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保险诊疗项目目录
- B.保险药品目录
- C.保险营养品目录
- D.保险住院服务标准
- A.保持甲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 B.向甲按月支付工资
- C.最长给予甲停工留薪24个月
- D.最长给予甲停工留薪18个月
- A.完全正确,因为甲公司的行为符合劳动合同
- B.不完全正确,因为工伤事故处理实行无过错责任
- C.完全正确,因为甲公司支付了医疗费
- D.不完全正确,因为劳动合同中与劳动法规定相抵触的条款无效
- A.劳动能力鉴定是确定工伤保险待遇的前提
- B.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等级
- C.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
- D.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五个等级
- A.卖方负责办理货物出口海关手续
- B.卖方自费办理进口许可证
- C.卖方支付运至指定目的港的费用
- D.卖方不负责办理货物的保险
- A国甲进口公司与B国乙出口公司订立了买卖工业添加剂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合同约定采用CIF术语,丙市为装运港,丁市为目的港,信用证付款。卖方按合同约定日期将货物装船,并提供了质量合格证书。随后,清洁提单获得签署,货款获得议付。目的港卸货时,经合同约定的商检机构检验,工业添加剂因运输途中船舶失火受损变质,失去预期用途。卖方的交货地点是( )。
- A.装运港丙市的装运船船舱
- B.目的港丁市的卸货船船舱
- C.装运港丙市的港口仓库
- D.目的港丁市的港口仓库
- A.凭提单向承运人提出赔偿请求
- B.凭保险单向保险公司提出赔偿请求
- C.凭货物买卖合同同卖方提出赔偿请求
- D.凭付款凭证向银行提出赔偿请求
- A.支付货物运至指定目的港所需运费
- B.办理货物的保险
- C.自费办理出口海关手续
- D.自费办理进口许可证
- A.应向船舶公司承担责任,因其出具了保函
- B.应向甲公司承担责任,因其货物外包装有 严重破损
- C.不应向船舶公司承担责任,因其持有清洁 提单
- D.不应向甲公司承担责任,因其货物已经交 付船舶公司
- A.交货地点为丁港
- B.交货地点为丙市
- C.货物越过装运港船舷风险转移
- D.货交船边后风险转移
- A国甲公司向B国乙公司购买机床800台,合同约定,价格为每台600美元CIF丙市,2004年6月30日丁港装货。货物于2004年6月30日装船,装船时外包装有严重破损,乙公司向船舶公司出具货物品质的保函。船舶公司应乙公司的请求,出具清洁提单,乙公司据此到银行取得了货款。货物到达丙市后,甲公司发现,机床外包装有严重破损。船舶公司出示了乙公司提供的保函,认为该损失应向乙公司索赔。下列关于船舶公司的责任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应当承担责任,因其没有如实签发提单
- B.应当承担责任,因乙公司的保函没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
- C.不应当承担责任,因乙公司的保函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
- D.不应当承担责任,因购买机床合同由乙公司签订
- A.应当赔偿,因装船时外包装有严重破损
- B.应当赔偿,因属于包装不当造成的货物损失
- C.不应当赔偿,因属于包装不当造成的货物损失
- D.不应当赔偿,因属于货物本身缺陷
- A.海运
- B.内河运输
- C.陆上运输
- D.多式联运
- A.货物交乙公司时
- B.货物运至B国港口时
- C.货物在A国c市港口越过船舷
- D.运输船舶开航时
- A.甲公司负责出口报关责任及费用的承担
- B.甲公司负责进口报关责任及费用的承担
- C.乙公司负责进口报关责任及费用的承担
- D.乙公司负责出口报关责任及费用的承担
- A.6月15日
- B.6月21日
- C.6月24日
- D.6月25日
- A.县工商局
- C.县人民政府
- B.上一级人民政府
- D.县工商局的上一级主管机关
- A.90
- B.60
- C.30
- D.15
- A.街道办事处
- B.居民委员会
- C.业主委员会
- D.村民委员会
- A.自由罚
- B.能力罚
- C.财产罚
- D.声誉罚
- A.行政处罚合法有效
- B.责令停止经营、吊销营业执照有效,罚款2000元无效
- C.责令停止经营、吊销营业执照无效,罚款2000元有效
- D.行政处罚行为程序违法,属无效行为
- A.书面形式
- B.货物所有权
- C.扩大适用范围
- D.商事惯例效力
- A.正确
- B.合法
- C.及时
- D.独立
- A.住房公积金制度
- B.女职工保健制度
- C.农村“五保”制度
- D.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A.教育机构
- B.行政机关
- C.审判机关
- D.检察机关
- A.董事
- B.监事
- C.经理
- D.业务员
- A.在工作时问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当场死亡的
- B.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3天后死亡的
- C.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 D.曾在部队服役,因公负伤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 A.劳动
- B.休息
- C.受教育
- D.建议
- A.要约的内容必须十分确定
- B.要约是交叉要约
- C.要约又称发价
- D.要约义称还盘
- A.支付将货物运至目的地的费用
- B.风险自货交第一承运人处置时转移
- C.自费办理货物出口所需的手续
- D.只能采用水上运输方式
- A.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
- B.关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
- C.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
- D.行政机关采用事后监督能够解决的
- A.所依据的事实是否真实存在
- B.适用法律是否正确无误
- C.是否依据法定程序进行
- D.内容是否公正合理
- A.起诉指控犯罪的性质
- B.被告人的经济状况
- C.保证人的经济状况
- D.保证人与被告人的关系
- A.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 B.未被剥夺政治权利
- C.在我国居住满3年
- D.年满18周岁
- A.法的内容是由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 B.法确认、保护和发展对全社会有利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
- C.广义的法律与法的含义相同,泛指国家的全部规范性文件
- D.狭义的法律包括地方各级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 A.向本单位职工无偿提供能源
- B.向本单位职工低价提供能源
- C.对能源消费实行包费制
- D.对能源消费实行长协价
- A.在上班路上被违法闯红灯的机车撞伤
- B.于下班后的半小时在车间内收拾机床时受伤
- C.因公外出期间,因个人原因与他人互殴 致伤
- D.因长期工作而患职业病
- A.社会保障体现公民基本权利的原则
- B.国家发挥主导作用的原则
- C.社会保障措施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 D.社会保障对象具有限制性的原则
- A.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但因法律、政策变化需要变更或者废止的
- B.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但存在合理性问题
- C.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依法不成立或者无效的
- D.起诉被告不作为的理由不能成立的
- A.服役期满的农村退役士兵
- B.荣获一等功的农村退役士兵
- C.荣获二等功的农村退役士兵
- D.荣获三等功的农村退役士兵
- A.县政府为建家属楼与某建筑公司签订建筑承包合同
- B.市政府与某房地产企业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 C.税务机关对漏税的某公司予以罚款
- D.国家主席代表国家接见外国使节
- A.全国人大常委会
- B.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 C.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
- D.1/10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
- A.对没有犯罪事实或没有事实证明有重大犯罪嫌疑的人错误拘留的
- B.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死亡的
- C.在处理案件中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 D.对没有犯罪事实的人错误逮捕的
- A.科技成果转化面向经济建没
- B.保护当事人的利益
- C.维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
- D.责权利相结合
- A.16周岁的甲唆使14周岁的乙抢劫成立共同犯罪
- B.16周岁的甲与14周岁的乙共同盗窃巨额财物成立共同犯罪
- C.16周岁的甲提供毒药帮助14周岁的乙将丙杀死成立共同犯罪
- D.16周岁的甲指使14周岁的乙贩毒成立共同犯罪
- A.国家副主席
- B.国务院副总理
- C.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 D.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 A.海水
- B.地下水
- C.经过工程调节的供水
- D.经过开发利用的商品水
- A.节约能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 B.企业不得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节能标准
- C.节能产品认证实行自愿原则
- D.生产者、销售者和运输者应当对产品上标注的能源效率标识的准确性负责
- A.管制
- B.拘役
- C.有期徒刑
- D.无期徒刑
- A.甲省高级人民法院
- B.甲省人民政府
- C.甲省人民代表大会
- D.乙市人民代表大会
- A.增加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 B.直接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 C.将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由3年改为5年
- D.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写入宪法
- A.山岭
- B.矿藏
- C.森林
- D.荒地
- A.没有选举权
- B.停止行使选举权
- C.有选举权
- D.经有关机关批准后可以行使选举权
- A.一致性
- B.广泛性
- C.反向性
- D.专向性
- A.强制
- B.自愿
- C.激励
- D.保护
- A.乙市人民法院
- B.乙市公安机关
- C.丙市公安机关
- D.甲省公安机关
- A.自然资源的特点
- B.实施管理的目的
- C.实施管理的范围
- D.自然资源的开发进程
- A.包庇罪
- B.窝藏罪
- C.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 D.洗钱罪
- A.60%
- B.70%
- C.80%
- D.90%
- A.综合资源法
- B.资源行业法
- C.专项资源法
- D.资源保护法
- A.人民检察院
- B.监狱
- C.公安机关
- D.人民法院
- A.3
- B.5
- C.7
- D.10
- A.追加被告
- B.决定合并审理
- C.通知第三人参加诉讼
- D.允许被告改变具体行政行为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团
- D.国务院法制办
- A.裁定驳回起诉
- B.裁定终止审理
- C.径行作出无罪判决
- D.以侮辱罪作出有罪判决
- A.货物适用于同一规格货物通常使用的目的
- B.货物的质量与提供的样品相符
- C.货物只适用于订立合同时曾明示地通知卖方的特定目的
- D.货物应按照同类货物通用的方式包装
- A.指引
- B.评价
- C.预测
- D.教育
- A.行政机关适用法律错误的
- B.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的
- C.行政处罚机关同意人民法院变更处罚决定的
- D.利害关系人同为原告的
- A.县工商局
- C.县人民政府
- B.上一级人民政府
- D.县工商局的上一级主管机关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 A.原则性
- B.定义性
- C.业务性
- D.冲突性
- A.电子产品
- B.生物制品
- C.电力器材
- D.船舶飞机
- A.某省政府对该省矿产资源开发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通过招标、拍卖等方式作出决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 B.国家财政主管部门应当公布会计职业资格考试的纲,要求报考者参加强制性考前培训并指定统一教材
- C.申请企业法人登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当场予以登记
- D.甲乙同时申请出租车运营许可,且都符合法定条件,但许可数额只剩下一个,行政机关应当根据抽签结果作出行政许可
- A.1%
- B.2%
- C.5%
- D.8%
- A.商务部
- B.国务院
- C.全国人大常委会
- D.外交部
- A.中国国际贸易发展委员会
- B.中国国际贸易协调委员会
- C.中国国际商会
- D.中国商业联合会
- A.2009年8月13日
- B.2008年8月13日
- C.2011年8月13日
- D.2027年8月13日
- A.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 B.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
- C.各民族公民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 D.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 A.管理失业保险基金
- B.贯彻失业保险法律法规
- C.监督失业保险费征收
- D.检查失业保险费支付
- A.甲本人
- B.甲的配偶
- C.甲的父母
- D.甲的兄弟姐妹
- A.失业保险
- B.基本养老保险
- C.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 D.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A.执行性
- B.单方性
- C.合理性
- D.无偿性
- A.1988
- B.1993
- C.1999
- D.2004
- A.在装运港货物越过船舷卖方完成交货
- B.该术语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
- C.卖方自费办理货物出口所需的一切手续
- D.卖方承担货物自装运港至目的港之间的货物保险费
- A.走私贵重金属罪
- B.走私文物罪
- C.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罪
- D.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 A.我国大部分法律自公布之日起开始牛效
- B.有的法律规定了具体的实施或生效日期
- C.有的法律自身没有规定生效时间,而是在发布该法律的命令中宣布生效日期
- D.有的法律规定了一段试行时间,则该法律在试行期间没有法律效力
- A.民政局发放抚恤金
- B.劳动仲裁委员会对劳动争议进行仲裁
- C.乡政府对某林地使用权争议进行调解
- D.省政府制定该省节能减排奖励办法
- A.个人
- B.原用人单位
- C.失业保险基金
- D.基本医疗保险基
- A.乙区地税局是被告,由丙区人民法院管辖
- B.甲市地税局是被告,由丙区人民法院管辖
- C.乙区地税局是被告,由乙区人民法院管辖
- D.甲市地税局是被告,由乙区人民法院管辖
- A.刑法适用禁止扩大解释
- B.刑法溯及力采取从新原则
- C.刑法溯及力采取从新兼从轻原则
- D.刑法适用禁止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