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预测试卷(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4

对形式训练说形成一种挑战的相同要素说是由谁提出的?(  )

  • A.桑代克
  • B.武德沃斯
  • C.奥苏贝尔
  • D.贾德
15

为在考试中取得好的名次,学生会努力学习,这里的好名次属于(  )。

  • A.正强化物
  • B.负强化物
  • C.一级强化物
  • D.二级强化物
16

以下属于正式团体的是(  )。

  • A.班级
  • B.小组
  • C.少先队
  • D.小集团
17

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  )。

  • A.上位学习
  • B.概念学习
  • C.下位学习
  • D.并列结合学习
18

学校文化由(  )构成。

  • A.观念文化
  • B.物质文化
  • C.设施文化
  • D.规范文化
21

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  )。

  • A.认知和情感
  • B.情感和意志
  • C.气质和性格
  • D.生理和心理
25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

  • A.直观性原则
  • B.启发性原则
  • C.循序渐进原则
  • D.巩固性原则
26

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  )。

  • A.社会生产力
  • B.文化传统
  • C.社会制度
  • D.科技水平
28

以下属于赫尔巴特的著作的是(  )。

  • A.《大教学论》
  • B.《普通教育学》
  • C.《人的教育》
  • D.《教育漫话》
29

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  )。

  • A.顺序性
  • B.阶段性
  • C.不平衡性
  • D.差异性
30

教师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称之为(  )。

  • A.课堂管理
  • B.课堂纪律
  • C.课堂规范
  • D.课堂控制
31

“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  )。

  • A.创造性
  • B.学习迁移
  • C.发现教学法
  • D.学会学习
33

一个人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

  • A.与生俱来的
  • 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 C.实践锻炼的结果
  • 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35

一般来说,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  )。

  • A.幼儿期
  • B.少年期
  • C.童年期
  • D.青年期
37

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主要特点有(  )。

  • A.小学阶段创造力呈发展趋势,其中流畅性最低、变通性居中、独创性最高
  • B.在小学一至三年级阶段,学生的创造力呈阶梯上升状态
  • C.在小学阶段,男女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基本上同步,性别差异不明显
  • D.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创造力呈现上升趋势
38

(  )的诞生被人们看做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 B.洛克的《教育漫话》
  • C.卢梭的《爱弥儿》
  •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39

按照迁移性质的不同,学习迁移可以分为(  )。

  • A.正迁移与负迁移
  • B.纵向迁移与横向迁移
  • C.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
  • 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40

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做是(  )。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41

近代随着大工业生产而产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 A.个别教学
  • B.班级授课制
  • C.分组教学
  • D.班级教学
42

态度不包含以下哪种结构成分?(  )

  • A.认知成分
  • B.情感成分
  • C.意志成分
  • D.行为成分
43

德育的核心或基础是(  )。

  • A.思想政治教育
  • B.法律教育
  • C.性教育
  • D.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