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考试(综合知识)模拟卷二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这表明()。

  • A.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脑中改造过的东西
  • B.—切观念都是现实的模仿
  • C.虚幻的观念也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
  • D.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本质“原型”
2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包括()。

  • A.产权清晰
  • B.权责明确
  • C.政企分开
  • D.管理科学
3

在社会形态中,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因是()。

  • A.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的
  •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不可分割的
  • C.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 D.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4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本质是()。

  • A.实现共产主义
  • B.国家富强
  • C.民族复兴
  • D.人民幸福
5

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包括的主要内容有()。

  • A.许可使用权利种类
  • B.许可使用的权利是专有使用权或者非专有使用权
  • C.许可使用的地域范围、期间
  • D.付酬标准和办法
6

在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安排中,还包括了()。

  • A.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职权划分的制度
  • B.国家权力机关与人民的关系制度
  • C.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关系的制度
  • D.人民代表与国家领导关系的制度
7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表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重要著作,这些著作( )

  • A.是毛泽东思想形成阶段的主要成果
  • B.分清了革命斗争中的敌友问题
  • C.概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 D.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
8

党的十九大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未来的30年,提出了“两步走”战略。“两步走”战略包括()。

  • A.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B.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C.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 D.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9

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的条件包括()。

  • A.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 B.行为人不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 C.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
  • D.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10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倡导()。

  • A.自由、平等
  • B.富强、民主
  • C.公正、法治
  • D.文明、和谐
12

社会结构最重要的成分包括()。

  • A.地位
  • B.角色
  • C.群体
  • D.制度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 D.社会主义荣辱观
14

从众行为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 A.表面顺从
  • B.内心接受
  • C.人云亦云
  • D.随波逐流
15

欧洲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提倡()。

  • A.用人性反对神权
  • B.用个性反对禁欲主义
  • C.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 D.用希腊艺术反对罗马文化
16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 A.从实践中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 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 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7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

  • A.社会事业
  • B.社会救助
  • C.社会保险
  • D.社会福利
18

下列关于辩证的否定观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有()。

  • A.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 B.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 C.辩证的否定是事物通过内部矛盾运动进行的自我否定
  • D.辩证的否定实质是既克服又保留,是扬弃
19

某大学博士研究生张某为撰写博士毕业论文需大量引用相关学术资料,为避免引发著作权纠纷,张某就有关问题向李律师咨询。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李律师的下列意见中,可以采纳的有()。

  • A.应当向原作者支付合理的报酬
  • B.只能限于介绍、评论或为了说明某问题而引用作品
  • C.只要不构成自己作品的主要部分,可将资料全文引用
  • D.既可引用发表的作品,也可引用未发表的作品
20

我国的()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 A.政协组织
  • B.行政机关
  • C.审判机关
  • D.检察机关
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包括()。

  •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B.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C.宏观调控能更好发挥计划与市场的调节
  • D.经济关系市场化
23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 A.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 B.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 C.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 D.公有资产在各个地方和产业中都占优势
24

市场经济的基本属性是指()。

  • A.市场主体的独立性、平等性
  • B.政府直接调控体系
  • C.法制经济
  • D.在国际交往中遵循国际通行的惯例和准则
25

“克隆”、“转基因”等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表明()。

  • A.意识可以创造物质
  • B.“世界统一于物质”有充分的自然科学依据
  • C.意识的能动性可以突破物质世界的规定
  • D.“上帝造物”的观点是错误的
26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可以()。

  • A.培育产权清晰、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
  • B.建立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 C.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
  • D.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
27

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用语用字的情形包括()。

  • A.广播、电影、电视用语用字
  • B.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
  • C.招牌、广告用字
  • D.企业事业组织名称
29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其内容主要包括()等三个方面。

  • A.生产全球化
  • B.贸易全球化
  • C.资本全球化
  • D.消费全球化
30

社会规范由()构成。

  • A.社会习俗
  • B.生活规范
  • C.民德
  • D.法律
3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 A.农民增收
  • B.村容整洁
  • C.管理民主
  • D.乡风文明
32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

  • A.国有经济
  • B.集体经济
  • C.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
  • D.合资和合作经济
33

在()的情况下,可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支付报酬,仅需指明作者姓名和作品名称。

  • A.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 B.报道时事新闻时在大众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 C.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 D.广播电台播放他人已发表作品
35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适用的范围包括()。

  • A.在我国境内接收广播电视节目的活动
  • B.在我国境内设立广播电台的活动
  • C.在我国境内设立电视台的活动
  • D.在我国境内采编、制作、播放、传输广播电视节目的活动
3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这是因为()。

  • A.人民群众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
  • B.人民群众创造了社会的精神财富
  • 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 D.人民群众是历史实践的当事人和组织者
3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包括()。

  •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B.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C.宏观调控能更好发挥计划与市场的调节
  • D.经济关系市场化
38

刻舟求剑的思维方法是()。

  • A.把事物运动中的偶然联系当作了必然联系
  • B.片面夸大舟的相对稳定性
  • C.没有在事物运动变化中把握客观规律
  • D.无视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39

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 A.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 B.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 C.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 D.公有资产在各个地方和产业中都占优势
40

1999年,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WTO达成了“双赢”的协议,它将对两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这在辩证法上的启示是()。

  • A.矛盾的双方在相互斗争中获得发展
  • B.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发展
  • C.矛盾的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 D.矛盾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某种发展为条件
41

我国现行宪法最近的一次修订是在()。

  • A.1988年
  • B.1993年
  • C.1999年
  • D.2004年
43

基尼系数是判断()的指标。

  • A.富裕程度
  • B.城市化水平
  • C.工业化水平
  • D.收入分配公平程度
47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是一种()。

  • A.不可知论的观点
  • B.相对主义的观点
  • 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 D.形而上学的观点
4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直接原因是()。

  • A.小农经济的落后性阻碍了生产的发展
  • B.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
  • C.人民公社与分配中的平均主义阻碍了生产的发展
  • D.农民渴望市场经济的发展
50

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认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要扬弃。这体现了()。

  • A.辩证的发展观
  • B.形而上学的发展观
  • C.辩证的否定观
  • D.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51

下列选项中,不能成为合同当事人的是()。

  • A.某诚信公司策划部
  • B.某合伙企业
  • C.某县人民政府
  • D.某人(8岁)
52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土地改革总路线,不正确的说法是()。

  • A.必须满足贫农和雇农的要求
  • B.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
  • C.必须剥夺民族资产阶级以及地主富农经营的工商业
  • D.必须分给地主跟农民同样的土地
  • E.大资产阶级
53

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力的发展
  • B.信息技术革命
  • C.跨国公司的发展
  • D.国际性经济组织的发展
5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总原则的一项是()。

  • A.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 B.有利于传播本民族文化传统
  • C.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 D.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
55

社会生产方式是()。

  •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 B.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 D.生产资料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56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 A.社会主义公有制
  • B.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C.全民所有制
  • D.集体所有制
57

下列社会人群中,可归为次级群体的是()。

  • A.街头帮派
  • B.家族
  • C.工会
  • D.同学
59

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及其特征的表述,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 A.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重在强调行政执法和司法工作应遵守一定的原则,与立法没有直接关系
  • B.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反映和坚持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 C.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反映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
  • D.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的法治建设根本目标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60

在处理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的作用的关系上,正确的观点是()。

  • A.实行“自由化”和“非调控化”
  • B.实行政府对社会经济的全面管制
  • C.坚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 D.坚持国家不干预经济的政策
61

国家对公民最重要最基本的法律要求是()。

  • A.公民的基本权利
  • B.公民的基本义务
  • C.公民的自由意识
  • D.公民的法律意识
62

()可以说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

  • A.自我表露程度
  • B.情感卷入程度
  • C.好恶评价
  • D.亲密行为
63

中国文学史上常提到的“比兴”手法起源于()。

  • A.《诗经》
  • B.《楚辞》
  • C.汉乐府
  • D.杜甫诗歌
64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在于()。

  • A.坚持与时俱进
  • B.坚持党的先进性
  • C.坚持党的领导
  • D.坚持执政为民
66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从实际出发,当前中国最大的实际是()。

  • A.生产力十分落后
  • B.人口多、社会发展缓慢
  • C.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
  • D.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7

规律是指事物和现象之间()。

  • A.普遍的永恒的规律
  • B.间接的短暂的联系
  • C.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 D.相对的偶然的联系
71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是()。

  • A.企业
  • B.国家
  • C.社区
  • D.慈善机构
73

量变与质变的判断标准是()。

  • A.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长短
  • B.事物量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 C.事物的质变是否引起了新的量变
  • D.事物的变化是否顺利和显著
7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属于()。

  • A.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
  • B.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
  • C.不同的经济制度范畴
  • D.不同的生产关系范畴
75

人们常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句话体现的辩证法原理主要是()。

  • A.世界永恒发展的原理
  • B.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
  • C.否定之否定规律
  • D.质量互变规律
77

货币的本质是()。

  • 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 B.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 C.流通手段
  • D.价值的表现形式
78

李清照所作词集的名称是()。

  • A.《易安词》
  • B.《乐章集》
  • C.《清真词》
  • D.《淮海词》
79

《诗经·关雎》这首诗属于()。

  • A.国风
  • B.小雅
  • C.大雅
  • D.颂
80

欧盟诞生的标志是()。

  • A.《马斯特里赫条约》
  • B.《罗马条约》
  • C.《布鲁塞尔条约》
  • D.《巴黎条约》
8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消费力下降
  • B.流动性偏好
  • C.边际消费倾向下降
  • D.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84

某一社会基本构成要素或成分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称为()。

  • A.社会化
  • B.社会结构
  • C.社会组织
  • D.社会形态
85

闰土是鲁迅小说()中的人物。

  • A.《药》
  • B.《风波》
  • C.《故乡》
  • D.《狂人日记》
87

()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 A.唯物论
  • B.辩证法
  • C.实践
  • D.历史唯物主义
89

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是()。

  • A.决定社会历史的结局
  • B.阻碍社会历史的发展
  • C.改变历史的发展趋势
  • D.加速社会发展的进程
90

揭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的规律是()。

  • A.量变质变规律
  • B.否定之否定规律
  • C.运动发展规律
  • D.对立统一规律
91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社会的发展和()的辩证统一。

  • A.人的全面发展
  • B.经济发展
  • C.精神发展
  • D.物质和精神发展
92

在下列作家群体中,沈从文属于()。

  • A.左翼文学家
  • B.现代派作家
  • C.通俗小说家
  • D.京派小说家
93

2004年9月20日美国《财富》杂志发表封面文章称,长期以来,美国的房价一直居高不下,房地产陷入了一种“让人恐怖的”非理性的狂热。这说明( )

  • A.非理性因素有助于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 B.非理性因素具有诱导作用
  • C.非理性因素具有解释作用
  • D.非理性因素具有更大的可靠性
95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时期建立过不同政权形式,而对地主阶级态度差别最大的两种政权形式是( )

  • A.工农民主政权与苏维埃政权
  • B.工农民主政权与“三三制”政权
  • C.人民民主专政与苏维埃政权
  • D.工农民主政权与人民民主专政
96

中国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

  • A.全面解决温饱问题
  •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C.基本实现现代化
  • D.实现共同富裕
97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 A.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
  • B.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 C.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 D.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
98

文艺复兴起源于意大利,它的第一个代表人物是()。

  • A.达?芬奇
  • B.塞万提斯
  • C.但丁
  • D.拉伯雷
99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

  • A.实行放权让利
  • B.建立股份公司
  • C.实行承包经营
  •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00

改革开放是中国的一件大事,下列选项属于发生在城市中的改革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
  • B.提高企业自主权
  • C.三大改造
  • D.人民公社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