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
动机
- 8
-
导向性原则
- 9
-
道德意志
- 10
-
班级授课制
- 12
-
定型的期望
- A.自主感对羞愧感
- B.勤奋感对自卑感
- C.亲密感对孤独感
-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 A.教学相长
- B.及时而教
- C.道法自然
- D.道而弗牵
- A.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
- B.树立榜样
- C.严格要求
- D.反复实践
- A.赫尔巴特
- B.莫依曼
- C.杜威
- D.桑代克
- A.情绪
- B.兴趣
- C.态度
- D.个人知识经验
- A.高效性
- B.循序渐进性
- C.实践性强
- D.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 A.身心变化
- B.机体变化
- C.心理增长
- D.心理变化
- A.汉武帝
- B.董仲舒
- C.郑玄
- D.朱熹
- A.场独立型
- B.场依存型
- C.辐合型
- D.发散型
- A.教学程序
- B.教学步骤
- C.教学组织形式
- D.教学阶段
- A.环境决定论
- B.遗传决定论
- C.教育万能论
- D.二因素论
- A.教育测量
- B.教育测验
- C.考试
- D.教育评价
- A.场依存型
- B.场独立型
- C.冲动型
- D.沉思型
- A.后脑
- B.中脑
- C.前脑
- D.延脑
- A.100%
- B.150%
- C.120%
- D.200%
- A.神话起源说
- B.生物起源说
- C.心理起源说
- D.劳动起源说
- A.理论加实践
- B.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 C.读书加劳动
- D.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统一
- A.系统脱敏法
- B.支持疗法
- C.宣泄疗法
- D.认知作业法
- A.杜威
- B.卢梭
- C.赫尔巴特
- D.夸美纽斯
- A.1903
- B.1908
- C.1913
- D.1924
- A.普通教育
- B.职业教育
- C.高等教育
- D.学前教育
- A.发展性功能
- B.个体性功能
- C.教育性功能
- D.社会性功能
- A.头脑风暴训练
- B.自我设计训练
- C.推测与假设训练
- D.发散思维训练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 A.感觉适应
- B.同时对比
- C.继时对比
- D.感觉转换
- A.维持动机作用
- B.促进和维持功能
- C.思想教育作用
- D.培养纪律功能
- A.君子
- B.兼士
- C.圣人
- D.绅士
- A.智力正常儿童
- B.智力超常儿童
- C.弱智儿童
- D.品德良好儿童
- A.知觉的整体性
- B.知觉的选择性
- C.知觉的理解性
- D.知觉的恒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