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旅游景点:长城——龙门石窟——秦陵兵马俑——敦煌石窟
- B.铁路线:京九线——陇海线——兰青线——青藏线
- C.省会城市:北京——石家庄——郑州——西宁——兰州——拉萨
- D.地形区:华北平原——渭河平原——昆仑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
- A.高消费、高浪费、大排放的生活方式
- B.对资源、能源的掠夺性开采
- C.自然资源的有限承载力
- D.生产工艺水平低
- A.④
- B.③
- C.②
- D.①
- A.传统型
- B.现代型
- C.原始型
- D.过渡型
- A.减少劳务输出人员的数量
- B.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势头
- C.鼓励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
- D.继续保持较低的人口生育水平
- A.<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59/5ef7ce7ebd4eb8c15921d72c8816ff.jpg"/>
- B.<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fa/eea3522721a0c8651bd0a92e1d6293.jpg"/>
- C.<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98/1679d7e26ac3b4dd188c49a7712ac0.jpg"/>
- D.<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f7/d895ed5074232b6c0d1601688e769c.jpg"/>
- A.②③
- B.①④
- C.①②
- D.②④
- A.③④
- B.①②
- C.②④
- D.②③
- A.③④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②
- A.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高
- B.农业生产经营都是以家庭为单位
- C.农业生产单产高,但商品率低
- D.都是粗放型经营
- A.湛江以北石灰岩地区大量地表水转为地下水,使地表常流性河道频率达到最大值
- B.东北河道频率高于华北的主要原因是年降水量显著增多
- C.水系密度的空间分异与径流深的变化趋势呈反比
- D.华北平原地表物质渗透性强,径流深偏小,故河道频率也很小
- A.①河道频率②年降水量③径流深
- B.①径流深②河道频率③年降水量
- C.①年降水量②径流深③河道频率
- D.①河道频率②径流深③年降水量
- A.我们已不再需要关注臭氧层空洞问题
- B.大气环境问题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会自然地解决
- C.自然界的自我调节能力逐步增强,已超过了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 D.人类与环境是可以和谐发展的
- A.俗话说“冰火不相容”,因此冰雪覆盖的南极洲没有内力作用形成的铁矿
- B.南极洲虽然寒冷,但沿海地区却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
- C.南极洲终年受高压控制,降水稀少,水资源缺乏
- D.南极洲的气候条件不太适合生物的生存,因此南极洲没有煤炭资源
- A.降水量
- B.大气温度
- C.白昼长度
- D.正午太阳高度角
- A.亚马逊河航运异常繁忙
- B.刚果河水位急剧暴涨
- C.河套平原因气温低而农闲
- D.塔里木河因引水过度而断流
- A.南回归线至赤道之间
- B.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的南温带
- C.北回归线以南、近靠北回归线的地方
- D.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