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心理咨询师考试三级基础知识模拟试题(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关于“强迫动作”,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患者感到痛苦但又无法摆脱
  • B.强迫洗手、强迫检查
  • C.是一种违反本人意愿、反复出现的动作
  • D.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2

以下关于心理发展与教育教学的关系的观点,属于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一历史观的是( )。

  • A.观察学习是一种最主要的社会学习形式
  • B.“最近发展区”思想
  • C.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 D.学习具有最佳期限
3

精神分裂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

  • A.思想情感和行为不同程度地与现实环境相脱离
  • B.意志减退,行为懒散
  • C.关系妄想、被害妄想或幻觉
  • D.对外界事物情感反应可有淡漠甚至情感倒错或歪曲
5

社会支持量表的维度包括( )。

  • A.客观支持
  • B.主观支持
  • C.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
  • D.合理化
6

思维贫乏( )。

  • A.表现为思维内容空洞、联想贫乏
  • B.是一种思维内容障碍
  • C.表现为语量少、回答问题简单
  • D.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7

社会动机的功能有( )。

  • A.激活功能
  • B.价值导向功能
  • C.指向功能
  • D.维持与调节功能
8

社会支持量表主要用于( )。

  • A.了解被试者社会支持的特点
  • B.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支持的关系
  • C.精神疾病和社会支持的关系
  • D.各种躯体疾病和社会支持的关系
9

偏执性人格障碍的主要表现为( )。

  • A.苛求完美
  • B.追求他人关注
  • C.敏感多疑
  • D.固执己见,容易记恨
10

在临床诊断中,判断正常和异常的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包括( )。

  • A.主客观世界的统一性
  • B.症状的特异性
  • C.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
  • D.人格的相对稳定性
11

常见的错误测验论包括( )。

  • A.测量工具
  • B.测验无用论
  • C.测验万能论
  • D.心理测验即智力测验
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T分数:平均数为50,标准差为10
  • B.标准九分:平均数为9,标准差为2
  • C.标准十分:平均数为5,标准差为1.5
  • D.标准二十分:平均数为10,标准差为3
14

下列形式属于自我防御机制的是( )。

  • A.置换
  • B.力比多
  • C.合理化
  • D.升华
15

以下对倾听描述正确的是( )。

  • A.全神贯注,倾心地听
  • B.不随意打断、加入咨询师的评论
  • C.认真倾听,积极思考
  • D.抓住会谈中的“关键点”
16

以下关于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观说法正确的是( )。

  • A.处于前道德判断阶段的儿童直接接受行为的结果
  • B.他律道德判断阶段又称为道德相对论
  • C.自律道德判断阶段又称为道德实在论
  • D.处于自律道德判断阶段的儿童受他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
17

幼儿记忆特点的发展趋势包括( )。

  • A.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
  • B.意义记忆占主导地位
  • C.形象记忆占主导地位
  • D.词语记忆占主导地位
18

难度和区分度之间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 A.中等难度的项目区分度高,但不需要考虑项目的内在相关
  • B.较难的项目对高水平的被试区分度高
  • C.较易的项目对水平低的被试区分度高
  • D.中等难度的项目对中等水平的被试区分度高
19

整理求助者的精神状态信息时,需要关注的方面有( )。

  • A.有无躯体异常感觉
  • B.情绪情感表现
  • C.人格完整性和相对稳定性
  • D.社会交往状况
20

咨询转介的不正确做法有( )。

  • A.把求助者所有情况无一遗漏地介绍给新咨询师,包括求助者认为的秘密
  • B.向新咨询师提供自己的分析
  • C.由咨询师个人根据需要决定
  • D.继续参加新咨询师的咨询活动
21

合理情绪疗法中的核心观点是( )。

  • A.困扰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本身引起
  • B.人是非理性的
  • C.困扰是个体对外部事件的不合理信念引起的
  • D.重视引起困扰的事物
25

在咨询过程中,需要了解求助者目前的( )。

  • A.精神状态
  • B.娱乐活动
  • C.社会工作和社会交往
  • D.身体状态
26

对复本信度描述正确的是( )。

  • A.能够避免记忆效果、学习效应等问题
  • B.建立复本的难度非常大
  • C.易受知识迁移的影响
  • D.能完全减少练习的影响
28

注意分配的条件包括( )。

  • A.从事的活动必须有一些活动是非常熟练的
  • B.自拉自唱就是一种注意分配
  • C.从事的几种活动之间应该有内在的联系
  • D.两种在同一感觉通道,用同一种心理操作的活动很难做到注意的分配
29

斯蒂文斯将测量量表从低级到高级分为的水平是( )。

  • A.命名量表
  • B.顺序量表
  • C.等距量表
  • D.等比量表
30

以下属于心理咨询的范围的是( )。

  • A.精神分裂症
  • B.情绪调节
  • C.适应不良
  • D.发展问题
32

SC1一90的适用范围包括( )。

  • A.在精神科和心理咨询门诊中
  • B.综合性医院
  • C.调查不同职业群体的心理卫生问题
  • D.高校
33

任何测量都具备的要素是( )。

  • A.参照点
  • B.绝对零点
  • C.单位
  • D.相对零点
34

以下关于依恋的说法正确的是( )o

  • A.只要母亲在就有安全感的儿童属于安全型依恋
  • B.依恋理论的提出者是托马斯和切斯
  • C.只有反抗型依恋属于消极的不安全型依恋
  • D.依恋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35

关于言语发展的理论,属于后天学习理论的有( )。

  • A.斯金纳
  • B.乔姆斯基
  • C.布鲁纳
  • D.班杜拉
37

许又新综合考查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 )。

  • A.体验标准
  • B.统计学标准
  • C.操作标准
  • D.发展标准
38

非言语行为的作用主要包括( )。

  • A.加强言语
  • B.配合言语
  • C.实现反馈
  • D.传达情感
39

对抑郁症自评量表的评价( )。

  • A.不需要经专门的训练
  • B.对分数的分析相当方便
  • C.量表总分值仅能作为一项参考指标而非绝对标准
  • D.对严重阻滞的抑郁病人,评定有困难
40

关于倾听技术,做法错误的有( )。

  • A.不做正确与否的评价
  • B.轻视求助者的问题,认为求助者小题大做、无事生非
  • C.急于下结论
  • D.打断求助者的话,转移话题,使求助者无所适从
42

参与性概述是指( )。

  • A.咨询师将自己叙述的主题、意见等整理后,简要地表达出来
  • B.咨询师把求助者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包括情感综合整理后,简要地表达出来
  • C.咨询师让求助者参与总结会谈内容
  • D.咨询双方共同讨论总结
45

认为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都是由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对外界环境刺激的认识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是( )情绪理论的观点。

  • A.詹姆斯一兰格的情绪外周理论
  • B.坎农一巴德的情绪丘脑理论
  • C.沙赫特的认知理论
  • D.汤姆金斯和伊扎德的情绪动机一分化理论
46

关于“强迫观念”,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某一固定观念在脑子里反复出现,这些想法是患者知道没有必要,并力图加以摆脱,且伴有主观的被迫感觉和痛苦感觉
  • B.它的发生虽然常常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是这种观念是片面的
  • C.它是一种无意识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
  • D.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发生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是病态的推理和判断
47

爱情三角理论的提出者是( )。

  • A.古普塔
  • B.沙赫特
  • C.斯坦伯格
  • D.哈特菲尔德
48

全国性的常模,一般以( )为宜。

  • A.需要100%
  • B.2000~3000人
  • C.不少于100人
  • D.不低于30人
49

心理咨询师对于保密原则的把握正确的是( )。

  • A.心理咨询师不论如何都要遵守保密原则
  • B.心理咨询师在接受督导的时候可以随便地把真实信息报告出来
  • C.求助者有自杀行为打算或者所说内容触犯法律,咨询师可以告知第三方
  • D.反复向求助者强调保密原则
54

基础心理的研究对象是( )。

  • A.心理过程的规律
  • B.心理活动的规律
  • C.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的规律
  • D.正常人心理活动的基本规律
56

鲁班的腿被带齿的丝毛划破了,进而发明了锯子,这反映了问题解决的因素( )。

  • A.迁移的作用
  • B.原型启发的作用
  • C.系列位置效应
  • D.定势的作用
57

以平均数为10,标准差为3的常态标准分是( )。

  • A.Z分数
  • B.T分数
  • C.标准十分
  • D.标准二十分
58

商务人士适宜的距离为( )。

  • A.公众距离
  • B.社交距离
  • C.个人距离
  • D.亲密距离
59

常见的人格障碍类型不包括( )。

  • A.偏执型人格
  • B.外向型人格
  • C.反社会型人格
  • D.内向型人格
63

首先提出态度量表结构的是( )。

  • A.谢里夫
  • B.莫里诺
  • C.瑟斯顿
  • D.勒温
64

官员渎职下台,属于( )。

  • A.角色冲突
  • B.角色不清
  • C.角色失败
  • D.角色中断
65

优势反应强化说解释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现象时认为( )。

  • A.弱势反应易于表现,而优势反应易被抑制
  • B.强化反应易于表现,而竞争反应易被抑制
  • C.竞争反应易于表现,而强化反应易被抑制
  • D.优势反应易于表现,而弱势反应易被抑制
66

( )说明大约有95%的可能性真分数落在所得分数±1.96SE的范围内,或有5%的可能性落在范围之外。

  • A.<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26/6a1f509c4b0fe527919c8d4898e469.jpg" alt="" />
  • B.<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05/15b84b2a560ca5962281109dad679f.jpg" alt="" />
  • C.<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23/3a2b413c4de8478057aed4a48444da.jpg" alt="" />
  • D.<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e7/768550acca160bc3f05ba429f3ea8e.jpg" alt="" />
67

人本主义学派认为心理健康的破坏与( )有关。

  • A.“自我”无法实现的结果和趋于完善的“潜能”特征受阻
  • B.错误的认识和观念
  • C.在幼年情绪发展中遭受挫折形成的情结
  • D.情绪过程和情感过程的偏离
68

在临床上,可以将“自知力不完整”或“无自知力”作为( )。

  • A.对自我身体状态的反映指标
  • B.判断精神病的指标之一
  • C.对“自我概念”的错误认知
  • D.“现实自我”的解体和丧失
70

心理咨询师说“如果你能……或许就会更好”这句话使用了( )。

  • A.情感表达技术
  • B.具体性技术
  • C.自我开放技术
  • D.内容表达技术
71

适合心理咨询的范畴是( )。

  • A.一般心理问题
  • B.所有严重的心理问题&nbsp;
  • C.精神病性心理障碍
  • D.人格障碍
72

按照皮亚杰的观点,6、7岁~11、12岁的儿童处于( )。

  • A.感知运动阶段
  • B.前运算阶段
  • C.具体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
73

认识一领悟疗法属于( )。

  • A.人本主义学派
  • B.格式塔学派
  • C.精神分析学派
  • D.认知疗法
77

信度指数和信度系数之间的关系是( )。

  • A.互为因果
  • B.信度指数的平方是信度系数
  • C.信度指数等同与信度系数
  • D.两者并没有任何关系
79

提出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心理学家是( )。

  • A.华生
  • B.巴甫洛夫
  • C.斯金纳
  • D.斯佩里
80

对效度与信度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 A.信度是效度的充要条件
  • B.信度是效度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 C.信度是效度的充分条件
  • D.效度制约信度
81

患者能看到字词,却不能理解字词的含义,这是( )受损所致。

  • A.视觉性言语中枢
  • B.威尔尼克中枢
  • C.书写性言语中枢
  • D.布洛卡中枢
82

重测信度又称( )。

  • A.等值性系数
  • B.分半系数
  • C.稳定性系数
  • D.同质性系数
83

面谈技巧中最复杂的是( )。

  • A.鼓励技术
  • B.倾听技术
  • C.解释技术
  • D.指导技术
84

心理测验若按功能分类,并不包括( )。

  • A.智力测验
  • B.特殊能力测验
  • C.人格测验
  • D.操作测验
85

与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注意品质称( )。

  • A.注意的变换
  • B.注意的转移
  • C.注意的分配
  • D.注意的分散
86

正确的测验观不包括( )。

  • A.心理测验作为尚不完善的测量工具
  • B.心理测验是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决策的辅助工具
  • C.心理测验即智力测验
  • D.心理测验作为研究方法尚不完善
87

问卷设计的原则中不包括( )。

  • A.目的性原则
  • B.符合理论原则
  • C.全面性原则
  • D.非暗示性原则
88

青年期自我意识发展的最主要的特点是( )。

  • A.一系列关于“我”的问题开始反复萦绕于心
  • B.对周围的事情都想“我自己做”
  • C.能用适当的人称代词(如我,你)称呼自己和他人
  • D.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发现自我、关心自我的存在上来
89

咨询师与求助者讨论会谈目标时,应多用( )。

  • A.多重提问
  • B.封闭式提问
  • C.多重选择性提问
  • D.开放式提问
90

测量是( )。

  • A.引起我们兴趣的事物属性或者特征
  • B.代表某一种事物或事物某一属性的量
  • C.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 D.代表的是所依据的规则和方法
91

咨询方案需要明确的求助者的义务是( )。

  • A.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 B.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材料
  • C.完成咨询双方商定的作业
  • D.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
92

合理情绪疗法中,最主要的阶段是( )。

  • A.诊断阶段
  • B.咨询阶段
  • C.修通阶段
  • D.领悟阶段
94

咨询师对咨询目标常有的错误观念包括( )。

  • A.咨询师可以有自己的价值观
  • B.咨询目标应立足于帮助求助者主动、积极地适应环境
  • C.把求助者的快乐、满足作为咨询目标
  • D.咨询师不该灌输自己的价值观
95

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称为( )。

  • A.心理活动的稳定性
  • B.心理自控力
  • C.心理活动的耐受力
  • D.心理康复能力
97

迹象分析法指的是( )。

  • A.从相关角度去分析某一情况
  • B.把人按其情况划入仔细定义的类别中去
  • C.把事实作为一种结果,一种症状,而进一步去寻找原因
  • D.设身处地,做情感移入,想象着亲身经历着当事人的处境
98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属于( )条件反射。

  • A.第一信号系统
  • B.言语
  • C.第二信号系统
  • D.都不属于
100

在常识性区分法中,判断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关键不包括( )。

  • A.有无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
  • B.有无明显躯体反应
  • C.有无个体自身社会功能不完善
  • D.有无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