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考前预测试卷一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2

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  )。

  • A.准备好问题
  • B.准备好谈话计划
  • C.提出的问题难度适中
  • D.善于启发诱导
24

非正式群体的特点有(  )。

  • A.自发性
  • B.群体性
  • C.有不成文的行为规范
  • D.成员的数量固定
25

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具体内容包括(  )。

  • A.专业理想的建立
  • B.专业知识的拓展
  • C.专业能力的发展
  • D.专业自我的形成
26

提高班级活动的实效,具体是指(  )。

  • A.尽量抓紧活动的时间
  • B.多让同学们发表心得体会
  • C.活动类型丰富、形式多样
  • D.活动主题要贴近生活
27

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如(  )。

  • A.怎样骑车
  • B.字词
  • C.时间
  • D.观念
29

教师应当处理好许多人际关系,这些关系包括(  )。

  • A.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 B.教师与教师的关系
  • C.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
  • D.教师与学校管理者的关系
30

以下属于班级授课制优越性的有(  )。

  • A.高效性
  • B.循序渐进性
  • C.实践性强
  • D.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31

下列属于师生关系功能的是(  )。

  • A.教育功能
  • B.激励功能
  • C.评价功能
  • D.调控功能
32

被称为教育史上三大里程碑的著作为(  )。

  • A.《理想国》
  • B.《爱弥儿》
  • C.《教育漫话》
  • D.《民主主义与教育》
33

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    )批准。

  • A.学校
  • B.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 C.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 D.市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35

我国教育立法的体制是(  )的。

  • A.一元
  • B.二元
  • C.多元
  • D.一元二级多层次型
36

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可把课程评价分为(  )。

  • A.自我评价和外来评价
  • B.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评价
  • C.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 D.量性评价和质性评价
37

下列不属于班主任了解学生经常采用的方法的是(  )。

  • A.观察法
  • B.谈话法
  • C.调查访问
  • D.个案研究法
41

下面关于教育法规体系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教育法规体系的纵向结构,即教育法规的表现形式
  • 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任何形式的教育法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 C.《教育法》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法,奠定了我国教育制度的基础
  • D.学位法以高等教育为调整对象,涵盖大学专、本科,研究生教育以及非学历高等教育
45

下列各物体不属于教育传播媒体的是(  )。

  • A.习题集
  • B.录像带
  • C.教室环境
  • D.教科书
49

(  )是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

  • A.柏拉图
  • B.华生
  • C.洛克
  • D.孔子
50

以下不属于班主任工作方法的是(  )。

  • A.说理教育法
  • B.激励法
  • C.榜样示范法
  • D.惩戒法
52

心理自我开始形成和发展的时期为(  )。

  • A.幼儿期
  • B.童年期
  • C.少年期
  • D.青春期
53

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形式是(  )。

  • A.群众性活动
  • B.小组活动
  • C.个人活动
  • D.团队活动
54

不属于学习者分析的内容是(  )。

  • A.一般特征分析
  • B.学习风格分析
  • C.初始能力分析
  • D.教学目标分析
56

下列(  )不属于影响教师教育机智的因素。

  • A.教师对工作和学生的态度
  • B.教师的威信
  • C.教师意志的自制性和果断性
  • D.教师的知识素养和教学经验的积累
60

下列不属于学生申诉制度的被申诉人的是(  )。

  • A.学校
  • B.学校教师
  • C.学生家长
  • D.学校工作人员
6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的素质,(    )。

  • A.保护学生权益
  • B.保护教师权益
  • C.保证公民受教育的权利
  • D.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