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宋某
- B.李某
- C.王某
- D.蓝某
- A.无效
- B.有效
- C.公司注册资本的增加应由股东会作出决议,该决议应在股东会上经代表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方为有效
- D.川南公司董事会成员及监事会主席代表公司2/3以上的表决权,可以就增资事项作决议,故该决议有效
- A.可以
- B.不能
- C.离婚协议的约定有效,蓝某可以根据补偿协议获得王某所持股权的50%
- D.离婚协议约定的是由王某补偿其25万元现金,王某将股权抵偿给蓝某的实质是股权的对外转让;按照公司法的规定,有限公司股东对外出让股权应经过公司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董事会无权批准股东对外转让股权
- A.有效
- B.无效
- C.股东出资即取得股权,其出资的资金来源不影响股权的取得
- D.上述股东出资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要件,无效
- A.公司管理机构设置不合法
- B.公司管理机构设置合法
- C.公司管理人员安排不合法
- D.公司管理人员安排合法
- A.应当进行仲裁
- B.应当继续进行诉讼,除非某省电视剧制作中心申请撤诉
- C.该仲裁协议无效,除非某省电视剧制作中心申请撤诉
- D.该仲裁协议有效
- A.尽快判决被告败诉并开始执行
- B.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 C.对主要负责人或直接责任人员实施拘留
- D.对音像公司处以罚款
- A.法院应当对邻省的某音像公司进行国家赔偿
- B.某省电视剧制作中心应当对邻省的某音像公司进行赔偿
- C.法院不需要对邻省的某音像公司进行国家赔偿
- D.某省电视剧制作中心不需要对邻省的某音像公司进行赔偿
- A.以被告所在地确定管辖法院
- B.以该光盘销售地确定管辖法院
- C.以光盘生产地确定管辖法院
- D.以原告所在地确定管辖
- A.诉前财产保全
- B.诉前行为保全
- C.证据保全
- D.先予执行
- A.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
- B.被侵权人在被侵权期间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
- C.被侵权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 D.被侵权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所有开支
- A.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t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
- B.侵害了丙饮食公司的商业秘密
- C.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 D.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 A.与乙饭店协商解决
- B.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 C.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 D.有证据证明如不及时制止乙饭店的侵权行为,将会使丙饮食公司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丙饮食公司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停止有关行为和财产保全的措施
- A.2009年1月份时,丙饮食公司拥有“满嘴香”牌商标专用权
- B.2009年3月份时,丙饮食公司对“满嘴香”牌商标专用权仍受法律保护
- C.2009年3月份时,“满嘴香”牌商标其有效期10年虽已满,但未过6个月中请续展期
- D.2009年3月份时,“满嘴香”牌商标已经国家工商局注册登记,但其有效期10年已满,不再受法律保护
- A.创新性
- B.新颖性
- C.显著性
- D.秘密性
- A.乙有权对讼争楼房折价或拍卖的价款优先受偿
- B.乙无权对讼争楼房折价或拍卖的价款优先受偿
- C.丙有权对讼争楼房折价或拍卖的价款优先受偿
- D.丙无权对讼争楼房折价或拍卖的价款优先受偿
- A.甲公司应当将乙公司作为被告
- B.甲公司应当将乙公司和丙作为共同被告
- C.甲公司应当将丙作为被告
- D.甲公司可以任意选择乙公司或者丙作为被告
- A.可以作为原告以甲为被告提起诉讼
- B.法院应将其追加为共同原告
- C.法院应将其追加为共同被告
- D.可以作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
- A.乙起诉请求解除合同时已超过诉讼时效
- B.乙起诉请求解除合同时未超过诉讼时效
- C.乙起诉请求解除合同不适用诉讼时效规定
- D.乙起诉请求解除合同适用特殊诉讼时效规定
- A.甲公司的反诉在主体、管辖和牵连关系上都是符合反诉条件的
- B.该反诉应该在答辩期届满之前提出
- C.反诉只能向审理本案的法院提出
- D.反诉具有独立性,可以和本案可以合并审理,也可以分开审理
- A.该《协议》为转包合同,有效
- B.该《协议》为转包合同,无效
- C.该《协议》为分包合同,有效
- D.该《协议》为违法分包合同,无效
- A.判决不准离婚,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6个月内起诉的,不予受理
- B.判决不准离婚,没有新情况、新理由,被告在6个月内起诉的,应当受理
- C.对不属于本院管辖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
- D.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不予受理
- A.因丙公司已明确声明不接受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所以仲裁条款对其无效
- B.因丙公司受让合同中的债权债务,所以仲裁条款对其有效
- C.丙公司声明只有取得甲公司同意,该仲裁条款对丙公司才无效
- D.丙公司声明只有取得乙公司同意,该仲裁条款对丙公司才无效
- A.法定代理人的被代理人都是无诉讼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
- B.法定代理人与诉讼当事人在诉讼上具有相同的诉讼地位
- C.被代理的当事人死亡,法定诉讼代理权就消灭了
- D.法定代理人与当事人都属于诉讼参加人的范畴
- A.甲在车祸中导致精神失常,其妻向法院申请要求认定甲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 B.2006年1月乙被冲人大海后一直杳无音信,2008年3月其妻向法院申请宣告乙死亡
- C.丙拿一张5万元的支票到银行兑现,途中遗失,丙向银行所在地的区法院提出申请公示催告
- D.某施工单位施工时挖出一个密封的金属盒,内藏一本宋代经书,该施工单位向法院申请认定经书及盒子为无主财产
- A.调解协议的内容超出诉讼请求范围,法院不应批准
- B.除杂货店的分割,协议的其他内容法院应当批准
- C.调解协议将债务约定由一人承担违法,法院不应批准
- D.协议的所有内容法院应当批准
- A.甲县法院
- B.乙县法院
- C.丙县法院
- D.丁县法院
- 28
-
原告诉请被告返还借款5万元,为证明这一事实,原告向法院提交了被告书写的“借据”;被告则主张“借款已经清偿”,并向法院出示了原告交给他的“收据”。关于原、被告双方的证据,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 A.“借据”是本证,“收据”是反证
- B.“借据”是本证,“收据”也是本证
- C.“借据”是直接证据,“收据”是间接证据
- D.“借据”是直接证据,“收据”也是直接证据
- A.德国
- B.美国
- C.法国
- D.英国
- A.管理层、技术骨干和劳动模范
- B.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 C.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女职工
- D.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 A.当事人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 B.当事人之间必须存在有效的仲裁协议
- C.当事人没有在法院提起诉讼
- D.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必须依法具有可仲裁性
- A.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证据存在缺陷
- B.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 C.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
- D.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 A.1名
- B.2名
- C.3名
- D.4名
- A.拘传的对象是必须到庭的被告
- B.必须经人民法院两次传票传唤
- C.必须是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
- D.必须对被告进行警告仍不到庭的
- A.由申请人向法院提出申请
- B.被申请人或被请求人正在实施侵犯申请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即将实施侵权行为不能申请
- C.若不及时制止,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将会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
- D.若不立即做出保全裁定则由正在实施的侵害行为造成的损失将进一步扩大
- A.需要采取诉前财产保全的申请必须具有给付内容,即申请人将来提起案件的诉讼请求具有财产给付内容
- B.情况紧急,不立即采取相应的保全措施,可能使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失
- C.由利害关系人提出诉前财产保全申请
- D.诉前财产保全申请人可以提供担保,也可以不提供担保
- A.诉讼结束,当事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再行起诉
- B.该案的诉讼法律关系消灭
- C.对调解书可以上诉
- D.具有给付内容的调解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 A.质证是当事人法定的诉讼权利
- B.质证是人民法院事实认定的前提,也是审查和判断证据证明力的基础
- C.质证的主体必须是双方当事人,并且只能以言词方式进行质证
- D.质证主要由审判法官进行
- A.证据的形式合法
- B.证据的内容合法
- C.搜集证据的手段与程序合法
- D.证据材料转化为诉讼证据的合法
- A.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
- B.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或者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
- C.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 D.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 A.挪用公司资金
- B.将公司资金以其个人名义或者以其他个人名义开立账户存储
- C.将公司资金借贷给他人或者以公司财产为他人提供担保
- D.与本公司订立合同或者进行交易
- A.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与当事人有直系血亲、二代以内旁系血亲及姻亲关系的
- B.未经批准,私下会见本案一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辩护人的
- C.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勘验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 D.与本案的诉讼代理人、辩护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同胞兄弟姐妹关系的
- A.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
- B.转让注册商标,受让人自转让协议签订之日起享有商标专用权
- C.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
- D.被撤销的注册商标自撤销之日起1年内,商标局对与该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注册申请不予核准
- A.甲公司不必过问,由乙厂自行负责
- B.甲公司有权利要求乙厂在“××牌”饮料的包装上注明生产厂家为乙厂
- C.甲公司有权派人进行抽样检查
- D.如果不合格,甲公司有权禁止乙厂继续使用该商标
- A.口头调查
- B.书面调查
- C.会议调查
- D.实地调查
- A.通过商标许可方式取得注册商标使用权
- B.通过转让方式取得注册商标专用权
- C.通过雇佣竞争对手员工取得注册商标专用权
- D.通过收购、并购等方式取得注册商标专用权
- A.企业以其部分资产和相应债务与他人组建新公司,对所转移的债务,债权人认可的,由新设公司承担民事责任
- B.企业以其部分资产和相应债务与他人组建新公司,对所转移的债务未通知债权人,由原企业承担民事责任
- C.企业以其优质财产与他人组建新公司,而将债务留在原企业,债权人以新设公司和原企业作为共同被告提起诉讼主张债权的,新设公司应当与原企业共同承担连带责任
- D.出售企业时,参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出卖人公告通知了债权人。企业售出后,债权人就出卖人隐瞒或者遗漏的原企业债务起诉买受人的,如债权人在公告期内申报过该债权,买受人在承担民事责任后,可再行向出卖人追偿
- A.注意义务
- B.告知义务
- C.履行义务
- D.保密义务
- A.大型集体企业
- B.大型国有独资企业
- C.国有独资公司
- D.国有控股公司
- A.企业法律顾问协会是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法人
- B.企业法律顾问必须加入企业法律顾问协会
- C.企业法律顾问协会是企业法律顾问为实现其共同意愿按章程开展活动的行业自律性组织
- D.企业法律顾问协会具有非营利性
- A.债务人住所地人民法院
- B.债权人所在地人民法院
- C.破产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
- D.债务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
- A.经人民法院裁定认可的和解协议,对债务人有约束力
- B.经人民法院裁定认可的和解协议,对全体和解债权人有约束力
- C.和解协议对债务人的保证人和其他连带债务人无效
- D.债务人不履行人民法院裁定认可的和解协议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 A.债务人不得对个别债权人的债务进行清偿
- B.债务人的债务人应当向破产管理人清偿债务
- C.有关债务人财产的执行措施应当终止
- D.有关债务人的民事诉讼只能向受理破产申请的法院提起
- A.乙的制造行为不构成侵权
- B.丙的销售行为不构成侵权
- C.丁的使用行为不构成侵权
- D.丙和丁能证明其产品的合法来源,不承担赔偿责任
- A.在债权人会议中应当设置债权人委员会
- B.债权人委员会的成员人数最多不得超过7人
- C.债权人委员会中的债权人代表由人民法院指定
- D.债权人委员会中应当有1名债务人企业的职工代表或者工会代表
- A.所有法律风险的最小化
- B.企业利益最大化
- C.法律风险处于控制范围内
- D.排除法律风险
- A.企业内部广大干部职工
- B.企业中层以上经营管理人员
- C.中央企业负责人
- D.企业法律顾问
- A.0.6‰
- B.0.7‰
- C.0.8‰
- D.0.9‰
- A.0.1
- B.0.2
- C.0.3
- D.0.3
- A.0.15
- B.0.25
- C.0.3
- D.0.35
- A.3月底
- B.4月底
- C.5月底
- D.6月底
- A.3万元
- B.10万元
- C.20万元
- D.50万元
- A.1个月
- B.3个月
- C.6个月
- D.1年
- A.1个月
- B.2个月
- C.3个月
- D.4个月
- A.提起上诉的主体必须合格
- B.提出上诉的客体必须是依法允许上诉的裁判
- C.必须在法定的期限内上诉
- D.必须提交口头或者书面上诉状
- A.1年内
- B.2年内
- C.3年内
- D.5年内
- A.1次
- B.2次
- C.3次
- D.4次
- A.10日内
- B.15日内
- C.30日内
- D.60日内
- A.证人证言
- B.物证
- C.鉴定结论
- D.当事人陈述
- A.绿杨公司享有的未到期债权
- B.管理人撤销绿杨公司6个月前以明显不合理价格进行交易涉及的财产
- C.绿杨公司所有但已设定抵押的财产
- D.绿杨公司购买的正在运输途中的但尚未付清货款的货物
- A.40910
- B.40942
- C.41004
- D.40911
- A.直接增加违约金
- B.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
- C.按照约定的违约金赔偿
- D.按照双倍违约金予以赔偿
- A.5日内
- B.10日内
- C.15日内
- D.30日内
- A.36个月内24个月内
- B.24个月内12个月内
- C.36个月内12个月内
- D.24个月内24个月内
- A.0.3
- B.0.4
- C.0.5
- D.0.6
- A.美国华盛顿
- B.美国纽约
- C.英国伦敦
- D.法国巴黎
- A.防范企业法律风险
- B.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 C.促进企业依法经营管理
- D.对合同的管理
- A.《私营企业暂行条例》
- B.《公私合营工业企业暂行条例》
- C.《国有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
- D.《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
- A.《私营企业暂行条例》
- B.《公私合营工业企业暂行条例》
- C.《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厂长工作条例》
- D.《关于在国营厂矿企业中实行厂长负责制的决定》
- A.1977年
- B.1978年
- C.1979年
- D.19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