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投保人故意或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口向保险人决定是否承保或者以何种价格承保
- B.投保人、被保险人未履行维护保险标的的义务
- C.被保险人未履行危险增加通知义务
- D.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
- A.国营保险组织
- B.私营保险组织
- C.合营保险组织
- D.合作保险组织
- E.行业自保组织
- A.国家信用分配
- B.企业信用分配
- C.银行信用分配
- D.财政信用分配
- A.应为合法的利益
- B.应为经济上有价的利益
- C.应为确定的利益
- D.应为具有利害关系的利益
- A.具备法定资格
- B.以自己的名义订立保险合同
- C.依照保险合同承担保险责任
- D.必须是股份制保险公司
- A.被保险人提出索赔
- B.被保险人提出损失证明
- C.保险人调查
- D.保险人支付赔款
- A.钻井平台一切险
- B.钻井船一切险
- C.保赔保险
- D.井喷控制费用保险
- A.起运地成本价
- B.中途地成本价
- C.目的地市价
- D.目的地成本价
- A.资本溢价
- B.企业盈余
- C.接受捐赠的实物资产
- D.住房周转金转入
- A.以实际损失为限
- B.以保险金额为限
- C.以保险利益为限
- D.以投保时的保险价值为限
- A.协商
- B.公证
- C.仲裁
- D.诉讼
- A.使用性质
- B.结构性能
- C.所处环境
- D.防灾设施与安全管理
- A.竞争对手已为开拓市场付出了营销费用
- B.竞争对手的险种可能暴露出缺陷,而后期进人者可以避免出现同类问题
- C.保险公司无法了解市场规模
- D.保险公司没有竞争对手,市场开拓费用较高
- A.在残废后的前一段时间
- B.保险期限结束后的一段时间
- C.一般为3或6个月
- D.推迟期内保险人不给付任何赔偿
- A.因买方破产造成的损失,在证实买方确已破产或确定不具备偿付能力后赔付
- B.因买方拖欠货款造成的损失,赔偿等待期为6个月
- C.因买方拒收货物或拒付货款的损失,赔偿等待期为该货物重新出售或处理完毕后一个月
- D.因政治风险造成的损失,赔偿等待期为风险事件发生后4个月
- A.同期风险融资
- B.事先风险融资
- C.事后风险融资
- D.风险转移
- A.购买债券
- B.投资股票
- C.投资不动产
- D.用于贷款
- E.银行存款
- A.安装或保养防损设备过程中造成的生产中断损失
- B.防损措施对生产流程的不断干扰的损失
- C.对防损措施的争议导致的延误或生产中断损失
- D.预防损失设备资本支出与折旧
- A.转化条款
- B.事先存在条件条款
- C.调整保险金条款
- D.年龄误告条款
- A.卫星在预定轨道运行的重置成本
- B.额外费用、合同债务
- C.卫星的资产价值利润损失
- D.折旧金额
- A.自有资本金
- B.非寿险责任准备金
- C.寿险责任准备金
- D.社会保险基金
- A.最后纯损失条款
- B.任何一次事故条款
- C.一次事故特殊扩展条款
- D.最高责任额条款
- A.投机风险是可保风险
- B.可保风险必须具有分散性和可测性
- C.可保风险必须使大量标的均有遭受损失可能性
- D.可保风险发生的时间必须是不确定的,但其发生的结果可以是确定的
- A.团体延期年金
- B.团体延期缴清年金
- C.预存管理年金
- D.保证年金
- A.单证相符
- B.保险合同要素明确
- C.数字准确
- D.复核签章
- A.被保险人的货币和有价证券的损失
- B.被保险人拥有财产的损失
- C.被保险人有权拥有的财产或对其负责任的财产损失
- D.保单指定区域的可移动财产损失
- A.盗抢保险
- B.水管破裂保险
- C.自燃损失险
- D.破坏性地震保险
- E.无过失责任险
- A.使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明确企业的预期目标
- B.促使各部门在经营活动中协调一致,加强合作
- C.促使各部门制定详细的收支预算
- D.便于财务部门发挥财务监督控制作用,为考核运营效益提供依据
- A.损失频率
- B.损失幅度
- C.损失概率
- D.损失严重程度
- A.必须投保第三者责任险
- B.保险期限必须满1年
- C.保险期内无赔款
- D.保险到期办理续保
- E.必须是公有车辆
- A.1年
- B.2年
- C.3年
- D.4年
- A.分保条
- B.摘要表
- C.附约
- D.合同文本
- A.布置和维持风险控制措施的成本
- B.间接成本
- C.直接成本
- D.布置风险控制措施的成本
- 34
-
法定保险的特征是( )。
- A.公平性与公正性
- B.全面性与统一性
- C.强制性与公正性
- D.安全性与公平性
- A.被保险船舶的保险金额
- B.特别约定的责任限额
- C.共同海损分摊价值
- D.施救费用
- A.1556年
- B.1720年
- C.1906年
- D.1920年
- A.保险单
- B.投保单
- C.保险金额
- D.保险经济保障
- A.赔款成本为80/100,附加费用为20/100
- B.赔款成本为80/100,附加费用为20/80
- C.赔款成本为80/80,附加费用为80/20
- D.赔款成本为80/80,附加费用为20/80
- A.分别属于互助形式后备基金、自保形式后备基金
- B.均属于互助形式后备基金
- C.均属于自保形式后备基金
- D.分别属于自保形式后备基金、社会保障形式后备基金
- A.雇员,雇主
- B.代理人,委托人
- C.雇员,委托人
- D.专业技术人员,当事人或其他人
- A.海运基本险
- B.海运专门险
- C.特别附加险
- D.特殊附加险
- A.均衡保费
- B.均衡纯保费
- C.修正的营业保费
- D.修正的纯保费
- 43
-
标准体保险是指( )。
- A.被保险人的身体状况属于正常标准范围
- B.投保人的收入水平达到一般收人水平
- C.被保险人的风险程度属于正常标准范围
- D.被保险人的年龄在一定的范围以内
- A.保险合同签订地的新车购置价
- B.保险事故发生地的新车购置价
- C.保险合同签订地的新车购置价扣除车辆购置附加费
- D.保险事故发生地的新车购置价扣除车辆购置附加费
- A.约定再保险
- B.成数再保险
- C.非比例再保险
- D.溢额再保险
- A.保额损失率
- B.供求状况
- C.标的损毁率
- D.利率
- A.可保风险
- B.基本风险
- C.不可保风险
- D.个体风险
- A.互惠分保
- B.转分保
- C.临时分保
- D.预约分保
- A.较低
- B.相同
- C.较高
- D.不确定
- A.海洋货物运输保险
- B.多式联运保险
- C.邮包保险
- D.陆上运输货物保险
- A.风险避免
- B.风险隔离
- C.风险评价
- D.风险暴露
- A.损失幅度
- B.损失平均值
- C.损失标准差
- D.损失方差
- A.5万
- B.4万
- C.2万
- D.2.5万
- A.纯粹风险
- B.社会风险
- C.责任风险
- D.财产风险
- A.建筑工程保险
- B.安装工程保险
- C.机器损坏保险
- D.工程设备保险
- A.标准差与方差之比
- B.标准差与损失平均值之比
- C.损失期望值与方差之比
- D.损失频率与损失幅度之比
- A.逐渐增加
- B.逐渐减少
- C.一直不变
- D.忽高忽低
- A.委托性
- B.介入性
- C.经济性
- D.持续性
- A.团体年金保险
- B.团体意外伤害保险
- C.团体医疗费用保险
- D.健康保险
- A.保险合同订立时标的的市场价值
- B.保险事故发生时标的的市场价值
- C.保险事故发生时标的的重置价值
- D.保险合同中载明的保险标的的价值
- A.卫星保险
- B.火箭保险
- C.航天飞机保险
- D.轨道保险
- 62
-
航天保险是( )的一种。
- A.火灾及其他灾害事故保险
- B.工程保险
- C.工程履约保险
- D.能源开发保险
- A.仲裁违约金
- B.法定违约金
- C.协商违约金
- D.调解违约金
- A.定值保险
- B.不定值保险
- C.定额
- D.不定额
- 65
-
宽限期条款适用于( )。
- A.趸交保险费的人寿保险
- B.健康保险
- C.意外伤害保险
- D.分期缴费的人寿保险
- A.10 日
- B.15 日
- C.30 日
- D.60 日
- A.火灾
- B.台风
- C.雪灾
- D.地震
- A.超额赔付率分保
- B.事故超赔分保
- C.超额损失分保
- D.超额赔款分保
- A.2年
- B.5年
- C.10年
- D.15年
- A.1至5倍
- B.5倍以上1O倍以下
- C.10倍以上20倍以下
- D.20倍以上50倍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