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广播电视业务考点试题训练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3

广播电视节目系统是多层次的,它的节目系统包括()。

  • A.一组节目
  • B.一套节目
  • C.一批节目
  • D.一个节目
  • E.一次节目
4

广播的传播优势包括()

  • A.传播迅速,信息量大
  • B.听众广泛,覆盖面广
  • C.声情并茂,参与性强
  • D.线性传播,便于收听
  • E.长于再现,重构时空
6

影像的基本特征包括()

  • A.再现性
  • B.时空一体的运动存在方式
  • C.感性的符号形式
  • D.声像一体的信息形式
  • E.非限定性显示空间
7

()是广播运载信息最基本的符号系统

  • A.实况语言
  • B.广播音乐
  • C.音响
  • D.广播语言
8

音响在新闻节目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作用是()。

  • A.增加报道的可信性
  • B.增加报道的生动性
  • C.增加报道的感染力
  • D.增加报道的现场感
9

谈话节目的成功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选择好话题、参与谈话的对象以及()

  • A.节目的前期策划
  • B.谈话现场的氛围
  • C.主持人驾驭现场的能力
  • D.节目导演对现场的控制
10

在广播中,音响包括()

  • A.节目音乐
  • B.实况音乐
  • C.实况语言
  • D.实况音响
11

述评写作的特点之一是即事明理,所以讲道理要()

  • A.实事求是
  • B.观点鲜明
  • C.缘事而发,注重分析
  • D.有丰富的材料
12

论据是用来说明或证明观点的材料,新闻评论使用的论据分为()。

  • A.理论性论据
  • B.依托式论据
  • C.输入式论据
  • D.杂糅式论据
13

最为常见的广播消息结构形式是()

  • A.倒金字塔结构
  • B.时序结构
  • C.引导结构
  • D.逻辑结构
14

“(出风声,压混)”,这段音响是()。

  • A.实况音响
  • B.采访音响
  • C.资料音响
  • D.主体音响
15

下面关于画面组接不正确的是()

  • A.画面组接的连贯性因素是:逻辑因素、相似因素、缓冲因素和队列因素
  • B.镜头长度的取舍决定着电视画面的艺术效果和电视片的节奏
  • C.电视画面有剪接点,但是声音并没有剪接点
  • D.“动接动”和“静接静”是画面组接的重要原则
17

下列设备肯定不会用于后期制作的是()

  • A.监视器
  • B.录放像机
  • C.摇臂
  • D.编辑工作站
18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时空或段落转换的视觉跳动()。

  • A.声音转场
  • B.特技转场
  • C.特写转场
  • D.承续转场
  • E.字幕转场
19

广播电视记者对现场介入的方式有()。

  • A.旁观式
  • B.暗访式
  • C.直播式
  • D.录播式
20

谈话节目的成功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选择好话题、参与谈话的对象以及()

  • A.节目的前期策划
  • B.谈话现场的氛围
  • C.主持人驾驭现场的能力
  • D.节目导演对现场的控制
21

在广播中,音响包括()。

  • A.节目音乐
  • B.实况音乐
  • C.实况语言
  • D.实况音响
22

深度报道是()

  • A.一种新闻体裁
  • B.一种报道方式
  • C.一种评论形式
  • D.一种报道理念
23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不包括()

  • A.线性传播
  • B.具体形像
  • C.受众广泛
  • D.可选择性
24

广播电视评论中最富有依附性的一种评论类型是()

  • A.本台评论
  • B.编后话
  • C.本台短评
  • D.新闻评述
25

下面的人物对话剪辑的方法是()

  • A.时空舒缓法
  • B.情绪呼唤法
  • C.内容紧凑法
  • D.声音滞后法
26

新闻事业最基本的功能是报道新闻和()。

  • A.引导舆论
  • B.传播知识
  • C.提供娱乐
  • D.刊播广告
28

述评写作的特点之一是即事明理,所以讲道理要()

  • A.实事求是
  • B.观点鲜明
  • C.缘事而发,注重分析
  • D.有丰富的材料
29

动作轴线是一条假想连接线,它的方向性主要表现在________的方向上。

  • A.人物视线
  • B.主体运动
  • C.人与物体
  • D.物体与物体
30

轴线又被称为()

  • A.180度线
  • B.运动线
  • C.主观线
  • D.对应线
32

历史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是1815年在马六甲创刊的。

  • A.《开元杂报》
  • B.《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 C.《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 D.《万国公报》
33

在当代信息社会,通常所称的大众传播媒介,应包括。

  • A.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
  • B.报纸、广播、电视、通讯社
  • C.报纸、广播、电视、摄影、通讯社
  • D.报纸、广播、通讯社、特稿供应社、电视
34

两个以上静态主体每两者之间的假设连接线称为()

  • A.动作轴线
  • B.双轴线
  • C.关系轴线
  • D.方向轴线
35

常用的镜头编辑点有()。

  • A.表情编辑点
  • B.动作编辑点
  • C.特写编辑点
  • D.活动编辑点
36

栏目编排思想的确定要注意()

  • A.良好的大局观念
  • B.栏目组成员的意见
  • C.时间意义
  • D.实践的检验
37

景别是()

  • A.被摄物体在画面中呈现的范围
  • B.摄影机与被摄物体之间距离的变化
  • C.被摄物体在摄影机镜头前纵向空间位置的变化
  • D.在同一距离上运用不同焦距所摄的画面
38

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是()

  • A.新闻价值
  • B.新闻政策
  • C.新闻宣传思想
  • D.新闻机构自身的编辑方针
39

新闻线索具有以下特点()。

  • A.比较简单,完整性强
  • B.时间短暂,稳定性低
  • C.反映本质,变动性小
  • D.虽是信号,却能证实
40

下列不属于声画组合方式的是()

  • A.声画统一
  • B.声画同轨
  • C.声画对立
  • D.声画并行
42

《东方时空》是()。

  • A.新闻性栏目
  • B.专题性新闻栏目
  • C.教育性新闻栏目
  • D.专栏型新闻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