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21.72%
- B.22.335
- C.23.56%
- D.24.81%
- A.9.12次/年
- B.11.71次/年
- C.12.45次/年
- D.13.62次/年
- A.1.12
- B.1.15
- C.1.13
- D.1.14
- A.电子订货系统(EOS)
- B.企业资源计划(ERP)
- C.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
- D.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 5
-
完成下列各题:
2012年A公司实现了营业收入1300万元,发生营业成本800万元,实现营业利润300万元,利润总额280万元,净利润210万元。另外,A公司发生利息费用50万元。
资产负债表
编制单位:A公司 2012年12月31日 单位:万元
资产 期初数
期末数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
期初数
期末数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货币资金
37
39
短期借款
75
75
交易性金融资产
30
28
应付账款
70
107
应收账款
85
137
应付职工薪酬
20
23
预付款项
37
41
应交税费
25
35
存货
147
221
流动负债合计
190
240
流动资产合计
336
466
非流动负债
长期借款
305
395
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负债合计
305
395
续表
资产
期初数
期末数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
期初数
期末数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90
87
负债合计
495
635
长期股权投资
127
13l
所有者权益:
固定资产
657
757
实收资本
305
325
无形资产
65
85
资本公积
208
226
非流动资产合计
939
1060
盈余公积
107
123
未分配利润
160
217
所有者权益合计
780
891
资产合计
1275
1526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总计
1275
1526
- A公司2012年年底的流动比率为( )。
- A.2.13
- B.2.33
- C.1.97
- D.2.45
- A.商品广告
- B.启示广告
- C.认知广告
- D.公益广告
- A.销售增长目标
- B.市场拓展目标
- C.产品推广目标
- D.企业形象目标
- A.6
- B.7
- C.8
- D.9
- 9
-
完成下列各题:
- A公司的梁老板说,他做的生意是小五金,他仅用了4年多的时间就由零开始做到了两亿元的年销售额,他认为,其中信息化功不可没。据梁老板介绍,做小五金,是真正的小买卖,很零碎、品种多、 款式多,并且需要不断更新,否则很难吸引经销商。他属下的五金饰品公司从事产品开发设计的人员就有二三十人,每天推出的新款饰品有三十多种,如何将这些产品信息完整地传递给已有的经销商就是一个非常头疼的问题。 但自从2000年开展网上订货后,在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方面都有“鸟枪换炮”的感觉。梁
- A.形式生动灵活,互动性强
- B.制作简便
- C.广告内容不易修改和更新
- D.广告费用低
- A.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 B.劳动者同时与乓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
- C.因劳动者过错致使劳动合同无效
- D.严重失职,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
- A.劳动者不同意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导致劳动合同终止
- B.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动议并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而解除劳动合同
- C.用人单位无过错时劳动者行使预告辞职权而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 D.用人单位因劳动者有过失而单方即时解除劳动合同
- A.直线型结构
- B.事业部结构
- C.矩阵型结构
- D.三维立体结构
- A.调整部门的数目,让部门随机融合
- B.增加管理者能够直接指挥的人员数目
- C.将权力集中化,形成更加集权的结构
- D.撤销掉所有用来制衡权力的机构
- A.市场方式
- B.经济方式
- C.非市场方式
- D.非经济方式
- A.直接投资
- B.间接投资
- C.长期投资
- D.短期投资
- A.B方案的净现值小于A方案,因此,应该选择B方案进行投资
- B.A方案的静态投资回收期小于B方案,因此,选择A方案能及早收回投资,减少风险
- C.A方案的净现值比B方案小,说明A方案的投资报酬率小于资本成本12%,该方案不可取
- D.B方案的静态投资投资回收期长,说明该投资项目将来获得的经济效益低
- A.3.5年,5年
- B.3.7年,4年
- C.2.3年,5年
- D.2.6年,4年
- 20
-
完成下列各题:
某公司有A、B两个投资方案,初始投资额分别为100万元和200万元,项目有效期分别为5年和10年。下表中是两个方案每年的现金净流量(单位:万元)。假设两个投资项目均在投资当年一次投入完工并产生经济效益,资本成本均为12%,项目结束时均无残值。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第5年
第l0年
方案A
30
40
50
50
40
/
/
方案B
50
50
50
50
50
50
50
方案A和方案B的净现值分别为( )。
- A.48.74.82.51
- B.45.32,87.16
- C.51.64,78,57
- D.52.41,83.19
- A.普遍性
- B.非歧视性
- C.互惠性
- D.非互惠性
- A.EVA是企业为股东新创造的价值,指企业资本收益与资本成本的差额,即企业税前营业利润与全部资本成本的差额
- B.EVA之所以比其他传统会计指标更能准确客观地衡量公司业绩,是因为它指出了企业的资本是有成本的
- C.EVA带来了企业管理行为的变化,使管理者与股东利益一致,担负起所有者的责任
- D.通过EVA,企业管理层能更好地决策,合理安排产品、客户、生产能力以提高运营效率,优化资源配置
- A.为已发行的股票提供转让的场所
- B.通过承销机构将公开发行的新股票分售给投资公众
- C.巨额股票次级分配
- D.为股票集中竞价交易提供场所
- A.注意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 B.确定谈判方案
- C.营造适当的谈判气氛
- D.破题
- A.结构工资制度
- B.岗位技能工资制度
- C.浮动工资制度
- D.等级工资制度
- A.对未成年工劳动工种进行限制
- B.对未成年工劳动时间加以限制
- C.对未成年工年龄加以限制
- D.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 A.每股收益没有考虑企业用来获取利润的资产数量
- B.如果两个企业的每股收益完全相同,但是资产数额不等,即创造利润的条件不同,那么这两个企业的盈利能力实际上是不同的
- C.每股收益受资本结构的影响较大
- D.如果两个企业的资产数额和净利润完全相等,但普通股股数不等,那么这两个企业的每股收益仍然相同
- A.目标管理法
- B.平衡计分卡
- C.360度绩效考核法
- D.行为锚定量表
- A.被保险人的故意行为或过失造成的损失
- B.发货人责任引起的损失
- C.被保险货物的门然损耗
- D.失火、爆炸等意外造成的货物全部或部分损失
- A.存货
- B.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C.在建工程
- D.持有至到期投资
- A.双方协商何解
- B.第三方居中调停
- C.仲裁和诉讼
- D.集体解决
- A.市场分布
- B.当地基础设施
- C.当地社会文化
- D.产品竞争情况
- A.信用证是一种商业信用
- B.信用证是独立于合同之外的一种文件
- C.信用证项下付款是一种单据的买卖
- D.在信用证付款条件下,银行处于第一付款人的地位
- A.股票本身具有价值
- B.股票的转让就是股东权的转让
- C.股票是一种代表财产权的有价证券
- D.股票与它代表的财产权有不可分离的关系,它们二者合为一体
- A.市场需求疲软,订单不足,商品滞销
- B.一些企业破产,退出商海
- C.企业的外部环境较好,内部环境较差
- D.进入收缩阶段的企业没有可能“触底反弹”
- A.EXW
- B.FOB
- C.CFR
- D.DDP
- A.尾数定价策略
- B.整数定价策略
- C.满意定价策略
- D.招徕定价策略
- A.各生产要素的协调
- B.企业与股东关系的协调
- C.组织内部人际关系的协调
- D.企业与消费者关系的协调
- A.目标最大化原则
- B.柔性原则
- C.时机原则
- D.清晰原则
- A.净现值为投资方案贴现后的净收益
- B.现值系数为每1元投资可获得的净收益现值
- C.内含报酬率是投资项目净现值为l的贴现率
- D.净现值为投资方案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后的净收益
- A.产权明晰
- B.权责明晰
- C.政企一体
- D.管理科学
- A.税收政策
- B.存款创造机制
- C.支出政策
- D.预算平衡政策
- A.恶性通货膨胀
- B.爬行式通货膨胀
- C.奔腾的通货膨胀
- D.温和通货膨胀
- A.危险可能要发生
- B.船方采取了有意识的合理的措施
- C.支出特殊额外费用
- D.造成某些特殊损失
- A.股票真正实现的收益可能会高于或低于原先对于未来收益预期
- B.股票风险的内涵是股票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
- C.风险也就是损失,高风险的股票会给投资者带来较大损失
- D.如果要引导投资者投资风险较高的股票,就必须提供更高的预期收益
- A.主谈室一般不要安装电话
- B.主谈室最好装有录音设备
- C.机动室最好配备一些文具
- D.谈判室的桌子最好是圆形的
- A.习惯定价法
- B.成本加成定价法
- C.目标利润定价法
- D.可销价格倒推法
- A.攻心战策略
- B.蘑菇战策略
- C.进攻性策略
- D.综合策略
- A.股东会
- B.委员会
- C.董事会
- D.工会
- A.适度治人的艺术
- B.有效激励人的艺术
- C.知人善任的艺术
- D.量才适用的艺术
- A.基本工资
- B.绩效工资
- C.成就工资
- D.交通补贴
- A.400万元
- B.1000万元
- C.600万元
- D.200万元
- A.可接受目标
- B.最低目标
- C.实际需求目标
- D.最优期望目标
- A.A公司较B公司的企业债务负担更重
- B.A公司较B公司可能获得的投资回报低
- C.A公司较B公司的债权人的保障程度更高
- D.A公司较B公司需缴纳更多的税
- A.退出壁垒的高低
- B.进入者数目的多少
- C.产业内竞争的程度
- D.进入壁垒的高低
- A.出口方
- B.轮船公司
- C.保险公司
- D.出口方或轮船公司
- A.产品组合的广度
- B.产品组合的长度
- C.产品组合的深度
- D.产品组合的相关度
- A.渗透价格策略
- B.满意价格策略
- C.撇脂价格策略
- D.超额价格策略
- A.拆细报价
- B.负正报价
- C.抵消报价
- D.切片报价
- A.企业资源
- B.促销策略
- C.竞争状况
- D.产品特性
- A.赵某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工作,但一直得不到适当的就业机会
- B.钱某多年卧病在床,一直没有工作机会
- C.孙某有劳动能力,但是自身不想就业,一直没有工作
- D.小李今年14岁,辍学在家,一直没有工作机会
- A.重点管理法
- B.最佳时间法
- C.时间记录分析法
- D.可控措施法
- A.结果比较法
- B.提供选择法
- C.主动进攻法
- D.主动暗示法
- A.A
- B.B
- C.C
- D.不确定
- A.销售增长目标
- B.市场拓展目标
- C.产品推广目标
- D.企业形象目标
- A.文化型模式
- B.合作型模式
- C.增长型模式
- D.变革型模式
- A.57.69%
- B.65.38%
- C.53.57%
- D.60.71%
- A.劳动者在职期间或者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后一定期间内,不得到生产与该用人单位同类产品的其他用人单位工作
- B.劳动者在职期间或者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后一定期间内,不得到经营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工作
- C.劳动者在职期间或者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后一定期间内,不得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与该用人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业务
- D.劳动者在职期间或者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后一定期间内,不得在同一地域经营影响用人单位生存发展的产品或业务
- A.81.33%
- B.84.33%
- C.82.33%
- D.83.33%
- A.13000万元
- B.12000万元
- C.10000万元
- D.13300万元
- A.优先股票
- B.可赎回债券
- C.可转换债券
- D.股票期权
- A.分离的服务
- B.供给者定位服务
- C.需求者定位服务
- D.非分离的服务
- A.随着产量的增加,生产的效率越来越高
- B.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加,企业盈利能力越来越高
- C.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加,企业的销售水平提高,销售利润增加
- D.随着产量的增加,企业的平均成本逐渐减少
- A.159
- B.41
- C.179
- D.20.5
- A.矿山井下工作
- B.低温、冷水作业和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 C.森林业伐木、归楞及流放作业
- D.建筑业脚手架的组装和拆除作业
- A.告知功能
- B.说服功能
- C.影响功能
- D.沟通功能
- A.成本领先战略
- B.差异化战略
- C.集中化战略
- D.一体化战略
- A.14;18
- B.15;18
- C.16;18
- D.17;18
- A.增长战略
- B.收缩或退出战略
- C.多元化战略
- D.重组战略
- A.法定准备金留存
- B.存款乘数
- C.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
- D.权衡性财政政策
- A.经营性收入
- B.非经营性收入
- C.经营性费用
- D.非流动资产
- A.股票
- B.公司债券
- C.政府债券
- D.国库券
- A.经销商
- B.采购办事处
- C.代理商
- D.营业所
- A.西欧式报价
- B.美国式报价
- C.日本式报价
- D.印度式报价
- A.境内资产证券化和离岸资产证券化
- B.不动产证券化、应收账款证券化、信贷资产证券化、未来收益证券化、债券组合证券化等
- C.股权型证券化、债权型证券化和混合型证券化
- D.债权型证券化、股权型证券化、信贷资产证券化
- A.执行价格
- B.期权价格
- C.市场价格
- D.期权费加买入价格
- A.高于;低于
- B.高于;高于
- C.低于;低于
- D.低于;高于
- A.掉期合约
- B.期货合约
- C.看跌期权
- D.看涨期权
- A.政策风险、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市场风险
- B.政策风险、财务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
- C.经营风险、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财务风险
- D.政策风险、财务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
- A.巧用场外交易策略
- B.不忘最后获利并情理兼备策略
- C.慎重对待谈判文书策略
- D.掌握妥协艺术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