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
传播途径
- 9
-
发生认识论
- 10
-
转折期
- 11
-
托儿所
- 12
-
知觉
- A.病原体
- B.细茵
- C.病毒
- D.微生物
- A.28次/分
- B.32次/分
- C.40次/分
- D.48次/分
- 15
-
幼儿的听觉偏好趋向( )
- A.就人声和物声而言,新生儿趋向物声
- B.就母亲声音和陌生人声音而言,新生儿趋向新鲜的陌生人声音
- C.就声音音调来讲,新生儿趋向低音调
- D.新生儿爱听柔和的声音
- A.注意
- B.感觉
- C.想象
- D.知觉
- A.空气
- B.饮食
- C.土壤
- D.血型
- A.肥胖症
- B.流行性感冒
- C.急性支气管炎
- D.中耳炎
- A.“老师不知道”
- B.“你现在很想念妈妈,是吗?妈妈4点半就来接你”
- C.“妈妈4点半就来接你”
- D.“妈妈马上就来接你”
- A.要晚些
- B.要早些
- C.要不明显些
- D.时间差不多
- A.个别的心理特征
- B.所有的心理特征
- C.典型的心理特征
- D.笼统的心理特征
- A.维生素A中毒症
- B.维生素D中毒症
- C.病毒性肝炎
- D.佝偻病
- A.孩子的直立行走动作是在无意动作的基础上产生的
- B.孩子的直立行走动作是在有意动作的基础上产生的
- C.孩子身体动作发展的趋势是翻身、抬头、坐、站、走
- D.行走是本能的动作,没有有意运动的成分
- A.探索性游戏
- B.象征性游戏
- C.活动性游戏
- D.智力游戏
- A.情绪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
- B.情绪的分化
- C.情绪对儿童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作用
- D.情绪的社会化
- 26
-
社区教育起源于( )
- A.二次大战后的丹麦
- B.十九世纪的丹麦
- C.二次大战后的美国
- D.十九世纪的美国
- A.自我教育的发展
- B.家庭教育的发展
- C.学校教育的发展
- D.终身教育的发展
- A.消化系统
- B.运动系统
- C.呼吸系统
- D.循环系统
- A.互补性
- B.阶段性
- C.顺序性
- D.不平衡性
- A.能力类型的差异
- B.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
- C.能力发展速度的差异
- D.能力水平的差异
- A.经典条件作用
- B.操作条件作用
- C.习惯化
- D.模仿
- A.直观性
- B.生活性
- C.活动性
- D.保教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