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心理咨询师考试三级基础知识预测试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家庭由( )构成。

  • A.婚姻关系
  • B.血缘关系
  • C.物质关系
  • D.收养关系
2

视觉的运动错觉包括( )。

  • A.似动
  • B.诱导运动
  • C.联动
  • D.自主运动
3

关于“精神分裂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是一组器质性障碍症候群
  • B.患病期的患者基本丧失自知力
  • C.患者的情绪、情感以及行为脱离现实
  • D.自己的内部世界与外部客观世界一致
4

常见的印象管理的策略包括( )。

  • A.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
  • B.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
  • C.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角色的社会规范
  • D.投人所好
5

偏执性人格障碍的主要表现为( )。

  • A.苛求完美
  • B.追求他人关注
  • C.敏感多疑
  • D.固执见己,容易记恨
6

性格的静态特征包括( )。

  • A.态度特征
  • B.意志特征
  • C.情绪特征
  • D.理智特征
7

目前一般用( )来表示智商的高低。

  • A.比率智商
  • B.离差智商
  • C.标准二十分
  • D.标准十分
8

儿童自我控制活动的类型包括( )。

  • A.运动抑制
  • B.情绪抑制
  • C.认知活动抑制
  • D.延迟满足
10

( )测验的信度一般在0.8~0.85范围内或更高些。

  • A.人格测验
  • B.兴趣测验
  • C.态度测验
  • D.价值测验
11

以下关于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观说法正确的是( )。

  • A.处于前道德判断阶段的儿童直接接受行为的结果
  • B.他律道德判断阶段又称为道德相对论
  • C.自律道德判断阶段又称为道德实在论
  • D.处于自律道德判断阶段的儿童受他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
12

神经症性障碍可分为( )等类型。

  • A.恐怖症
  • B.焦虑症
  • C.躯体形式障碍
  • D.强迫症
13

皮亚杰关于言语发展的理论观点包括( )。

  • A.强调先天因素对言语发展的决定作用
  • B.语言源于认知
  • C.语言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
  • D.强调环境和主体相互作用
14

婴儿的动作发展对于心理发展的意义包括( )。

  • A.动作发展是心理发展的源泉或前提
  • B.婴儿动作是心理发展的外部表现
  • C.婴儿动作发展促进了空间认知的发展
  • D.婴儿动作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15

爱情与喜欢的区别包括( )。

  • A.依恋
  • B.利他
  • C.排他
  • D.亲密
16

人格的心理特征包括( )。

  • A.能力
  • B.动机
  • C.气质
  • D.性格
17

关于幻觉的概念,( )是正确的。

  • A.虚幻的知觉
  • B.各个感官都可出现
  • C.反复出现
  • D.幻觉中感知的事物实际是不存在的
18

知觉的特性包括( )。

  • A.整体性
  • B.选择性
  • C.恒常性
  • D.理解性
19

以下关于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的观点,正确的是( )。

  • A.采用了道德两难故事
  • B.分为3种水平、6个阶段
  • C.好孩子定向阶段属于后习俗水平
  • D.最高的发展阶段是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20

任何测量都具备的要素是( )。

  • A.参照点
  • B.绝对零点
  • C.单位
  • D.相对零点
21

问题解决的策略包括( )。

  • A.加法策略
  • B.算法策略
  • C.原型启发策略
  • D.启发式策略
22

以下关于言语活动中枢机制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布洛卡中枢受损导致的言语缺陷称接受性失语症
  • B.威尔尼克中枢受损导致的言语缺陷称表达性失语症
  • C.视觉性言语中枢受损导致的言语缺陷称失读症
  • D.书写性言语中枢受损导致的言语缺陷称失写症
23

引起权力动机的因素包括( )。

  • A.个体的欲望
  • B.社会控制的需要
  • C.社会环境的影响
  • D.对无能的恐惧
24

维果斯基将人的心理机能区分为( )。

  • A.高级心理机能
  • B.一般心理机能
  • C.基本心理机能
  • D.低级心理机能
25

测验计划编好后,就要搜集资料作为命题取材的依据,来源包括( )。

  • A.已出版的标准测验
  • B.理论和专家的经验
  • C.主编自己的经验
  • D.临床观察和记录
26

下列选项属于班都拉“新社会学习理论”观点的是( )。

  • A.人能够操纵符号,思考外部事物,预见可能性
  • B.人可以自我评价行为,进行自我强化
  • C.人可以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不一定受外界左右
  • D.强调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27

基本的社交情绪包括( )。

  • A.社交焦虑
  • B.内疚
  • C.嫉妒
  • D.羞耻
28

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

  • A.高尔顿
  • B.华生
  • C.维果斯基
  • D.詹森
29

下列形式属于自我防御机制的是( )。

  • A.置换
  • B.力比多
  • C.合理化
  • D.升华
30

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包括( )。

  • A.目标的吸引力
  • B.个体的主观抱负水平
  • C.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
  • D.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
31

声音的性质包括( )。

  • A.振幅
  • B.音调
  • C.响度
  • D.音色
32

一些常见的反应定势包括( )。

  • A.求“快”与求“精确”的反应定势
  • B.喜好正面叙述的反应定势
  • C.喜好特殊位置的反应定势
  • D.喜好较长选项的反应定势
33

侵犯的影响因素包括( )。

  • A.情绪唤起水平
  • B.道德发展水平
  • C.自我控制能力
  • D.社会角色与群体
34

以下关于依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要母亲在就有安全感的儿童属于安全型依恋
  • B.依恋理论的提出者是托马斯和切斯
  • C.只有反抗型依恋属于消极的不安全型依恋
  • D.依恋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35

老年人人格总体改变趋向包括( )。

  • A.不安全感
  • B.孤独感
  • C.适应性差
  • D.趋于保守
36

态度的功能包括( )。

  • A.工具性功能
  • B.自我防御功能
  • C.价值表现功能
  • D.认知功能
37

皮亚杰将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 )等阶段。

  • A.感知运动阶段
  • B.前运算阶段
  • C.具体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
38

心理咨询可以分为( )。

  • A.发展咨询和健康咨询
  • B.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
  • C.门诊咨询和电话咨询及互联网咨询
  • D.短程咨询、中程咨询和长程咨询
39

测验的目标是( )。

  • A.工作分析
  • B.对特定概念下定义
  • C.确定测验的具体内容
  • D.对被试者进行选拔或者预测
40

“情感低落”的临床特点不包括( )。

  • A.自我评价降低、自信心不足
  • B.自责自罪、有自杀企图和行为
  • C.内心体验缺乏
  • D.思维迟缓、愉快感消失
41

对于行为原因的分类有( )。

  • A.内因与外因
  • B.复杂性与简单性原因
  • C.稳定性与易变性原因
  • D.可控性与不可控性原因
42

认知失调理论的提出者是( )。

  • A.海德
  • B.班杜拉
  • C.凯利
  • D.费斯廷格
43

下列表述中符合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的是( )。

  • A.“高级神经类型”的功能协调
  • B.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
  • C.各种情绪和情感活动的协调一致
  • D.意识活动和心理动力过程的一致
44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 A.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
  • B.动物心理发展规律
  • C.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
  • D.人的心理活动的最一般规律
46

认识一领悟疗法属于( )。

  • A.人本主义学派
  • B.格式塔学派
  • C.精神分析学派
  • D.认知疗法
47

关于恐怖情绪,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正常人临危时也会出现恐怖情绪反应
  • B.属于心理学性质,一般无明显自主神经紊乱的症状
  • C.伴随明显的、无法摆脱恐怖的内心体验
  • D.恐惧感与特定环境或事物存在类似于“因果”的关系
48

凯利的归因理论也称为( )。

  • A.控制点理论
  • B.折扣理论
  • C.侵犯理论
  • D.三维理论
50

对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咨询是有条件的,下列表述中不符合这些条件的规定的是( )。

  • A.必须是在经过系统临床治疗,病理性症状基本消失以后
  • B.主要以社会功能的康复为主
  • C.必须停药以后才能进行心理咨询
  • D.必须密切配合精神科医生一起实施
52

社会交换论认为态度改变的关键是( )。

  • A.回避的倾向
  • B.诱因的强度
  • C.动机的强度
  • D.榜样的力量
53

与意志的坚韧性相反的是( )。

  • A.优柔寡断和鲁莽草率
  • B.墨守成规和执拗
  • C.任性和怯懦
  • D.受暗示性和武断从事
55

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被称为( )。

  • A.流体智力
  • B.晶体智力
  • C.一般智力
  • D.特殊智力
57

( )说明大约有95%的可能性真分数落在所得分数±1.96SE的范围内,或有5%的可能性落在范围之外。

  • A.<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2e/da1cfba87980008529306f4727824c.jpg" alt="" />
  • B.<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ae/c1418a5735d9a6a1f2adada5c3403a.jpg" alt="" />
  • C.<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ee/f1822b20b59c7475f60dfe8c297ba3.jpg" alt="" />
  • D.<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a2/b867c166a21a24a29889a3ae6fcade.jpg" alt="" />
58

社会心理学的实证分析阶段是从( )。

  • A.20世纪30年代算起
  • B.19世纪50年代算起
  • C.19世纪60年代算起
  • D.20世纪20年代算起
60

下列不是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的是( )。

  • A.主、客观世界统一原则
  • B.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 C.知行一致原则
  • D.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62

( )的心态不会产生压力体验。

  • A.无法选择
  • B.无所适从
  • C.左右为难
  • D.漠不关心
63

全国性的常模,一般以( )人为宜。

  • A.需要100%
  • B.2000~3000
  • C.不少于100
  • D.不低于30
66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形成第一印象的机制是( )。

  • A.印象形成
  • B.近因效应
  • C.定型
  • D.首因效应
68

无对象性的知觉是( )。

  • A.妄想
  • B.错觉
  • C.谵妄
  • D.幻觉
70

既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点的量表是( )。

  • A.命名量表
  • B.顺序量表
  • C.等距量表
  • D.等比量表
72

遗忘的进程是( )。

  • A.匀速
  • B.先慢后快
  • C.不稳定
  • D.先快后慢
73

皮亚杰认为图式最初来源于( )。

  • A.先天遗传
  • B.早期习得
  • C.后天教育
  • D.动作
74

用于分辨物体的明暗和轮廓的是( )。

  • A.晶体
  • B.杆体细胞
  • C.视网膜
  • D.锥体细胞
75

社会交换论认为,( )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

  • A.互利互惠
  • B.互动
  • C.认识世界
  • D.趋利避害
76

听觉中枢位于( )。

  • A.颞叶
  • B.枕叶
  • C.额叶
  • D.顶叶
78

社会心理学的哲学思辨阶段指的是( )。

  • A.公元前4世纪一公元18世纪上半叶
  • B.公元19世纪中叶--20世纪20年代
  • C.古希腊一公元19世纪上半叶
  • D.公元18世纪中叶一19世纪上半叶
79

“抑郁发作”的特点不包括( )。

  • A.思维缓慢
  • B.思维中断
  • C.情绪低落
  • D.语言动作减少或迟缓
80

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是( )。

  • A.直观行动性
  • B.抽象概括性
  • C.感知运动性
  • D.具体形象性
81

首先提出态度量表结构的是( )。

  • A.谢里夫
  • B.莫里诺
  • C.瑟斯顿
  • D.勒温
83

人的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以( )为基础。

  • A.自我知觉
  • B.社会知觉
  • C.归因
  • D.自我评价
84

听觉的适宜刺激是( )Hz。

  • A.16~20 000
  • B.16~2000
  • C.1000~4000&nbsp;
  • D.2000~10 000
85

态度转变的最直接的原因( )。

  • A.传递者的吸引力
  • B.说服者的意图
  • C.沟通信息
  • D.情境
86

利他行为的特征是( )。

  • A.由利他动机引起
  • B.以人为对象
  • C.以完全有利于他人为目标
  • D.是一种亲社会行为
87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

  • A.格塞尔
  • B.维果斯基
  • C.华生
  • D.高尔顿
88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这对范畴,是用来讨论( )的问题的。

  • A.个人能力发展
  • B.心理上“有病”与“没病”
  • C.心理健康水平
  • D.人格特点
89

成就动机理论的提出者是( )。

  • A.弗洛伊德
  • B.麦克利兰
  • C.凯利
  • D.海德
90

强、平衡且灵活属于( )气质类型。

  • A.胆汁质
  • B.多血质
  • C.黏液质
  • D.抑郁质
91

个体自我意识的第一个飞跃的标志是( )。

  • A.开始要求独立自主
  • B.对周围的事情都想“我自己做”
  • C.能用适当的人称代词(如我,你)称呼自己和他人
  • D.一系列关于“我”的问题开始反复萦绕于心
94

社会文化一历史发展理论的创始人是( )。

  • A.皮亚杰
  • B.维果斯基
  • C.艾里克森
  • D.高尔顿
95

精神分析理论关于变态心理的解释,下列基本命题中正确的是( )。

  • A.意识与潜意识同样重要
  • B.性的冲动是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 C.“超我”与神经症绝对没有关系
  • D.心理过程主要是意识的
96

信度指数和信度系数之间的关系是( )。

  • A.互为因果
  • B.信度指数的平方是信度系数
  • C.信度指数等同于信度系数
  • D.两者并没有任何关系
98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被称为( )。

  • A.发生认识论
  • B.社会学习理论
  • C.文化一历史发展理论
  • D.八阶段论
99

以平均数为10,标准差为3的常态标准分是( )。

  • A.Z分数
  • B.T分数
  • C.标准十分
  • D.标准二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