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预测试卷(9)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2

“三个面向”主要是指(  )。

  • A.面向21世纪
  • B.面向现代化
  • C.面向世界
  • D.面向未来
13

问题行为可分为三种类型,包括(  )。

  • A.心理问题行为
  • B.品行性问题行为
  • C.性格性问题行为
  • D.情绪上、社会上的不成熟行为
14

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  )。

  • A.相似性
  • B.材料特性
  • C.原有认知结构
  • D.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16

加涅按学习结果将学习分为言语信息学习、态度的学习、动作技能学习和(  )。

  • A.智力技能学习
  • B.认知策略学习
  • C.知识学习
  • D.行为规范学习
17

双轨制在(  )表现得非常典型。

  • A.美国
  • B.英国
  • C.苏联
  • D.中国
18

“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  )。

  • 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
  • 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 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 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20

学生看黑板时,白色字体往往成为知觉对象,而黑色板面成为了背景。这是(  )。

  • A.知觉的整体性
  • B.知觉的选择性
  • C.知觉的理解性
  • D.知觉的恒常性
21

主张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是(  )。

  • A.孟禄
  • B.达尔文
  • C.利托尔诺
  • D.汤姆逊
22

认知策略这个术语最初是由(  )提出来的。

  • A.加涅
  • B.布鲁纳
  • C.布卢姆
  • D.维果斯基
23

与学业成就直接相关的目标是(  )。

  • A.知识和技能目标
  • B.智能和性格目标
  • C.环境目标
  • D.身体目标
25

课堂中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称之为(  )。

  • A.课堂规范
  • B.课堂气氛
  • C.课堂管理
  • D.课堂纪律
26

(  )是指课业内容及其进程。

  • A.课程
  • B.教材
  • C.作业
  • D.课程标准
29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中,初步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思维的儿童处于(  )。

  • A.感知运动阶段
  • B.前运算阶段
  • C.具体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
30

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  )。

  • A.非指导教学模式
  •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 C.发展性教学模式
  • D.最优化教学模式
31

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  )。

  • A.文化知识教育
  • B.艺术教育
  • C.读写算教育
  • D.军事体育教育
32

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梯实验”充分说明了(  )是教育的重要条件。

  • A.遗传素质
  • B.教师水平
  • C.父母培养
  • D.后天学习
35

一般在教学开始前进行,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的评价是(  )。

  • A.诊断性评价
  • B.配置性评价
  • C.常模参照评价
  • D.标准参照评价
36

在苏联教育家的代表作中,对我国教育产生最大影响的是(  )。

  • A.马卡连柯的《教育诗》
  • B.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
  • C.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
  • D.凯洛夫的《教育学》
37

学生对自己人际关系的意识,属于下列哪方面的自我意识?(  )

  • A.生理自我
  • B.心理自我
  • C.社会自我
  • D.理想自我
38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

  • A.主导作用
  • B.决定作用
  • C.辅助作用
  • D.基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