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需要( )
- A.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
- B.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 C.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 D.是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
- A.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 B.心理发展的过程是遗传素质的自然显现过程
- C.环境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素质的自我显现
- D.环境的作用也很大
- A.是个体自我知觉的体系与认识自己的方式
- B.也叫自我意识
- C.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
- D.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 D.社会主义荣辱观
- A.百分等级
- B.T分数
- C.比率智商
- D.离差智商
- A.不注意发挥心理测验的作用
- B.对有领悟困难的人难以奏效
- C.疗效与心理咨询师的信念有关
- D.疗效比较难以进行客观的评估
- A.感知
- B.思维
- C.情感
- D.行为
- A.严重心理问题
- B.各种神经症
- C.各种人格障碍
- D.可疑神经症
- A.智力测验
- B.特殊能力测验
- C.人格测验
- D.投射测验
- A.心身健康
- B.兴趣爱好
- C.社会角色
- D.生活规律
- A.强化节约资源意识
- B.明确节约资源责任
- C.创新节约资源方法
- D.获取节约资源报酬
- A.要有法律意识
- B.要有慎微意识
- C.要有大局意识
- D.要有利己意识
- A.对自身价值的态度变化
- B.注意力集中在自身体验上
- C.对客观世界的态度不变
- D.时间感觉发生变化
- A.择业信用
- B.岗位责任信用
- C.离职信用
- D.物质信用
- A.顺利地适应环境
- B.正常地人际交往
- C.正确地反映世界
- D.幸福地享受人生
- A.主观和客观统一性
- B.心理活动灵活性
- C.人格的相对稳定性
- D.心理活动平衡性
- A.爱护公物
- B.节约资源
- C.艰苦奋斗
- D.节衣缩食
- A.10个正向评分题
- B.5个反向评分题
- C.15个正向评分题
- D.10个反向评分题
- 19
-
自尊需要包括( )
- A.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
- B.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
- C.对归宿感的需要
- D.对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 A.智力正常
- B.年龄适宜
- C.人格正常
- D.动机正确
- A.释义
- B.使用情感的反射作用
- C.中断
- D.使用是非鲜明的质疑
- A.who
- B.what
- C.why
- D.how
- A.辨证性
- B.相对性
- C.实用性
- D.抽象性
- 24
-
情绪的功能包括( )
- A.适应功能
- B.组织功能
- C.概括功能
- D.信号功能
- A.标准九分
- B.IQ分数
- C.标准十分
- D.百分等级
- A.对心理问题严重程度形成大致判断
- B.对可能采取的干预措施的初步设计
- C.对引发问题的深层原因的初步分析
- D.对心理问题的类型形成大致的诊断
- A.启发式策略
- B.归纳策略
- C.算法策略
- D.演绎策略
- A.现实的存在
- B.想象的存在
- C.隐含的存在
- D.虚拟的存在
- 29
-
痴呆是一种( )
- A.智能障碍
- B.后天获得的损害
- C.意识障碍
- D.先天获得的损害
- A.家长的教育方式
- B.自身的行为表现
- C.自身的抱负
- D.参照群体的选择
- A.出工出力
- B.不搭“便车”
- C.坦诚相待
- D.宁欺自己,勿骗他人
- A.羞耻感的个体往往会感到沮丧、自卑等,认为自己对事情的发展无能为力
- B.健康的羞耻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自然结果,是人适应社会、改善自我的一种动力
- C.内疚者往往有良心上和道德上的自我谴责,并试图做出努力来弥补自己的过失
- D.内疚感越强,个体心理越健康
- 33
-
不安全依恋包括( )
- A.亲子依恋
- B.依赖型依恋
- C.回避型依恋
- D.反抗型依恋
- A.相关法
- B.区分法
- C.失误法
- D.命中率法
- 35
-
常模的构成要素包括( )
- A.团体分数
- B.原始分数
- C.导出分数
- D.对常模团体的具体描述
- 36
-
从众行为的原因包括( )
- A.寻求行为参照
- B.群体凝聚力
- C.遗传素质
- D.对偏离的恐惧
- 37
-
面质技术也称( )
- A.质疑
- B.对抗
- C.指责
- D.正视现实
- 38
-
注意的特点包括( )
- A.指向性
- B.目的性
- C.集中性
- D.持久性
- A.动机强度和活动效率的关系呈u型曲线
- B.中等程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
- C.活动的最佳动机水平存在个体差异
- D.活动的性质影响活动的最佳动机水平
- A.诱发事件
- B.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
- C.个体对不合理信念的驳斥
- D.个体在这一事件发生后出现的情绪反应
- A.了解所提问题的性质
- B.体现咨询的独特风格
- C.清楚提问可能的后果
- D.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
- 42
-
MMP1的缺点是( )
- A.主观题较多
- B.受文化背景影响
- C.测试时间长
- D.受动机冲突影响
- A.应该能适合咨询师专业水平
- B.应该能符合求助者接受能力
- C.对病因有直接或间接针对性
- D.必要时讨论精神分裂症症状
- A.态度和善
- B.房间安静
- C.主被试侧坐
- D.不限制时间
- A.立场坚定不移
- B.注重情感
- C.方法适当灵活
- D.和气为重
- A.顺利适应环境
- B.维持生理机能
- C.进行人际交往
- D.认识客观世界
- A.精神活动不协调
- B.自知力不完整
- C.缺乏应有的主动性
- D.生活极端懒散
- 48
-
百分位常模包括( )
- A.百分等级
- B.百分点
- C.四分位数
- D.十分位数
- A.发散思维
- B.逻辑思维
- C.辐合思维
- D.抽象思维
- A.玩手机
- B.带本书或杂志
- C.看沿途风景
- D.发牢骚
- A.有无妄想
- B.有无幻觉
- C.有无器质性疾病
- D.有无自知力
- A.左半球的额叶
- B.右半球的额叶
- C.左半球顶叶
- D.右半球顶叶
- A.高尔登
- B.比内
- C.卡特尔
- D.奥蒂斯
- A.虽然我没有结婚,但是如果您愿意,我很愿意和您分享您的故事
- B.虽然我没结婚,但我曾经咨询过很多关于婚姻方面的案例‘
- C.虽然我没结婚,但是我会竭尽全力帮助您的
- D.我的资料你不是看过了,既然知道我没结婚,干嘛还来找我
- A.提高个人心理素质,使人健康无障碍地生活下去
- B.提高个人道德素质,使人健康无障碍地生活下去
- C.提高个人心理素质,使人健康、愉快、有意义地生活下去
- D.提高个人道德素质,使人健康、愉快、有意义地生活下去
- A.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
- B.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 C.图式、物理经验和数理一逻辑经验
- D.成熟、经验、同化、顺应
- A.如果公司老板对员工好,那么员工干好本职工作就是有职业良心
- B.公司安排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是职业良心的本质
- C.职业良心是从业人员按照职业道德要求尽职尽责地做工作
- D.一辈子不“跳槽”是职业良心的根本要求
- 58
-
第一发展加速期是指( )
- A.从出生到幼儿期
- B.从幼儿期到童年期
- C.从童年期到青春期
- D.从青春期到青年期
- A.建立和维持恰当的咨询关系
- B.熟悉各阶段工作程序和方法
- C.寻找引发临床表现的关键点
- D.掌握好诊断要点和鉴别要点
- A.时间限制
- B.感情限制
- C.职责限制
- D.行为限制
- 61
-
参与性技术不包括( )
- A.倾听
- B.内容反应
- C.面质
- D.情感反应
- A.全通道式
- B.圆周式
- C.轮式
- D.Y式
- A.数出Q量表原始分数
- B.获得各量表原始粗分
- C.用原始分转换T分数
- D.制作EPQ量表剖面图
- A.43
- B.53
- C.62
- D.72
- A.总分
- B.积极应对分
- C.因子分
- D.消极应对分
- 66
-
詹姆士的自尊公式是( )
- A.自尊=成功/自信
- B.自尊=成功/抱负
- C.自尊=自信/抱负
- D.自尊=抱负/成功
- A.现在的年轻人呀,一点工作的责任心都没有,完全拿工作当儿戏
- B.他最近总是慌慌张张地来上班,来的时间不是特别早,但是工作还是挺积极认真的,可能是有难言之隐吧
- C.和领导说还可以,私下里告诉该同事,以后注意早点来上班
- D.我问过他了,说家里出了些小问题,具体没讲。工作还是挺积极认真的
- A.对语言文字是通过声音,对非语言文字是通过形象
- B.事物的形象
- C.语义或形象
- D.听觉
- A.构造心理学
- B.机能主义心理学
- C.格式塔心理学
- D.认知心理学
- A.空气
- B.谈恋爱
- C.升职
- D.自考
- A.爱国主义
- B.利己主义
- C.功利主义
- D.集体主义
- 72
-
注意的广度是( )
- A.5~9
- B.7~10
- C.8~2
- D.6~11
- A.只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
- B.开始能够运用语言或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的事物
- C.获得了守恒概念
- D.思维具有可逆性
- A.以人为本
- B.为人民服务
- C.团结协作
- D.集体利益至上
- A.生理需要
- B.生长性需要
- C.成就需要
- D.自我价值需要
- A.第一印象
- B.声明权利
- C.承诺保密
- D.心理测验
- A.委婉拒绝,说明自己目前的工作任务
- B.可以接受,但前提是公司必须付给双倍工资
- C.直接拒绝,并说明实情
- D.接受下来,同时告诉主管,如果干不好不要埋怨自己
- A.见仁见智,不存在普遍认可的公道
- B.执行领导的决定是从业人员坚持公道的根本依据
- C.千人一致、万人一律的一视同仁体现了公正的本质要求
- D.坚持人格上的平等是实践公正职业规范要求的重要原则
- A.思维内容
- B.思维逻辑
- C.思维联想
- D.思维定势
- A.3
- B.4
- C.5
- D.6
- A.存在与责任的冲突
- B.存在与潜能的冲突
- C.潜能与本能的矛盾
- D.本能与社会的矛盾
- A.要敢于当面批评同事的不当言行
- B.同事间相互认同
- C.恩威并用,以威信促信赖
- D.敢于两肋插刀,赴汤蹈火
- A.婴儿后期
- B.幼儿期
- C.青少年期
- D.成年早期
- A.存在即合理,别人的事情,总有他的道理,知道就好
- B.对待感情的态度受到很大的影响,不敢再相信爱情
- C.他们纯粹是在吸引观众的眼球,赢得大家的关注
- D.感觉很遗憾,但仍旧很喜欢他们,不是因为他们的人,而是因为他们曾经所做的贡献
- A.从上到下的头尾原则
- B.从内向外发展的近远原则
- C.从大动作向精细动作发展的大小原则
- D.从精细动作向大动作发展的大小原则
- A.挣钱,养家糊口
- B.为了发家致富
- C.为了发挥自己的才能
- D.消磨时光
- A.52
- B.52.5
- C.5.51.5
- D.103
- A.职业技能决定着从业人员的职业前途
- B.职业技能的提高,受职业道德素质的影响
- C.职业技能主要是指从业人员的动手能力
- D.职业技能的形成与先天素质无关
- A.集体主义
- B.爱国主义
- C.个人主义
- D.利己主义
- A.内容效度
- B.构想效度
- C.效标效度
- D.区分效度
- A.一年内
- B.一月内
- C.一周内
- D.任何时间
- A.内容是患者虚构的
- B.内容与事实不符
- C.患者坚信不移、经验与教育无法纠正
- D.具有自我卷入性,以自己为参照系
- A.信度
- B.效度
- C.难度
- D.区分度
- A.惊吓期
- B.恢复期
- C.康复期
- D.症状期
- A.锥体细胞
- B.双极细胞
- C.杆体细胞
- D.水平细胞
- A.5个月
- B.6个月
- C.7个月
- D.8个月
- A.知觉
- B.思维萌芽
- C.思维
- D.意识
- A.2—46
- B.16
- C.26
- D.33
- A.性
- B.痛
- C.便意
- D.压觉
- 100
-
关于办事公道,正确的说法是( )
- A.坚持办事公道,要求当事人不讲人情
- B.人们得到了他应该得到的东西是为公道
- C.一个人做了一件公道的事情就说明他是公道的人
- D.公道自古不变,其标准历来是统一的
- 101
-
发展常模就是( )
- A.团体的分数
- B.百分位数
- C.个人的分数
- D.年龄量表
- A.身体运动
- B.身体接触
- C.目光接触
- D.身体欠安
- A.认识
- B.情绪情感
- C.需要和动机
- D.意志活动
- A.0.85
- B.0.9
- C.0.95
- D.0.98
- A.安全感
- B.孤独感
- C.适应性差
- D.拘泥刻板性并趋于保守
- A.被试者签订协议后,不能随便退出,以免影响研究的结果
- B.不得和被试者建立研究以外的其他关系
- C.在具体研究中,研究者必须采取保护被试者的措施
- D.在制定研究计划时,研究者应评估其道德可行性
- A.并排坐
- B.呈90度角
- C.面对面
- D.呈120度角
- A.告诉同事们自己对电影的态度,不去看
- B.委婉地告诉同事们自己另外有事要忙,无法观看
- C.既然同事们邀请,那就去吧
- D.没有特别的倾向,要看当时的心情如何
- A.认为咨询师应持完全中立的态度,不应带有任何自己的价值观念
- B.认为咨询中应该给求助者灌输、传授一些正确的、健康的价值观
- C.求助者的快乐、满足作为咨询目标
- D.求助者并不都能提供有效的目标
- 110
-
中国比内测验的适用年龄是( )
- A.2—14岁
- B.2—18岁
- C.6一14岁
- D.6—18岁
- A.思维奔逸
- B.思维散漫
- C.被洞悉感
- D.妄想心境
- A.比内一西蒙
- B.韦克斯勒
- C.斯坦福一比内
- D.瑞文
- A.“荣”与“辱”的判断
- B.“真”与“假”的判断
- C.“有”与“无”的判断
- D.“美”与“丑”的判断
- A.1—2岁
- B.2—3岁
- C.3—4岁
- D.4—5岁
- 115
-
对待工作岗位,正确的观点是( )
- A.虽然自己并不喜欢目前的岗位,但不能不专心努力
- B.敬业就是不能得陇望蜀,不能选择其他岗位
- C.树挪死,人挪活,要通过岗位变化把本职工作做好
- D.企业遇到困难或降低薪水时,没有必要再讲爱岗敬业
- A.人乡随俗,自己也加班
- B.既然不给加班费,自己该下班时就下班
- C.劝说其他员工与自己一起找领导协商解决这一问题
- D.考虑离开这家公司
- 117
-
幼儿提问类型的变化模式是( )
- A.从“是什么”转向“为什么”
- B.从“为什么”转向“是什么”
- C.从“是什么”转向“怎么样”
- D.从“为什么”转向“怎么样”
- A.社会认知
- B.社会心理
- C.社会行为
- D.社会影响
- A.行为技术
- B.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 C.家庭作业
- D.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 120
-
职业活动内在的道德准则是( )
- A.慎独、克己、复礼
- B.正义、公道、忠恕
- C.无私、仁爱、奉献
- D.忠诚、审慎、勤勉
- 121
-
中年期人格的成熟性不表现在( )
- A.内省日趋明显
- B.心理防御机制日趋成熟
- C.为人处世日趋圆通
- D.性格特点男性“男性化”
- A.3
- B.5
- C.4
- D.6
- 123
-
不属于EPQ分量表的是( )
- A.E量表
- B.D量表
- C.P量表
- D.N量表
- A.告诉同事,明天一早解决问题,来得及
- B.回公司解决问题
- C.既然没有很大的问题,请同事帮助修改一下即可
- D.既然影响不大,就没必要浪费,只需对存档文件修改即可
- A.实在太好了,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
- B.效益一直不好,大家这个月的工资会不会减少很多
- C.到底什么原因造成的效益不好,得想想办法
- D.既然这么闲,大家就把业务培训提前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