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前馈控制
- B.反馈控制
- C.直接控制
- D.间接控制
- A.电话系统
- B.广播系统
- C.空气
- D.纸张
- A.提高管理者的决策能力
- B.解决冲突、协调组织行动
- C.促进组织效率提高
- D.促进组织变革及创新
- A.95.6%
- B.96.6%
- C.97.6%
- D.98.6%
- A.1960
- B.1976
- C.1988
- D.1996
- A.1.4元,1960元
- B.1.5元,2040元
- C.1.6元,2060元
- D.1.7元,2100元
- A.100500
- B.106500
- C.1 10500
- D.1 16500
- A.财务指标,如收入金额、成本控制、毛利率等
- B.市场与客户指标,包括客户的满意度、新客户开发等
- C.组织学习指标,组织成员的能力提升程度等
- D.管理指标,包括管理标准的制定、管理制度的创新等
- A.目标不现实或者为实现目标而选择的战略错误
- B.环境压力
- C.组织内部缺乏信息沟通
- D.战略不符合组织的结构
- A.密集型增长战略
- B.相关多元化战略
- C.非相关多元化战略
- D.差异化战略
- A.思想型
- B.实干型
- C.智囊型
- D.组织型
- A.破坏性
- B.建设性
- C.正面
- D.反面
- A.人员合理地配置
- B.保护员工不会因为应聘而受到上司的刁难
- C.更好地管理部门工作效率
- D.加深企业文化在员工心目中的地位
- A.分销渠道虚实结合
- B.疏通分销渠道
- C.分散分销渠道
- D.降低分销成本
- A.独家分销
- B.广泛分销
- C.选择性分销
- D.深度分销
- A.市场因素
- B.产品因素
- C.政策因素
- D.中间商因素
- A.监督其他部门
- B.控制其他部门
- C.确保国有资产及其权益不受侵犯
- D.确保国有产权及其利益者不受侵犯
- A.询盘既可由卖方发出,也可由买方发出
- B.一笔交易只能进行一次还盘
- C.还盘一经做出,原发盘即刻失效
- D.接受表示交易一方完全同意对方发来的还盘或报盘的内容
- A.财务考核权
- B.战略发展的决策权
- C.人事安排权
- D.任务分配的决策权
- 24
-
激励的作用( )。
- A.有助于调动领导的积极性
- B.有利于激发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 C.有助于将职工的个人目标于组织目标统一起来
- D.有助于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促进内部各组成部分的协调统一
- A.紧缩性财政政策
- B.增加财政支出
- C.增加税收
- D.减少税收
- A.一般许可证
- B.单边出口管制
- C.特种许可证
- D.多边出口管制
- A.企业目前的生产能力不足
- B.存在未开发市场或未饱和的市场
- C.企业可以得到新的、可靠的、经济的和高质量的销售渠道
- D.企业的资金和人力资源不足以支持企业扩大经营
- A.对外贸易总政策
- B.进出口商品政策
- C.自由贸易政策
- D.对外贸易国别政策
- A.协商解雇
- B.预告解雇
- C.即时解雇
- D.经济性裁员
- A.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人员
- B.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与本单位订立l年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人员
- C.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未成年人的人员
- D.裁减人员后,在6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 A.把职务较低的介绍给职务较高的
- B.把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
- C.把女子介绍给男子
- D.将长辈介绍给晚辈
- A.主动握手是一种友好热情的表示
- B.客人上门时主人应该主动握手
- C.在介绍时一般是年轻者或身份等级较低者先伸手,表示对对方的重视
- D.出手慢的握手是失望或缺乏诚意、不像进一步交往的表示
- A.稀缺性
- B.不可模仿性
- C.盈利性
- D.不可替代性
- A.实物债券
- B.付息债券
- C.凭证式债券
- D.记账债券
- A.在生产领域,企业是生产的现场
- B.在交换领域,企业是实现交换的基本环节
- C.在分配领域,企业是职工最终收入的重要来源
- D.在分配领域,企业经营活动成果是职工最终收入的重要来源
- A.关注全部商业机遇,决定主要的业务范围和发展方向
- B.决定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区分
- C.决定新产品的推出和老产品的退出
- D.决定是否成为技术先导企业
- A.如果股利支付率高,会增加企业股票的吸引力,不会造成股价下跌
- B.如果股利支付率过高,会影响企业在投资的能力,造成股价下跌
- C.如果股利支付率过低,会造成股价下跌
- D.进行股利决策既要考虑股东对当前收益和未来收益的偏好,也要考虑企业未来的投资机会
- A.GDP=Y=C+I
- B.I=S
- C.GDP=Y=C+I+G
- D.I=S+(G—T)
- A.生产产品消耗的直接材料费
- B.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酬
- C.生产工人的计件工资
- D.按销售收入一定比例提取的销售佣金
- A.省却东道主必须承担的迎来送往
- B.借谈判之际到对方实地考查
- C.能随时与自己的上级保持沟通
- D.遇到僵局时借必须回去请示而方便地暂时地很出谈判
- A.现值指数
- B.内含报酬率
- C.静态投资回收期
- D.平均报酬率
- A.直接重购
- B.修订重购
- C.方便购买
- D.新购
- A.数量性外汇管制
- B.质量性外汇管制
- C.成本性外汇管制
- D.混合性外汇管制
- A.清晰简明性
- B.多重性
- C.不可衡量性
- D.阶段性
- A.赠送样品
- B.转让回扣
- C.展销会
- D.现场示范
- A.劳动者违纪赔偿金,每月扣除金额一般不得超过本人月标准工资的40%
- B.劳动者违纪罚款,一般不得超过本人月工资的50%
- C.依照人民法院判决,从应负法律责任的劳动者工资中扣除其应负担的抚养费、赡养费、扶养费和损害赔偿等款项
- D.代扣代缴的税款和费用,包括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社会保险费用和其他费用
- A.明确性
- B.权变性
- C.一致性
- D.抗衡性
- A.减少税收
- B.提高法定准备金率
- C.提高再贴现率
- D.公开市场业务卖出有价证券
- A.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B.五年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试用期为6个月
- C.三年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试用期
- D.已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 A.女职工月经期不得安排其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 B.对怀孕6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 C.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得少于100天的产假
- D.女职工在哺乳未满1周岁的婴儿期间,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 A.20%
- B.30%
- C.40%
- D.50%
- A.衰退阶段和繁荣阶段
- B.萧条阶段和复苏阶段
- C.衰退阶段和扩张阶段
- D.扩张阶段和收缩阶段
- A.人口统计细分
- B.地理细分
- C.心理细分
- D.行为细分
- A.公司债券、国债、股票、基金
- B.国债、公司债券、股票、基金
- C.国债、公司债券、基金、股票
- D.股票、基金、公司债券、国债
- A.高度平均
- B.相对平均
- C.比较合理
- D.差距偏大
- A.1个月
- B.2个月
- C.3个月
- D.6个月
- A.5
- B.10
- C.20
- D.30
- A.5%
- B.10%
- C.15%
- D.20%
- A.普通税
- B.最惠国税
- C.出口税
- D.过境税
- A.投资者通过购买基金完成投资行为,并凭之分享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收益,承担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风险
- B.基金以科学的投资组合降低风险、提高收益
- C.基金的特点是将零散的资金汇集起来,交给专业机构投资于各种金融工具,以谋取资产的增值
- D.基金对投资的最低限额要求很高
- A.立即交货
- B.5月30 H前交货
- C.第二季度交货
- D.收到信用证后30天装运
- 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 B.提高利率
- C.提高个人所得税
- D.公开市场出售有价证券
- A.一张信用证如果没有规定是否可撤销,则默认是不可撤销的
- B.信用证支付是一一种商业信用
- C.信用证开出以后,还会受到买卖合同的约束
- D.根据付款依据凭证的不同,信用证可以分为保兑信用证和不保兑信用证
- A.价格磋商
- B.技术条件
- C.风险和责任归属
- D.商品质量规格
- A.A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较B公司强
- B.A公司可能依赖出售存货或举借新债偿还到期债务
- C.A公司较B公司可能拥有较多的不能盈利的货币资金 .
- D.A公司较B公司可能拥有较多的不能盈利的应收账款
- A.沪深证券交易所市场
- B.证券经营机构柜台交易市场
- C.银行间交易市场
- D.机构投资者通过电话、电脑等通讯手段形成的市场
- A.60;50
- B.65;55
- C.65;50
- D.60;55
- A.摩擦性失业
- B.结构性失业
- C.自愿失业
- D.周期性失业
- A.资产负债表
- B.利润表
- C.现金流量表
- D.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 A.市场平均价格
- B.生产成本
- C.国际市场价格
- D.进口国国内市场价格
- A.复杂的购买行为
- B.减少失调感的购买行为
- C.习惯性的购买行为
- D.追求多样化的购买行为
- A.预计负债
- B.交易性金融负债
- C.应付职工薪酬
- D.应付利润
- A.6%
- B.4%
- C.2%
- D.8%
- A.美式权证
- B.欧式权证
- C.百慕大式权证
- D.认股权证
- A.临时用工
- B.劳务输出
- C.非全日制用工
- D.劳务派遣
- A.DDP
- B.CIF
- C.EXW
- D.FOB
- A.作出最大让步,努力使谈判成功
- B.充分运用、发挥自己的谈判能力,大举进攻
- C.削弱对方优势,竭力扬长避短,尽量减少让步
- D.创造条件,把均势转变为优势
- A.因劳动者过错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 B.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 C.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 D.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的
- A.应付债券
- B.预计负债
- C.专项应付款
- D.应付票据
- A.税前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
- B.税前营业毛利-资本成本
- C.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
- D.税后营业毛利-资本成本
- A.直接资产;间接资产
- B.长期资产;短期资产
- C.股权资产;债权资产
- D.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
- A.直线型结构
- B.矩阵型结构
- C.三维立体结构
- D.委员会结构
- A.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
- B.随着家庭收人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会逐渐上升
- C.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小
- D.一个国家越富裕,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
- A.一致式开局策略
- B.保留式开局策略
- C.进攻式开局策略
- D.坦诚式开局策略
- A.资产负债表
- B.利润表
- C.现金流量表
- D.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 A.一致式开局策略
- B.进攻式开局策略
- C.坦诚式开局策略
- D.挑剔式开局策略
- A.FOB
- B.CFR
- C.CIF
- D.EXW
- A.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 B.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 C.结构因素导致的通货膨胀
- D.预期不当导致的通货膨胀
- A.40%~50%,40%
- B.50%~60%,50%
- C.60%~70%,50%
- D.50%~60%,40%
- A.战略联盟
- B.技术联盟
- C.销售联盟
- D.生产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