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基础知识选择题专项练习卷(1)含答案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突破口是( )

  • A.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 B.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 C.社会效益第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
  • D.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宣传工作
2

虚假失实新闻是对社会公众的损害。( )

  • A.名誉权
  • B.知情权
  • C.隐私权
  • D.肖像权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是。( )

  • A.中国共产党
  • B.工人阶级
  • C.无产阶级
  •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

  • A.社会主义荣辱观
  • B.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D.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5

邓小平对新时期党报的基本任务阐释为:“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报刊、广播、电视都要把作为自己的一项经常性的、基本的任务。”( )

  • A.促进安定有序,提高人民的社会主义觉悟
  • B.促进团结统一,增强青年的社会主义意识
  • C.促进安定团结,提高青年的社会主义觉悟
  • D.促进统一有序,增强人民的社会主义意识
8

党的十八大把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道,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

  • A.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B.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C.深化了改革开放的政策
  • D.完善了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
9

下列做法中,哪一项不符合新闻真实的理念?( )

  • A.竭力寻找事实真相,不策划、制造事实或推动事实的发展
  • B.呈现并核实事实的细节,但这些细节不能侵犯公民的隐私权
  • C.对于复杂事件的报道,以观点统领事实,搜集符合观点的实际素材
  • D.明确交代消息来源,以直接引语的形式再现当事人的陈述或观点
10

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是( )

  • A.坚持党性原则
  • B.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 C.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 D.坚持政治家办报
11

在宏观层面上,虚假失实新闻损害了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

  • A.新闻从业人员
  • B.广告公司
  • C.广告主
  • D.新闻业
12

客观是新闻记者所应遵守的职业伦理规范,下列哪条不属于新闻客观的评价标准?( )

  • A.是否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事物
  • B.是否将事实与观点严格分开,避免主观倾向
  • C.是否进行了平衡报道
  • D.是否有作者观点
13

以下的新闻语言表述中,哪个选项不合适?( )

  • A.他做这工作很称职
  • B.原告律师说证人撒了谎
  • C.他坠楼身亡,验尸官认定是自杀
  • D.节目如下
14

根据相关规定,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后,要及时发表更正或答辩,应自虚假失实报道发现之日起。( )

  • A.在其随后出版的最近一期报刊的头版上发表更正或答辩
  • B.在其随后出版的最近一期报刊的同等版位上发表更正或答辩
  • C.在不迟于随后出版的三期报刊内的头版上发表更正或答辩
  • D.在不迟于随后出版的三期报刊内的同等版位上发表更正或答辩
16

某记者采访回来时,发现采访对象给的材料袋里有一个装有200元钱购物卡的信封,多次都无法联系上对方,此时他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

  • A.暂时保管,等今后联系上再退还
  • B.金额较少,收下
  • C.送给街边乞讨的人
  • D.上交给单位纪检监察部门
17

是新闻的生命。( )

  • A.市场性
  • B.奇异性
  • C.真实性
  • D.趣味性
19

下列哪一选项不应成为新闻职业道德的主要调解方式?( )

  • A.通过评价、教育、示范、激励等方式来指导和纠正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行为
  • B.通过唤起新闻工作者的知耻心、敬业精神等方式,促使他们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 C.通过法规、政策等方式强制约束新闻工作者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 D.通过诉诸舆论褒贬、沟通疏导、教育感化等方式
20

在某些报道领域,为尽量对新闻当事人做到最小伤害,新闻界普遍采纳的报道原则是。( )

  • A.知情同意原则
  • B.公共利益至上原则
  • C.真实准确原则
  • D.平衡报道原则
22

下面有关新闻传播规律的认识中,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

  • A.马克思所说的报刊“具有连植物也具有的那种通常为人们所承认的东西”,即是新闻传播规律的表现
  • B.新闻价值、新闻时效、新闻客观都是新闻传播规律的一种
  • C.新闻传播规律本身随着时间的变化也在发生着变化
  • D.新闻传播规律可以根据人的意志改变或者创造
23

以下对媒体舆论监督职能的表述中,哪一项表述不恰当?( )

  • A.我国“舆论监督”的提法最早出现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中
  • B.网络舆论监督只是网民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并未产生实效
  • C.领导干部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需要自觉接受舆论监督
  • D.舆论监督与人民的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密切相关
25

福克斯广播公司属( )所有

  • A.时代华纳
  • B.维亚康姆
  • C.贝塔斯曼
  • D.新闻集团
26

在网络中,记者手中一切具有时效性的、有新闻价值的消息、图片或视频该如何处理?( )

  • A.首先提交给供职单位
  • B.为了时效性可先在社交媒体上发布
  • C.可在小范围内进行专业讨论
  • D.先保证纸媒的独家报道再考虑网络报道
27

使用间接引语的优点是什么?( )

  • A.语言更具概括性
  • B.更具现场感
  • C.更有趣味性
  • D.能体现受访者的鲜明立场和个性
28

2009年修订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共七条准则,哪一准则被摆在第一位?( )

  • A.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 B.遵纪守法
  •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D.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29

救灾中记者的哪一行为不妥当?( )

  • A.不采访正在对伤员进行急救的救灾人员
  • B.采访指挥交通的警察
  • C.询问受灾群众失去家园的心情
  • D.让开车道,让救援军人先进入救灾区
30

1842年马克思所写的《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最能体现以下哪一项?( )

  • A.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新闻实践的紧密结合
  • B.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进步的、发展的科学
  • C.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比较晦涩难懂、不容易理解
  • D.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论述充满生动而智慧的阐释
31

记者通过来让公众认知。( )

  • A.新闻报道
  • B.个人魅力
  • C.所在媒体
  • D.行业状况
32

现代新闻出版自由政策的理念,始于下列哪篇新闻学文献?( )

  • A.《论言论自由》
  • B.《论新闻表达自由》
  • C.《论自由》
  • D.《论出版自由》
34

舆论监督是社会的“排气阀”。这指的是舆论监督的( )功能

  • A.监测环境
  • B.社会调节
  • C.社会控制
  • D.社会制衡
35

下列哪句话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新闻理念?( )

  • A.报纸要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不能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
  • B.报纸要处理好与党的领导机关的关系,在党的监督下开展工作
  • C.报纸是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
  • D.报纸的新闻报道处在一种有机的运动过程之中
36

媒体的公信力建立在的基础之上。( )

  • A.新闻数量
  • B.新闻真实性
  • C.新闻时效性
  • D.新闻趣味性
38

新闻活动最早出现于( )

  • A.原始社会
  • B.奴隶社会
  • C.封建社会
  • D.资本主义社会
39

电视新闻主持人的哪些行为不属于兼职?( )

  • A.在某文化公司有股份
  • B.在某房地产公司从事咨询业务
  • C.自己开设茶楼
  • D.主持同学的婚庆典礼
4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是。( )

  • A.广大人民群众
  • B.工人阶级
  • C.无产阶级
  • D.全球华人
41

在新闻报道中,要较多地使用什么词?( )

  • A.名词
  • B.形容词
  • C.副词
  • D.动词
45

为了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准确,新闻从业者必须。( )

  • A.与广告主及时沟通
  • B.加强对新闻的核实
  • C.服从媒体机构的利益
  • D.迎合受众的喜好
46

在我国,新闻真实性的完整含义,应该理解为( )

  • A.事实为政治服务
  • B.本质真实
  • C.现象真实
  • D.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