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上海期货交易所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期货合约
- B.郑州商品交易所棕榈油期货合约
- C.大连商品交易所阴极铜期货合约
- D.郑州商品交易所玉米期货合约
- A.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
- B.棕榈油、豆油
- C.大豆、玉米
- D.PTA、菜籽油
- A.焦炭
- B.甲醇
- C.铅
- D.焦煤
- A.玉米
- B.铜
- C.棕榈油
- D.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 A.锌
- B.铝
- C.黄金
- D.铜
- A.小麦
- B.菜籽油
- C.棉花
- D.白糖
- A.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
- B.大户申报制度
- C.最大持仓限制制度
- D.保证金制度
- A.其值越小,期货市场风险就越大
- B.其值越小,期货市场风险就越小
- C.其值越大,期货价格非理性波动的可能性就越大
- D.其值越大,期货价格非理性波动的可能性就越小
- A.期货公司的经营状况
- B.期货公司的资信
- C.期货公司交易系统的稳定性
- D.期货公司的规模
- A.市场资金集中度
- B.合约持仓集中度
- C.市场资金总量变动率
- D.会员持仓总量变动比率
- A.平等
- B.公正
- C.公平
- D.公开
- A.设立首席风险官制度
- B.严格执行保证金制度
- C.控制客户信用风险
- D.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管理,提高业务运作能力
- A.为期货交易所提供相关的信息服务
- B.保证期货合约的履行
- C.建立并管理投资者查询服务系统
- D.建立并管理期货保证金安全监控系统
- A.实行行业自律管
- B.及时发现并报告期货保证金风险状况
- C.配合期货监管部门处置风险事件
- D.建立和完善期货保证金监控机制
- A.市场风险
- B.流动性风险
- C.信用风险
- D.法律风险
- A.负责期货从业人员资格的认定、管理以及撤销工作
- B.对品种的上市、交易、结算、交割等期货交易及其相关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 C.制定期货从业人员的资格标准和管理办法,并监督实施
- D.制定有关期货市场监督管理的规章、规则,并依法行使审批权
- A.精对苯二甲酸(PTA)
- B.天然橡胶
- C.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
- D.燃料油
- A.最后交易日后7日(遇法定节假日顺延)
- B.最后交易日后第3个交易日
- C.合约交易月份的第1个交易日至最后交易日
- D.合约交割月份的第10个交易日
- A.6%
- B.8%
- C.5%
- D.10%
- A.2
- B.5
- C.10
- D.1
- A.合约交割月份的第12个交易日,遇法定节假日顺延
- B.合约交割月份的第8个交易日,遇法定节假日顺延
- C.合约交割月份的第10个交易日,遇法定节假日顺延
- D.最后交易日后7日,遇法定节假日顺延
- A.1
- B.5
- C.2
- D.10
- A.1、3、5、7、9、11月
- B.2、4、6、8、10、12月
- C.1-12月
- D.1、3、5、7、8、9、11、12月
- A.天然橡胶期货
- B.铝期货
- C.PTA期货
- D.钢期货
- A.自行平仓
- B.协议平仓
- C.强行平仓
- D.强制减仓
- A.投资者
- B.期货结算所
- C.期货交易所
- D.期货公司
- A.净资本
- B.净资产
- C.净亏损
- D.净利润
- A.信用风险
- B.交割风险
- C.交易风险
- D.代理风险
- A.交易所的管理风险
- B.交易所的技术风险
- C.交易所的操作风险
- D.交易者的操作风险
- A.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
- B.期货交易所
- C.中国期货业协会
- D.中国证监会
- A.具有风险转移功能
- B.具有“以小博大”的特征
- C.参与者众多
- D.采用双向交易机制
- A.卖出看跌期权
- B.买进看跌期权
- C.卖出看涨期权
- D.买进看涨期权
- A.卖出看涨期权比卖出期货可获得更高的收益
- B.交易者预期标的物市场价格下跌,可进行卖出看涨期权交易
- C.交易者预期标的物市场价格上涨,可进行卖出看涨期权交易
- D.卖出看涨期权比买进相同标的物、合约月份及执行价格的看涨期权的风险相对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