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心理咨询师二级(职业道德、理论知识)真题试卷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WISC-CR的备用分测验包括( )。

  • A.背数
  • B.译码
  • C.迷津
  • D.积木
2

MMPI-2的内容量表的归类,包括( )。

  • A.内部症状类
  • B.外显侵犯行为类
  • C.积极自我认识类
  • D.一般问题类
5

SCL-90的因子包括( )。

  • A.精神衰弱
  • B.精神病性
  • C.强迫症状
  • D.精神病态
6

使用生活事件量表,需要注意( )。

  • A.只记最近一年内发生的生活事件
  • B.应关注每项做否定回答的事件
  • C.一般应向受测者本人进行调查
  • D.不采用从知情者那里获得的资料
7

贝克和雷米纠正表层错误观念的技术包括( )。

  • A.点评
  • B.建议
  • C.模仿
  • D.演示
8

认知行为疗法的主要特点包括( )。

  • A.求助者和咨询师是合作关系
  • B.认为心理痛苦是认知过程发生机能障碍的结果
  • C.认为行为改变可以导致认知改变
  • D.认为求助者在治疗过程中承担主要角色
9

咨询阶段性小结主要包括( )。

  • A.咨询师的小结
  • B.咨询双方讨论的结果
  • C.求助者的小结
  • D.求助者家属的意见
10

模仿法的适用对象包括( )。

  • A.年轻的求助者
  • B.模仿力强的求助者
  • C.年老的求助者
  • D.批判力强的求助者
11

非言语行为在咨询中的作用包括( )。

  • A.可以传达共情态度
  • B.可以有独立的意义
  • C.不能与言语相融合
  • D.可以对言语内容作出修正
12

艾利斯认为合理情绪疗法可以帮助个体达到的目标包括( )。

  • A.自我关怀
  • B.自我指导
  • C.自我批判
  • D.自我接受
13

以下关于职业倾向对理解临床资料的影响,描述正确的包括( )。

  • A.从医疗或病理学的角度看问题者倾向于求助者有病
  • B.教育工作者倾向于从人的发展生长角度看问题
  • C.生物学取向的心理学工作者依据日常生活的概念,从自然的角度看问题
  • D.持生态学观点的人觉得求助者的问题是与环境失去了平衡
14

在许又新教授的神经症分类方法中,典型的神经症包括( )。

  • A.抑郁神经症
  • B.强迫神经症
  • C.恐惧神经症
  • D.神经衰弱
15

引发心理问题的社会性因素包括( )。

  • A.生活事件
  • B.家庭教养
  • C.新旧观念冲突
  • D.风俗、习惯
16

为了使受测者更好地理解测验分数的意义,在报告分数时应注意( )。

  • A.尽量使用专业术语
  • B.让受测者知道如何运用其分数
  • C.考虑给受测者带来的心理影响
  • D.让受测者参与测验分数的解释
17

疑病神经症的主要特点包括( )。

  • A.对身体过分关注
  • B.坚信自己患了某种严重的躯体疾病或不治之症
  • C.感觉过敏
  • D.迫切要求治疗
18

选择心理测验时的注意事项,包括( )。

  • A.利用时机多做几种测验
  • B.考虑实施心理测量的目的
  • C.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 D.针对受测者的需求和特点
19

效标效度的主要评估方法包括( )。

  • A.命中率法
  • B.区分法
  • C.相关法
  • D.试误法
20

“一般适应症候群”搏斗阶段的生理、心理行为特征包括( )。

  • A.呼吸、心跳加快
  • B.个体变得敏感、脆弱
  • C.血压、体温升高
  • D.微小困扰可引发强烈情绪反应
21

“灾难症候群”的过程包括( )。

  • A.警觉期
  • B.惊吓期
  • C.恢复期
  • D.康复期
22

心理测验具有的独特性质,包括( )。

  • A.相对性
  • B.间接性
  • C.外显性
  • D.客观性
23

内感性不适多见于( )。

  • A.精神分裂症
  • B.神经症
  • C.抑郁状态
  • D.脑外伤后综合症
24

以下有关巴甫洛夫对异常心理现象的研究及论述,正确的包括( )。

  • A.通过动物实验直接解释人类的异常心理现象
  • B.神经症和精神病的产生是由兴奋和抑制基本神经过程的冲突造成的
  • C.神经衰弱的特征是兴奋过程的优势和抑制过程的薄弱
  • D.癔病的特征是兴奋过程的优势和抑制过程的薄弱
25

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意义包括( )。

  • A.主导他们的认知发展
  • B.主导他们的社会性发展
  • C.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载体
  • D.使他们心情愉悦
26

中年期的人格变得较为成熟,具体表现包括( )。

  • A.内省日趋明显
  • B.男性更加男性化,女性更加女性化
  • C.心理防御机制运用得越来越少
  • D.为人处世日趋圆通
27

婴儿消极依恋的类型包括( )。

  • A.回避型依恋
  • B.安全型依恋
  • C.反抗型依恋
  • D.行为型依恋
28

托马斯和切斯认为婴儿的气质类型包括( )。

  • A.容易抚养型
  • B.反抗逆反型
  • C.抚养困难型
  • D.发展缓慢型
29

影响从众的因素主要包括( )。

  • A.情境的明确性
  • B.性别
  • C.群体凝聚力
  • D.群体规模
30

根据沙赫特的情绪理论,决定情绪的因素包括( )。

  • A.自我意识
  • B.认知标签
  • C.外界刺激
  • D.生理唤起
32

态度量表最常测量的两个态度维度包括( )。

  • A.强度
  • B.向中度
  • C.方向
  • D.外显度
33

费斯廷格认为认知失调的原因包括( )。

  • A.逻辑矛盾
  • B.文化价值冲突
  • C.观念矛盾
  • D.新旧经验相悖
34

关于脑,正确的说法包括( )。

  • A.大脑皮层中额叶的面积最大
  • B.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 C.大脑两半球解剖结构基本对称
  • D.大脑皮层是大脑白质
35

容易产生近因效应的情况包括( )。

  • A.夫妻之间
  • B.同事之间
  • C.朋友之间
  • D.陌生人之间
36

艾宾浩斯的研究成果包括( )。

  • A.保持曲线
  • B.长时记忆规律
  • C.遗忘曲线
  • D.瞬时记忆规律
37

激情的特点包括( )。

  • A.爆发式的
  • B.强烈的
  • C.持续时间很长
  • D.弥散性的
38

思维的特性包括( )。

  • A.间接性
  • B.概括性
  • C.形象性
  • D.发散性
39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

  • A.脑神经
  • B.间脑
  • C.端脑
  • D.植物神经
40

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包括( )。

  • A.反馈
  • B.反射
  • C.兴奋
  • D.抑制
41

通过上述事例,可以判断( )。

  • A.盖茨平时比较简朴
  • B.只有当人的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例如1亿美元时才认为钱不重要
  • C.盖茨是个热心公益事业的人
  • D.盖茨这样做是为他立足社会做广告
42

上述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财富多寡不是奢侈与否的理由
  • B.一个人是否受到人们的尊重不以其财富为衡量标准
  • C.个人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公司形象
  • D.良好的道德品质始终受人尊重
43

关于职业纪律,正确的认识是( )。

  • A.职业纪律总是由少数人制定,多数人遵守的
  • B.职业纪律是强制性和自觉性的有机统一
  • C.职业纪律一般以守则、合同、行业规定等方式表现出来
  • D.操作规程从一个侧面反映着职业纪律的要求
45

下列说法中,反映了团结互助要求的是( )。

  •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B.“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 C.“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
  • D.“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
46

谚语“要想成为一个铁匠,你就必须一辈子去打铁”的意思是( )。

  • A.无论干什么工作,都不能一心二用,不能“跳槽”
  • B.无论干什么工作,都要专心致志,做到爱岗敬业
  • C.无论干什么工作,都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 D.干粗活,要肯于吃苦耐劳,绝不能想入非非
47

下列说法中,属于忌语的是( )。

  • A.“谁让你不看着点”
  • B.“我就这态度”
  • C.“有完没完”
  • D.“没零钱了,自己出去换去”
48

关于职业道德,正确的说法是( )。

  • A.没有职业道德的人干不好任何工作
  • B.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人能够干好任何工作
  • C.要干好工作,就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 D.干不好工作的人一定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49

SCL—90总分减分率的计算公式为( )。

  • A.(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
  • B.(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
  • C.(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后总分
  • D.(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治疗前总分
52

缩小分数的分布范围而使评定的信度和效度降低的误差,并不包括( )。

  • A.严格误差
  • B.趋中误差
  • C.宽容误差
  • D.逻辑误差
53

MMPI-2包括10个临床量表和7个效度量表,它们均属于( )

  • A.内容量表
  • B.附加量表
  • C.基础量表
  • D.关键量表
54

在施测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A.先做操作后做言语测验
  • B.先做言语后做操作测验
  • C.言语与操作测验交叉进行
  • D.根据现场情况灵活安排
55

艾森克人格问卷的编制方法是( )。

  • A.经验法
  • B.逻辑分析法
  • C.综合法
  • D.因素分析法
56

16PF测验的原始分数需要转化成( )。

  • A.标准九分
  • B.标准十分
  • C.标准二十分
  • D.T分数
58

求助者中心疗法认为心理失调产生的原因是( )。

  • A.出现错误的认知
  • B.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
  • C.自我概念与经验不协调
  • D.与客观现实不相适应
59

艾根将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称为( )。

  • A.共情
  • B.接纳
  • C.尊重
  • D.支持
60

异质团体一般适用于( )团体。

  • A.任务
  • B.学习
  • C.成长
  • D.专业人员训练
61

开放式团体的特点是( )。

  • A.团体有凝聚力
  • B.团体中成员会有所变化
  • C.容易达成目标
  • D.彼此熟悉
63

冲击疗法的对象应当是( )的求助者。

  • A.排除精神病性障碍
  • B.预先接受体格检查
  • C.不限年龄大小
  • D.所有要求消除焦虑、恐惧障碍
64

参与性技术不包括( )。

  • A.面质
  • B.释义
  • C.倾听
  • D.重复
65

情感反应最有效的方法是( )。

  • A.针对求助者现在的情感
  • B.针对求助者过去的情感
  • C.忽略求助者的矛盾情绪
  • D.引发求助者的矛盾情绪
66

针对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所进行的会谈,属于( )。

  • A.咨询性会谈
  • B.鉴别性会谈
  • C.治疗性会谈
  • D.危机性会谈
67

封闭式提问一般用于( )。

  • A.澄清事实真相
  • B.剖析问题原因
  • C.叙述情绪反应
  • D.介绍事情背景
69

某15岁少年持续具有异常攻击性和反抗性的行为模式,可以考虑的初步诊断为( )。

  • A.偏执型人格障碍
  • B.品行障碍
  • C.偏执型精神障碍
  • D.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70

“扭曲的体像”症状可能出现于( )。

  • A.抑郁神经症
  • B.神经性贪食
  • C.神经性厌食
  • D.疑病神经症
71

确诊抑郁神经症,病程至少持续( )。

  • A.两年
  • B.两周
  • C.三个月
  • D.三个月至一年
73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先驱人物不包括( )。

  • A.詹姆士
  • B.巴甫洛夫
  • C.桑代克
  • D.华生
74

中程心理咨询的时间长度为( )。

  • A.3~6个月
  • B.6~12个月
  • C.1~3个月
  • D.12个月以上
75

为了保证项目具有较高的区分度,项目得分最好呈现( )。

  • A.峰态分布
  • B.负偏态分布
  • C.常态分布
  • D.正偏态分布
76

受应试动机影响较小的测验是( )。

  • A.成就测验
  • B.投射测验
  • C.能力测验
  • D.智力测验
78

样本大小适当的关键是样本要有( )。

  • A.可比性
  • B.特殊性
  • C.相关性
  • D.代表性
79

标准九分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应是( )。

  • A.5和2
  • B.5.5和1.5
  • C.50和10
  • D.10和3
80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标准化区分原则是由( )提出的。

  • A.李心天
  • B.许又新
  • C.郭念锋
  • D.陈仲庚
81

一般来说,心理测量采用( )。

  • A.命名量表
  • B.顺序量表
  • C.等距量表
  • D.等比量表
82

内心被揭露感属于( )。

  • A.假性幻觉
  • B.感知综合障碍
  • C.思维形式障碍
  • D.思维内容障碍
84

心理咨询师根据自己以往经验对求助者做出心理正常或异常的判断,这属于( )。

  • A.医学标准
  • B.统计学标准
  • C.内省经验标准
  • D.社会适应标准
85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可在( )内完全恢复。

  • A.两周
  • B.三个月到一年
  • C.两个月到半年
  • D.两个月到三个月
86

强迫洗涤的人明知没有必要但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这违背了( )。

  • A.自知力完整性原则
  • B.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 C.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 D.主、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87

第二逆反期的独立自主要求在于( )。

  • A.要求按照自我的意志行事
  • B.反抗父母的控制和过度保护
  • C.争取行动和人格的独立
  • D.要求高的社会地位
88

依赖和顺从性强的儿童一般属于同伴交往中( )儿童。

  • A.受欢迎的
  • B.不受欢迎的
  • C.受忽视的
  • D.受鄙视的
89

“心理社会危机”是( )的概念。

  • A.艾里克森
  • B.弗洛伊德
  • C.皮亚杰
  • D.维果茨基
91

正常情况下,童年期思维变化的转折年龄在( )。

  • A.6~7岁
  • B.7~8岁
  • C.9~10岁
  • D.11~12岁
92

有利于提高个体自尊水平的做法是( )。

  • A.与比自己年龄小的人比较
  • B.扬长避短
  • C.与比自己优秀的人比较
  • D.取长补短
93

虚拟沟通时人们愿意与陌生人分享自己的隐私,这是因为( )。

  • A.自我意识水平下降
  • B.去个性化
  • C.自我觉察的需要
  • D.具有安全感
94

影响人际吸引的最稳定因素是( )。

  • A.外貌
  • B.人格品质
  • C.邻近
  • D.相似
95

态度转变的“认知失调论”的提出者是( )。

  • A.詹姆士
  • B.海德
  • C.费斯廷格
  • D.凯利
96

一般情况下,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人际距离是( )。

  • A.社交距离
  • B.亲密距离
  • C.公众距离
  • D.个人距离
97

个体对特定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这是态度的( )。

  • A.深度
  • B.向中度
  • C.强度
  • D.外显度
98

最接近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印象形成过程的信息加工模式是( )。

  • A.加法模式
  • B.中心品质模式
  • C.平均模式
  • D.加权平均模式
100

一般来说,对个体行为有长久推动作用的是( )。

  • A.外在动机
  • B.社会动机
  • C.内部动机
  • D.自然动机
101

大脑皮质中的角回主管( )。

  • A.说话
  • B.阅读
  • C.听话
  • D.书写
103

消极的情绪对活动有瓦解和破坏的作用,这表明情绪具有( )。

  • A.适应功能
  • B.组织功能
  • C.动机功能
  • D.信号功能
106

同一感受器受不同刺激物的作用时,感受性会发生变化,这一现象是( )。

  • A.感觉融合
  • B.感觉适应
  • C.感觉掩蔽
  • D.感觉对比
107

在上个世纪初,有影响力的心理学流派不包括( )。

  • A.人本主义
  • B.结构主义
  • C.精神分析
  • D.机能主义
108

感觉适应是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 )的现象。

  • A.下降
  • B.发生变化
  • C.提高
  • D.保持不变
109

上述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工作是一个牢笼,要自由,就必须打破这个牢笼
  • B.劳动已经演变为人的本能,人不劳动反而难以忍受
  • C.劳动之中内在地蕴涵着快乐,应当用心体会
  • D.不能不把工作当回事,也不能太把工作当回事
110

通过上述事例,可以认定( )。

  • A.兰博因嫌赚钱太少而离开了工作
  • B.兰博比较懒惰,因为工作劳累而抛弃工作
  • C.兰博是个好高骛远的人,他对自己并不了解
  • D.兰博是一个在幻想中追求个人自由的人
111

通过上述事例,可以认为( )。

  • A.卡左本一直在十分忙碌地工作着
  • B.卡左本总是带病坚持工作,精神可嘉
  • C.卡左本由于生活所迫,无奈地工作着
  • D.卡左本的心理是病态的
112

关于金钱的说法中,你赞同的是( )。

  • A.世界上没有不爱钱的人
  • B.有钱,意味着人生成功
  • C.金钱是在劳动中创造的
  • D.金钱是一种肮脏的东西
113

文明礼貌的具体要求是( )。

  • A.仪表堂堂
  • B.装扮时尚
  • C.举止大度
  • D.待人热情
114

关于道德与法律,正确的说法是( )。

  • A.在人类历史上,道德与法律并不是同时产生的
  • B.在现实社会中,法律总会比道德的作用力强一些
  • C.在作用范围上,道德与法律是完全相同的
  • D.在构成内容上,道德和法律不存在任何重叠
115

美国IBM公司提出“充分考虑每个雇员的个性,花大量时间令顾客满意”的理念。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

  • A.每个雇员的素养及性格不同,应把尊重雇员个性放在第一位
  • B.如果不考虑每个雇员的个性,雇员就可能消极对待工作
  • C.结合每个雇员的个性特点,让雇员做出令顾客满意的服务
  • D.每个雇员的需求不同,必须细心呵护才能令他们安心工作
116

根据我国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中央提出了建设( )的号召。

  • A.“绿色”国家
  • B.节约型社会
  • C.民主法制社会
  • D.技能型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