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差异性
- B. 不均衡性
- C. 阶段性
- D. 顺序性
- A. 幼儿教育
- B. 中小学教育
- C. 高等教育
- D. 职业技术教育
- A. 顺序性和阶段性
- B. 不均衡性
- C. 稳定性和可变性
- D. 个别差异性
- A.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 B. 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 C. 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 D. 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 A. 普通教育
- B. 职业教育
- C. 高等教育
- D. 学前教育
- A. 水平迁移
- B. 垂直迁移
- C. 负迁移
- D. 逆向迁移
- A. 维护教师及其他职工合法权益
- B. 对教师实行行政处罚
- C. 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
- D. 实行教学督导
- A知识与技能习得的心理过程
- B知识与技能的心理表征
- C知识向技能转化的规律
- D知识学习情境与其测量情境的变化程度
- A. 国家
- B. 社会
- C. 学校
- D. 人民政府
- A. 对象相同
- B. 概念不同
- C. 都是对学生的总体评价
- D. 都是一个教育性概念
- A犹豫不决
- B坚决选择
- C回避任务
- D可能选择
- A.直接
- B.间接
- C.强
- D.弱
- A. 理论加实践
- B. 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 C. 读书加劳动
- D.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统一
- A. 1986
- B. 1987
- C. 2006
- D. 2007
- A. 形象思维
- B. 聚合思维
- C. 直觉思维
- D. 发散思维
- A. 信度
- B. 难度
- C. 区分度
- D. 效度
- A. 常模参照测验
- B. 标准参照测验
- C. 目标参照测验
- D. 团体参照测验
- A. 直观性原则
- B. 启发性原则
- C. 循序渐进原则
- D. 巩固性原则
-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 B积极性
- C适应性和社会性
- D内化性和意志性
- A. 顺序性
- B. 阶段性
- C. 不平衡性
- D. 差异性
- A. 人的培养功能
- B. 人口功能
- C. 政治功能
- D. 经济功能
- 36
-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
- A. 教书育人
- B. 传道授业解惑
- C. 热爱学生
- D. 忠于教育事业
- A. 后脑
- B. 中脑
- C. 前脑
- D. 延脑
- A. 教育目的是社会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综合
- B. 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
- C. 教育目的就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 D. 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 A完形一顿悟说
- B认知一结构学习理论
- 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D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 A. 概念学习
- B. 符号学习
- C. 命题学习
- D. 下位学习
- A. 诊断性评价
- B. 配置性评价
- C. 常模参照评价
- D. 标准参照评价
- A. 与生俱来的
- B. 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 C. 实践锻炼的结果
- D. 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 A人本主义理论
- B建构主义理论
- C行为主义理论
- D认知主义理论
- A. 联结学习理论
- B. 认知学习理论
- C. 信息加工理论
- D. 建构学习理论
- A. 复杂性
- B. 示范性
- C. 创造性
- D. 主体性
- A知识
- B能力
- C直接经验
- D间接经验
- A903
- B908
- C93
- D9
- A安置性测验
- B形成性测验
- C诊断性测验
- D总结性测验
- A. 6~8岁
- B. 7~9岁
- C. 8~10岁
- D. 9~11岁
- A. 教育与生活
- B. 教育与经济
- C. 教育与政治
- D. 教育与生产劳动
- 51
-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
- A. 认识活动
- B. 实践活动
- C. 交往活动
- D. 课堂活动
- A稳定性
- B独特性
- C整合性
- D功能性
- A. 与他人基本相同
- B. 与大家保持一致
- C. 被他人认可
- D. 与他人相接近
- A. 感觉阈限
- B. 感受性
- C. 统觉团
- D. 最近发展区