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基本条款
- B.附加条款
- C.特约条款
- D.免责条款
- A.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不退还保险费
- B.部分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不退还保险费
- C.不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可退还保险费
- D.不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不退还保险费
- A.以第三者责任为依据
- B.以实际损失价值为依据
- C.以事先约定为依据
- D.以法院判决为依据
- A.10日
- B.15日
- C.30日
- D.60日
- A.消费者对保险需求的差异
- B.保险公司的保险供给能力
- C.保险法的规定
- D.保险公司保险同业公会的公约
- A.分保额占保险金额的比例
- B.自留额占保险金额的比例
- C.自留额占分保额的比例
- D.分保额占自留额的比例
- A.既有损失机会,又有获利可能的风险
- B.只有获利可能而无损失机会的风险
- C.只有损失可能而无获利机会的风险
- D.有导致重大损失可能的风险
- A.1年
- B.2年
- C.3年
- D.5年
- A.利害关系论
- B.同意论
- C.承认论
- D.利害关系论和同意论
- A.1年
- B.2年
- C.3年
- D.5年
- A.被保险人指定受益人
- B.投保人指定受益人
- C.被保险人的债权人
- D.被保险人的继承人
- A.纯粹风险
- B.财产风险
- C.责任风险
- D.信用风险
- A.前者大于后者
- B.前者小于后者
- C.相等
- D.视具体情况而定
- A.风险事故
- B.风险条件
- C.风险因素
- D.风险事件
- A.6000元
- B.4000元
- C.5000元
- D.10000元
- A.受益人
- B.保险代理人
- C.投保人
- D.保险经纪人
- A.再保险
- B.共同保险
- C.重复保险
- D.不足额保险
- A.保证条款
- B.特约条款
- C.基本条款
- D.附加条款
- A.补偿性
- B.给付性
- C.临时性
- D.定值性
- A.本年度预期毛利润额
- B.赔偿期
- C.保险期
- D.业务发展趋势
- 21
-
保险营销的对象是( )。
- A.准保户
- B.保险人
- C.保险受益人
- D.投保人
- A.寿险责任准备金
- B.已发生未报告赔款准备金
- C.已决未付赔款准备金
- D.总准备金
- A.比例再保险
- B.溢额再保险
- C.超额赔款再保险
- D.成数再保险
- A.10日
- B.15日
- C.30日
- D.60日
- A.组织架构
- B.组织关系
- C.组织构架和组织关系
- D.管理目标
- A.火灾
- B.爆炸
- C.暴雨
- D.雷击
- A.损失成本
- B.直接损失成本
- C.责任损失成本
- D.间接损失成本
- A.基本风险
- B.财产风险
- C.特定风险
- D.责任风险
- A.对投机风险进行管理
- B.对动态风险进行管理
- C.对不可保风险进行管理
- D.对全部风险进行管理
- 30
-
某企业投保财产保险综合险,保险金额100万元,在一次电路短路引起的火灾中,实际损失95万元,为保护财产支出必要费用10万元,为确认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估价合理费用为2万元,保险公司应向该企业赔偿( )。
- A.95万元
- B.105万元
- C.100万元
- D.107万元
- A.确认保证
- B.承诺保证
- C.弃权
- D.禁止反言
- 32
-
近因是指( )。
- A.最直接、最有效、起决定作用的原因
- B.时间上最接近的原因
- C.空间上最接近的原因
- D.时间、空间上均最接近的原因
- A.风险损失的实际成本
- B.风险损失的无形成本
- C.风险损失的间接成本
- D.风险损失的直接成本
- A.新兴管理科学
- B.新兴决策科学
- C.新兴计量科学
- D.新兴保险科学
- A.电冰箱、电视机
- B.投保人的住房及其室内装修
- C.家具
- D.书籍、字画
- A.共同保险
- B.重复保险
- C.再保险
- D.原保险
- A.高额损失原则
- B.高额收入原则
- C.需求原则
- D.补偿原则
- A.外部环境
- B.经济环境
- C.人口环境
- D.内部环境
- A.保险可以使少数不幸的被保险人的损失由未发生损失的被保险人分摊
- B.我国《保险法》将保险定义为商业保险行为
- C.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 D.保险是风险管理的一种方法
- A.应区分保险财产与未保险财产
- B.对所有施救过程中发生的费用都进行赔偿
- C.施救费用与保险财产的赔款应分别计算
- D.计算保险财产赔款不需要按比例分摊时,施救费用也不按比例分摊
- A.财产风险因素
- B.自然风险因素
- C.经济风险因素
- D.社会风险因素
- A.台风
- B.盗窃
- C.地震
- D.雷击
- 43
-
保险合同的客体是( )。
- A.被保险人
- B.保险事故
- C.保险利益
- D.保险价值
- A.补偿损失
- B.给付保险金
- C.防灾防损
- D.融通资金
- 45
-
风险管理的目标是( )。
- A.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的安全保障
- B.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利润
- C.以最小成本达到最优发展途径
- D.解决自身面临的风险问题
- A.珠宝、玉器、古玩
- B.运输过程中的物资
- C.森林、矿藏、土地
- D.票证、文件、技术资料
- A.新的保险公司或规模较小的保险公司
- B.实力雄厚的保险公司
- C.差异性小、需求范围广、适用性强的保险险种的推销
- D.规模大的保险公司
- A.有偿性
- B.附和性
- C.双务性
- D.射幸性
- A.再保险分出人
- B.被保险人
- C.再保险接受人
- D.分出公司和分入公司
- A.灵活性
- B.低成本
- C.自主性
- D.稳定性
- A.保险产品的有形性
- B.保险产品的需求的潜在性
- C.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 D.劳务产品的可替代性
- A.保险合同订立时标的的市场价值
- B.保险事故发生时标的的市场价值
- C.保险事故发生时标的的重置价值
- D.保险合同中载明的保险标的的价值
- A.前者效力大于后者
- B.后者效力大于前者
- C.具有同等效力
- D.视具体情况而定
- A.金银珠宝
- B.铁路
- C.土地
- D.房屋
- A.只要求在合同订立时存在保险利益
- B.只要求在合同终止时存在保险利益
- C.要求从合同订立到合同终止始终存在保险利益
- D.无时效规定
- A.社会风险
- B.自然风险
- C.政治风险
- D.经济风险
- A.15%
- B.5%
- C.10%
- D.100%
- A.无差异性市场策略
- B.差异性市场策略
- C.集中性市场策略
- D.险种组合策略
- A.前者大于后者
- B.前者小于后者
- C.相等
- D.视具体情况而定
- A.最大可能损失
- B.自留额
- C.投保单位
- D.危险单位
- A.三者共同构成风险要素
- B.风险因素的存在引起或加大了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风险事故发生造成风险损失
- C.共同构成一个损失暴露单位
- D.形成风险状态
- A.20%
- B.30%
- C.40%
- D.50%
- A.赔款:(实际损失或财产恢复原状修复费用-应扣残值)X保险金额/出险时重置价值
- B.赔款二实际损失或财产恢复原状修复费用X保险金额/出险时重置价值-应扣残值
- C.赔款:保险金额-应扣残值
- D.赔款二实际损失或财产恢复原状修复费用-应扣残值
- A.比例责任分摊
- B.顺序责任分摊
- C.限额责任分摊
- D.第一危险赔偿方式
- A.公营保险与民营保险
- B.盈利保险与非盈利保险
- C.定额保险与损失保险
- D.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
- A.投保人
- B.被保险人
- C.分出公司
- D.分入公司
- A.20
- B.10
- C.15
- D.5
- A.股份有限保险公司
- B.相互保险公司
- C.劳合社
- D.专业自保公司
- A.差异性市场策略
- B.无差异性市场策略
- C.集中性市场策略
- D.分散性市场策略
- A.保险利益原则是指在履行保险合同的过程中,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必须具有保险利益
- B.保险利益原则是指在签订保险合同的过程中,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必须具有保险利益
- C.保险利益原则是指在履行保险合同的过程中,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必须具有保险利益
- D.保险利益原则是指在签订和履行保险合同的过程中,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必须具有保险利益
- A.间接损失
- B.直接损失
- C.广义的风险损失
- D.狭义的风险损失
- A.来源的广泛性
- B.总体上的返还性
- C.使用上的禁止性
- D.运用上的增值性
- A.直接原因
- B.间接原因
- C.风险因素
- D.潜在原因
- A.社会风险
- B.政治风险
- C.经济风险
- D.生产风险
- A.投保时的账面原值
- B.出险时的重置价值
- C.投保时的重置价值
- D.出险时的账面余额
- A.只要求在合同订立时存在保险利益
- B.只要求在合同终止时存在保险利益
- C.要求从合同订立到合同终止始终存在保险利益
- D.无时效规定
- A.纯粹风险
- B.社会风险
- C.责任风险
- D.财产风险
- A.保险人全额退还收取的保费
- B.保险人扣除手续费后退还收取的保费
- C.保险人收取的自合同生效至合同解除期间的保险费不予退还
- D.由当事人双方协商解决
- A.利润损失保险必须依附于财产保险
- B.利润损失保险承保的风险与财产保险一致
- C.投保人不投保财产保险,也可选择投保利润损失保险
- D.利润损失保险的赔偿前提是被保险财产遭受保险事故损失并获得保险人的赔偿
- A.保险金额
- B.保险价值
- C.保险费
- D.保险价格
- A.可能性
- B.不确定性
- C.结果的差异性
- D.客观性
- A.保险代理人
- B.保险分公司
- C.保险经纪人
- D.保险公估人
- A.安全性原则
- B.收益性原则
- C.流动性原则
- D.社会性原则
- A.直接损失成本
- B.间接损失成本
- C.损失成本
- D.风险成本
- A.300万元
- B.500万元
- C.700万元
- D.1000万元
- A.4000元
- B.5000元
- C.2500元
- D.8000元
- 87
-
保险的基本职能是( )。
- A.补偿损失和给付保险金
- B.补偿损失和分散风险
- C.补偿损失和防灾防损
- D.补偿损失和融通资金
- A.市场领导者
- B.市场挑战者
- C.市场跟随者
- D.市场领导者和市场跟随者
- A.重合同、守信用原则
- B.实事求是原则
- C.公平原则
- D.补偿原则
- A.20万元
- B.4万元
- C.3万元
- D.2.4万元
- A.保险合同的订立
- B.被保险人的指定
- C.保险事故的发生
- D.保险人许可
- A.绝对无效
- B.相对无效
- C.法定无效
- D.约定无效
- A.投保人或被保险人
- B.保险人
- C.再保险人
- D.保险代理人
- A.内部组织
- B.组织机构
- C.外部组织
- D.专职部门
- A.分入公司
- B.分出公司
- C.二者平均
- D.二者协商
- A.保险人向被保险人支付赔偿款
- B.保险人重置受损保险财产
- C.保险人恢复或置换受损保险财产
- D.保险人修理受损保险财产
- A.代管财产与他人共有财产结合
- B.比例赔偿与第一危险赔偿相结合
- C.经济补偿与到期还本
- D.普通保险风险与盗窃风险结合
- A.5万
- B.4万
- C.2万
- D.2.5万
- A.实质风险因素
- B.心理风险因素
- C.道德风险因素
- D.综合风险因素
- 100
-
下列属于纯粹风险的是( )。
- A.汇率变动风险
- B.外汇管制风险
- C.地震风险
- D.政府没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