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小型商业保险
- B.一般商业保险
- C.团体保险
- D.个人保险
- A.第三者责任保险
- B.职业责任保险
- C.公众责任保险
- D.雇主责任保险
- A.验险
- B.审核
- C.查验
- D.审查
- A.保险公司的利润提高
- B.保险公司的收益增加
- C.客户获得优惠的保险条件和最低廉的保费价格
- D.客户获得最佳的保险条件和最合理的保费价格
- A.民事责任
- B.法律责任
- C.刑事责任
- D.赔偿责任
- A.员工的商业保险
- B.企业财产保险综合险
- C.财产一切险
- D.企业财产保险基本险
- A.再保险
- B.足额保险
- C.不足额保险
- D.重复保险
- A.保险保障功能
- B.社会管理功能
- C.资金融通功能
- D.投资理财功能
- A.战争、敌对行为、军事行动、武装冲突、罢工、暴动
- B.由一般工作人员的疏忽行为、违反操作安全规程所致保险责任范围的损失
- C.核反应、核子辐射和放射性污染
- D.由于行政行为或执法行为所致的损失
- A.随机性
- B.可测性
- C.射幸性
- D.有偿性
- A.10日
- B.15日
- C.30日
- D.60日
- A.瑞士
- B.德国
- C.美国
- D.英国
- A.所有恶性肿瘤
- B.急性心肌梗塞
- C.肾脏移植手术
- D.须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
- A.信息反馈
- B.售后服务
- C.险种介绍
- D.良好服务
- A.10天30天
- B.60天90天
- C.30天60天
- D.30天90天
- A.均衡保费
- B.平衡保费
- C.平均保费
- D.非自然保费
- A.人身保险
- B.定额保险
- C.信用保险
- D.财产保险
- A.某些方面,保险同业公会的管理可以替代保险监督管理部门对保险业的监督管理
- B.虽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但保险监督管理也不是国家干预保险经济的行为
- C.保险监督管理是以法律和政府行政权力为根据的强制行为
- D.保险监督管理包括保险同业公会、保险公司的母公司等对保险市场的监督管理,其中以保险同业公会的监督管理为主
- 19
-
所谓近因,是指( )。
- A.时间上与损失最接近的原因
- B.空间上与损失最接近的原因
- C.造成损失的最直接、最有效、起主导性作用的原因
- D.造成损失的第一个原因
- A.更低
- B.更高
- C.相同
- D.视其他情况而定
- A.被保险人的保费
- B.机动车辆
- C.使用过程
- D.意外事故
- A.分保账单项目较多,时间性强
- B.编制一般不迟于业务起期后的一周
- C.以年度为期限安排分保
- D.按照付款方式的不同,分保账单可分为一次付清账单和分期付清账单
- A.7日
- B.10日
- C.15日
- D.30日
- A.股票
- B.债券
- C.汇率
- D.互换
- A.居间又称经纪
- B.分为报告居问和媒介居问
- C.报告居间报告订约机会
- D.媒介居问既报告订约机会,又促使双方订约
- A.由于运输工具遭受搁浅、触礁、沉没、互撞、与流冰或其他物体碰撞以及失火、爆炸等意外事故造成货物的全部或部分损失
- B.在运输工具已发生搁浅、触礁、沉没、焚毁等意外事故的情况下,货物在此前后又在海上遭受恶劣气候、雷电、海啸、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部分损失
- C.共同海损的牺牲、分摊和救助费用
- D.在装卸或转运时,由于多件整件货物落海造成的部分损失
- A.比例再保险市场
- B.非比例再保险市场
- C.区域性再保险市场
- D.国际再保险市场
- A.1个月
- B.2个月
- C.15天
- D.10天
- 29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均衡保费与自然保费在数值上有很大差别
- B.均衡保费与自然保费在数值上差别不大
- C.按照自然保费收取保险费可解除被保险人年老需要保障时对保费负担能力的顾虑
- D.如果按照均衡保费收取保险费,往往身体好的人因负担重而退出保险,身体不好的人却坚持投保,使正常情况下计算的费率难以维持
- A.损失赔偿
- B.到期费用
- C.未到期费用
- D.损失分摊
- A.经济补偿
- B.社会管理
- C.资金融通
- D.投资理财
- A.保险金赔付
- B.宽限期
- C.调查
- D.核保
- A.24点零点
- B.零点24点
- C.12点零点
- D.零点12点
- A.5年;8年
- B.3年;10年
- C.3年;5年
- D.5年;10年
- A.2万元
- B.3万元
- C.5万元
- D.10万元
- A.保险产品
- B.消费者
- C.营销人员
- D.营销渠道
- A.保险合同订立时标的的市场价值
- B.保险事故发生时标的的市场价值
- C.保险事故发生时标的的重置价值
- D.保险合同中载明的保险标的的价值
- A.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
- B.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一律平等
- C.民事主体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其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
- D.民事主体产生、变更、消灭民事法律关系时必须平等协商
- A.50万元
- B.60万元
- C.55万元
- D.45万元
- A.1100元
- B.1109.77元
- C.1188元
- D.1220.75元
- A.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险
- B.车上人员责任险
- C.无过错损失补偿险
- D.车上货物责任险
- A.被保险人的保费
- B.机动车辆
- C.使用过程
- D.意外事故
- A.责任保险是以被保险人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 B.责任保险不能在各种财产保险之上附加承保
- C.责任保险能单独承保
- D.公众责任保险、产品责任保险、雇主责任保险和职业责任保险包含在责任保险中
- A.比例
- B.需求
- C.费率
- D.收入
- A.1年
- B.2年
- C.3年
- D.5年
- A.资产风险
- B.财务风险
- C.定价风险
- D.资产/负债匹配风险
- A.资格证书
- B.执业证书
- C.许可证
- D.营业执照
- A.三元素法
- B.常数法
- C.比例法
- D.常数及比例法
- A.司机责任险
- B.车上人员责任险
- C.车上货物责任险
- D.车载货物掉落责任险
- A.平等原则
- B.意思自治原则
- C.公平原则
- D.诚实信用原则
- A.月账单
- B.季度账单
- C.半年账单
- D.全年账单
- A.保险利益
- B.实际价值
- C.保险金额
- D.购置成本
- A.申请登记和筹建
- B.申请批准和开业
- C.申请批准和筹建
- D.申请筹建和开业
- A.保险人
- B.被保险人
- C.投保人
- D.代理人
- A.调查风险
- B.分析风险
- C.风险估测
- D.风险认定
- A.使保险人对于被保险人之外的第三者所造成的责任不予追偿
- B.使保险人对于共同被保险人之间造成的相互的第三者责任不予追偿
- C.使保险人对于被保险人之外的第三者所造成的责任予以追偿
- D.使保险人对于共同被保险人之间造成的相互的第三者责任予以追偿
- A.财务稳定和创造价值、保险保障功能的充分释放和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 B.营造风险管理的企业文化
- C.设置风险管理组织层级,实行严格的授权制,建立组织内部风险控制流程
- D.建立“以风险中心”公司价值理念和“以利润为中心’’公司经营思想
- A.3
- B.4
- C.5
- D.6
- A.3亿
- B.4亿
- C.1亿
- D.2亿
- A.查阅、复制与被调查事件有关的财产权登记等资料
- B.进入涉嫌违法行为发生场所调查取证
- C.对保险公司、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外国保险机构的代表机构进行现场检查
- D.查阅、复制保险公司、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外国保险机构的代表机构以及与被调查事件有关的单位和个人的财务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文件和资料
- A.学理解释
- B.立法解释
- C.司法解释
- D.行政解释
- A.保险人
- B.保险标的
- C.被保险人
- D.保险关系
- A.3/5
- B.3/4
- C.2/5
- D.2/3
- A.抵债资产
- B.独立账户资产
- C.其他长期资产
- D.存出资本保证金
- 65
-
保险市场是( )市场。
- A.直接风险
- B.即时清结
- C.现货交易
- D.间接风险
- A.(1)(2)(3)
- B.(2)(3)(1)(4)
- C.(1)(2)(4)
- D.(1)(3)(4)
- A.发射服务费
- B.卫星的成本
- C.保险费
- D.运输费
- A.个体公平 社会公平
- B.社会公平个体公平
- C.集体公平个体公平
- D.个体公平集体公平
- A.不成立
- B.无效
- C.可撤销
- D.成立并生效
- A.完全竞争市场模式
- B.垄断竞争市场模式
- C.寡头垄断市场模式
- D.完全垄断市场模式
- A.核保承保风险管理和理赔风险管理
- B.核保承保风险管理和资金运用风险管理
- C.理赔风险管理和展业风险管理
- D.险种开发风险管理和展业风险管理
- A.保险人做到诚实信用
- B.投保人做到诚实信用
- C.被保险人做到诚实信用
- D.保险人和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同时做到诚实信用
- A.经济利益
- B.损害赔偿责任
- C.经济利益和损害赔偿责任
- D.经济所有权
- A.车上人员责任险是指保险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致使保险车辆车上人员遭受人身伤亡,依法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经济赔偿责任时,保险人依照法律法规和保险合同的规定给予赔偿的保险
- B.车上货物责任险是指保险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致使保险车辆上所载货物遭受直接损毁,依法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以及被保险人为减少车上货物损失而支付的合理的施救、保护费用,由保险人在保险单载明的赔偿限额内计算赔偿的保险
- C.车载货物掉落责任险是指保险车辆在使用过程中,所载货物从车上掉落致使第三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的直接损毁,依法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保险人在保险单载明的赔偿限额内计算赔偿的保险
- D.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是指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本车人员的伤亡及其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
- A.吊销执业证书
- B.罚款
- C.支付违约金
- D.吊销保险经纪公司的许可证
- A.连续性
- B.合法性
- C.原则性
- D.技术性
- A.银行存款
- B.政府债券
- C.金融债券
- D.股票
- A.报批
- B.鉴定
- C.可行性分析
- D.进入市场
- A.可以将家庭可能遭受的财务损失以经济价值取代
- B.是购买寿险的依据
- C.帮助人们决定是否有必要购买人寿保险产品
- D.但无法确定具体的保险金额
- 80
-
( )是人身保险的基础。
- A.人力资本
- B.生命价值模型
- C.人的生命是无价的
- D.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 81
-
过去法是指( )。
- A.过去所缴费纯保费的终值减去过去已给付保险金的终值作为责任准备金
- B.过去所缴纯保费的终值加上已给付保险金的终值作为责任准备金
- C.过去已给付保险金的终值减去过去所缴纯保费的终值作为责任准备金
- D.将来保险金给付的现值与将来可收取的未缴保费的现值的差额作为责任准备金
- A.人寿保险
- B.信用保险
- C.分红保险
- D.新型人寿保险
- A.信息不对称
- B.道德风险
- C.逆选择
- D.不正当竞争
- A.75%
- B.95%
- C.65%
- D.85%
- A.固定费率
- B.进行险种的不断变革
- C.固定保险金
- D.根据变动利率随时调整
- A.建筑工程
- B.业主提供的物料及项目
- C.工地内现成的建筑物
- D.场地清理费用
- A.风险回避
- B.损失控制
- C.风险自留
- D.风险转移
- A.委托外单位加工物资的赔付,赔付时应将期末余额含有的加工费用剔除
- B.“生产成本”科目下有两个明细科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理赔时只要核对这两个科目即可赔付
- C.自制半成品的赔付,就按照自制半成品的类别或品种设置细账作为理赔依据
- D.待摊费用理赔时,要掌握只对待摊费用中的实物形态的未摊部分作为赔付依据
- A.保险产品
- B.保险需求
- C.销售策略
- D.保险市场
- A.再保险是一种附属保险业务种类
- B.保险人将其承担的保险业务,以分保形式部分转移给其他保险人的,为再保险
- C.再保险又称分保
- D.再保险实质是保险人将自己承担的风险和责任向其他保险人进行保险的行为
- A.风险集中
- B.风险规避
- C.风险损失
- D.风险分散
- A.10 000×1%×20%=20(元)
- B.10 000 x4%=100(元)
- C.10 000×1%×25%=25.50(元)
- D.10 000×25%=2 500(元)
- A.财产损失保险
- B.损害赔偿责任
- C.责任保险
- D.人寿保险
- A.覆盖式销售策略
- B.分散式销售策略
- C.选择式销售策略
- D.垄断式销售策略
- A.选择最佳的再保险买方
- B.制定再保险价格和其他分保条件
- C.提供各种技术咨询服务
- D.协助办理理赔事宜
- A.14世纪英国
- B.14世纪意大利
- C.15世纪法国
- D.14世纪西班牙
- A.产品责任
- B.公众责任
- C.第三者责任
- D.雇主责任
- A.三者险
- B.人寿保险
- C.意外伤害保险
- D.养老保险
- A.尊重竞争对手,依靠专业技能和服务质量展开竞争
- B.向客户给予或承诺给予保险合同以外的经济利益
- C.执业前取得法定资格,并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 D.不擅自超越客户的委托范围或所属机构的授权
- A.市场需求
- B.商品提供
- C.营销的主体
- D.营销的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