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理论综合》考前预测试卷五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0

在指导幼儿观察绘画时,下面哪句指导语易把幼儿的观察引向观察个别事物?(  )

  • A.“图上有些什么呢?”?
  • B.“图上的小松鼠在做什么呢?”
  • C.“这张图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呢?”
  • D.“图上讲的是个什么故事?”
13

教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作用不包括(  )。

  • A.发现环境
  • B.准备环境
  • C.控制环境
  • D.调整环境
15

一位新人园的儿童问教师:“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教师最好的回答应是(  )。

  • A.“老师不知道。”
  • B.“你现在很想念妈妈,是吗?妈妈4点半就来接你。”
  • C.“妈妈4点半就来接你。”
  • D.“妈妈马上就来接你。”
16

幼儿语言实践的最佳途径是(  )。

  • A.语言教学活动
  • B.早期阅读
  • C.游戏活动
  • D.欣赏文学作品
17

(  )是词汇丰富的活跃期。

  • A.2—3岁
  • B.4—5岁
  • C.6—7岁
  • D.5—6岁
18

与幼儿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相联系的是(  )。

  • A.开始对自己进行评价
  • B.幼儿言语的发展
  • C.幼儿开始知道自己的长相
  • D.幼儿开始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
21

教师在向小班幼儿描述常规时应避免使用否定性的语句,这是由于(  )。

  • A.按规定不能用
  • B.小班幼儿年龄小,语言理解能力弱
  • C.可以用考试对学生进行评价
  • D.容易造成幼儿的逆反心理
22

在幼儿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上,下列哪一种观念是正确的?(  )

  • A.以教师为主,家长为辅
  • B.家长和教师是平等的教育主体
  • C.以教育能力较强的一方为主
  • D.在园以教师为主,在家以家长为主
23

幼儿看到故事书中的“坏人”,常常会把他抠掉,这是(  )的表现。

  • A.情绪冲动性
  • B.情绪易变性
  • C.情绪两极性
  • D.情绪感染性
24

幼儿心理学产生的根源是(  )的需要。

  • A.教育实践
  • B.生产劳动
  • C.经济发展
  • D.社会实践
25

幼儿对语法的意识(  )。

  • A.从3岁开始明显出现
  • B.从4岁开始明显出现
  • C.从5岁开始明显出现
  • D.从6岁开始明显出现
26

南朝梁时周兴嗣所著的古代识字类儿童教材是(  )。

  • A.《百家姓》
  • B.《千字文》
  • C.《弟子规》
  • D.《三字经》
27

出声的自言自语大约出现在(  )。

  • A.4岁左右
  • B.3岁左右
  • C.2岁左右
  • D.5岁左右
28

情绪是婴儿交往的主要工具,这是因为情绪具有(  )。

  • A.传递功能
  • B.唤起功能
  • C.调节功能
  • D.信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