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事前、事中和事后
- B.事中和事后
- C.事前和事后
- D.事前和事中
- A.海洋石油开发责任保险的险种主要有保赔保险、承租人责任保险
- B.在国际保险市场上常采用“三者合一”的混合保险形式来承保海洋石油开发责任保险
- C.海洋石油开发责任保险的保赔保险是指在海洋石油开发中涉及各种损失赔偿的一种保险
- D.海洋石油开发责任保险的险种主要有保赔保险和第三者责任险
- A.差别利率
- B.基准利率
- C.实际利率
- D.名义利率
- A.特殊风险保险
- B.产品保证保险
- C.工程保险
- D.农业保险
- A.与人寿保险、健康保险相比,意外伤害保险最有条件、最适合采用团体投保方式
- B.意外伤害保险的保险费率主要取决于被保险人的年龄和健康状况
- C.意外伤害保险与被保险人的职业关系不大
- D.雇主一般都不会为其雇员投保团体意外伤害保险
- A.保费的外流
- B.风险相对集中
- C.风险相对分散
- D.分散风险无效
- A.估计损失
- B.实际损失
- C.补偿损失
- D.社会损失
- A.人寿保险
- B.疾病保险
- C.医疗保险
- D.失能收入损失保险
- A.道德风险
- B.过失风险
- C.心理风险
- D.人为风险
- A.应区分直接承保财产和特约承保财产,并注意对它们采用不同的承保方式
- B.对于房屋及室内附属设备、室内装潢与室内财产应分开承保
- C.对于室内财产中的家用电器和文体娱乐用品、衣物和床上用品、家具及其他生活用具,应分项确定保险金额
- D.合作经营组织的财产要适当承保
- A.财产损失保险
- B.责任保险
- C.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
- D.以上都是
- A.30%-50%
- B.40%~50%
- C.40%-80%
- D.20%~40%
- A.产品观念
- B.推销观念
- C.营销观念
- D.社会营销观念
- A.着重反映本职业、本行业特殊的利益和要求
- B.是职业实践活动的产物,只有付诸实践,职业道德才能体现其价值和作用
- C.总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经济体制决定,并反过来为之服务的
- D.适应于本职业活动的客观环境和具体条件
- A.完全弹性需求
- B.弹性需求较大
- C.弹性需求较小
- D.无弹性需求
- A.有特定业务活动的团体
- B.为投保团体保险而组成的团体
- C.实行独立核算的正式法人团体
- D.已经存在的实行独立核算的正式法人团体
- A.投保
- B.承保
- C.续保
- D.验险
- A.合同标的
- B.文书中的标点错误
- C.履行期限
- D.价款或者报酬
- A.投资中介投资业
- B.金融中介金融业
- C.资本中介投资业
- D.金融中介投资业
- A.风险广泛而集中
- B.涉及较多的利害关系人
- C.工程保险的内容相互交叉
- D.工程保险承保的是非技术风险
- A.最短为3年,最长为15年
- B.最短为2年,最长为10年
- C.最短为5年,最长为15年
- D.最短为2年,最长为15年
- A.不成立
- B.无效
- C.可撤销
- D.成立并生效
- A.完全竞争型保险市场
- B.垄断竞争型保险市场
- C.寡头垄断型保险市场
- D.自然垄断型保险市场
- A.责令增加资本金、办理再保险
- B.责令拍卖不良资产、转让保险业务
- C.禁止商业性广告
- D.对其实行接管
- A.1100元
- B.1109.77元
- C.1188元
- D.1220.75元
- A.保险黄金
- B.保险基金
- C.保险证券
- D.保瞪债券
- A.1‰
- B.3‰
- C.6‰
- D.9‰
- A.国内信用保险一般不承保批发业务
- B.国内信用保险一般承保零售业务
- C.国内信用保险承保3—6个月的短期商业信用风险
- D.国内信用保险承保长期商业信用风险
- A.估计损失
- B.实际损失
- C.补偿损失
- D.社会损失
- A.1800元
- B.1620元
- C.2000元
- D.1880元
- A.出口信用保险
- B.政治风险保险
- C.一般商业信用保险
- D.投资保险
- A.1年
- B.2年
- C.3年
- D.5年
- A.房屋
- B.图书
- C.首饰
- D.违章建筑
- 34
-
核电站责任保险( )。
- A.主要承保运输中的核事故造成第三者的财产损失
- B.主要承保核电站所有人依照本国法律规定,因发生二般保险事故或核事故,包括运输中的核事故造成第三者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时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
- C.在保险实务中,保险人须按核事故拟定赔偿限额
- D.保险人须将操作核电站设施的员工作为第三者承保
- A.实际赔偿额占承保保险金额的比率
- B.保险标的损失额与保险金额之比
- C.有效索赔概率
- D.实际损失与保险金额之比
- A.依据国民生命表
- B.依据经验生命表
- C.采用行业最高经验死亡率
- D.采用行业最低经验死亡率
- A.保险私法
- B.保险特别法
- C.保险业法
- D.保险合同法
- A.守法遵规
- B.诚实信用
- C.勤勉尽责
- D.公平竞争
- A.成数分保
- B.溢额分保
- C.超额赔款分保
- D.超额赔付率分保
- A.财政原则
- B.经济原则
- C.社会原则
- D.强制原则
- A.流程图分析法
- B.实地调查法
- C.事故分析法
- D.风险清单法
- A.按比例退还保险费
- B.退还保险费
- C.不退还保险费
- D.只退还首期保费
- A.因烘烤、烫和烙造成焦糊变质等损失,既无燃烧现象,又无蔓延扩大趋势
- B.当烘箱烘烤食物时,因变压线圈着火燃烧并秧及其他物品时
- C.电机、电器和电气设备因使用过度、超电压、碰线、弧花、漏电和自身发热所造成的本身损毁
- D.在控制地点的焚烧行为
- A.学理解释
- B.立法解释
- C.司法解释
- D.行政解释
- A.1 109.77元
- B.1 100元
- C.1 188元
- D.1880元
- A.如实告知
- B.明确告知
- C.如实说明
- D.明确说明
- A.固定汇率制度
- B.浮动汇率制度
- C.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 D.国家调控汇率制度
- A.不承担任何责任
- B.承担过失侵权责任
- C.承担故意侵权责任
- D.承担绝对责任
- A.未保风险
- B.除外风险
- C.被保风险
- D.除外责任
- A.借记应收账款——代收保费
- B.借记应收账款——协作业务费用
- C.贷记应付账款——协作业务费用
- D.贷记应付账款——代收保费
- A.被保险人或受益人不能获得多重给付
- B.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只能获得第一份保单给付
- C.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只能获得最后一份保单给付
- D.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可以获得多重给付
- A.双目永久完全失明
- B.一上肢腕关节以上缺失
- C.一下肢踝关节以上缺失
- D.手指缺失
- A.英国
- B.日本
- C.中国
- D.以上都不对
- A.人寿保险面临的逆选择和道德风险比健康保险更严重
- B.在健康保险中,保险人对所承担的医疗保险金的给付以医疗机构提供的数额为参照,一般不作限制或制约性规定
- C.健康保险是为被保险人提供医疗费用和残疾收入补偿,基本以被保险人的存在为条 件,所以无需指定受益人,且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常为同一个人
- D.自杀或企图自杀不在健康保险的除外责任之列
- A.偿付能力监督管理
- B.绩效评估监督管理
- C.市场行为监督管理
- D.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监督管理
- A.人寿保险面临的逆选择和道德风险比健康保险更严重
- B.在健康保险中,保险人对所承担的医疗保险金的给付以医疗机构提供的数额为参照,一般不作限制或制约性规定
- C.健康保险是为被保险人提供医疗费用和残疾收入补偿,基本以被保险人的存在为条件,所以无需指定受益人,且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常为同一个人
- D.自杀或企图自杀不在健康保险的除外责任之列
- A.70%
- B.80%
- C.100%
- D.90%
- A.1:1
- B.1:2
- C.2:1
- D.3:1
- A.明示
- B.委付
- C.委托
- D.代位
- A.受害人被保险人
- B.被保险人受害人
- C.被保险人投保人
- D.第三者被保险人
- A.将受损保险财产恢复到受损前的原有状态,而不考虑扣除改进和改善部分的费用和折旧等因素
- B.建筑物遭受全损后,保险人应给予重建一座与原有建筑物相同的建筑物
- C.机器设备或库存物资遭受全损,保险人应给予置换同类机器设备或库存物资
- D.如果保险合同中约定有重置条款,保险人就无法选择履行赔偿义务的方式
- A.1:1
- B.1:2
- C.2:1
- D.1:3
- A.Ⅰ、Ⅱ、Ⅲ
- B.Ⅱ、Ⅲ、Ⅳ
- C.Ⅰ、Ⅱ、Ⅳ
- D.Ⅰ、Ⅲ、Ⅳ
- A.损失抑制
- B.风险回避
- C.风险自留
- D.风险抑制
- A.实质损失和额外费用损失
- B.收入损失和责任损失
- C.额外费用损失和收入能力损失
- D.实质损失和责任损失。
- A.银行代理
- B.行业代理
- C.单位代理
- D.个人代理
- A.保险合同的订立
- B.被保险人的指定
- C.保险事故的发生
- D.保险人许可
- A.支付赔款
- B.重置
- C.修复
- D.实物赔偿
- A.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 B.国务院
- C.中国保险行业协会
- D.中国保监会
- A.被保险人的生命
- B.被保险人的身体
- C.被保险人的疾病
- D.披保险人所受伤害
- A.保险营销组织
- B.保险营销芳案
- C.保险营销战略
- D.保险营销策略
- A.首要条件
- B.前提条件
- C.基本条件
- D.必须条件
- A.保险人
- B.保险经纪公司
- C.投保人
- D.被保险人
- A.成数分保
- B.事故超赔分保
- C.险位超赔分保
- D.超额赔付率分保
- A.风险回避
- B.风险转移
- C.风险自留
- D.风险分散
- A.20世纪90年代初期
- B.20世纪70年代初期
- C.19世纪80年代初期
- D.20世纪80年代初期
- A.投资中介投资业
- B.金融中介金融业
- C.资本中介投资业
- D.金融中介投资业
- A.寿险公司可以经营财险再保险业务
- B.财险公司可以经营寿险再保险业务
- C.寿险公司可以经营寿险再保险业务
- D.寿险司可以经营财险和寿险再保险业务
- A.业务量大,市场份额高
- B.主体众多,竞争激烈
- C.市场集中度高,国际化程度高
- D.制度成熟,主要是政府监管
- A.应收账款
- B.待摊费用
- C.短期投资
- D.预收保费
- A.战争险
- B.罢工险
- C.交货不到险
- D.A+B
- A.税目
- B.税率
- C.纳税人
- D.征税对象
- A.保险标的损失额与保险金额的比率
- B.受灾保险标的平均保险额与全部保险标的平均保险额的比率
- C.保险事故的发生原因
- D.保险标的全部损失
- A.当事人就合同主要条款达成合意
- B.经历了要约与承诺阶段
- C.履行了一定的缔约方式
- D.交付标的物
- A.政府购买
- B.再贴现率
- C.转移支付
- D.税收
- A.保险人有权拒绝赔偿
- B.保险人有权增收附加保费
- C.被保险人承担部分损失费用
- D.保险人无权解除合同
- A.销售
- B.价格制定
- C.理财
- D.理赔
- A.看哪一方所获利润更高
- B.看哪一方更加主动
- C.看谁是买方
- D.看谁是卖方
- A.100万元
- B.300万元
- C.400万元
- D.700万元
- A.查阅、复制保险公司、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外国保险机构的代表机构以及与被调查事件有关的单位和个人的财务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文件和资料
- B.查询涉嫌违法经营的保险公司、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外国保险机构的代表机构以及与涉嫌违法事项有关的单位和个人的银行账户
- C.对有证据证明已经或者可能转移、隐匿违法资金等涉案财产或者隐匿、伪造、毁损重要证据的,经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人批准,申请人民法院予以冻结或者查封
- D.询问当事人及与被调查事件有关的单位和个人,要求其对与被调查事件有关的事项作出说明
- 91
-
一般可保意外伤害( )。
- A.即在一般情况下可承保的意外伤害
- B.除特约保意外伤害以外,均属一般可保意外伤害
- C.除不可保意外伤害以外,均属一般可保意外伤害
- D.即在一般情况下可承保的所有伤害
- A.非寿险保障型业务最低资本和非寿险投资型业务最低资本
- B.寿险保障型业务最低资本和寿险投资型业务最低资本
- C.非寿险保障型业务最低资本和寿险投资型业务最低资本
- D.寿险保障型业务最低资本和非寿险投资型业务最低资本
- A.商品
- B.成本
- C.服务
- D.创意
- A.保险人有权拒绝赔偿
- B.保险人有权增收附加保费
- C.被保险人承担部分损失费用
- D.保险人无权解除合同
- A.原保险人所面临的保险风险
- B.再保险人所面临的保险风险 、
- C.再保险人为原保险人所面临的保险风险提供的各种再保险保障
- D.原保险人和再保险人
- A.半年
- B.1年
- C.2年
- D.3年
- A.让顾客的期望值较低,而实际价值很高,这样顾客会很满意
- B.让顾客的期望值高于实际价值,吸引更多的顾客
- C.将消费者的期望值提得很高,提高品牌价值
- D.让顾客的期望值和商品的实际使用价值大致相当
- A.高于
- B.低于
- C.等于
- D.先低于后高于
- A.专业技术和市场信息
- B.服务范围广泛
- C.专业化全面服务
- D.保险知识丰富
- A.保险经纪从业人员在履行其职业责任、从事保险经纪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普遍遵守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
- B.社会对从事保险经纪工作的人们的一种特殊道德要求
- C.社会道德在保险经纪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 D.对保险经纪从业人员所有行为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