最初到达的港口或者地点移走
- 38
-
保管人对于保管物( )。
- A.可转交第三人保管
- B.不可转交第三人保管
- C.可以擅自改变保管场所
- D.可以擅自改变保管办法
- A.对清理出的受损财产进行分类清点
- B.与保险当事人密切配合
- C.准确判定保险责任
- D.为公正、合理的理算作准备
- A.开头阶段
- B.调查阶段
- C.定损阶段
- D.整个过程
- A.合同约定的租金率
- B.市场的租金率
- C.二者中较高者
- D.二者中较低者
- A.左侧
- B.右侧
- C.中间
- D.两边
- A.保险人无权解除合同
- B.保险人可以要求相应增加保险费
- C.保险人解除合同的,对于合同解除前发生的损失,保险人不负赔偿 责任
- D.保险人无需对保险事故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
- A.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 B.无需承担民事责任
- C.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 D.应当承担行政责任
- A.托运人支付
- B.收货人支付
- C.经托运人与收货人口头协定后可由收货人支付
- D.经收货人同意后可由收货人支付
- A.受损财产属于保险标的,并且保险事故导致保险标的损失
- B.出险情况较为简单的
- C.受损财产不属于保险标的之列
- D.出险后未聘请保险公估机构作公估
- A.船长有责任最终负责将货物运抵目的港
- B.收货人有权要求赔偿
- C.托运人有权要求赔偿
- D.视为已经履行合同
- A.一方采取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
- B.超越经营范围订立的合同
- C.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订立的合同
- D.违反了国家利益
- A.验证公估业务
- B.索赔公估业务
- C.证明公估业务
- D.理赔公估业务
- A.不得低于保险价值
- B.超过保险价值的,不予赔付
- C.超过保险价值的,超过部分无效
- D.超过保险价值的,全部无效
- A.行政监察机关
- B.人民政府
- C.公安机关督察部门
- D.上级机关
- A.责任审核
- B.理赔计算
- C.公估报告
- D.结案
- A.应当高于另一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
- B.可以略低于另一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
- C.应当相当于另一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
- D.应当相当于该方因此得到的收益
- A.只能等待
- B.与赠与人协商
- C.不能要求交付
- D.可以要求交付
- A.有限责任公司
- B.合伙制企业
- C.合作企业
- D.股份有限公司
- A.职业道德
- B.社会道德
- C.阶级道德
- D.行为操守
- A.无过错
- B.过错
- C.无归因
- D.归因
- A.经营规模扩大
- B.各种专业技术人员聚集
- C.资金实力雄厚
- D.佣金收入倍增
- 59
-
被撤销的民事行为( )。
- A.从行为被撤销起无效
- B.撤销前的行为有效
- C.从行为开始起无效
- D.经当事人协商有效
- A.167 000
- B.46 666
- C.333 000
- D.2 000 000
- A.根据近因原则和保险条款确认保险责任是否成立
- B.根据查勘、调查情况和事故原因确认是否存在第三方责任
- C.应当熟悉、理解和正确运用保险条款
- D.调查保险标的出险后的状况
- A.3日
- B.7日
- C.10日
- D.15日
- A.路边
- B.左侧
- C.右侧
- D.中间
- A.注册资本或者出资减少
- B.许可证被注销
- C.公司解散
- D.投保符合条件的职业责任保险
- A.也要承担民事责任
- B.不承担民事责任
- C.承担部分民事责任
- D.承担部分刑事责任
- A.167 000
- B.333 000
- C.4 6666
- D.2 000 000
- A.保险公估人
- B.保险经纪人
- C.保险代理人
- D.保险关系人
- A.400万元
- B.1000万元
- C.1500万元
- D.2000万元
- A.转让合同权利不得改变权利的内容
- B.转让合同权利增加债务人负担时,可以不通知债务人
- C.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转让时,可不必经其代理人同意
- D.合同权利的让与不受任何人干扰
- A.船长
- B.船舶设计师
- C.船务工程师
- D.普通船员
- A.健身器具
- B.盲道
- C.儿童通道
- D.绿色通道
- A.贡献大小
- B.血缘远近
- C.不同比例
- D.相等份额
- A.2年
- B.1年
- C.半年
- D.60天
- A.甲
- B.丙
- C.甲或丙
- D.甲和丙连带
- A.调整职能
- B.公证职能
- C.评估职能
- D.中介职能
- A.诚实信用原则
- B.尊重公德原则
- C.自愿平等原则
- D.互利互惠原则
- A.某个合伙人
- B.合伙负责人
- C.主要合伙人
- D.全体合伙人
- A.有限责任公司和劳合社
- B.有限责任公司和合伙公司
- C.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 D.合伙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 A.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做出非实质性变更
- B.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做出承诺
- C.发出承诺的通知
- D.承诺通知发出后收到撤回要约的通知
- A.500
- B.333
- C.250
- D.167
- A.承运人承担风险并于航程终止时有权收取的运费,减除为取得该项运费而在共同海损事故发生后,为完成本航程所支付的营运费用
- B.承运人承担风险并于航程终止时有权收取的运费,加上共同海损牺牲的金额
- C.承运人承担风险并于航程终止时有权收取的运费,加上为取得该项运费而在共同海损事故发生后,为完成本航程所支付的营运费用,减除共同海损牺牲的金额
- D.承运人承担风险并于航程终止时有权收取的运费,减除为取得该项运费而在共同海损事故发生后,为完成本航程所支付的营运费用,加上共同海损牺牲的金额
- A.审阅
- B.口头同意
- C.书面同意
- D.持有
- A.转让或者批单
- B.背书或者质押
- C.废止或者质押
- D.转让或者质押
- 84
-
船舶遇险时( )。
- A.遇险船舶的船长订立救助合同要征得船舶所有人的同意
- B.遇险船舶的船长有权代表船舶所有人订立救助合同
- C.遇险船舶的船长订立救助合同要征得船上财产所有人同意
- D.遇险船舶所有人订立救助合同要征得船员们同意
- A.保险人无权询问
- B.被保险人有权不告知
- C.被保险人有告知义务
- D.保险人没有询问的,被保险人无需告知
- A.一方
- B.两方
- C.三方
- D.四方
- A.该船舶在完好状态下的估计价值,减除不属于共同海损损坏的估计修理费计算
- B.该船舶在完好状态下的估计价值,减除该船舶受损后的价值的余额计算
- C.该船舶不属于共同海损损坏的估计的修理费和该船舶受损后的价值计算
- D.该船舶在完好状态下的估计价值,减除不属于共同海损损坏的估计的修理费和该船舶受损后的价值的余额计算
- A.都属于理赔公估业务
- B.评估的委托人相同
- C.评估报告仅作为理赔的参考依据
- D.在保险公司承保以前对标的物进行评估
- A.出于本船利益的考虑可不救助
- B.在不严重危及本船和船上人员安全的情况下,有义务尽力救助海上人命
- C.在任何情况下均需救助
- D.需签订救助合同
- A.50万元
- B.40万元
- C.30万元
- D.20万元
- A.船舶在航程开始时的实际价值
- B.船舶在航程开始时的实际价值,减去共同海损牺牲的金额
- C.船舶在航程终止时的完好价值
- D.船舶在航程终止时的完好价值,减除不属于共同海损的损失金额
- A.保险公估人
- B.保险代理人
- C.保险经纪人
- D.保险监管人
- A.管理档案
- B.人事档案
- C.个人档案
- D.执业档案
- A.2年
- B.3年
- C.5年
- D.10年
- A.只能为书面形式
- B.只能为口头形式
- C.只能为其他形式
- D.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 A.人的安全
- B.人的身体
- C.人的健康
- D.人的精神
- A.出租人
- B.承租人
- C.托运人
- D.收货人
- A.不得运输
- B.事先征得出租人的同意方可运输
- C.运输后要及时通知出租人
- D.可自行运输
- A.500吨
- B.1 000吨
- C.1 500吨
- D.3 000吨
- A.警告
- B.罚款
- C.暂扣或者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 D.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