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预测试卷(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6

意志行动的准备阶段包括(  )和行动方法的选择。

  • A.动机斗争
  • B.行动目标的确定
  • C.行动计划的制订
  • D.冲突和矛盾分析
28

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包括( )。

  • A.认知
  • B.情感
  • C.动作技能
  • D.态度
29

残疾人享有的受教育权包括(  )。

  • A.接受教育的权利
  • B.接受适当教育的权利
  • C.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
  • D.接受免费教育的权利
30

班级目标的设计依据有( )。

  • A.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
  • B.学校的培养目标
  • C.学生的个性特征
  • D.班级群体的现实发展水平
31

心理咨询的主要方式有(  )。

  • A.个别咨询
  • B.团体咨询
  • C.电话咨询
  • D.通信咨询
33

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水平有( )。

  • A.前习俗
  • B.习俗
  • C.后习俗
  • D.他律阶段
34

对教育评价信息的要求有(  )。

  • A.有效性
  • B.全面性
  • C.可靠性
  • D.简洁性
35

在理论上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  )。

  • A.杜威
  • B.赫尔巴特
  • C.孔子
  • D.夸美纽斯
36

记忆表象具有(  )特征。

  • A.直观性
  • B.间接性
  • C.概括性
  • D.鲜明性
38

人的认识的倾向性的表现形式是(  )。

  • A兴趣
  • B需要
  • C动机
  • D理想
  •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 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40

“师者,人之模范也”,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的特点。

  • A复杂性
  • B示范性
  • C创造性
  • D长期性
  • A.课堂教学
  • B.复式教学
  • C.开放教学
  • D.电化教学
41

“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  )。

  • 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
  • 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 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 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42

学生“品德差、学习差,几乎没有合作行为,而且谁也不知道该做什么”,这是学生对(  )领导方式的典型反应。

  • A民主型
  • B放任自流型
  • C仁慈专断型
  • D强硬专断型
  • 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
  • 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 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 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43

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是(  )。

  • A.谈话法
  • B.观察法
  • C.作品分析法
  • D.调查法
44

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  )。

  • A.埃拉斯莫斯
  • B.夸美纽斯
  • C.洛克
  • D.卢梭
46

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是指( )。

  • A.发展性功能
  • B.个体性功能
  • C.教育性功能
  • D.社会性功能
47

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  )。

  • A.非指导教学模式
  •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 C.发展性教学模式
  • D.最优化教学模式
48

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  )。

  • A.课程标准
  • B.地方教材
  • C.校本教材
  • D.教学参考书
49

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是(  )。

  • A.教学计划
  • B.课程标准
  • C.教科书
  • D.考试成绩
50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反映的是(  )。

  • A.环境决定论
  • B.遗传决定论
  • C.教育万能论
  • D.二因素论
51

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  )。

  • A社会实践
  • B遗传
  • C教育
  • D成熟
  • A.环境决定论
  • B.遗传决定论
  • C.教育万能论
  • D.二因素论
52

国家对在中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称为( )。

  • A.中学教育目的
  • B.中学教育目标
  • C.中学教育原则
  • D.中学教育内容
56

对“学校选用未经依法审定的教科书”作出处罚的是( )。

  • A.义务教育法
  • B.教师法
  • C.教育法
  • D.高等教育法
58

集体是群体发展的(  )。

  • A.最终结果
  • B.中间环节
  • C.目标
  • D.最高阶段
61

下列不属于新课程结构特点的是(  )。

  • A均衡性
  • B综合性
  • C单一性
  • D选择性
  • A.再认
  • B.识别
  • C.感知
  • D.回忆
63

美育即( )教育。

  • A.审美能力
  • B.道德
  • C.美感
  • D.艺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