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湖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招聘《小学语文》真题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3

阅读《伯牙绝弦》教学片段实录,完成题。

师:我们从课文哪些句子中能形象地感受到伯牙善鼓琴,而钟子期又真的善听呢?

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日:“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日:“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你是怎么理解的?(生说出大意)这位同学在理解这两句话的时候,有注释就借助注释,没注释就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来补充。这是学习古文的好方法。这两个句子中的“善”和第一句“善鼓琴”“善听”中的“善”意思一样吗?

生:“善哉”的“善”是“好”的意思,“善鼓琴”“善听”的“善”是“擅长”的意思。

师:这种一字多义的现象在古文里是常见的。“善哉”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

生:“好啊”。

师:谁来读一读?(生读,很有韵味)善哉!“哉”字后面一延长,好像琴声都落到心里去了。当你读到“峨峨兮”的时候,你眼前出现了什么情景?

生:我眼前出现了高耸入云的泰山。

师:把这种感觉读出来。(生读)“江河”又指什么?读到这里,你脑海中跳出什么画面?

生:波澜壮阔,波涛汹涌。

生:我想到了“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师:有这样的积累真了不起!无论伯牙弹什么,钟子期都能知道,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里的“念”与前面哪个字的意思一样?

生:和前面的“志”意思一样,都是“想”的意思。

师:对,有时候我们就可以用现代词语代替文言文词语来理解古文的意思。那么,钟子期必得的是什么?

生:是伯牙的想法。

生:是伯牙的志向和胸怀。

师:是怎样的志向和胸怀?

生:像泰山一样屹立在人间的志向,像江河一样宽广的胸怀。

师:这样看来,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之“志”不仅是“想”的意思,更是“志存高远”的“志”啊!

        简析案例中的教师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7分)

                  查看材料

10

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  )。

  • A.学法指导
  • B.积累情感
  • C.语感训练
  • D.语文实践
11

学生到小学毕业时,常用字识字量应达到(  )。

  • A.1600个左右
  • B.2500个左右
  • C.3000个左右
  • D.3500个左右
12

我国语文独立设科以来的“课标”经历了前课标时期、课标时期、教学大纲时期和(  )。

  • A.教学大纲修订时期
  • B.后教学大纲时期
  • C.新课标时期
  • D.后课标时期
13

我国古代蒙学教材“三百千”的“千”指的是(  )。

  • A.《千字文》
  • B.《千家诗》
  • C.《千金裘》
  • D.《御制千字诏》
16

下列作家中,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是(  )。

  • A.列夫·托尔斯泰
  • B.加西亚·马尔克斯
  • C.川端康成
  • D.海明威
18

我国新文学的第一部小说是(  )。

  • A.《狂人日记》
  • B.《差不多先生传》
  • C.《为奴隶的母亲》
  • D.《华威先生》
20

下列作品中,属于讽刺文学的是(  )。

  • A.《西游记》
  • B.《聊斋志异》
  • C.《儒林外史》
  • D.《红楼梦》
21

下列全部属于会意字的一项是(  )。

  • A.体/情
  • B.从/怡
  • C.炎/缸
  • D.武/伐
2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是(  )。

  • A.振撼草菅人命
  • B.沧茫不假思索
  • C.熨帖欢度春节
  • D.缱绻剑拨弩张
23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

  • A.徜徉在校园,我仿佛听到了莘莘学子琅琅的读书声
  • B.远望去,冰凌串就像在琴键上高低跳跃的音符
  • C.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 D.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